泽泻的功效与作用点是什么?

小便不利是指小便量减少,排尿困难疼痛,不适,尿少,尿频,或者小便完全鼻塞不通等。 小便不利是指小便量减少,排尿困难疼痛,不适,尿少[52石斛网www.52shihu.com],尿频,或者小便完全鼻塞不通等。 泽泻的功效为利水,渗湿,泄热。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呕吐,泻痢、脚气等。建议不能大剂量服用泽泻,防止出现一些过敏反应。

泽泻片主是治什么的?

为泽泻科植物泽泻(Sam。)Juzep.的干燥块茎。主产福建、四川、江西等地。冬季茎叶开始枯萎时采挖,洗净,干燥,除去须根及粗皮,以水润透切片,晒干。麸炒或盐水炒用。【药性】甘,寒。归肾、膀胱经。【功效】利水消肿,渗湿,泄热。【应用】1.水肿,小便不利,泄泻。本品淡渗,其利水作用较强,治疗水湿停蓄之水肿,小便不利,常和茯苓、猪苓、桂枝配用,如五苓散(《伤寒论》);泽泻能利小便而实大便,治脾胃伤冷,水谷不分,泄泻不止,与厚朴、苍术、陈皮配用,如胃苓汤(《丹溪心法》);本品泻水湿,行痰饮,常治痰饮停聚,清阳不升之头目昏眩,配白术同用,如泽泻汤(《金匮要略》)。2.淋证,遗精。本品性寒,既能清膀胱之查看详细

泽泻有毒为什么怎么处理才能使用?

泽泻的毒性与药性有关,本身使用泽泻就是利用它的毒性,把毒性去除的话就没有作用了。

泽泻大剂量服用后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血尿、肝功异常,严重时引起呼吸麻痹,还可出现皮疹;长期应用导致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损害,所以使用泽泻减肥是不可取的。

查看详细

泽泻科是什么?

野慈姑

(。)

多年生草本。具地下匍匐枝和球茎。叶常为三角状箭形,两侧裂片长于顶裂片。顶裂片长5~15厘米,有3~7脉。叶柄长30~60厘米,粗壮。花葶长20~80厘米。总状花序,每3朵轮生于节上。花单性,雌花在下。花梗长1~2厘米。萼状花被片卵形,反卷。花瓣长为萼的2倍,近圆形。雄蕊多数。心皮多数,密集成球形。瘦果斜倒卵形,扁平,边缘有薄翅。生于浅水沟及稻田。为稻田常见杂草。

麦田杂草防除技术

(车晋滇)

查看详细

泽泻有哪些特征?

(周正)

泽泻〔(Sam。)Juzep。〕为泽泻科多年生水生草本。主产四川、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湖北、湖南亦产,多系栽培。以块茎入药。块茎中含多种四环三萜类化合物:泽泻醇甲、乙、丙及其乙酸脂、表泽泻醇甲、24-乙酰基泽泻醇甲、23-乙酰基泽泻醇乙、23-乙酰基泽泻醇丙。此外尚含胆碱、卵磷脂等。味甘,性寒。有利小便,清湿热功能。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血脂症。

一、形态特征

株高50—100cm。块茎球形,直径可达4cm,外皮褐色,密生多数须根。叶全部基生,叶柄基部膨大呈鞘状,叶片卵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先端急尖,基部楔形或心形,全缘。花茎自叶丛中抽出,圆锥花序,伞状排列;花被6片,2轮,外轮花被3,萼片状,内轮花被片3,花瓣状,白色;雄蕊6;雌蕊多心皮,离生。瘦果环状排列,倒卵形扁平(图14—105)。

图14—105泽泻形态图

1。植株2。花序3。花放大

二、生物学特性

泽泻为水生植物,喜生长在气候温和、日照充足的地方,怕寒冷。宜选比较肥沃而稍带粘性的土壤,同时有可靠水源的水田栽培,前作多为早稻或中稻。在比较冷凉、霜期早的地方栽培,则生长期短,产量较低。质地过砂或土温低的冷浸田不宜种植。

种子扁平,质轻,不沉水,于6—7月播种后,2—3天开始发芽,4一5天第一、二片真叶相继出土,一般在苗床培育45天左右,苗高17—20cm时移栽。9月中、下旬开始抽薹开花,花果期持续到11月,12月地上部分枯黄。

三、栽培技术

(一)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先培育种子,再育苗移栽。

1。种子培育

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分芽繁殖

在泽泻收获前,选留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基生叶聚集成3束的植株作种株。收获时,拔取种株,栽在比较潮湿的旱地里,盖稻草防冻。第二年春季,球茎发出多数幼芽,4月上旬挖出,纵切成小块,每块1芽,移栽水田里,8月初种子成熟时收采,贮藏供翌年播种。

(2)块茎繁殖

收获泽泻时,把经过选择的种株挖出,栽于次年拟种水稻的田边,春季不必分芽移栽,待萌发后摘除侧芽,留主薹结子。这种方法,亦能保持种子质量,6月中旬种子即成熟,能赶上当年播种之用。

2。育苗

(1)选地整地

选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灌排水方便的田块。先施腐熟堆肥或人畜粪水,反复犁耙,再平整田面,开1。3m宽的畦,要求作到田平如镜,泥烂如绒。整好的田干半天或一夜之后,再行播种。

(2)播种

泽泻苗期一般45天左右,各地应根据气候特点和前作(水稻)收获时间衔接而定,四川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福建在7月上旬;江西在7月下旬。播种过早易抽花薹,过迟生长期短,影响产量。每亩苗床用种子250g,播前与100倍火灰充分拌合,均匀撒播后用竹扫帚轻轻拍压畦面,使种子与泥土粘结,待畦面表土起鸡爪裂时灌浅水。

(3)苗期管理

播种后4天以内,要经常保持3—4cm深的浅水,至5天左右大部分种子萌芽后,每天晚上灌浅水,早上排水晒苗,使幼苗生长迅速健壮。如遇大雨,应立即灌水护苗;如遇久雨,应把水排尽,晒田练苗。苗高5—7cm时,应经常保持浅水,水深不能超过苗尖。以后随着幼苗长高,可保持5cm左右深的水。

除草追肥,一般进行1—2次,第一次在苗高3—4cm时进行,亩施清淡人畜粪水左右,或尿素3—4kg,以后看苗生长情况,施第二次,用肥量可较第一次适当增加。每次施肥前都要拔除杂草,施肥后1—2天再行灌水。

一般育苗1亩,可栽植25亩左右。

(二)整地移栽

在水稻收获时,把过深的田水排除,至部分现泥为止,然后犁耙2—3次,达到泥细、田平、水浅为佳。

移栽期一般在8月,据南川药物种植研究所试验,早栽可以增产,栽晚了产量甚低(表14—88)。

表14—88泽泻不同栽植期产量比较

移栽时,选拔高17—20cm的秧苗,捆成小把,如有蚜虫,可将叶片浸入40%乐果2000倍水溶液中杀虫。栽植密度一般行距30—33cm,株距24—27cm,每穴栽苗1株。苗要浅栽,入泥中3—4cm,同时在田边密植一些预备苗,供补苗用。

(三)田间管理

移栽后3—5天内应及时检查,若有被风吹倒浮于水面的,应重新栽下,并取苗补栽缺株。

泽泻移栽后生长期短,要加强管理。中耕除草、追肥集中在移栽后两个半月内进行,每隔25—30天1次,用人畜粪水,亦可用粉碎的厩肥与尿素拌合施用。施肥前先排水,施后中耕除草,隔1—2日后灌水。灌水宜浅,不同的生长阶段,掌握不同灌水深度。第三次中耕后,进入块茎逐渐膨大阶段,应减少田水,让田内呈“花花水面”,并于11月上旬逐渐排干。如系屯水田,必须蓄水,亦应尽量排为浅水。

9月中旬逐渐抽出花薹和侧芽,应随时从基部摘除,不留残茎。如任其开花结籽,就会使块茎枯瘦;如任侧芽萌发生长,块茎上疙瘩很多,不便加工,都会影响质量和产量。

(四)病虫害及其防治

1。白斑病

(。)

为害叶片。7月开始发生,8—9月发病最重。防治方法:选抗病品种,播种前用40%甲醛80倍液浸种5分钟,洗净晾干后播种;发病初期喷1∶1∶100波尔多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1000倍液,每7—10天一次,连喷2—3次。

2。莲缢管蚜

(。)

春季为害李属植物,夏季为害泽泻、莲等水生植物叶柄、嫩茎。7—8月苗期为害严重,9—10月生长期内也随时发生。防治方法:在田间可用40%乐果1000—1500倍液喷杀。

3。银纹夜蛾

()

幼虫咬食叶片。防治方法:用90%敌百虫1000倍液喷杀。

四、采收与加工

泽泻于移栽当年12月下旬,大部分叶片枯黄时收获。先用镰刀划开植株周围的泥土,一手提起植株,除去泥土,叶片。用无烟煤火炕干,干后趁热放到撞笼里,撞掉须根和粗皮即成。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7-11 热度: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