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养蚯蚓的?

蚯蚓养殖分为室内和田间养殖两种。

一、蚯蚓室内养殖:

1、箱养法:

可用箱、筐、盆、罐、桶等,适于饲养爱胜属蚯蚓,如赤子爱胜蚓、日本引进的大平二号、北星二号等红蚯蚓。本属蚯蚓喜欢在烂草、堆肥、牛马粪及腐烂的枯枝落叶、烂菜、瓜果,以及造纸、纤维、食品加工厂的废渣中和生活垃圾中生活,当然上述有机物、垃圾或马牛粪先要经堆积发酵,待温度下降后,才能作为养蚯蚓的基料。

把基料装入木箱、竹筐、瓷盆或砖池中,然后放人蚯蚓即可养殖,养殖期间经常喷水保持湿度60~70%,并用草席、草帘和旧麻袋覆盖遮光,在气温13~28℃都能正常生长。

2、坑养法:

土坑、砖池、旧猪圈、房檐下、墙脚边、屋角一切可利用的地方均可用砖、石砌成养殖池,除爱胜蚓属外,还可适宜养青蚯蚓。土坑或砖池的深度一般为50~60厘米,面积根据需要而定,坑内或池内分层加入发酵好的饲料,先在底层加入15~20厘米厚的基料,上面铺一层10厘米的土壤,就可引入蚯蚓养殖。

如蚯蚓较多,可在土上再加一层10厘米饲料,上面再覆盖10厘米肥土,青蚯蚓要求保持土壤湿度30%左右。也可利用旧猪圈改成养殖池放养。

二、蚯蚓田间放养

1、桑园养殖法:

一般选地势较平坦、能灌能排的桑园,沿桑树行间挖宽40厘米、深20~25厘米的沟槽,加入初步腐熟的有机肥料,如马牛粪、秸秆、杂草、猪羊粪、枯树叶、烂草等,每亩约加有机料5000~7500公斤,上面覆土10~15厘米,放人种蚓进行养殖,投放数量视蚓种和个体大小而定。行间可种植绿肥或青饲料,每隔5行开一排水沟。含水量保持30%左右。

2、饲料田养殖:

包括种植聚合草、蚕豆及其他常年青饲料地均可养殖,养殖时要选择地势平整的饲料地,每隔10行开一灌水和排水沟。在聚合草行间,开宽、深各15~20厘米的沟槽,槽内施人有机饲料,上面覆土10厘米左右,即可放入青蚯蚓进行养殖。经常注意灌溉或排水,保持土壤含水量在30%左右。

3、菜园养殖法:

菜园水肥条件充足,管理精细,最有利于蚯蚓的生长和繁殖。在养殖蚯蚓的菜园,每亩施人7500~公斤优质有机肥或腐熟的烂菜、垃圾等。在菜苗出土后,投放种蚓进行养殖。菜园养殖,应减少化学氮肥和某些农药的施用。成蚓可结合蔬菜管理分期采收。

4、果园养殖法:

利用果树下的空地养殖蚯蚓,既充分利用土地又促进果树生产。如养青蚯蚓,方法类似桑园养殖法。如养殖赤子爱胜蚓(红蚯蚓),则在果树下沿树行堆积宽1。5~2米、高0。4米腐熟的牛、马、猪粪,作为蚯蚓养殖床,每养殖床之间留一走道,每隔2个养殖床开一排水沟。在养殖床饲料面上用稻草或麦草覆盖。保持湿度60~70%。雨天用塑料薄膜盖好,防止雨水浸泡。

扩展资料:

蚯蚓的生活习性——“六喜”:

1、喜阴暗:

蚯蚓属夜行性动物,白昼蛰居泥土洞穴中,夜间外出活动,一般夏秋季晚上8点到次日凌晨4点左右出外活动,它采食和交配都是在暗色情况下进行的。

2、喜潮湿:

自然陆生蚯蚓一般喜居在潮湿、疏松而富于有机物的泥土中,特别是肥沃的庭园、菜园、耕地、沟、河、塘、渠道旁以及食堂附近的下水道边、垃圾堆、水缸下等处。

3、喜静:

蚯蚓喜欢安静的周围环境。生活工矿周围的蚯蚓多生长不好或逃逸。

4、喜温暖:

蚯蚓尽管世界性分布,但它喜欢比较高的温度。低于8℃即停止生长发育。繁殖最适温度为22~26℃。

5、喜酸甜:

蚯蚓是杂食性动物,它除了玻璃、塑胶和橡胶不吃,其余如腐植质、动物粪便、土壤细菌、真菌等以及这些物质的分解产物都吃。蚯蚓味觉灵敏,喜甜食和酸味。厌苦味。喜欢热化细软的饲料,对动物性食物尤为贪食每天吃食量相当于自身重量。食物通过消化道,约有一半作为粪便排出。

6、喜独居:

蚯蚓具有母子两代不愿同居的习性。尤其高密度情况下,小的繁殖多了,老的就要跑掉、搬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蚯蚓

很简单,第一步,要一个泡沫箱,最好是大点的,看情况而定,然后放上泥土,要松软,别用黏土,OK了,放入蚯蚓,保持百分之60的水分,您可以喂养烂菜烂果和有机垃圾,就这样了,发现里面繁殖了很多小蚯蚓,密度很大的时候,就要分箱了。

求采纳!

一、饲养蚯蚓的方法

1.饲料块养殖法。用约30厘米见方的玻璃箱作饲育箱,箱底铺土10厘米,土上铺5厘米厚浸过水的稻草,放入200条幼蚯蚓,温度保持25℃,将10块直径1~3厘米的块状饲料分放在箱内。此法省工省料,便于分离幼体。

2。箱式养殖法。做一个约4平方米的养殖槽,槽内有隔板,隔板可插入养殖箱,箱底部有排水孔,箱内铺饲料,放入蚯蚓。槽内设洒水装置、通气孔等。用此种方式养殖蚯蚓,大约3.3平方米的养殖槽可繁殖10万条。

3.塑料大棚养殖法。适用于冬季室外养殖。棚高2.4米,长15~20米。塑料棚拱形,棚内地面还可种植蔬菜类。塑料大棚养殖蚯蚓既可安全过冬,又可大量增殖。

4.土温床养殖法。冬季饲养可以用此法。土温床斜面向南,床内表土下4厘米处铺20厘米厚的马粪,用脚踩实,使之增温。床面盖玻璃或双层蓝色塑料薄膜,吸取阳光保温。过夜时,床面加草帘。

5.桑田养殖法。桑田行距一般1.3米左右,中间开一条宽35厘米、深15~20厘米的槽沟,下铺饵料,用泥土覆盖,泼水保持湿润,放上种蚓。此法的优点是既可饲养蚯蚓,又可增产桑叶,较适应于青蚯蚓的养殖。

6.青饲料地、玉米地或菜地养殖法。此法也适于青蚯蚓饲养。方法是在地的周围挖排水沟,地内按行距35厘米种植作物,在行距中心开15~20厘米宽、15~20厘米深的槽沟,铺下饵料[52石斛网www.52shihu.com],然后盖土,土壤浇水保持湿润,放上种蚓即可。

7.肥堆养殖法。把饵料堆成长3~10米、高0。5米的长方体,或直径5米、高0.5米的圆坛体,泼水保持一定湿度,放上种蚓,即可饲养。此法在田头、场边、房前屋后等空闲地,均可利用。

二、注意事项:

1.蚯蚓养殖场地,要求排水良好,能防止水浸、雨淋。2.场地没有噪音、烟气、煤气、烟尘,离使用农药的田地远些,通风良好,空气新鲜,无直射阳光。3.养殖棚舍四季温度应保持在5~35℃的范围内。要保持适当的湿度,可用喷水法浇水调整温湿度。4.养殖密度要合理。一般一月龄的幼蚓每平方米放养4万条左右,以繁殖为目的的成蚓每平方米放养2000~4000条。5.饵料要疏松,做到细、熟、烂,防止饵料过干、营养差、发酵不彻底。饵料的搭配要粗细结合,以增加饵床的通透性。6.要防止蚯蚓逃跑,防御蛆、蚂蚁、老鼠、蛤蟆等天敌侵袭,及时收取成蚓、扩充殖床,避免死亡。蚯蚓以植物残体为食,食量大,日食量约为自身体重。凡无毒的天然有机质经发酵,均可作为蚯蚓的人工饲料。如马、牛、猪、鸡、鸭等的粪便,淡水鱼的下脚料,木屑、稻草、玉米茎、烂水果、西瓜皮、菜边、树叶、杂草等腐植物质。干的牲畜粪便必须经过破碎,鲜的要稀释后发酵,植物茎叶要切碎后发酵。发酵的方法是把饵料加水拌和后堆积起来,堆要松散,横断面为梯形或三角形,高1米左右,约2~3星期,饵料变褐,无异昧、松散,即已腐熟,便可使用。饵料用量以蚯蚓的重量为准,如成蚓每条体重0.4克,1万条每天可喂4千克。饲喂时间,以蚯蚓粪回收后为好,夏喂早晚,冬喂中午,春秋昼夜都可以饲喂。投放饵料,在养殖床少的情况下,可直接投料,但此法床底水分多,蚯蚓卵不易孵化。可新设饵床在原养殖床的下面或一侧,让蚯蚓自动从原养殖床进入新饵床食饵。

三、养殖种源

试养者可从腐殖质多、肥沃、用粪便、本屑、稻草、茶叶、烂水果等配制成混合发酵堆,从比较适合蚯蚓生活、蚯蚓经常出没的潮湿的地方诱集蚯蚓,然后原堆养育,或在第二天天亮前拾取;或在大水、大雨后及时捕捉蚯蚓;从养殖蚯蚓致富户和养殖场购买。蚯蚓头退化,无眼,适应穴居,为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繁殖,故其繁殖比较容易,繁殖率很高。蚯蚓的繁殖,除了选择优良品种外,还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保持棚舍温度15~20℃,保证通气性良好和适当的湿度,按每平方米2000~4000条放养成蚓,可使蚯蚓全年交配产卵,进一步提高蚯蚓的繁殖力。幼蚓形似白线,幼嫩、体弱,但新陈代谢旺盛,故在比较合适的生态条件下成活率高,不需要特别的人工照顾。

四、野生蚯蚓的采收加工

野生蚯蚓在7~9月间采收。一般用鲜辣蓼草捣烂,或茶油饼泡水,灌入蚯蚓多的地方,趁它窜出地面时,收捕加工成地龙干。场养蚯蚓和粪土的分离,可采用网眼分离法,即利用蚯蚓怕光怕热的特点,把网放在饲养床的下面或上面,用光或热处理,迫使蚯蚓通过网眼分开,先用小眼网让小蚯蚓通过,再用大眼网让大蚯蚓通过,达到分离的目的。也可用翻倒木箱收集法,即当殖床内蚯蚓的体重大多达0.4~0.5克时,把饲养箱放在阳光或灯光下,蚯蚓即往下钻,翻倒箱子,蚯蚓便在上面,就可用手捡取,更加简单。捕集蚯蚓后,欲加工地龙干,可先拌稻草或草木灰,用温水浸泡,洗去体外粘膜,后用锥子把蚯蚓一头钉在板上,再用小刀或薄竹片破肚,也可用手抓住其一头剖腹,洗净体内泥沙等物,晒干或馏干即可。蚯蚓粉的制方法是:把蚯蚓用清水洗净,盛在菜篮子里,浸入盛有开水的容器内。为了使蚯蚓烫得均匀,要不断摇动菜篮,大约4~5分钟就可以把蚯蚓烫死、烫熟,注意时间不要过长。烫完后,抓紧时间晒干、敲碎、磨粉、过筛,一直到全部磨细为止。蚯蚓粉比面粉略粗些,一般2.5千克蚯蚓磨0.5千克蚯蚓粉。

蚯蚓用什么呼吸?

蚯蚓是利用皮肤来呼吸的。

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粘液里,然后渗入体壁,在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除。

1、蚯蚓适于在具有一定温度和湿度、温差变化不大、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穴居生活。

2、蚯蚓没有呼吸系统,要靠能分泌黏液而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蚯蚓体壁分布有毛细血管,血中含血红蛋白,可携带氧气。

3、动物身体分节,可使身体运动灵活、自如、转向方便。蚯蚓的体节就有上述功能。蚯蚓刚毛的末端,可与周围环境粗糙的表面相接触,以有所支撑,与环肌、纵肌协调作用完成运动。

扩展资料:

蚯蚓的生活习性:

1、夜行动物

蚯蚓属夜行性动物,白昼蛰居泥土洞穴中,夜间外出活动,一般夏秋季晚上8点到次日凌晨4点左右出外活动,采食和交配都是在暗色情况下进行的,喜欢安静的周围环境。蚯蚓尽管世界性分布,但喜欢比较高的温度,低于8℃即停止生长发育,繁殖最适温度为22~26℃。

2、杂食动物

蚯蚓是杂食性动物,除了玻璃、塑胶和橡胶不吃,其余如腐植质、动物粪便、土壤细菌、真菌等以及这些物质的分解产物都吃。味觉灵敏,喜甜食和酸味,厌苦味,喜欢热化细软的饲料,对动物性食物尤为贪食每月吃食量相当于自身重量,食物通过消化道约有一半作为粪便排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蚯蚓

查看详细

蚯蚓怎么养需要什么条件?

(一)场所选择

人工养殖蚯蚓设备简单,管理方便。一般可以利用房前屋后、庭院空地以及旧木箱、废桶、盆罐、竹筐、砖池、育苗温床等,就可培养药用蚯蚓。还可用蔬菜大田、果园、苗圃等结合养殖蚯蚓,能双重利用获益。

(二)选种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需要、不同条件,选择不同品种的蚯蚓。一般选择易养、易繁殖,能适合当地土壤、气候条件来选种。如菜园、果园、苗圃多的地区,可选择青蚯蚓养殖,结合大田种植,双重利用,既能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进植物增产,又可收获蚯蚓动物蛋白饲料。

如果旧房多、荒地多、土地少的地区,以及城镇居民,可选择红蚯蚓养殖,利用业余或辅助劳力,利用有机废物,进行饲养。

(三)蚯蚓的饲养方法

蚯蚓的饲养方法可根据蚯蚓习性和用途而定,主要有室内养殖、田间放养以及工厂规模化养殖3种。

1.室内养殖室内养殖包括箱养、坑养、池养和棚养等方法。一般适养红蚯蚓。

(1)箱养法蚯蚓饲养方法:

可用箱、筐、盆、罐、桶等,适于饲养爱胜属蚯蚓,如赤子爱胜蚓、日本引进的大平二号、北星二号等红蚯蚓。本届蚯蚓喜欢在烂草、堆肥、牛马粪及腐烂的枯枝落叶、烂菜、瓜果,以及造纸、纤维、食品加工厂的废渣中和生活垃圾中生活。当然上述有机物、垃圾或马牛粪先要经堆积发酵,待温度下降后,才能作为养蚯蚓的基料。

把基料装入木箱、竹筐、瓷盆或砖池中,然后放人蚯蚓即可养殖。养殖期间经常喷水保持湿度60%一70%(一般是手捏成团,放开散开为宜),并用草席、草帘和旧麻袋覆盖遮光,在气温13—28℃都能正常生长。

(2)坑养及砖池养殖蚯蚓:

包括土坑、砖池、旧猪圈、房檐下、墙脚边、屋角一切可利用的地方,均可用砖、石砌成养殖池。除爱胜蚓属<红蚯蚓)外,还可适宜养青蚯蚓。土坑或砖池的深度一般为50—60厘米,面积根据需要而定,可2—3平方米,也可10—20平方米。坑内或池内分层加入发酵好的饲料,先在底层加入15—20厘米厚的基料,上面铺一层10厘米的土壤,就可引入蚯蚓养殖。如蚯蚓较多,可在土上再加一层lo厘米饲料,上面再覆盖10厘米肥土。青蚯蚓要求保持土壤湿度30%左右。也可利用旧猪圈改成养殖池放养。

2.田间放养法

适宜于桑园、菜园、果园、苗圃、饲料田、多年生经济植物、林区,以及灌溉方便、水分充足的肥沃农地养殖。一般适养青蚯蚓。

(1)桑园养殖法:

一般选地势较平坦、能灌能排的桑园,沿桑树行间挖宽40厘米、深20一25厘米的沟槽,加入初步腐熟的有机肥料,如马牛粪、秸秆、杂草、猪羊粪、枯树叶、烂草等,每亩约加有机料5000—7500公斤,上面覆土10—15厘米,放人种蚓进行养殖。

投放数量视蚓种和个体大小而定。行间可种植绿肥或青饲料,每隔5行开一排水沟。含水量保持30%左右。

(2)饲料田养殖法:

包括种植聚合草、蚕豆及其他常年青饲料地均可养殖。养殖时要选择地势平整的饲料地,每隔10行开一灌水和排水沟。在聚合草行间,开宽、深各15—20厘米的沟槽,槽内施人有机饲料,上面覆土10厘米左右,即可放入青蚯蚓进行养殖。经常注意灌溉或排水,保持土壤含水量在30%左右。

(3)菜园养殖法:

菜园水肥条件充足,管理精细,最有利于蚯蚓的生长和繁殖。在养殖蚯蚓的菜园,每亩施人7500—公斤优质有机肥或腐熟的烂菜、垃圾等。在菜苗出土后,投放种蚓进行养殖。菜园养殖,应减少化学氮肥和某些农药的施用。成蚓可结合蔬菜管理分期采收。

(4)果园养殖法:

利用果树下的空地养殖蚯蚓,既充分利用土地又促进果树生产。如养青蚯蚓,方法类似桑园养殖法。如养殖赤子爱胜蚓(红蚯蚓),则在果树下沿树行堆积宽1.5—2米、高o.4米腐熟的牛、马、猪粪,作为蚯蚓养殖床,每养殖床之间留一走道,每隔2个养殖床开一排水沟。在养殖床饲料面上用稻草或麦草覆盖。保持湿度60%一70%。雨天用塑料薄膜盖好,防止雨水浸泡。

(5)利用防空洞养殖法:

城市防空洞是地下室,冬暖夏凉,周围湿度较高,适于养殖红蚯蚓。养殖方法同箱养与坑池养殖。晚上可点盏灯,既可防止逃逸,又有一定光源有利于蚯蚓生长。

3.工厂规模化养殖蚯蚓法

主要用于赤子爱胜蚓的大规模养殖。

这种养殖法,必须有一定的专用场地和设施,包括饲料处理场、控温车间、养殖床、卵茧孵化床、蚯蚓加工车间、肥料处理及包装车间、成品化验室和成品仓库等一整套设备。当然,也可采用分散养殖、集中处理的方法。如养殖部分,可分给集体或个人进行养殖,而工厂集中成品处理或加工。下面着重介绍养殖设施。

(1)饲料处理场:包括饲料的堆积发酵或分选粉碎之用,面积大小视规模而定。

(2)养殖车间:可采用砖木结构,也可采用塑料大棚。温度控制在18—28℃。控温设备,冬季可利用锅炉暖气、太阳能热水器或其他工厂的余热进行保温。夏天可用通风、喷水、缩小养殖堆等措施降温。养殖车间的宽度以4—5米为宜。塑料大棚宽约7米,长根据需要而定,如30米、60米或100米,高2米为宜。

(3)养殖床:宽以1.5米为宜,一边砌一高40厘米的矮墙,近走道一侧设高10厘米的小埂,床面稍倾斜,里高外稍低有利于饲料中多余水排出。养殖床四周设宽25厘米、深25厘米的水槽,供排水和预防鼠类、蚁类危害,两床之间留1.2米的走道。

在养殖车间内,可在两床的外侧设饲料发酵池,冬季可放人新鲜马、牛、猪粪,利用发酵热提高棚温,夏季则作卵茧孵化床之用。

查看详细

如何让蚯蚓大量繁殖?

把它切成段,每段就会长出头、长出尾了。取一个大容器,放进3/4的肥土,洒水把土壤浇湿,再放几片菜叶,然后放进几条蚯蚓,盖上一块湿布,使土壤保持湿润。这样就可以饲养蚯蚓了。如果要大规模饲养蚯蚓,采用室外养殖法为好,设备简单,管理容易,成本低。蚯蚓是杂食性动物,各种禽粪、畜粪、瓜果皮、菜叶、树叶以及无毒的生活垃圾等都可作为蚯蚓的饲料。这些饲料最好事先进行发酵,达到无臭味、无酸味、完全腐熟、外观咖啡色。室外饲养具体方法:选择地势高爽、排水良好、暖和通风、无污染、无惊扰的地方,用铁铲挖一个宽约1米、深约25厘米、长度适当的浅坑,坑底要平坦。挖好后,坑底和四壁砌上砖块,以防蚯蚓外逃。然后铺上饲料约5厘米,即可放入蚯蚓。蚯蚓不耐高温(35℃以上),也不耐低温(0℃以下),所以,夏天养殖坑上面要搭棚遮阴;冬天养殖坑上面要搭建简易的塑料棚,提高坑温,保护蚯蚓安全越冬。此外,还应做好保护工作,以防老鼠、青蛙、蛇等的侵害。

查看详细

如何在室内养蚯蚓?

1容器最好是木箱。其它器皿如花盆,塑料箱子等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也可以,但是底部一定要有往外流水的小洞。

2营养土采用的是腐烂熟透的牛粪,粗制的纸箱板。农村地区最好用腐烂的变成黑土的庄稼秸杆、杂草、骡马粪等。城市里若不好找到,只能自己收集些植物叶子,漫漫发酵使之腐烂,注意的是营养土一定要松软。

3蚯蚓的食物真可谓五花八门,目前采用的是粗制的纸箱板,在其上面涂抹废弃的食用油,甚至厨房油烟机储油盒内的废弃油以及苹果皮、胡萝卜皮等。

4在木箱底部和侧面铺垫一些粗制的纸箱板。然后把食材、培养土放入。第一次用水浇透。在器皿的下面要在放置一个盆子,防止过多的水满地流。

5种蚓的选择很重要,不要养自己在野地里挖的蚯蚓,良种蚯蚓的繁殖率大约为普通蚯蚓的十倍,平均每条蚯蚓可以每天繁殖一条,并且比普通蚯蚓的生命力强多。把蚯蚓放入营养土上面,上面盖上硬纸板,就OK,它会自己钻入营养土内的。

6日常喂养,通常3——5天打开箱盖看看,其实主要是观察观察一般情况,营养土湿度问题,食物的有无,蚯蚓的发育情况等等。看到不合适的方面注意及时调整。一方面培养了个人兴趣,另一方面主要是为了总结管理经验。

7、切记蚯蚓是有生命的动物,它的发育繁殖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环境条件达到了用不了几个月您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野钓上品饵了。一般一月大量喂一次,如小量投食也可一周或两周一次。三五天观察一次,保持水分,如发现蚯蚓外逃要么是缺食需喂、要么就是水太多湿度太大。

8、将养殖箱最好放在卫生间或阳台背阴避光处,外观清理干净。加水可自己掌握好,宁多勿少。

查看详细

怎么彻底消灭蚯蚓?

如果植物中有蚯蚓的出现,可到药店或花店里买一些“敌百虫”农药粉剂,使用方法按包装说明,洒在盆土的表面,和土搅匀后,浇水即可。敌百虫能彻底消灭蚯蚓。

蚯蚓俗称地龙,又名曲鳝,是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的代表性动物。蚯蚓是营腐生生活动物,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以腐败的有机物为食,生活环境内充满了大量的微生物却极少得病,这数蚯蚓体内独特的抗菌数免疫系统有关。

花盆在室外地下摆放,蚯蚓很容易从盆的底孔钻入盆内。蚯蚓在大田里是有益的,但是在花盆里却是有害的。花盆内的泥土少,这会导致蚯蚓啃花卉的根系,还有蚯蚓会打洞,一浇水,水顺着洞就流走了,花儿喝不到水。所以发现蚯蚓要及时想办法消灭。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7-18 热度: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