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和旱稻有什么区别?

水稻是相对于旱稻来说的,旱稻产的谷子与水稻很相象,但一般产量低一些,米也略小一点,水稻种植在水田里,旱稻是种植在地里的。

水稻就是在水里生长的,水田里。

旱稻可以在土里生长。

旱稻品质总体上与水稻品质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整精米率、不完善粒及垩白是旱稻需改良的主要品质指标;垩白度和整精米率对旱稻产量的直接负向作用较大,是旱稻品质改良的难点.

穿着布鞋去种稻,不用灌水收稻谷,这一听似天方夜谭的神话,如今在科学家手中变成为现实,并在我国安吉的果园、富阳的山地、广西旱区、北京秦皇岛等地获得大面积丰收,平均亩产400公斤,这种神奇的栽培稻是稻苑里的一朵奇葩——旱稻。这是一片丰收的稻田,这里的稻子颗粒饱满,秸杆整齐….这就是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的杰作,该中心育成的旱稻新品种“中旱3号”,已经成为我国首批通过全国审定的旱稻新品种。旱稻品种的育成,对拥有10多亿亩旱地的中国来说,将是水稻栽培史上的一项革新,具有重要的农业战略意义。栽培稻实际上是一个大家族,有很多兄弟姊妹[52石斛网www.52shihu.com],他们形态各一、性格各异,水稻和旱稻都是其中的成员之一,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对水的依赖性,水稻对水的依赖性要远大于旱稻。然而生活中,人们对旱稻的了解远远少于水稻,旱稻似乎被人们遗忘在角落里。然而,在全球水资源严重匮乏的情况下,旱稻的抗旱性,为粮食生产开创新的道路提供了巨大的动力。目前,每亩稻田灌溉用水量为700—900立方米,如改种高产优质的抗旱品种,每亩只需要200—300立方米左右。每亩可节水500—700立方米,若在全国灌溉稻田推广1000万亩高产抗旱稻,可节约用水50—70亿立方米。大家都知道,水稻产量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提高,是因为我国科学家应用了杂交稻技术,与水稻一样,旱稻要在产量上得到提高,必须靠科学家在杂交旱稻研究方面获得突破。现在,在我国的抗旱到稻新品种“中旱3号”已经育成,接下来就是需要在全国推广工作,我国的科学家对旱稻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最基本的水稻对水的需求比旱稻对水的需求大

旱稻封闭有更好的方法没?

旱稻苗前封闭:①33%二甲戊灵200ml一亩,②50%丁草胺260克一亩,③33二甲戊灵100ml+50%丁草胺150ml一亩④90%丁草胺120克一亩。封闭施药时加20克10%吡嘧磺隆(或者苄嘧磺隆)。水直播田稻封闭:%丙草胺(注意一定是加入解毒剂产品)+20克10%苄嘧磺隆。

用量仅供参考

查看详细

旱稻的生长期多长时间?

  幼苗期:秧田期 

秧苗分蘖期:返青期有效分蘖期无效分蘖期 

幼穗发育期:分化期形成期完成期 

开花结实期: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 

水稻的一生要经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时期,其中,营养生长期主要包括秧苗期和分  蘖期。

查看详细

有旱稻种吗多少钱一斤?

种子市场都有卖的,价格还不是太清楚,您看看下面的介绍,有几个品种还可以.旱稻陆稻,性耐旱,适于旱地种植的栽培稻,亦称旱稻,泛指能适应生长于无垠旱地、坡地及干旱生态环境下的栽培稻类,是水稻的变异型。陆稻(旱稻)的原始栽培可追溯到7000年前,通常种植于热带、亚热带的山区、半山区的坡地、台地或温带的少雨旱地。陆稻和水稻在形态、生理上有不少差别,但一般在缺水状况下才表现明显。陆稻种子发芽时需氧较多,吸水力较强,而需水量较少,在15℃的温度下发芽较水稻快。芽鞘较短,中茎较长,第一、二完全叶较大,对氯酸钾的抗毒性较强。陆稻的粗根比例较大,根系发达,分布较深。主根上产生均匀的细根,根冠比较高,抗旱性强。在水田种植的陆稻和水稻,其根系的差异并不明显。陆稻的叶面积大,叶片生长缓慢,叶的中筋较厚,维管束和导管的面积较大,表皮较厚,气孔数较少,厚壁细胞较小,这些特性都与耐旱性较强有关。绝大部分陆稻品种的叶色淡绿,叶片长而下垂。全世界陆稻种植面积约1900万hm2,占栽培稻总面积12.7%,其中,亚洲1216万hm2,占64%,主要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拉丁美洲475万hm2,占25%,主要种植于巴西、哥伦比亚和智利;非洲209万hm2,占11%,主要分布于西非(表1)。陆稻具有耐早、耐瘠、适应性广等特点,在全球人口膨胀、气候变暖、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陆稻的开发和利用对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具有特殊的意义。旱稻研究的意义:(1)水稻旱作能充分利用自然降水,使水稻的种植不再受到人工灌水的限制,从而可大力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提高稻谷产量。(2)有利于对低洼地、水沙地、河边、山间出水地的改造。这样的地块种植水田缺少灌溉条件,种植旱田夏季易涝,常年粮食产量极低,而改为水稻旱作粮食产量可成倍增长,经济效益可较大的提高。(3)水稻旱作因充分利用自然降水,因而能节约大量的农业用水,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洪孟民、张启发在内的多位农业科学家指出,干旱缺水已成为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的关键性制约因素。有关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农业用水占到总用水量的70%,但农业灌溉水利用率仅为每立方米产粮0.8公斤,不及发达国家的40%。这种高耗低效导致了对水土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中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属水资源脆弱国。而且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地区之间、季节之间降雨量差别极大。特别是7月中旬以后,雨水减少的趋向最明显,这个时候正处水稻等主要农作物灌浆成熟的关键生长期,对水的需求最大。2005广西严重干旱,导致很多地区粮食作物颗粒无收。据专家预测,中国只要在玉米、小麦、水稻和秋杂粮的种植领域内实现节水品种的突破,就具备421亿立方米的节水潜力,而且还具有不需工程和设施投入、农民易于接受和使用的优势。中国科学家已在节水抗旱稻的研究上已经取得一定的突破,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等大学和研究机构都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其中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已建立起科学的抗旱性评价系统,筛选出优异的抗旱性种质,获得了一批抗旱候选基因。利用旱稻的节水抗旱性和水稻的丰产性,育成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旱稻不育系,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杂交旱稻的三系配套,培育成一批节水抗旱稻种。目前国内多个研究所(院校)培育已经通过审定的品种有:旱稻502旱稻277旱稻297旱9710中旱3号郑旱2号丹旱稻4号京优13辽旱403旱稻271郑旱6号赣农旱稻1号绿旱1号旱稻65旱稻9号旱丰8号(原名:沈农99-8)辽旱109夏旱51中作59丹旱稻2号(原名:K150)等。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8-18 热度:3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