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白蒿有什么好处?

主治肿热咳嗽;咽喉肿痛;湿热黄疸;热痢;淋病;风湿痹痛;吐血;咯血;外伤出血;疥瘌恶疮。

[52石斛网www.52shihu.com]

白蒿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白蒿是菊科植物大籽蒿,是一位比较常见的功效,长期使用具有利胆退黄、保肝、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功效。利胆退黄多用于治疗肝炎、胆结石所致的黄疸以及胆固醇结石;白蒿还具有降低转氨酶、保护肝脏功能、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的功效。而且基本上没有什么副作用。

查看详细

白蒿怎么做?

白蒿:别名绵茵陈、白蒿、绒蒿、松毛艾。药名茵陈,每年春天采集一些,或煎着吃,或炸着吃。有病治病,无病保健。我们来看看白蒿的家常做法吧。

1、将白蒿去老根、黄叶,洗净。

2、将白蒿切碎。

3、切好的白蒿放入盆中,加鸡蛋、盐、胡椒粉适量。

4、放入干面粉。

5、将面粉和白蒿搅拌均匀。

6、煎锅中放油,油热后放入白蒿开始煎。

7、将两面煎至黄色就可以了。

拓展资料:

白蒿()是菊科植物大籽蒿的全草,二年生草本,高,主根单一,狭纺锤形,茎下部稍木质化,纵棱明显,多分枝,茎、枝被类白色微柔毛。

白蒿是一种多年生轴根小半灌木。春季返青早,生长快,3月中旬至4月开始生长,8月中旬开花,9月初结实,10月初成熟。

查看详细

白蒿是能存放多少年?

晒干的白蒿草药每年定时日晒后,放阴凉、通风、干燥处可存放十年以上。

中草药,特别是想白蒿、艾草,七年以上的为佳品。因为随存放时间的延长,草药中的毒性已经散失,只留下绵长而持久的药性。

鲜白蒿最为蔬菜不可存放时间过长,即使当反季节蔬菜吃放冰箱冷冻,也不可超过1-2个月。越新鲜营养越丰富,时间长了维生素就被破坏了。

扩展资料

药用价值

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的功效,久服轻身益气耐老、面白长年。还可治疗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等疾病。治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降低头热,去伏瘕、通关节、去滞热、伤寒等。

生于海拔的路旁、荒地、河滩、草原、干山坡或林缘等地。根系发达,在草场正常利用的条件下,主根可伸入100厘米的土层中,侧根和不定根多,大量集中在30厘米以内的土层中。

根系入土深度超过株高的4~5倍,根幅大于冠幅2~3倍。利用过度,生境干旱程度加剧,植物地下部分则犬于植株高度的10~20倍,主根作用减弱,不定根大量出现,甚至发展到以不定根代替主根的作用。

另一特点是,枝条在适宜条件下能长不定根,当枝条长出不定根,植株受践踏后,枝条脱离母株,亦能发育成新个体。在内蒙古高原上,它可向着由风力而形成的薄层沙地延伸。冷蒿属于温带旱生小半灌木。

性耐干旱和严寒,适生于≥10℃的积温2000~3000℃、年降水量150~400毫米的气候条件范围内。在高平原、山地、丘陵、沙地或撂荒地的沙质和砾质土壤上,均能繁盛地发育生长,但不能进入低湿的盐渍化生境。

参考资料:白蒿。百度百科

查看详细

白蒿鲜着泡好还是炒茶喝好各有什么作用?

泡着喝好,有清利肝胆作用,多生晒干或阴干,多用于肝胆湿热体质倾向者。

白蒿()是菊科植物大籽蒿的全草,二年生草本,高,主根单一,狭纺锤形,茎下部稍木质化,纵棱明显,多分枝,茎、枝被类白色微柔毛。

白蒿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的功效,久服轻身益气耐老、面白长年。还可治疗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等疾病。治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降低头热,去伏瘕、通关节、去滞热、伤寒等。

白蒿不仅可以有效的促使胆石患者的胆汁流量的增加,而且还能明显的降低胆汁中的胆固醇的含量,对预防胆固醇结石的形成也有一定的疗效。

白蒿具有一定的保肝功效,因为它可以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保护肝细胞膜的完整以及诱导肝药酶,另外它对肝细胞的再生也具有一定的促进效果。

扩展资料:

白蒿对伤寒混合菌苗所致家兔体温升高均有明显解热作用,白蒿中6,7-二甲基七叶苷元对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致小鼠疼痛模型有一定程度的镇痛作用,并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关节肿胀程度有抑制作用。

白蒿能够有效的降低高血脂的动物的血清胆固醇浓度和β-脂蛋白的含量,而且还能够明显的降低主动脉壁中的胆固醇含量,从而使动脉壁的粥样化斑块疾病的病情减轻。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白蒿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8-15 热度: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