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实副作用有哪些?

芡实是一种食物,也是一种中药,它的作用是补肾固精,另外也有助于睡眠的作用。您对老年人和一些肾虚的人经常使用是对身体有好处的。这个不用太担心,但是量也不能太大。平时生活中适当的用一些就可以了。您平时有什么基础的疾病没有?

芡实是这种食物,都是这种中药材,它的功效是补肾填精,另一个也促进睡眠的功效。您对老人和某些肾亏的人常常应用是对人体有益处的。这一无需太担忧,可是量也不可以很大。平常日常生活适度的用某些就就行了。您平常有哪些基本的病症沒有?

亦有将芡实炒焦使用的,主要以补脾止泻为主。值得注意的是,芡实无论是生食还是熟食,一次切忌食之过多,否则难以消化。“生食过多,动风冷气,熟食过多,不益脾胃,兼难消化,小儿多食,令不长。”平时有腹胀症状的人更应忌食。因为芡实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不是什么人都适合吃的,其中对于本身火盛,上火厉害,手心发热的人,就不适合了。另外,食滞不化者慎服,大小便不利者禁服。芡实有较强的收涩作用,便秘、尿赤及妇女产后者皆不宜食。芡实虽有营养,但婴儿不宜食用。 川贝芡实鹧鸪汤综合了三种主原料的养生功效,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52石斛网www.52shihu.com],在生活中可以经常食用,俗语养生保健是很好的。

中医认为,干芡实性味甘、涩、平,入脾肾二经,主要的功用是补脾止泻、固肾涩精。《神农本草经》将干芡实列为补中上品,认为其能“益精气,令耳目聪明,久服轻身不饥,耐老神仙。”《本草择要纲目》说:“糯米合干芡实作粥食,益精强志,聪耳明目,通五脏,好颜色。”《滇南本草》载:干芡实能“止渴益肾,治小便不禁、遗精、白浊、带下。“凡外感前后,疟痢疳痔,气郁痞胀,溺赤便秘,食不运化及新产后皆忌之。”另外,根据芡实百科中提及,芡实虽然有很多营养成分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粗纤维、钙、磷、铁等,但芡实性质较固涩收敛,不但大便硬化者不宜食用,一般人也不适合把它当主粮吃。芡实分生用和炒用两种。生芡实以补肾为主,而炒芡实以健脾开胃为主。炒芡实一般药店有售,因炒制时,要加麦麸,并掌握一定的火候,家庭制作不方便。

芡实是温性还是寒性食物?

平性食物。芡实。又名鸡头米,性平,味道甜涩,是补脾胃最好的食物之一,同时还有固津的作用它与莲子的功效相似,只不过它的收敛作用比莲子强。如果脾胃虚弱拉肚子,芡实还有助止泻。由于芡实较硬,应该长时间熬煮,也可打成粉放入粥中。扩展资料生长习性芡实喜温暖、阳光充足,不耐寒也不耐旱。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水深30-90厘米。适宜在水面不宽,水流动性小,水源充足,能调节水位高低,便于排灌的池塘、水库、湖泊和大湖湖边。要求土壤肥沃,含有机质多的土壤。以种子繁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芡实人民网-茯苓莲子芡实胃不好多吃这三种食物查看详细

芡实的营养价值有哪些?

据测定,每100克芡实干品中含蛋白质8。3克、碳水化合物79。6克、脂肪0。3克、膳食纤维0。9克、磷56毫克、钾60毫克、钙37毫克、钠2804毫克、镁16毫克、铜0。63毫克、铁0。5毫克、锌1。24毫克、硒6。03毫克、锰1。51毫克、核黄素0。09毫克、尼克酸0。4毫克、硫胺素0。3毫克。古药书中说芡实是“婴儿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粮菜佳品。芡实性味甘平,具有滋养强壮、补中益气、开胃止渴、固肾养精等作用,尤其对心脑血管健康十分有利。芡实性涩滞气,一次忌食过多,否则难以消化。平素大便干结或腹胀者忌食。

查看详细

芡实芡有哪些特征?

(曹碚生、陆自强)

芡(sb。)别名芡实、鸡头米。为睡莲科一年生大型水生草本。原产东亚,有栽培和野生。分布于东北及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省,其中以江苏、浙江、安徽等省面积较大。以种仁、根、叶入药。种仁含多量淀粉、蛋白质、脂肪及微量的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此外还含有皂甙。芡实种仁:味甘、性平;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功能;用于遗精、白带、泄泻、尿频、遗尿。根:味咸,甘,性平无毒;治疝气、白带。叶:味甘,性平,无毒;行气活血,治产后胞衣不下。

一、形态特征

根须状,长90—120cm,深入土中。茎为短缩茎。叶着生于短缩茎上,由外向内环茎陆续抽生。叶柄长,密生针刺;初生叶箭形,过渡叶盾状,基部开裂为两片,长6—9cm,宽3—6cm,沉水,叶面光滑;成长大叶,直径达1。0—1。8m,叶面绿色,有皱襞,叶背面紫红色,网状脉突起。花顶生,沉于水中,半露或伸出水面,半开,花梗多刺。花萼4片,外面绿色有刺,里面带紫色;花瓣多数,紫色至淡紫色;雄蕊多数,轮状排列成3—6,轮;雌蕊为多心皮,合生成复雌蕊,柱头圆盘状,酱红色,嵌于花托顶端,子房下位,一般14—18室。果实圆球状,前端尖,形似鸡头。每果内有种子160—200粒。种子近圆形,外有薄膜状假种皮,上有红色斑点(图15—31)。

图15—31芡形态图

1。植株2。幼苗3。花4。叶背面

二、生物学特性

芡性喜温暖水湿,不耐寒冷和干旱。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全生长期为180—300天。适宜水深30—90cm。要求土质肥沃,含有机质多的土壤。

芡实成熟的种子如没有适宜的萌发条件,可在水中保持较长时间的休眠状态,寿命可达5年以上。4月中旬后,当平均气温达15℃以上时,种子在水中开始萌动,15—20天萌芽,发芽茎从发芽孔向斜上方突出,小叶茎部发生须根,形成幼苗,高仅6—7cm。此时要求1。5—2。0cm浅水,以便幼苗在水中能受到阳光的照射,争取早日出水。

5月上旬,气温达20—25℃,植株由短缩茎向土中发生须根,向上抽放3—4片过渡叶,再逐渐抽出成长大叶。此时水层以30cm为宜。

6月以后,气温渐高,平均气温达20—30℃植株进入旺盛生长期,叶片直径增至90—120cm。叶柄粗壮,根系扩大,抗逆性增强。此时最大水位不宜超过120cm。最忌水层猛涨淹没植株,或长期干旱,影响开花结果。

7—8月,当植株叶数不再增加,新叶生长缓慢时,花梗从短缩茎的中央陆续抽出,每株先后共可开花15—20朵。自花授粉,花后弯入水中发育,从开花到果实成熟,约需35—45天。开花结果期,要求平均气温20—30℃,水位30—90cm,如温度低于15℃,果实不能成熟。果实充分成熟后,果壳腐烂,种子散落水中。种子不耐干藏和受冻,在水中需保持0℃以上的较低温度,方能安全越冬。

三、栽培技术

(一)品种

1。苏芡

又称南芡(图15—32),产江苏太湖地区。适宜于水田或浅水塘中栽培,植:株庞大,除叶片背面有刺外,叶柄、果柄和果实外面均无刺,便于采收。4月育苗,5月定植,9月上旬后开始采收,一般分7—8次,10月上旬收完。亩产干芡米20—25kg。芡米圆而整齐,糯性,略带淡黄色,品质好。本品种有紫花、白花两个品系,紫花种比白花种早7—10天。

图15—32南芡的种子和果实

1。果实外观2。果实纵剖3种子纵剖4。种仁

2。刺芡

又称北芡(图15—33),产江苏洪泽湖、宝应湖等地,适应性广,能在水深1。5—2。0m的湖荡地区生长。花深紫色,叶背、叶柄、果实、果柄均密生刚刺,采收困难。4月播种,9月下旬至10上旬

图15—33刺芡的种子和果实

1。果实外观2。果实纵剖3。种子纵剖4。种仁

期间,一次采完。亩产干芡米约25kg,芡米近圆形,粳性,粉质易碎,品质较差。

(二)播种

可分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育苗移栽,单株产量比较高,但需一定的条件。大面积深水湖荡种植,多用直播方法。

1。直播

4月上旬播种,每亩播种量1。5—2。0kg。

(1)穴播

在水深30cm以下的湖荡,可用穴播,每隔2—2。5m见方,挖一浅穴,每穴播种子2—3粒,覆盖泥土1—1。5cm。这样出苗整齐。

(2)泥团点播

水深1m以上的深水湖荡,水生动物较多,种子易漂散或被食害,则用泥团点播。用湿泥将3—4粒种子包成一团,然后点播,播法同上。

(3)条播

一般均用条播,在水面按2。5—3m行距,直线撒播,每0。6—1m播1—2粒,要求播种均匀。播种的具体密度,肥荡偏稀,瘦荡偏密。

2。育苗移栽

(1)催苗

4月上旬,取贮藏的种子用水漂洗后,放入浅盆中,加清水,以浸没种子为度,置于暖地太阳下,日晒夜盖,保持日温25℃,夜温15℃以上,以利出芽。浸种期刺需经常换水。约8—10天,多数种子微露白芽,长约0。5cm,即可播种于苗池。

(2)播种

播种前5—7天,需做好育苗池,苗池2m见方,深1。5cm,四周起埂,清除杂草,整平池底泥土,灌水10cm。芡实秧苗幼小脆嫩,在水中忌泥土埋没心叶,故需待池水澄清,底土沉实后,将发芽的种子近水面轻轻地撒下,每平方米撒种300粒。

(3)移苗

播后30—40天,幼苗已有小叶2—3片,要分池移苗。移栽苗池要预先准备,选避风向阳、灌溉方便的水田,四周做高埂,施入腐熟粪肥,精细平整土面,灌水10—15cm。移栽时带种子起苗,冼去根部泥土,将苗排放在木盆中,加盖遮荫,防止晒伤。运至秧田后,按40—60cm见方,逐株插入移栽苗池中。要求栽浅栽稳,所带种子和须根要全部栽入土中。切忌栽植过深,造成田土埋没心叶,不易发苗,甚至死亡。幼苗成活返青后,水位逐渐加深,促进幼苗新叶的叶柄生长。定植前7—10天,水位逐渐加深达:30—40cm,便于定植后能适应于深水湖荡。

(4)定植

5月上旬,芡苗有4一5片绿叶,叶片直径达25cm以上时,即可起苗定植。湖荡中一般风浪较大,芡苗定植时比较小,不耐风浪袭击,必须注意保护。苏州市郊农民在湖荡四周栽植茭草,用以防风挡浪。

定植前按50—60cm见方的株行距开穴,一般每亩120—160穴,每穴直径35cm,深1Bcm,呈锅底状。若贫瘠的田块,需在穴中施肥,一般为河泥或腐熟粪肥。水位较深的湖荡,基肥难以施入穴内,则用肥土包裹幼苗根部,再定植于穴内。肥土用半干河泥,分2—3次共加入粪肥,再加入适量硫酸铵,堆积发酵,以备应用。

开穴或施基肥后,需待水澄清后方可定楦。定植时的操作方法与移苗时相同。秧苗必须当天起苗,当天栽植,以免幼苗干萎。种植时将幼苗根顺势盘放,浅栽于穴的中心,泥、土覆盖根部即可,防止泥土盖没心叶,抑制生长。以后随着植株的长大,新根不断上长,可逐步壅泥稳根,保证其稳壮生长。一般每亩秧苗可种5—亩大田。

(三)田间管理

1。补苗

深水湖荡直播,幼苗出土后,叶片直径达8—10cm时,要检查苗情,及时移密补稀,每亩保持芡苗100—150株。育苗移栽芡田,见有缺株,应立即补栽,保证全苗。

2。除草

定植时芡苗幼小细弱,周围杂草生长较快,易影响幼苗生长,定植后7—10天,开始除草,将杂草拔去,塞入泥土中作肥料。一般共除草4—5次。7月下旬,芡叶基本盖满水面,即停止除草。此外,水面如有浮萍也要及时清除。除草的同时,壅泥围根,防止芡根外露。如发现泥沙沉积盖满心叶,应及时扒开。

3。追肥

追肥的次数和数量,应视植株形态表现而定。如叶片大而肥厚,叶色深绿有光泽,叶面上有瘤状突起,表示肥料充足。如叶片薄而发黄,新叶生长缓慢,前后叶片大小相似,叶面皱褶很密,表示肥料不足,应立即追肥。

芡苗出水面后,或移栽芡苗成苗15天后,一般应追肥一次。因水中施肥最易流失,必须采用泥、肥混合成团的施肥方法。其方法是,挖取河泥晾晒至半干,混入1/3—1/4粪肥,再加适量化肥,堆沤几天,翻拌1—2次,做成泥团,施入距离植株10—15cm土中。

每株施入泥团肥料重为3—4kg。如贫瘠田块或芡苗定植较晚,在植株封行前还可施1—2次追肥。在植株生长盛期,根外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可增强植株抗性,提:高产量。

(四)病虫害及其防治

1。莲缢管蚜

((L。)〕

成、若虫群集叶面刺吸汁液,轻者叶片发黄,重者萎缩枯死。此虫一年能发生20多代,以卵在核果类果树上越冬,次年3—4月间孵化,无翅胎生雌蚜在冬寄主上为害,5—6月间产生有翅蚜,迁入芡实田害,6月至7月上中旬,无翅胎生雌蚜发生量大,为害重,盛夏为害较轻,但8月中旬以后蚜量回升,为害加重,秋凉以后产生有翅蚜迁回冬寄主,并产生性蚜,有雌、雄蚜分化,交尾产卵。防治莲缢管蚜可喷40%乐果1000倍液,2。5%敌杀死4000倍液。

2。菱角紫叶蝉

(rataK。)

紫色成、若虫群集叶塞部刺吸汁液,致成伤痕。此虫在江苏一年发生5代,以卵在河、塘边沙草科杂草的茎中越冬,次年4—5月孵化,5月上中旬开始迁往刚出水面的芡实叶片上取食为害,7—8月间发生量大,为害重,10月中下旬,成虫即迁往河边杂草上产卵。菱角紫叶蝉常与莲缢管蚜混合发生,所以防治蚜虫时就可兼治此虫,另外,也可选用25%杀虫双250—500倍液喷雾。

3。椎实螺

(L。)

成螺和幼螺喜啃食嫩叶嫩茎,并咬食根系,使芡实生长停滞,叶体瘦缩,重者死亡,椎实螺是一种软体动物,每头成螺可产卵数百粒,卵囊粘附在芡实叶背面,或其它水生植物的叶茎部,水温15—25℃最适于繁殖与为害,每年春、秋季出现二个产卵高峰,卵10多天孵化,幼螺初生时甚小,但生长迅速,为害日趋严重,冬天成螺依附在水生植物残枝,或在水下土面上越冬,抗寒性较强。

防治方法:用茶子饼4kg,置50kg温水中浸泡3小时,滤去残渣,喷雾。也可用贝螺杀50g加水50kg喷杀。

4。食根金花虫见莲藕。

5。芡实叶斑病

(。)

俗称麸皮瘟,发生普遍,一般7—9月是发病盛期,严重时可使全叶腐烂。叶上病斑多从外缘开始,圆形,初为暗绿色,后转为深褐色,有时具轮纹,一般直径3—4cm,最大者可达7—8cm,极易腐烂穿孔。防治方法:在发病时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托布津1000倍加0。3%洗衣粉喷雾。

6。芡实叶瘤病

(。)

该病发生普遍,发病叶面初生淡绿色黄斑,后隆起肿大,呈瘤状,大至拳头状,带红色,形状不规则,后期病部腐烂,散出大量黑色小颗粒。防治方法同叶斑病。

四、采收与加工

(一)留种

留种的果实,在第三、四次采收时,选择果形扁圆而充实、大小适中的果实留种。种果选择后,做好标记,留在下次采收,使种子充分成熟。种果采收后,剖开果皮,取出种子,选颗粒饱满、颜色较深的种子,洗净后放入蒲包。一般每5kg一包,埋于水田淤泥下30cm深处,或置于水深60—90cm,略有流动的河、池水下,蒲包上铺放水草,以防冬害。

(二)采收

1。多次采收法

栽培“苏芡”,果梗、果实和叶柄均无刺,便于多次采收。8月下旬后,植株心叶收缩,。新叶生长缓慢,叶面宽不足90cm,光滑,并有双朵花穿出叶面,早期所结果实和果柄发软,果皮发红,即可采收。开始每隔一周采收一次,2次采收后,相隔3—5天,可陆续采收。一般分8—10次采完。

采收前,先用竹刀将发黄的老叶划破,划出一条走道,要尽量保护绿叶免受损伤。防止水从破损叶脉中流进,引起腐烂。每次采收时,应走原道,不要踏伤根株。采收时带一尖底采桶,用手摸找成熟果实的果柄,用竹刀从果实基部劈取果实,保留完整的果梗,以免水从果梗破口进入植株内,引起腐烂。将采收的果实置于木桶内。

2。一次采收法

栽培“刺芡”,果梗、果实和叶柄均有刚刺,多行一次采收。在9月下旬后,植株心叶卷缩,圆形大叶边缘略有焦枯,呈红锈色,果皮发红,少数早期成熟果实自行炸裂,籽粒漂浮水面,此时即可采收。采收时,人乘小船用长柄镰刀将叶片划去,露迚果实,再将果实逐一割下,放入船中。

(三)加工

1。去果皮“苏芡”无刺,用手剥开或用刀剖开果皮,取出种子。“刺芡”有刺,去果皮方法有两种:一是挤子法,用小刀从果实基部戳开,将果实尖端放在长凳上,上放木棍,用脚踩紧,一面用小刀撬开基部,将种子挤出,此法费工,但所得种子质量较好,适于留种。一是沤浇法,将采收果实堆起,或挖一土坑,将果实倒入其中,上覆草,泼水沤放,7—10天后翻动一次,再经数日,果皮自行沤烂,将烂果盛放在竹篮内,用清水淘洗净,此法较省工,但种子经受沤发热,品质稍差。

2。踏籽

芡实种子外部有一层薄膜,即假种皮,除去留种用的可以保存外,作商品用则必须除去。将去果皮的种子放入盆或桶内,足穿草鞋踩踏,使膜脱落,流出黄色水液,用水冲洗后再踏一次,直至无黄水溢出,种皮由桔黄色转成微白色时为止。薄膜除去后再用清水洗净。

3。去壳

江苏太湖地区多用人工去壳,将洗净的新鲜种子,用牙咬去种壳,此法颇费工,但所得芡米圆整,商品性好。也可用机器去壳,将洗净种子及时晒干,用手摇时听到响声,即可供机器剥米。所得芡米破碎不齐,商品性较差。去壳后的芡米要及时晒干,防止芡米发红,降低品质。

查看详细

芡实是圆粒的好还是半粒的好?

芡实有两种:

1、嫩的,鲜冻的:是圆粒

2、干的、成熟的、药用的:选半粒最好(圆粒的,现在还没机械能去壳后还是整粒的,干的芡实有圆粒的都是经"特别"来加工的,最好不要选这圆粒的)

查看详细

芡实和枳实一样吗?

百利黄芪颗粒¥27。60世界上的药物是有很多的,有天然的中药,也有通过人们的智慧创造出的西药,其实,任何的药物都是通过一定的对比才可以知道药性和药效的。当然,任何的药物在使用的时候都是有一些注意事项的。那么,生黄芪和芡实的功效是怎么样的呢?黄芪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首先,您需要了解的是,黄芪别名:绵芪、绵黄芪;中药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然而,芡实是中药材,别名鸡头米、鸡头苞、鸡头莲等,为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仁。以颗粒饱满,均匀,粉性足,无破碎、干燥无杂质者为佳。不过,生黄芪和芡实的功效是怎么样的呢?当然,不同的药物是有不一样的治疗效果的,其实,黄芪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另外,芡实有收敛固精等功效,适用于慢性泄泻和小便频数,梦遗滑精,妇女带多腰酸等。可见,黄芪和芡实的主治功能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的,不过,它们在各自的治疗领域都是很出色的药材的,希望您可以根据自己的病情去选择治疗的药物的,不过,建议您是要在医师的帮助下去进行的。您已经了解了黄芪和芡实的药用功效了,但是,黄芪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1、从体质上来说,黄芪最适合气虚脾湿型的人,这种人往往身体虚胖,肌肉松软,尤其是腹部肌肉松软。而身体十分干瘦结实的人则不宜。2、从身体状况来说,感冒、经期都不要吃黄芪。3、肾病属阴虚,湿热、热毒炽盛者用黄芪一般会出现毒副作用,应禁用。因为黄芪性味甘、微温,阴虚患者服用会助热,易伤阴动血;而湿热、热毒炽盛的患者服用容易滞邪,使病情加重。如果必须服用黄芪,一定要配伍运用。不同的药品有不一样的疗效的,希望您可以对症下药来治疗的。此外,以上所说的食用黄芪的注意事项,建议您还是要多加的留心的。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7-11 热度: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