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怎么吃小银鱼?

11个月的宝宝其实早就添加辅食了,其实这个时候是可以给宝宝吃小银鱼的,而且一周岁左右的孩子吃小银鱼对身体来说还是比较好的,这样可以补充身体大量的蛋白质,并且吃小银鱼还可以使宝宝更聪明,给宝宝做小银鱼的时候,可以给宝宝做的稍微软一些,这样方便宝宝下咽,而且也方便宝宝消化。

一周岁左右的孩子吃小银鱼当然是可以的,但是做小银鱼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并且要做的比较软一些,(1)将银鱼洗干净。(2)葱洗干净切成葱花。(3)将鸡蛋打散成蛋液。(4)以蛋液:水=1:1.5的比例加入清水。(可以在鸡蛋顶端挖个小孔,倒入蛋液之后[52石斛网www.52shihu.com],装3个鸡蛋壳量的水倒入蛋液中)。(5)在蛋液中加入银鱼,调入盐,撒入葱花,搅拌均匀。

十一个月的宝宝其实早就可以添加辅食了,其实这个时候是可以给宝宝吃小银鱼的,而一周岁左右的宝宝吃小银对身体来说还是比较好的,这样可以补充体内大量的蛋白质,而且吃小银还可以让宝宝变得更加聪明,给宝宝做小银的时候,可以给宝宝做得稍软一些,便于宝宝下咽,也便于宝宝消化。

银鱼要怎么养?

银鱼为一群栖息于水体中上层的体小色白而透明的小型名贵经济鱼类。它的特点是适应性广、繁殖力强、食物链短、经济价值高、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我省银鱼品种有大银鱼、长江银鱼、太湖新银鱼和寡齿新银鱼四种,其中大银鱼和太湖新银鱼群体产量较高,已成为大中型水体鱼类资源增殖的对象。现将这2种鱼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介绍如下。

一、大银鱼

1、形态特征体长形,头宽而扁平,呈三角形。吻尖而扁平,口大、端位,口裂长达眼前缘下方。上颌骨伸达眼中间下方。下颌稍突出于上颌。舌较大,上面有齿2行。背鳍起点距胸鳍基与距尾鳍基相等。

2、年龄与生长该鱼寿命1年,产后亲体陆续死亡。幼鱼生长迅速,经2个月即可达起捕规格(4厘米),半年后即达体长10厘米以上。

3、食性大银鱼为肉食性鱼类,幼鱼主要摄食浮游动物枝足类和桡足类,7.1厘米以后转向食小型鱼类为主,仍食部分浮游动物。从8.1厘米开始转为肉食性鱼类,以秀丽白虾、鲚鱼等小型鱼虾为主要食物。

4、繁殖大银鱼生殖群体的体长一般在11厘米-15厘米。产卵期在1月上旬-3月中旬,水温2℃-8℃。风平浪静、天气晴朗暖和、气温在零度以上情况下,在隐蔽水面和湖湾产卵活动最旺盛。产出的卵为沉性,具粘丝,在水温2℃-10℃间,孵化期35天左右。

二、太湖新银鱼

1、形态特征体细长,头小略扁平,吻短而钝,口小、端位,口裂达眼前缘下方。上颌骨超过眼前缘下方。舌细长,前端略凹,无齿。背鳍起点距胸鳍基大于距尾鳍基的距离。

2、年龄与生长幼鱼生长迅速,4月左右孵出的仔鱼,大约经1个月生长可达2.5厘米,2个月达4厘米,4个月后可达体长5厘米-6厘米。春季产卵孵出的幼鱼为“新口银鱼”,秋季孵出的称“老头银鱼”。在冬春季节处于幼鱼生长阶段,它们与春季产卵群体的亲鱼同时存在。4月-6月体长为4厘米-6厘米,体重0.3克-0.9克。该鱼寿命1年,产卵后逐渐死亡。

3、食性太湖新银鱼终生以大型浮游动物枝角类和桡足类为食。

4、繁殖太湖新银鱼有春、秋两个产卵群体。春季生殖群体一般体长为5.3厘米-7厘米。产卵期为3月上旬-5月中旬,盛产期一般在4月上中旬,水温约在15℃左右。产卵群体常在湖的静水处或汊口的微流水区产卵,卵圆形、沉性,孵出的仔鱼长3毫米-3.3毫米。

秋季产卵群体个体较春季小,盛产期多在10月上中旬,水温在20℃左右,卵为沉性,孵出的仔鱼2.7毫米左右。

关于银鱼的繁殖技术:

银鱼人工繁殖操作方法,太湖新银鱼和大银鱼基本一样,但繁殖期有所不同,下面以大银鱼为例介绍银鱼人工繁殖。

(一)亲鱼

1.亲鱼的来源。

在大银鱼繁殖季节捕到的性成熟个体可用于人工繁殖;蓄养至性成熟的个体可用于人工繁殖;不得使用未达性成熟的个体进行人工繁殖。

2.亲鱼的捕捞。

捕捞大银鱼应掌握在产卵盛期内进行,黄河以北地区可从12月上旬,黄河以南地区可从12月中旬开始捕捞。捕捞的网具可用刺网(网目2a为1.5-2.4厘米)或冰下拉网。亲鱼应在产卵繁殖比较集中的产卵场进行捕捞;在刺网上取鱼时,应从头部轻轻倒向摘取。

3.亲鱼的蓄养。

在大银鱼集中捕捞时期捕到的体质健壮,个体大,而性腺尚未成熟的个体,可进行亲鱼蓄养,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亲鱼可用网箱或池塘进行蓄养。

(2)亲鱼蓄养网箱的规格可为5米×5米×2米,或4米×4米×1.5米,网目2a为0.5厘米,亲鱼蓄养池塘的面积可为0.2-0.4公顷,水深1.5米。

(3)网箱蓄养密度应不超过4000米/立方米,池塘蓄养密度应不超过0.5千克/立方米。

(4)蓄养时间,应投放足量的小鱼虾供亲鱼食用,并加强蓄养管理。

4.亲鱼的选择。

雌鱼成熟的标志:个大体健,腹部明显形大,臀鳍较小,呈三角形,提起鱼体后可见腹部有卵粒流动,手摸腹部柔软,轻压腹部有卵粒流出,卵圆、明亮且分散。雄亲鱼成熟的标志:个体较雌亲鱼小,腹部不膨大,成熟的雄体胸部呈玫瑰红色,臀鳍波曲,臀鳍上方的鳞片大而具有吸附力,泄殖孔上方体腔左侧有一月牙状并呈乳白色的精巢。

(二)人工授精

1.性比。

用于人工繁殖的亲鱼的雌雄比例为1:2—3。

2.授精方法。

应采用干法授精,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精液授精法。左手拇指和食指轻捏雌鱼头部将雌鱼提起,用干布将鱼体表水擦干,右手大拇指自上而下轻挤雌鱼腹部,让鱼卵流入干燥的授精皿中,随即顺次取2—3尾雄鱼擦干体表,将精液挤于臀鳍部位,连同鱼体一起放进待授精的授精皿中,并立即加入少许经筛绢过滤的水库水或0.7%生理盐水,摇动后静止1—2分钟。

(2)精巢授精法。用尖头镊子从肛门向前划破雄鱼腹部,挑去肠,挑取精巢置于干燥的授精皿中,用玻璃棒或镊子捣碎研磨精巢,然后将雌鱼头上尾下,从前向后轻挤腹部,使卵流入待授精皿中,用雄鱼尾鳍搅拌精和卵,再加入少量经过滤的水库水或0.7%生理盐水,摇动后静置1-2分钟。

(三)受精卵的孵化

大银鱼的受精卵应在低温状态下进行孵化。孵化时间比较长,孵化到可进行运输和投放的原肠中期,平均水温6℃-7℃,需100小时以上,孵化成鱼苗需30天左右。如水温低些,孵化时间则更长,因此在整个孵化过程中必须控制好水温的变化。满足受精卵发育对溶氧的要求,防止受精卵水霉病发生和蔓延。

水温控制在1℃-8℃以内,不能使水结冰或超过10℃,否则会大大降低孵化率,或发育畸形。水温突变要控制在±2℃之内,换水时可用室内同温度的水库水,溶氧是通过换水来达到要求的,一般是根据水温来确定日换水次数,开始3天之内如平均水温在3℃左右,还是不要去搬动孵化盘为好,以后的孵化过程中,日平均水温低于4℃时2天换一次水,如日平均水温5℃—8℃,一般一天换水1-2次。受精卵在孵化盘内不能重叠挤压,否则会缺氧死亡,或发育畸形,孵化盘的水深在5厘米左右,孵化室内不能有阳光直射,也不要是暗室。

大银鱼养殖技术

一、大银鱼在池塘中的习性。

1.栖息习性。在池塘中多生活于中下层,除缺氧外,极少发现在上层活动,如池周、池底有水草,往往钻入其中。仔幼鱼有较强的趋光性,夜晚用灯光能将其诱集成群,因此可用此法来检查其生长和摄食情况,成鱼无此特性。

2.摄食习性。幼鱼出膜后10日龄开食,饵料为轮虫。以后逐步选择较大易得的浮游动物为食,顺序为无节幼体、桡足幼体、枝角类和桡足类成体。大银鱼为肉食性鱼,以小型的鱼虾为主食。

3.繁殖习性。在池塘中,大银鱼能发育至性腺成熟并自行产卵。性原发育及产卵特征与天然水域基本相同。在长江中下游地区,12月下旬-1月下旬为产卵高峰期。在带有水草的硬质底池塘,产卵较集中,受精率可达80%-90%。

二、池塘条件。

选择老口池塘,要求水质清新、无污染、避风向阳、进排水方便。单池面0.2公顷-0.3公顷(1公顷即15亩),套养池面0.3公顷-0.6公顷,池深2米以上,底泥厚0.2米,池周有适量水草。注意:勿与动物食性和杂食性鱼类混养。

三、种苗放养与培育。

1.准备种苗放养池。将饲养家鱼的肥水池拉网,适当翻动底泥表层后,将此池水灌入经清淤除害后的放养池中。因大银鱼开食时气温低,池塘水质难于培育,尤其是轮虫密度低,使用家鱼池肥水,并输入轮虫休眠卵呆迅速提高放养池饵料密度。此项工作应在放养前两周完成,放养前池水深0.6米。

2.种苗来源。首次饲养所需的种苗,可在天然不域中采集成熟亲体,现场进行了人工受精成熟亲体,现场进行了人工授精而获得受精卵(鱼种场有受精卵出售)。受精卵可在室内静水孵化,在当水温保持在4℃-6℃时,30天-40天出膜,孵化率较高,放养效果较好。2月底以后出膜,较容易获得开食饵料,有利于提高幼苗成活率。

3.放养方法。在卵胚胎期放养效果比鱼苗好,出膜前1周放入池中孵化。每667平方米(1亩)放2万粒受精卵,9月-10月可捕获大银鱼30公斤。如放养量太大,会造成仔幼苗饵料不足。池水深以1米-1.5米为宜。

4.培育技术。仔鱼以轮虫和无节幼体为食。孵出10天开食,开食后3天,若无饵料便会死亡,因此放养池要提前施足肥,保证开食时有足够的饵料。培育饵料施用充分发酵的粪肥,并适当施用石灰水,经10天-15天,水争转浓,轮虫就能达到相当密度。

大银鱼幼鱼期可勤施肥,施肥量根据水色和水温控制,尽量使池水透明度达到40厘米以上,水深保持2米。

四、成鱼养殖。

1.供给充足饵料。成鱼期(全长40毫米以上)摄食量大,生长速度显著加快,必须勤施肥以维持浮游生物的密度施肥时应施腐熟发酵肥,也可少量泼洒豆浆,每天每667平方米水面用克黄豆,根据水质情况灵活掌握。

2.严防浮头。大银鱼对溶氧量要求比普通鱼类高,混养时总是首先浮头。水温20℃时,就出现浮头,如不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即可能发生大批死亡。预防浮头方法是减少施肥量,不使饵料生物过量繁殖。如水过肥,应尽快更换新鲜水,必要时可使用增氧机或增氧剂增氧。

3.注意食性转化。大银鱼食性有一个转化期,从摄食枝角类和桡足逐步向肉食性转化。发现体长接近80毫米的银鱼肠管内有鱼、虾时,说明食性正在转化,应及时引入小型鱼虾,并保持一定的密度,以促进大银鱼生长。长江流域5月间可引入适理抱卵青虾,孵出的仔虾正好供大银鱼转食期食用。

4.防止高温。高温季节应使池水保持在深2.5米以上,必要时采用遮荫措施,以防止高温危害。

查看详细

银鱼怎么做给宝宝吃?

婴儿可以吃银鱼。银鱼是一种钙含量非常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的鱼类,基本上没有大鱼骨,非常适合儿童食用。将银鱼加入宝宝的肚子里,切成鱼露给宝宝吃,然后煮沸或加入米饭。鲑鱼含有丰富的钙,比普通的鱼多,是所有鱼类中钙含量最高的。可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是结肠癌患者辅助治疗的首选药物。它还促进骨骼的生长和发育,尤其是对儿童和老年人。

查看详细

银鱼是哪里的特产?

银鱼yínyú(《纲目》)英语名:【拉丁名】亦称冰鱼()或玻璃鱼()。银鱼科()银鱼属()多种半透明鱼类的统称。见於东亚咸水和淡水中,在中国被誉为美味。体细长,似鲑,无鳞或具细鳞,很少长於15公分(6吋)。口大,牙大而尖利。掠食鱼。银鱼是淡水鱼,长约七至十厘米,体长略圆,细嫩透明,色泽如银,因而得名。产于长江口的体形略长,俗称“面丈鱼”、“面条鱼”。太湖银鱼,历史悠久,据《太湖备考》记载,吴越春秋时期,太湖就盛产银鱼。太湖银鱼有四个品种:太湖短吻银鱼、寡齿短吻银鱼、大银鱼和雷氏银鱼。产量以大银鱼和太湖短吻银鱼为高。【异名】王余(《尔雅》郭璞注),蛤残鱼(《尔雅翼》),银条鱼(《日用本草》),面条鱼(《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大银鱼(《鱼类分类学》)。【来源】为鲑形目胡瓜鱼亚目银鱼科动物银鱼的全体。【动物形态】银鱼,体细长,近圆简形,后段略侧扁,体长约12厘米。头部极扁平。眼大;口亦大,吻长而尖,呈三角形。上下颌等长;前上颌骨、上颌骨、下颁骨和口盖上都生有一排细齿,下颌骨前部具犬齿1对。下颌前端没有联合前骨,但具一肉质突起。背鳍Ⅱ11~13,略在体后3/4处。胸鳍8~9,肌肉基不显着。臀鳍Ⅲ23~28,与背鳍相对;雄鱼臀鳍基部两侧各有一行大鳞,一般为18~21个。背鳍和尾鳍中央有一透明小脂鳍。体柔软无鳞,全身透明,死后体呈乳白色。体侧各有一排黑点,腹面自胸部起经腹部至臀鳍前有2行平行的小黑点,沿臀鳍基左右分开,后端合而为一,直达尾基。此外,在尾鳍、胸鳍第一鳍条上也散布小黑点。【生存环境与分布】可以生活于近海的淡水鱼,具有海洋至江河洄游的习性。分布山东至浙江沿海地区,尤以鄱阳湖,长江口崇明等地为多。我国的太湖盛产银鱼。少数种类分布到朝鲜、日本及俄罗斯远东库页岛地区。【化学成分】可食部100克含:水分89克,蛋白质8.2克,脂肪0.3克,碳水化物1.4克,灰分1.0克;钙258毫克,磷102毫克,铁0.5毫克,硫胺素0.01毫克,核黄素0.05毫克,尼克酸0.2毫克。【性味】《日用本草》:"味甘,平,无毒。"【归经】《本草求真》:"入脾、胃。"【功用主治】补虚,健胃,益肺,利水。①《日用本草》:"宽中健胃,合生姜作羹佳。"②姚可成《食物本草》:"利水,润肺,止咳。"③《医林纂要》:"补肺清金,滋阴,补虚劳。"④《随息居饮食谱》:"养胃阴,和经脉。"【相关传说】从前,水晶宫龙王身边有一对童男童女,男的叫银果,女的叫银花。一日,龙王派它俩到人间查看生物生长情况。在人间,它俩看到人们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十分羡慕。以后,它俩的感情日益深厚,于是结为夫妻,过着男耕女织,相敬相爱的自由生活,再也不愿回水晶宫了。后来,龙王知道了,认为银果、银花违犯令条,罪不能容,便派水兵水将,将它俩捉拿回宫问罪,并传旨将银果、银花打出水晶宫,永为全身透明的小鱼。从此,银果,银花只能在浅水处游动。它俩感情深厚,银花在人间有身孕了,肚子日渐大起来,游动也很缓慢。银果随着银花总不远游,并为银花寻找食物。不料这又被龙王知道了,龙王顿时大怒,即刻传旨,不许出生。银果、银花一听,悲痛万分,相互流泪不止。银果说:“这不是让我们断子绝孙吗?”银花接着说:“我们已是夫妻,怎能没有儿女,我决意破肚而死。这样能保全后代繁衍下去。”说罢,银花便游向碎石,破腹产卵而死。银果一见银花死去,它安置好卵子,也很快死去了。这是一段神话故事,不足为信。但银鱼的生命只有一年,确为事实。渔民们捕获的银鱼,不论大小,都是当年的鱼。银鱼营养分析银鱼属一种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对高脂血症患者食之亦宜。中医上认为其味甘性平,善补脾胃,且可宜肺、利水,可治脾胃虚弱、肺虚咳嗽、虚劳诸疾。关于鄱阳湖的特产--银鱼

查看详细

银鱼主要产自哪里有哪几种做法?

银鱼是淡水鱼,长约七至十厘米,体长略圆,细嫩透明,色泽如银,因而得名。产于长江口的体形略长,俗称“面丈鱼”、“面条鱼”。太湖银鱼,历史悠久,据《太湖备考》记载,吴越春秋时期,太湖盛世产银鱼。宋人有“春后银鱼霜下鲈”的名句,将银鱼与鲈鱼并列为鱼中珍品。清康熙年间,银鱼被列为贡品,与白虾、梅鲚并称为“太湖三宝”。太湖银鱼有四个品种:太湖短吻银鱼、寡齿短吻银鱼、大银鱼和雷氏银鱼。产量以大银鱼和太湖短吻银鱼为高。太湖银鱼春季在太湖边芦苇和水草茎上产卵,产期主要集中于每年五月中旬至六月中下旬,此时也是捕捞银鱼的汛期。东山有“王月枇杷黄,太湖银鱼肥”之说。银鱼营养丰富,肉质细腻,洁白鲜嫩,无鳞无刺,无骨无肠,无腥,含多种营养成分。冰鲜银鱼大部分出口,远销海外,人称“鱼参”。经过曝晒制成的银鱼干,色、香、味、形经久不变。关于银鱼有许多美丽的传说,银鱼的做法也是五花八门。“银鱼蒸蛋”在银鱼的吃法中是简单而又最著名的一种,既然您吃过那就更好了,就做这个,不用学别的了。

太花哨的做法是做来看的,费时费神还没想像中的好吃。

一般干银鱼在家庭的吃法有:

银鱼鸡蛋、银鱼炒韭菜、银鱼烧豆腐、银鱼包饺子,银鱼丸子,等等。

其实您也不用觉得银鱼有什么特别的不同,看看上面的菜名,按自己平常做菜的想法、结合自己与家人的口味和喜好去做就可以了,用不着太过执着于菜谱。

其实我不会做,上面的做法是搜索出来的,请见量

查看详细

银鱼的营养价值及功效有哪些?

银鱼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核黄素、硫胺素、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具有补气润肺、止咳等功效,还可以起到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等作用。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10-15 热度: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