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薏米山药粥怎么做?

原料:红豆、山药、薏米、百合、冰糖

做法:

1.将红豆、薏米,百合分别用水浸泡2小时(这样容易煮一些)。

2.山药去皮切成小块,放水中泡一会(水中放少许盐,防止氧化)。

3.把红豆、薏米和百合放锅里,加水煮40分钟左右。

4.倒入山药,在煮20分钟左右。

5.最后加入冰糖,待冰糖溶化,即可。

山药红豆薏米粥的做法

山药具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等多种功效,在冬天做一些山药粥,既能温暖身体,又能够美容,例如山药薏米红豆粥就是一款又补又能养颜的粥。

工具/原料

红豆、薏米各一把,铁棍山药1根

步骤/方法

红豆先泡一会儿。

将铁棍山药削去外皮[52石斛网www.52shihu.com],洗净切小块备用。

将泡好的红豆、洗净的薏米洗净以及山药一起放入锅中,加水,盖好盖子,中火加热至锅中水煮开,当水烧开后10分钟左右,将火关上,不要开盖,焖30分钟。

在吃的时候可以放一点点红糖,可以增加粥的口感,也可以起到补血养颜的作用。

注意事项

红豆尽量泡的时间稍长一些,否则红豆不经过泡,很难煮熟。

薏米、红豆、山药、欠实一起煮有什么功效?

一起煮有利水,消肿,健脾胃,除湿去火的功效。

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

红豆,在中药里称作“赤小豆”,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因为它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既要祛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红豆莫属。

芡实性甘、涩,平。归脾、肾经。主治益肾固精,健脾止泻,除湿止带。适用于遗精,滑精,以及脾虚久泻,带下等症。不过体质燥热、气郁胀气、尿赤便秘者不宜食用。

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固肾益精、聪耳明目、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

扩展资料: 

山药应当“食之有道”。在我国,古人很早就把山药当做蔬菜来食用了。有史料记载,在公元前700多年,各诸侯就把它当做贡品,进贡给周王室。山药最好的是怀山药,也称铁棍山药,被历代医家所推崇,称赞为“长寿因子”,是药食兼用的佳品。

食用山药应去皮,避免“麻、刺”等口感。由于山药皮易导致皮肤过敏,削皮时候可以涂些盐在手上。新鲜山药切开时有粘液,极易滑刀伤口,可以用清水加少许醋洗,以减少黏液。山药切片后需立即浸泡在盐水中,防止氧化发黑。另外,山药有收涩的作用,故大便燥结者不宜食用;有实邪者也忌用山药。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芡实是“水中人参” 利于益肾固精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健康网-祛湿食疗有良方首推“红豆薏米粥”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健康网-山药:食中之药,食之有道

查看详细

薏米山药红豆有什么作用?

山药红豆薏米本身都具有补元气的作用,特别是对于长期血气不足,脸色偏黄的女性就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值得一提的是正处于经期或者妊娠期间的女性最好不要食用了。因为薏仁性凉。

查看详细

薏米红豆山药粥有什么功效可以美容吗?

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红豆,在中药里称作为“赤小豆”,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因为它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配合山药益肾健脾胃对身体很好!您可以上淘宝搜店主小赛半仙他对中医食补方面知识广泛,我是在他家买的杏仁薏米粉来美白的,

查看详细

茯苓和山药红豆薏米一起煲粥是去湿气吗?

去湿的。但要根据各人体质食用,不可盲目食用。盲目服用反而可能让湿气症状更重。如果脾虚湿气重,可以经常用淮山、茯苓、炒扁豆陈皮等健运脾胃食材煲汤,如果是脾气虚的,还可以加上黄芪、党参。另外若加入砂仁等芳香醒脾的药材,更能达到活跃脾胃运化的作用,这样祛湿才能事半功倍。

湿气性属阴寒,易伤阳气。《黄帝内经》说:寒者温之。这说明,温法才是治疗湿气的根本大法。薏米祛湿虽好,但有一定的寒性,红豆性平,所以整个方子是偏凉性的。湿邪分为湿热和寒湿,薏米红豆只适合症状不严重的湿热体质。喝了寒凉的薏米红豆,把湿气热气压下去了,仿佛症状减轻了,但实际上,把脾给伤了。

从中医的角度看,脾胃运化食物,是需要阳气的,若是寒湿体质的人常吃薏米,损伤了阳气,对湿气的抵抗能力是会越来越弱的。

薏米是有一定健脾作用的,但生薏米性凉,体寒和阳虚的人都不宜服用。我们可以用炒薏米,将生薏米炒至微黄,去其寒性,健脾祛湿功效也更明显。

另外,赤小豆和红豆,很多人傻傻分不清楚。红豆又称相思豆,体积比较大,最常用的就是用来做美味的红豆糖水。

从形状来说,红豆比较圆,赤小豆是细长的。从功效来说,赤小豆含有皂草甙物质,具有通便、利尿和消肿的作用,功效更强,中医入药都用赤小豆,而红豆则只供一般食用。

赤小豆质地坚硬,难以煮烂,如果要与粳米同煲,则应该先把赤小豆煮烂后,才加入粳米。而红豆比较圆,煮完之后,红豆会变软。

扩展资料:

从生活入手,谨防湿邪入侵

逐渐进入夏季,天热人出汗多,本身脾胃的运化负担就比其他季节要重。如果在日常的饮食等方面不加以保护,就会影响脾对湿的运化,加重内湿。

夏季的饮食原则宜清淡,少油腻,以温性食物为主。可以多吃一些清热利湿的食物,如绿豆、赤小豆、蚕豆、扁豆等豆类食物,健脾除湿益气;冬瓜、黄瓜清热利水;薄荷、茯苓、薏米等药食两用的食物泡茶、煮汤或熬粥,清热渗湿兼具。

进入夏季之后水果种类多样,吃的时候也应该分清寒热属性。像樱桃,热带的龙眼、荔枝和芒果等水果,偏热,爱上火的最好少吃;

不过火龙果和山竹是凉性的。西瓜、梨和葡萄偏凉,能滋阴,但吃多了伤胃;桃子平和偏温,但也不能吃太多。实际上,苹果、西红柿、猕猴桃和柚子等都是比较平和的水果,如果实在分不清楚水果的寒热属性,可以考虑多吃这些水果。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这些人常常会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而不愿活动,但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

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祛湿不能单靠赤小豆薏米

人民网-喝薏米红豆水能有效祛湿?专家:得看个人体质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11-23 热度: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