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氯化钠、是有机化合物吗?

不是,食盐,氯化钠是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要含有碳元素。

如石油、天然气、棉花、染料、化纤、塑料、有机玻璃、天然和合成药物等,均与有机化合物有着密切联系。

狭义上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是指由碳元素、氢元素组成,一定是含碳的化合物,但是不包括碳的氧化物和硫化物、碳酸、碳酸盐、氰化物、硫氰化物、氰酸盐、碳化物、碳硼烷、羰基金属、不含M-C键的金属有机配体配合物,部分金属有机化合物(含M-C键的物质)等主要在无机化学中研究的含碳物质。

扩展资料

有机物是生命产生的物质基础。无机化合物很多为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某些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二氧化碳、碳硼烷等,属于无机化学的研究领域,因此这类物质也属于无机物。

有机化合物除含碳元素外,还可能含有氢、氧、氮、氯、磷和硫等元素。而碳元素在无机化学中也具有几乎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金属羰基原子簇更是占据了当今无机化学的半壁江山。因此,有机化合物都是含碳化合物,但是含碳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不是,它的化学式为NaCl,没有C元素,有机化合物一定要有C元素。食盐是指来源不同的海盐、井盐、矿盐、湖盐、土盐等。它们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国家规定井盐和矿盐的氯化钠含量不得低于95%。食盐中含有钡盐、氯化物、镁、铅、砷、锌、硫酸盐等杂质。我们规定钡含量不得超过20mg/kg。

食盐中镁、钙含量过多可使盐带苦味,含氟过高也可引起中毒。近年来许多试验证实,食盐摄入量与高血压发病率有一定关系,膳食中食盐摄入过多,可引起高血压。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每人每日摄入6g以下食盐可预防冠心病和高血压。我国规定成人每日摄入6g食盐即可满足机体对钠的需要。

扩展资料

NaCl,食盐的主要成分[52石斛网www.52shihu.com],离子型化合物。纯净的氯化钠晶体是无色透明的立方晶体,由于杂质的存在使一般情况下的氯化钠为白色立方晶体或细小的晶体粉末,比重为2.165(25/4℃),熔点801℃,沸点1442℃,密度为2.165克/立方厘米,味咸,含杂质时易潮解;溶于水或甘油,难溶于乙醇,不溶于盐酸,水溶液中性并且导电。

固态的氯化钠不导电,但熔融态的氯化钠导电。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略有增大。当温度低于0.15℃时可获得二水合物NaCl·2H2O。氯化钠大量存在于海水和天然盐湖中,可用来制取氯气、氢气、盐酸、氢氧化钠、氯酸盐、次氯酸盐、漂白粉及金属钠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可用于食品调味和腌鱼肉蔬菜,以及供盐析肥皂和鞣制皮革等;经高度精制的氯化钠可用来制生理食盐水,用于临床治疗和生理实验,如失钠、失水、失血等情况。可通过浓缩结晶海水或天然的盐湖或盐井水来制取氯化钠。

不是,有机化合物要含有碳元素呀,氯化钠显然不是,而食盐是混合物

食盐,氯化钠是无机化合物!

我们所说的氯化钠俗称叫食盐,两者的分子式是一样的NaCl

为什么食盐可以杀菌?

食盐杀菌原理:盐通过吸收水分来有效地杀死某些类型的细菌。在被称为“渗透”的过程中,水会从细菌中分离出来,以平衡细胞膜两边的盐浓度。在没有水,比如细菌蛋白质的酶不能起作用时,细胞自身最终会崩溃。不过,也有些细菌可以耐受盐,它们是嗜盐的,比如一些能导致感染,引起血液中毒的葡萄球菌。

扩展资料

食盐的咸味是人类能感知的基本味道之一。

全球很多菜式皆有使用食盐,也常常装在餐桌上的盐瓶中供食客调味,同时还是很多加工食品的添加物质之一。

许多东亚国家的传统调味品并非食盐。

在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里,食盐的功能被酱油、鱼露和蚝油一类的调味品取代,且主要用于烹调,很少用作餐桌上的佐料。

食盐可以为食物提供防腐和提香等功能,所以它存在于大多数的加工食品中(如罐装食品、盐藏食品、腌制食品和即食食品等),然而在青菜、水果等天然的食物里却几乎不存在。

生产黄油和奶酪制品的过程中要用到乳制品用盐。

在电制冷技术出现前,食品保存的主要方法就是用盐腌制。

如新鲜鲱鱼每100克中含有67毫克的钠,而腌制以后则含990毫克的钠;猪肉每100克含63毫克钠,而烟肉含1,400毫克钠;马铃薯每100克含7毫克钠,但马铃薯片每100克含800毫克钠。

饮食中食盐的主要来源除了氯化钠之外,还有面包和谷物制品、肉类制品和奶制品。

虽然人们从20世纪起已逐渐能使用罐装和人工制冷的方式来保存肉类,但肉类仍是各类型食品中添加盐较多的。

查看详细

食盐怎么提炼出来的?

盐的利用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周礼》中的盐人就是当时掌管盐务的官职。汉代就设置了盐官管理盐税。历代封建王朝都把盐税作为一种剥削和掠夺人民的方法,国外也是这样。古代的不少民族,往往为了盐而引起战争。公元98年,为了抢夺盐的资源,日尔曼民族的哈脱和希连朋两个部落之间发生战争,结果哈脱部落被灭绝了。

在盐的发展史上,经历了很多次的演变,主要有以下三次大的革命:

第一次:能吃就行。在这个时期,人们对于食盐的组成基本上没有标准,只要干净,苦味低些,是咸的就可以了。这种食盐很多都是从海水中提炼出来的,没有经过其他处理,质量很差,其中还含有一些有害物质。

盐依照自然存在的状况,盐可分为海盐、湖盐、井盐和矿盐四种。我们都知道盐是通过对含盐的卤水或海水进行结晶后加工提炼获得的。但是,真正食盐的提炼方法并不是如此简单的。

例如:在四川自贡市仍有一口至今仍延续着古法制盐的古井。从那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井盐得制作方法。

?

炼制井盐的工序繁多。

首先需要配卤,它的原料是卤水,分为黄卤和黑卤两种,黄卤是种成褐色的溶液,其中含有大量的钡离子,用它煮出的盐味苦而且有毒;黑卤则是一种黑色的溶液,它含有大量的硫酸根离子,也是种对人体不利的物质。那么如何炼制出可以食用的井盐的呢?

劳动人民发现要想把黄卤中的钡离子和黑卤中的硫酸根离子去掉,只要把黄卤和黑卤按一定的比例调配在一块,这样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现代化学检验硫酸根的方法,硫酸钡白色沉淀),然后把沉淀物去除。

之后,使用反串“卤水点豆腐”的方法,用豆浆来洗卤水,这样可以使卤水渣净水澄。由于卤水中有大量的杂质存在,这些杂质包括一些高价离子杂质和固体杂质,它们影响了井盐的质量和颜色,而豆浆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蛋白质可以于这些高价离子反应产生能被过滤掉的沉淀,同时蛋白质的表面还有吸附作用,能吸附固体残渣,所以加入豆浆不但能去除高价离子,还能去除残渣,可谓一举两得。

之后是煮盐,为了缩短煮盐时间,往往还在熬制过程中加入一种叫“母子渣”的渣盐,其实就是种已结晶的成盐,它能诱导盐卤加速结晶。这样就得到了洁白的结晶体--井盐。

第二次:越白越好。19世纪工业革命以后,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提炼盐的水平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人们对食用盐的要求发生了变化,标准是颜色越白越好,颗粒越细越好,纯度越高越好,杂质越少越好。

第三次:健康第一。最近几十年来,有大量医学研究表明,食盐摄入过量容易引发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等疾病。不同生活习惯的人也逐步达成了共识,要避免对食盐的过度摄入。专家建议每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最好在5克以下,因此发明出低钠盐,在食盐中添加钾之类的替代物。当人们意识到通过在食盐中添加各种微量元素,可以起到补充人体微量元素的作用时,就产生了健康平衡盐。如今,各种各样的保健盐在人们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查看详细

食盐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工业上用海水晒盐(也称盐田法)或用井水、盐湖水煮盐,使食盐晶体析出。这样制得的食盐含有较多的杂质,叫做粗盐。粗盐经溶解、沉淀、过滤、蒸发,可制得精盐。还有较多人为了补充更多的盐分,将碘元素加了进去。

用途

食盐的作用很广:杀菌消毒,护齿,美容,清洁皮肤,去污,医疗,重要的化工原料,食用……

化学性质

1.可以与硝酸银反应得到氯化银沉淀;

2.固体食盐可以与浓硫酸共热得到氯化氢气体;

3.电解氯化钠溶液可得到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

4.电解熔融氯化钠可得到单质钠和氯气。

查看详细

食盐过多会引起什么疾病?

盐是保证人健康不可缺少的物质。少了它不行,吃得过多更不行,它会引发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病和水肿 过量的盐会刺激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引起钠潴留,使人的血管增加阻力,促进高血压病的形成,同时又加重了肾脏的负担,使细胞外液增加,引起水肿,特别是下肢的浮肿

查看详细

食盐的性质和用途是什么?

性质:

NaCl,食盐的主要成分,离子型化合物。纯净的氯化钠晶体是无色透明的立方晶体,由于杂质的存在使一般情况下的氯化钠为白色立方晶体或细小的晶体粉末,比重为2.165(25/4℃),熔点801℃,沸点1442℃,相对密度为2.165克/立方厘米,味咸,含杂质时易潮解;溶于水或甘油,难溶于乙醇,不溶于盐酸,水溶液中性并且导电。

固态的氯化钠不导电,但熔融态的氯化钠导电。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略有增大。当温度低于0.15℃时可获得二水合物NaCl·2H2O。氯化钠大量存在于海水和天然盐湖中,可用来制取氯气、氢气、盐酸、氢氧化钠、氯酸盐、次氯酸盐、漂白粉及金属钠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可用于食品调味和腌鱼肉蔬菜,以及供盐析肥皂和鞣制皮革等;经高度精制的氯化钠可用来制生理食盐水,用于临床治疗和生理实验,如失钠、失水、失血等情况。可通过浓缩结晶海水或天然的盐湖或盐井水来制取氯化钠。

晶体结构:晶胞为面心立方结构,每个晶胞含有4个钠离子和4个氯离子。

用途:

食盐的作用很广:杀菌消毒,护齿,美容,清洁皮肤,去污,医疗,重要的化工原料,食用……

1.可以与硝酸银反应得到氯化银沉淀;

2.固体食盐可以与浓硫酸共热得到氯化氢气体;

3.电解氯化钠溶液可得到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

4.电解熔融氯化钠可得到单质钠和氯气。

扩展资料

相关制法

工业上用海水晒盐(也称盐田法)或用井水、盐湖水煮盐,使食盐晶体析出。这样制得的食盐含有较多的杂质,叫做粗盐。粗盐经溶解、沉淀、过滤、蒸发,可制得精盐。还有较多人为了补充更多的盐分,将碘元素加了进去。

生理作用

食盐是人们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成人体内所含钠离子的总量约为60g,其中80%存在于细胞外液,即在血浆和细胞间液中。氯离子也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钠离子和氯离子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下列几点:

1.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Na和Cl是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离子;K和HPO4是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的主要离子。在细胞外液的阳离子总量中,Na占90%以上,在阴离子总量中,Cl占70%左右。所以,食盐在维持渗透压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着人体内水的动向。

2.参与体内酸碱平衡的调节

由Na和HCO3形成的碳酸氢钠,在血液中有缓冲作用。Cl与HCO3在血浆和血红细胞之间也有一种平衡,当HCO3从血红细胞渗透出来的时候,血红细胞中阴离子减少,Cl就进入血红细胞中,以维持电性的平衡。反之,也是这样。

3.氯离子在体内参与胃酸的生成

胃液呈强酸性,pH约为0.9~1.5,它的主要成分有胃蛋白酶、盐酸和粘液。胃体腺中的壁细胞能够分泌盐酸。壁细胞把HCO3输入血液,而分泌出H输入胃液。这时Cl从血液中经壁细胞进入胃液,以保持电性平衡。这样强的盐酸在胃里为什么能够不侵蚀胃壁呢?

因为胃体腺里有一种粘液细胞,分泌出来的粘液在胃粘膜表面形成一层约lmm~1.5mm厚的粘液层,这粘液层常被称为胃粘膜的屏障,在酸的侵袭下,胃粘膜不致被消化酶所消化而形成溃疡。但饮酒会削弱胃粘膜的屏障作用,往往增大引起胃溃疡的可能性。

此外,食盐在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兴奋性上也有作用。当细胞外液大量损失(如流血过多、出汗过多)或食物里缺乏食盐时,体内钠离子的含量减少,钾离子从细胞进入血液,会发生血液变浓、尿少、皮肤变黄等病症。人体对食盐的需要量一般为每人每天3g~5g。由于生活习惯和口味不同,实际食盐的摄入量因人因地有较大差别,我国一般人每天约进食食盐10g~15g。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10-28 热度:2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