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里面的赤小豆的作用是什么?

【赤小豆】:又称赤豆、饭赤豆、野赤豆、红小豆、红豆。【性味】甘、酸、平、无毒。含淀粉、脂肪油、蛋白质、维生素(A、B、C)、植物皂素和铝、铜等矿物质。有利于水消肿、解毒排脓、清热去湿、健脾止泻功效。多用作利尿剂,主治心脏病、肾脏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脚气病水肿,外用于疮毒之症。并用于乳汁不通、黄疸、痢疾、肠痔下血等症。赤小豆叶有去烦热的功效。

【红小豆】:含多种营养成分,每100克红豆中含蛋白质21。7克、脂肪0。8克、碳水化合物60。7克,钙76毫克、磷386毫克、铁4。5毫克、硫胺素0。43毫克,核黄素0。16毫克、烟酸2。1毫克。红小豆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较高,宜与谷类食品混合成豆饭或豆粥食用,一般做成豆沙或作糕点原料。

其功用为"生津液,利小便,消胀,除肿,上吐",并治"下痢、解酒毒,除寒热痛肿,排脓散血,而通乳汁……",有以下几方便的食疗作用:(1)预防麻疹。红小豆和绿豆、黑豆各适量,共煮熟,晒干,与甘草同研细粉,以开水冲服。(2)治疗黄疸型肝炎。红小豆3克,苦丁香3克,麻雀粪3克,共研细面,鼻嗅。(3)治疗肾水肿。

赤小豆

释名赤豆、红豆,叶名藿

气味

主治

1、水气肿胀。和赤小豆五合、大蒜一颗、生姜五钱、商陆根一条,一

起碎破,同水煮烂,去药,空心食豆,慢慢饮汁令尽,肿立消。又方:

用赤小豆一斗煮极烂,取汁五升,乘热浸泡脚和膝。若肿已到腹部,只

须吃小豆即可。

2、痢疾。用小豆一合、熔蜡三两,一次服下,有效。

3、肠痔下血。用小豆三升、苦酒五升,煮熟晒干,再浸至酒尽乃止,

然后研豆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4、牙齿疼痛。用赤小豆擦牙吐涎及吹鼻中。一方:加阿青少许。一方:

加花咸少许。

5、乳汁不通。用赤小豆煮汁饮之。

6、前疽初作。用赤小豆末调水敷涂。

7、肋颊热肿。用赤小豆和蜜敷涂,一夜即消。或加芙蓉叶末更好。

8、丹毒如火。用赤小豆末调鸡蛋白,随时敷涂。

9、小便频数。用小豆叶一斤,在豉汁中煮成汤吃下。

10、小儿遗尿。用小豆叶捣汁服下。

参考资料:《本草纲目》

就是红豆

别名红豆、野赤豆。

来源为豆科植物赤豆的种子。

植物形态一年生直立草本,高可达90cm。茎上有显著的长硬毛。三出复叶互生;顶生小叶卵形,长5~10cm,宽2~5cm,先端渐尖,侧生小叶偏斜,全缘或3浅裂,两面疏被白色柔毛;托叶卵形。总状花序腋生;花萼5裂;花冠蝶形,黄色,旗瓣具短爪,龙骨瓣上部卷曲;雄蕊10,二体。荚果圆柱形,长5~8cm。种子6~8粒。花期6~7月,果期7~8月。

全国各地普遍栽培。主产吉林、北京、天津、河北、陕西、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广东、四川。

采制秋季荚果成熟而未开裂时拔取全株,晒干,打下种子。

性状种子矩圆形,两端较平截,长5~7mm,直径4~6mm。表面暗红色,有光泽,侧面有白色线性种脐,长约4mm,不突起。子叶两片肥厚,乳白色。

化学成分含α-、β-球朊(α,β)、脂肪酸、烟酸、糖类,维生素A1、B1、B2,植物甾醇、三萜皂甙等。

性味性平,味甘、酸。

功能主治利水消种,解毒排脓。用于水肿胀满、脚气浮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

附注同属植物赤小豆P。。的种子亦作赤小豆使用。

南国相思话红豆

在中药的行列里,有两种药物都叫红豆。一种是赤小豆,释名红豆;一种是相思子,异名红豆。显然,红豆是以其颜色命名的。不过,前者颜色赤黯,外形扁而紧小;后者颜色鲜艳,个大,红头,黑底、粒圆而饱满。这两者同名异物,功效悬殊,如若误用,将会差之毫厘[52石斛网www.52shihu.com],谬以千里。

赤小豆无毒,是豆类中含蛋白质、脂肪较少,含碳水化合物特别多的一种,很适合于老年人食用。自古以来就有.“亦药亦食”赤小豆之称。《本草纲目》记载:“赤小豆,今江淮间多种之,关西、河北、汴洛多食之,能逐津液,利小便,消水通气而健脾胃。消胀,除肿止吐而治下痢肠辟。解酒病,除寒热痈肿,排脓散血,而通乳汁。”中医用于治疗慢性肾炎病人,常以赤小豆、花生米各90克,红糖60克,大枣20枚,一起煮熟,每天早晨空腹吃一次,连吃3—5个月,可见效。对水肿明显的肾炎患者,亦可用赤小豆60克,冬瓜250克,一起煎汤服。

相思子有毒,主要有毒成分为毒蛋白,其毒理作用与蓖麻子中所含毒蛋白性质相似。中毒症状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呼吸困难,皮肤青紫,循环系统衰竭和少尿。最后出现溶血现象,尿血,逐渐呈现呼吸性窒息死亡。由此看来,正确区别赤小豆与相思子这两种“红豆”,非常必要。

相思子也有一定医疗价值。其种子中有一种含硫醇基的氨基酸,它能抑制霉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主要用于治疗疥疮、顽癣等皮肤病。常制成浸剂或粉剂外用、不宜内服,防止中毒。相思子的茎叶和根含毒性成分比种子低,有生津润肺,清热利尿的作用,可治喉痛、肝炎、支气管炎。常用量9—15克,煎汤服。

相思子主产我国南方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省。相传我国古代的青年男女,常把相思子作为珍贵的礼品互相馈赠结心目中的恋人。因此物色泽鲜红,久藏不变,虫不蛀,故是男女之间爱情坚贞不渝的象征。唐代王维有“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的诗句,后来人们就将它起名为相思子。

选方:

1.治疗腮:将赤小豆捣碎研末,用鸡蛋清或酷调敷患处。

2.治疗肿毒:将赤小豆研末用醋或蜂蜜调成育状外敷。

赤小豆

【药用】豆科本草植物赤小豆。或赤豆P。的成熟种子。

【性味与归经】甘、酸,平。归心、小肠经。

【功效】利水消肿,利湿退黄,消肿排脓。

【临床应用】1。用于水肿,脚气等症。

赤小豆性善于下行,通利水道,使水湿下泄而消肿,故适用于水肿胀满、脚气浮肿等症。可单味煎服,或与猪苓、泽泻、茯苓皮等药配伍同用。

2。用于湿热黄疸。

赤小豆能清热利湿退黄,用于湿热黄疸轻症,可与麻黄、连翘、桑白皮等同用。

3。用于疮疡肿痛。

本品能消肿排脓,故可用于于疮疡肿毒之症,可配赤芍、连翘等煎汁内服,亦可配芙蓉叶、陈小粉,研末外敷。

【处方用名】赤小豆、野赤豆、杜赤豆、饭赤豆(洗净,晒干,打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一两,煎服。外用适量。

【方剂举例】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伤寒论》):麻黄、连翘、赤小豆、生梓白皮、杏仁、生姜、大枣。治湿热黄疸轻症,身发黄,发热无汗。

【文献摘录】《名医别录》:「主寒热,热中,消渴,止泻,利小便,吐逆,卒澼,下胀满。」

《药性论》:「消热毒痈肿,散恶血不尽、烦满。治水肿,皮肌胀满;捣薄涂痈肿上;主小儿急黄,烂疮,取汁令洗之;能令人美食;末与鸡子白调涂热毒疮肿;通气,健脾胃。」

《本草经疏》:「凡水肿、胀满、泄泻,皆湿气伤脾所致,小豆健脾燥湿,故主下水肿胀满,止泻,利小便也。」

赤小豆有何功效如何烹饪营养更佳?

赤小豆知识介绍:
红豆Aduki Bean,富含淀粉,因此又被人们称为“饭豆”,它具有“津津液、利小便、消胀、除肿、止吐”的功能,被李时珍称为“心之谷”。赤小豆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高营养、多功能的杂粮。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干燥成熟的种子,秋季果实成熟而未开裂时收获。主产于广东、广西、江西等地。
又称相思豆,煮熟后会变得非常柔软,而且有着不同寻常的甜味,风味相当强。红豆原产于中国,是一种一年生灌木的种子,由于具有医疗效用,所以在远东一带颇受重视,数千年来一直将它加入米饭及汤里食用。也由于它们的甜度,所以红豆在东方甜食里是一种常见的材料。
赤小豆营养分析:
1。 赤小豆含有较多的皂角甙,可刺激肠道,因此它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能解酒、解毒,对心脏病和肾病、水肿有益;
2。 赤小豆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降血压、降血脂、调节血糖、解毒抗癌、预防结石、健美减肥的作用;
3。 赤小豆是富含叶酸的食物,产妇、乳母多吃红小豆有催乳的功效。
赤小豆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各类型水肿之人,包括肾脏性水肿、心脏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营养不良性水肿等,如能配合乌鱼、鲤鱼或黄母鸡同食,消肿力更好;适宜产后缺奶和产后浮肿,可单用赤小豆煎汤喝或煮粥食;适宜肥胖症之人食用;
2。 赤小豆能通利水道,故尿多之人忌食;蛇咬伤者,忌食百日。
赤小豆食疗作用:
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归心、小肠经;
具有健脾利水,解毒消痈,消利湿热的作用。
赤小豆食物相克:
鲤鱼与红豆同煮,两者均能利水消肿,在用于治疗肾炎水肿的时候效果很好,但是正是因为利水功能太强,正常人应避免同时食用二者,尽量隔几个小时再食,是否可以同食因人的体质不同而异。
赤小豆做法指导:
赤小豆宜与其他谷类食品混合食用,一般制成豆沙包,豆饭或豆粥,是科学的食用方法。查看详细

什么人不适合吃赤小豆?

不适合吃赤小豆的人有:尿多之人,蛇咬伤者,忌食百日。一些特殊体质的朋友,比如有鼻衄现象的人,和一吃赤小豆就会发生鼻衄的人,最好忌食赤小豆。而且特别的要注意,虽然赤小豆有减肥的作用,但久食赤小豆则令人黑瘦结燥,严重时会影响消化系统的吸收,所以减肥的人要少适量食用。赤小豆的营养价值如下:1。预防便秘  红豆中含有多量对于治疗便秘的纤维,润肠通便、降血压、降血脂、调节血糖、解毒抗癌、预防结石、健美减肥的作用。  2。健脾利胃  红小豆煮粥食之,有健脾胃、利水湿的作用。凡脾虚不运、腹水胀满、小便不利、黄疸、泻痢者,皆可食之。 &nb查看详细

赤小豆有什么好吃?

赤小豆的常见美味做法1。腮腺炎方赤小豆50~70克,研成细粉,醋调后敷于患处,治疗腮腺炎、乳腺炎早期或小儿丹毒、痄腮、背烂、火丹等。2。三豆汤赤小豆、白扁豆、黑豆等量,三味共煮,食豆喝汤,主治脚气病。3。赤小豆消肿方赤小豆30克,车前子15克(外包煎),通草5克,槟榔10克,每日煲汤3次,随意饮之。此方具有利尿消肿的功效,用于形体肥胖、四肢郁胀或下肢按之凹陷者。4。赤小豆冬瓜汤赤小豆50克,冬瓜500克。将上两味加水两碗,煮沸20分钟,少加盐即可。每日服用2次,食瓜喝汤。此汤利小便、消水肿、解热毒,适宜于急性小球肾炎尿少者。查看详细

赤小豆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赤小豆的营养成分比较多,有多种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糖类、叶酸等成分。赤小豆可调理脾胃、增强身体免疫力、消肿利尿、治疗黄疸、哺乳期妇女多吃赤小豆,还有催乳的功效。除此之外,赤小豆还可解毒排脓、润肠通便、降血压、降血脂、减肥等作用,比较适用于大众群体食用,尤其是患有水肿的患者。

查看详细

红豆,红小豆,赤小豆功效各有什么区别?

红豆与赤小豆的区别:

1、功效区别

(1)红豆:含有丰富的营养,具有养生的功效,气味甘、酸、平、无毒,有化湿补脾之功效。红豆有清心养神、健脾益肾功效,加入莲子、百合更有固精益气、止血和强健筋骨等作用,能治肺燥、干咳,提升内脏活力,增强体力。

(2)赤小豆:性平,味甘、酸,能利湿消肿、清热退黄、解毒排脓。可单味煎服或与猪苓、泽泻、茯苓皮等配伍,用于治疗水肿胀满等病证;也可与麻黄、连翘、桑白皮等同用,调理湿热、黄疸等问题。

2、外观区别

(1)红豆:红豆体积较大,多为圆柱形,呈暗棕红色。

(2)赤小豆:赤小豆多为椭圆形,较细长,平滑有光泽。

3、口感区别

(1)红豆:硬度较低,经过烹煮变得粉糯,散发着独特的豆香。

(2)赤小豆:硬度较高,即使长时间泡水后烹煮,还是一颗颗很完整,煲煮时不易烂,汤液较稀。

4、用途区别

(1)红豆:红豆口感更好更加软糯,所以说在日常生活当中常常用红豆沙来做糕点,比如说红豆包。

(2)赤小豆:赤小豆在熬粥之前需要先浸泡一会儿,否则是非常难煮熟的,可以适当的做一点赤小豆粥。

扩展资料:

红豆服用的禁忌:

1、红豆不能够和米一起熬煮,否则很容易导致口腔出现口疮这种毛病。

2、红豆具有一定的药性,进入身体之后具有很好的利尿消肿以及保持促进心脏活性的功效。但是,如果在红豆的烹饪过程中加入食盐,不但不能够提高药效,甚至还会降低药效。

3、红豆具有很好的利尿消肿作用,同时也能够有效的促进肠道蠕动速度加快。一些肠胃功能比较弱的患者,日常服用红豆千万不能够贪多。

4、中医方面认为红豆性甘酸,服用之后具有利尿的作用。在平时不能够多吃,否则容易出现尿多以及体形消瘦的情况。

5、如果被蛇咬伤了,建议在一百天之内最好不要服用红豆,避免身体健康受到影响。

6、红豆不能和羊肉、羊肝、羊肚一起服用,否则对身体损害比较大,容易引起中毒的情况。

7、尿多的患者不建议多服用红豆,否则尿频的情况将更加的严重。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如何区分赤小豆和红豆?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赤小豆消水肿红豆补血分清功效最重要

查看详细

赤小豆薏仁茶真的有祛湿的效果吗?

最近很流行赤小豆薏仁茶祛湿,我们现在就来说一下,赤小豆薏仁茶到底有什么效果,成分来源。

今天小编我说的赤小豆薏仁茶,其实在古代已经被人们用来祛湿邪了,在《本草纲目》就有记载。

常见的祛湿,很多人喜欢喝红豆薏米粥,但其实并不对。中医里的红豆指的是赤小豆,赤小豆才有祛湿的作用,红豆主要是补钾护心,而红豆性平,薏米性寒,长期吃红豆薏米粥一方面祛湿效果一般,另一方面寒性的食物会导致脾虚,脾虚又会加重湿气。

正确的祛湿食疗方是出自《本草纲目》的赤小豆薏仁茶,包含有赤小豆(祛湿解毒),薏米仁(祛湿消肿)芡实(健脾祛湿)等成分,薏米仁最好炒过去寒性。

三者搭配,既健脾又祛湿,不过不太建议自己煮来吃,一来很难煮烂,这样药效就不能充分发挥,二来麻烦,现在市面上有很多袋泡茶形式的赤小豆薏仁茶,方便,效果更好。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7-06 热度: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