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油是什么、酥油和黄油的区别?

酥油是藏族食品之精华,高原人离不了它。

酥油是似黄油的一种乳制品,是从牛、羊奶中提炼出的脂肪。藏区人民最喜食牦牛产的酥油。产于夏、秋两季的牦牛酥油,色泽鲜黄,味道香甜,口感极佳,冬季的则呈淡黄色。羊酥油为白色,光泽、营养价值均不及牛酥油,口感也逊牛酥油一筹。酥油滋润肠胃,和脾温中,含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颇高。在食品结构较简单的藏区,能补充人体多方面的需要。

黄油,蒙古语称“希日陶苏”,其味道独特纯香,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牧民招待宾客的佳品。黄油可以从奶皮子里提,可以从白油中提,也可以从鲜奶凝结出的油皮中提取。

若从奶皮子中提取,则要在奶皮子攒多以后,经过一夏天晾干,然后将其放入锅中煮,慢慢搅动[52石斛网www.52shihu.com],渐渐地就可以看见锅中分离出上下两层:上层黄色,下层白色,黄色的油脂便是黄油了。白色的叫酸油。若从白油中提取,则要将白油倒入锅中加热来炼取。将白油倒入锅中,用温火慢慢熬炼,用勺频频翻动,当水汽没有了,色泽呈微黄时,即制成。为防止炼得过火会带有煳味,在炼的过程中要加入一把阿木苏(什锦粥)一起炼,其目的就是为了吸取白油中的水分。炼过的阿木苏称为黄油渣。由于其油性大,酸度浓,可加茶饮用。若从鲜奶凝结出的油皮中提取,首先还是要用刚挤的鲜奶中撇出浮在上面的油层,然后倒进锅里,用温火加热同时搅动。待烧开后,黄油便会浮出,渣滓下沉,将黄油撇出,剩下的也是黄油渣,不过这种黄油渣非常的酸。

酥油是什么?

酥油是从牛、羊奶中提炼出来的,营养价值很高。是藏民不可缺少的食油。提炼酥油的方法是:先将牛、羊奶稍加热,然后倒入酥油木桶里(当地人称“雪董”),用力上下抽打,来回数百次,搅提奶汁油水分离。这样水上就浮起一层淡黄色的脂肪,冷却后便是酥油。藏民把它灌进皮口袋储存,用时再舀出来。

藏民在日常生活中主要靠酥油来增加热量,很少吃蔬菜和水果。他们用酥油制成酥油茶,或把酥油调在糌粑里食用。每逢节日还用酥油炸“卡赛”和果子。酥油的营养价值很高,是藏民日常摄取热量的重要来源。在宗教活动中,酥油也是制作酥油花的重要原料。

查看详细

黄油和酥油是不是一种东西?

黄油和酥油,从成分来说,非常近似,最大区别是各自的历史和承载的文化不同。

黄油在3000年前(古罗马和古希腊时代)就已经成为欧洲游牧民族的食品,到文艺复兴时期,在北欧和西欧人们渐渐地将它看作是贵族食品。自18世纪开始,在餐桌上渐渐有了黄油盘,这几乎成了有钱人标榜自己有钱的一种标志。19世纪黄油开始流入寻常百姓家。今天,黄油成为日常烹调特别是西餐中不可缺少的配料。

酥油是藏族食品之精华,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乌铩国》中记载:“段食之体,出定便谢,宜以酥油灌注,令得滋润,然后鼓击,警悟定心。”酥油滋润肠胃,和脾温中,在食品结构较简单的藏区,能补充人体多方面的需要。

提炼酥油俗称“打酥油”,生动体现了藏族的酥油文化:天性活泼的“阿加拉”(藏族对妇女的称呼)们在打酥油时,竟令人感到那么轻松。她们给这一劳动插上歌舞的翅膀,为其增添了艺术色彩:当手将“甲洛”压向桶底时,随着奶液在桶中哗哗的响声,她们“基呷,基呷,那边来了一个人哪”(“基”即一)的歌声随起,接着松开一只手,并伸向侧面,腰同时下弯,上身前倾,至“甲洛”浮起时,腰直了,歌声亦落下;松开的手复又回握,“甲洛”又一次被压向桶底时,“尼呀,尼呀,牵着两匹马哟”(“尼”即二)的歌声又再次响起,继而松开的另一只手又向同侧伸展,弯腰倾身……如此一下一下地“打”着酥油,一次又一次地放松手臂、腰身的肌肉,活动着筋骨。她们动作舒展,节奏缓慢,歌声委婉。

营养成分:

黄油:

每100克的营养成分

能量888千卡

蛋白质1.4克

脂肪98克

胆固醇296毫克

核黄素0.02毫克

钙35毫克

磷8毫克

钾39毫克

钠40.3毫克

镁7毫克

铁0.8毫克

锌0.11毫克

硒1.6微克

铜0.01毫克

锰0.05毫克

酥油:

每100克的营养成分

能量860千卡

蛋白质1.5克

脂肪94.4克

碳水化合物1.1克

胆固醇227毫克

维生素A426微克

核黄素0.01毫克

维生素E2.45毫克

钙128毫克

磷9毫克

钾188毫克

钠73毫克

镁2毫克

铁0.4毫克

锌0.12毫克

硒0.7微克

铜0.18毫克

查看详细

白起酥油和无水酥油的区别是什么?

无水酥油是由牛油等制造而成的黄色油脂,起酥油是由猪油等制造出来的白色油脂。

起酥油的功能特性:

(1)可塑性

可塑性是传统起酥油的基本性质,是指固态脂在一定温度下,具备塑性物质的特征,在一定外力作用下能保持形状,当外力超过范围时则发生变形,可作塑性流动的性质。起酥油可塑性好,便于涂布加工,形成的面团延展性好,加工的制品酥脆。

脂肪的可塑性可粗略地用稠度来衡量,稠度合适的塑性脂肪才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能使脂肪保持可塑性的温度范围称塑性范围,如果温度变化不大,脂肪稠度却有较大的变化,则说明其塑性范围窄;反之,温度变化大,稠度变化却不大,则塑性范围宽。

(2)起酥性

起酥性是指能使烘焙糕点具有酥松的性质,它是保证各类饼干、薄脆饼和酥皮等产品具有良好食用特性的主要性质。起酥油以薄膜状层分布在烘焙食品组织中,阻断面筋质问的相互黏结,起润滑作用,使制品组织松脆可口。一般稠度合适、可塑性好的起酥油,起酥性也好。过硬的起酥油在面团中呈块状,展布不均,使制品酥脆性差;而过软的起酥油在面团中呈微球状分布,起不到阻隔作用,使制品多孔粗糙。

(3)酪化性

对起酥油进行高速搅打,可使空气以细小的气泡裹吸于油脂中,而使起酥油的体积增大,油脂的这种含气性质就叫酪化性。把起酥油加到混合面浆中进行高速搅打,会使面浆体积增大。酪化性可用酪化值(CV)表示,即100g油脂中所含空气的体积(以ml计)。

(4)乳化性

油和水互不相溶,但在食品加工中,经常要将油相和含有奶、蛋、糖的水相均匀地混合在一起。蛋糕面团是O/W型乳化液,起酥油在乳浊体中的均匀分布直接影响面团组织的润滑效果和制品的稳定程度。因此糕点起酥油一般都需添加乳化剂,以提高油滴的分散程度。乳化性能影响蛋、糖的起泡能力,适量添加起泡剂可以减少乳化剂的负面影响。

(5)吸水性

起酥油即使不使用乳化剂,也能吸收和保持一定量的水分。起酥油的吸水性取决于其自身的可塑性和乳化剂添加量。油脂经氢化可增加吸水性。例如22.5℃左右,几种不同类型的起酥油的吸水率为:猪油、混合型起酥油为25~50%;氢化猪油为75~100%;全氢化起酥油为150~200%;含单、双甘酯的起酥油≥400%。

吸水性对加工奶油糖霜和烘焙糕点有着重要的功能意义,它可以争夺形成面筋所必需的水分,从而使制品酥脆。

(6)氧化稳定性

一般油脂在烘焙、煎炸过程中,由于本身不含天然抗氧剂或天然抗氧剂的热分解,致使烘焙、煎炸制品的稳定性差,货架寿命短。起酥油基料油脂通过氢化、酯交换改性,不饱和程度降低或添加抗氧化剂,从而提高了氧化稳定性。起酥油的氧化稳定性不一定代表烘焙制品的储存稳定性,因此在设计起酥油氧化稳定性时,需根据起酥油的用途而有所区别。例如椒盐饼干等制品由于没有含糖糕点烘焙时氨基酸和糖进行麦拉德反应产物的保护,需使用AOM值大于100h的高稳定性起酥油。

(7)煎炸性

起酥油的煎炸性包括风味特性和高温下的稳定性,应能在持续高温下不易氧化、聚合、水解和热分解,并能使制品具有良好的风味。起酥油的煎炸性一般与基料油脂的饱和程度、甘三酯脂肪酸碳链长短、消泡剂以及煎炸条件(如温度、煎炸物水分、油渣清理和油脂置换率)等多种因素有关。

查看详细

做面包会用到的酥油是什么东西?

酥油是似黄油的一种乳制品,是从牛、羊奶中提炼出的脂肪。酥油滋润肠胃,和脾温中,含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颇高。酥油有多种吃法,主要是打酥油茶喝,也可放入糍粑调和着吃。逢年过节炸果子,也要用到酥油。因为普通人家很少用到这种油脂,蛋糕点、面包店才会普遍应用需要,所以在大众市场很难买到。

酥油分很多种,用途也不大一样。有糖果加工用的,有制作面包、蛋糕的,还有做奶油松饼的。酥油没有其他替代品,除非做黄油蛋糕、PIZZA饼底时,可以用黄油,也可以用植物黄油(麦其林)代替,这时没有分层,是不会起酥的。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10-01 热度: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