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蒸鲩鱼怎么做?

做好清蒸鱼的关键在于:

1.鱼的重量选择:最好控制在克之间,这样生熟的火候比较容易好把握,摆在鱼盘中也美观。

2.在收拾鱼时:可将鱼脊骨从腹内斩断,可以防止鱼蒸熟后由于鱼骨收缩而使鱼的整体变形。

3.蒸稍大的鱼时:可在鱼身下垫烧烤架,若没有,用几根筷子也行,使鱼离开底盘架空,鱼身全面遇热快熟。

4.蒸再大的鱼时:可以将鱼立起来(鱼在水中游动的样子)蒸。用两节约5厘米长的大葱撑开鱼腹,使鱼平稳立住,或在鱼身两侧扣放两个小陶瓷碗固定鱼身。在鱼身两边各侧剞上花刀,并在每个刀缝处夹入一片姜。

5.做鱼不能缺的调味品:白酒或料酒、麻油或其它油类、盐、葱、姜等,将调味料放入鱼腹中,可使鱼的味道更鲜,又可使蒸出的鱼显得饱满。蒸鱼本身味道很鲜美,所以省略味精、鸡精。

6.蒸鱼时如何摆盘:取姜片和大葱段,铺在鱼盘上,将鱼入盘后再在鱼身上撒些姜片和葱片[52石斛网www.52shihu.com],入味均匀。

7.蒸鱼的火候:火候是清蒸鱼的关键所在,与很多清蒸菜一样,一定要在锅内水开后,再将鱼入锅,蒸10分钟立即关火。

8.鱼的虚蒸:所谓虚蒸就是关火后,先别打开锅盖,利用锅内余温再蒸几分钟后出锅。此时的清蒸鱼,肉质松软,味美芳香,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9.蒸鱼汁要保留:有很多人在蒸鱼时,多把蒸鱼的原汁全部倒掉,而以调好味的味汁置换,保留原汁,为的是更能保持鱼的本味,这样的清蒸鱼才别样鲜美。

只要掌握着些方法,您根据口味就可蒸出好吃的鱼了。

蒸鲩鱼要几分钟?

一般三十分钟即可。

蒸鲩鱼的步骤如下:

1.鲩鱼洗净内脏的黑膜,肉厚的地方下刀切一大口子方便蒸熟,放姜片去腥,并且用盐把鱼抹一遍,撒上胡椒粉,腌约半小时以上;

2.把鱼块上锅蒸熟,去掉姜片以及多余的水份;

3.把切好的葱花铺在鱼身上,烧热油,浇在葱花上,然后淋上蒸熟的酱油即可

查看详细

鲩鱼干怎样做的做法?

风干鱼的做法1.把鲜鱼做成风干鱼,不仅是一种储存鱼的方法,而且制成的风干鱼同样可以清蒸或者煲汤。做风干鱼的步骤:首先要准备调料盐和花椒。先把盐和花椒倒入锅中,进行翻炒。盐和花椒的用量,可以根据鱼的大小调配。经过炒制的盐和花椒,只要能撒遍鱼的全身就可以了。只要花椒被炒出香味,就算是炒好了。接下来,把炒好的盐和花椒倒在案板上,用擀面杖把它们碾碎。用擀面杖碾碎的目的是因为这两种调料的颗粒都比较大,避免涂在鱼身上时不均匀。调料准备好后,需要把清洗过的鱼纵向劈开,像这样劈成片状。这时,就可以把花椒和盐均匀的撒在鱼身上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把鱼身上的水分和鱼油吸出来。值得注意的是鱼的内侧和外侧都要撒上盐和花椒。好一条风干鱼就做成了。把做好的风干鱼用S钩挂在窗外,十天之后,就可以食用了。风干鱼做好了,用凉水或者温水清洗。如果觉得咸的,可以多泡一会。2.风鱼原料主料:青鱼1条(重约3000克)。调料:精盐10克、绍酒50克、花椒15克、甜面酱600克、荷叶4张。制法(1)将鱼去鳃,从脊背处剖开,取出内脏,用抹布将血水擦净。(2)将花椒、精盐同放锅内,炒热至有香味,先用绍酒擦鱼肚内,再用花椒盐擦鱼肚内,然后把一般甜面酱塞入鱼肚内擦匀,另一半均匀地擦鱼的外皮。用洗净晾干的荷叶将鱼包全,捆紧,挂在阴凉通风处10-40天取下,去鱼鳞,洗净放入蒸笼内蒸40分钟,取出冷却后,撕成小长条装盘即成。特点鱼肉嫩香,鲜咸味浓,色泽酱红,为春节美味佳肴。

查看详细

怎么养草鱼鲩鱼桂花鱼?

小学自然/鱼/鲫鱼.jpgjs.efair.gov.cn////09.jpg小学自然/鱼/鲤鱼.JPG鲫鱼一般体长15~20厘米,体侧扁,背部隆起,高而宽,腹部圆。头短而小,吻圆钝,没有吻须和颌须,鳃耙细密,有咽头齿。鳞片大,有十分明显的侧线。同鲤鱼一样,鲫鱼也有一对胸鳍和一对腹鳍,一个背鳍和一个臂鳍,尾鳍叉形。背鳍和臂鳍也有硬刺,最后一刺的后缘有锯齿。鲫鱼的背面是青褐色,腹面为银灰色,各鳍条均为灰白色,但因生长的水域不同,其体色也有差异。

乌鱼又称乌鳢、黑鱼、财鱼、生鱼、乌鱼、乌棒、蛇头鱼、黑鱼棒子、斑鱼、草鳢等。体延长,前部圆筒形,后部侧扁。头较长,前部扁平,后部隆起,头上被有小细鳞,颇以蛇头。口大,端位,具有尖锐的牙齿,口裂后端延伸至眼后缘。眼小,位于口的前上方。背鳍和臀鳍较长,可达尾柄基部,尾鳍圆形。体被圆鳞,侧线完全。全身青褐色,头民、背色较深暗,腹部较淡。体侧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块,头侧有两纵行黑色条纹。背鳍、臀鳍、尾鳍均有黑色斑纹。胸鳍、腹鳍浅黄色,胸鳍基部有一黑色斑块。鳜鱼,又称桂鱼、桂花鱼、季花鱼、花鲫鱼等,在分类上属鲈形目,科,鳜鱼属.它肉质丰厚坚实,洁白细嫩,味道鲜美,肌间刺少,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是驰名中外的淡水名贵鱼类之一。鳜鱼无论是糖醋、红烧、炸溜、清蒸等方法烹饪,都是宴席上的佳看。亦有“淡水石斑”之称。鳜鱼种类不少,主要有翘嘴鳜、大眼鳜、长体鳜、斑鳜、暗色鳜等。其中翘嘴鳜的个体和生长速度明显大于其他种类,其次是大眼鳜。所以当前进行人工养殖的品种主要是选择翘咀鳜,也有的养殖大眼鳜。1.特征特性鳜鱼体高侧扁,头后背部隆起。口大,吻尖,口裂略倾斜,下颌突出于上颌外。上、下颌、锄骨及口盖上均有小齿。鳞片细小,侧线弯曲。背鳍分前后两部分,前部为硬棘8条,后部为分枝鳍条13—l5条。腹鳍胸位。胸鳍、尾鳍圆形。体色棕黄,腹部灰白。自吻端通过眼部至背鳍前部有一黑色条纹,体侧有许多不规则的斑块和斑点。翘咀鳜眼相对小,下颌后端可达眼的后缘,而大眼鳜眼大,下颌后端不达眼的后缘。鳜鱼广泛分布于江河、湖泊和水库,为底层鱼类,生活适宜水温15—32℃,最适温度18—25℃。鳜鱼是典型的凶猛肉食性鱼类,对饵料有较强的分辨能力,终生主要以活鱼虾为食,即使是刚开口的鱼苗,也要摄食其他鱼类的幼苗。长大后,除食活鱼外,还兼食虾类以及蝌蚪等。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将要死亡但尚能活动的鱼,以及在水流作用下呈动态的刚死不久的鱼或鱼形的配合饲料,,也能诱发其摄食反应,在食物缺乏条件下,经人工驯养,也能少量摄食。对于死亡较久的饵料鱼,无论是鳜鱼苗、鱼种还是成鱼,都不摄食,即使摄入口中也会立即吐出。其摄食方式,在鱼苗阶段是主动追逐食物鱼,先咬住尾部,然后慢慢吞入;至大鱼种和成鱼阶段,为埋伏袭击式。常在水中隐蔽,发现可口食物时,眼睛紧盯着,并随时调整方位和姿势,当猎物靠近时,便猛然出击,当头咬住,然后吞进,只要食物鱼的体高小于鳜鱼口裂的高度,一般都能吞入。鳜鱼性成熟较早,在我国南方一般雄鱼1冬龄能成熟,雌鱼为2龄。它们能在江河、湖泊及水库中自然产卵,而且1年中能多次产卵。在长江流域,产卵季节一般为5—7月份。其卵为半漂流性,能随水流漂浮而完成孵化。鳜(翘咀鳜)生长较快,最大个体重可达10千克。鲈鱼体延长而侧扁,一般体长30~40厘米,体重400~1000克、眼间隔微凹。其间有4条隆起线。口大,下颌长于上颌。吻尖,牙细小,在两颌、犁骨及腭骨上排列成绒毛状牙带。前鳃盖骨后缘有细锯齿,隅角及下缘有钝棘。侧线完全与体背缘平行、体被细小栉鳞,皮层粗糙,鳞片不易脱落、体背侧为青灰色。腹侧为灰白色,体侧及背鳍鳍棘部散布着黑色斑点。随年龄增长,斑点逐渐不明显。背鳍2个稍分离。第一背鳍发达并有12根硬棘。第二背鳍由13根鳍条组成;腹鳍位于胸鳍始点稍后方。第二背鳍基部浅黄色,胸鳍黄绿色,尾鳝叉形呈浅褐色。草鱼地方名混子、鲩鱼、草青等。

草鱼体型延长、躯干部略呈亚圆筒形,尾部侧扁,无腹棱、头中等大,吻宽而平扁,口端位弧形,上颌稍有突出。鳃耙短小呈棒形,排列稀疏。下咽齿为梳状栉齿,鳞片颇大,圆形。侧线微弯,向后延至尾柄正中,背鳍无硬棘,起点与腹鳍起点相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稍远。臀鳍无硬刺,起点距腹部基部较距尾鳍基为近。鱼体呈茶黄式,背部青灰,腹部灰白,胸鳍和尾鳍带灰黄色,其余各鳍较淡。草鱼外观很象青鱼,但两者体色有别。草鱼体色茶黄带灰,偶鳍灰黄色,而青鱼体色呈青黑色,偶鳍在白色腹部的映衬下更加显得青黑。

草鱼分布较广,我国除新疆和青藏高原无自然分布外,各大江河水系均有分布。

草鱼一般栖息于中、下层,也时而到上层觅食。性活泼、游泳快。草食性,鱼时期以浮游生物为主,幼鱼兼食水生昆虫。体长50毫米以上的幼鱼。逐渐转变为草食性;体长约达100毫米,完全能适应摄食水生高等植物。成鱼主要以高等水生植物为食料,如苦草、轮叶黑藻、小茨藻、眼子菜、浮萍、芜萍为最喜食的种类;被淹没的有草地区,常是草鱼的肥育场所,有些旱草也为草鱼所喜食。

草鱼的生殖群众,主要是4~5龄,以体长650~850毫米,体重4~9公斤的个体为主。最小型雌性为4龄,体长540毫米左右,体重2.5公斤左右;雄性为3龄,体长550毫米左右,体系2.4公斤左右。生殖季节在5月上旬到6月上旬,盛期为5月中下旬。

鲤鱼属于底栖杂食性鱼类,荤素兼食。饵谱广泛,吻骨发达,常拱泥摄食。鲤鱼又是低等变温动物,体温随水温变化而变化,无须靠消耗能量以维持恒定体温,所以需饵摄食总量并不大。同时鲤鱼与多数淡水鱼一样属于无胃鱼种,且肠道细短,新陈代谢速度快,故摄食习性为少吃勤食。鲤鱼的消化功能同水温关系极大,摄食的季节性很强。冬季(尤其在冰下)基本处于半休眠停食状态,体内脂肪一冬天消耗殆尽,春季一到,便急于摄食高蛋白食物予以补充。深秋时节,冬季临近,为了积累脂肪,也会出现一个“抓食”高峰期,而且也是以高蛋白饵料为主。因此初春。深秋垂钓鲤鱼,要以蚯蚓、河虾等动物性饵料为主。春季过后,随着气温升高,鱼的摄食量变大,饵的质量已不主要,数量则上升为第一位。因此在暮春、整个夏季、初秋的一个相当漫长的时期里,鲤鱼都以素食为主。此时垂钓,应使用面饵、糟食等。

鲤鱼虽属底栖性鱼类,但这并不是说它的活动区域一成不变。季候变化、水温冷暖。风力风向、气压高低、朔望更替、水质清浊、水流大小、水位涨落、水体溶氧、饵物环境等,都会随时改变鱼儿的活动区域,使它们常常进行较大幅度的位置移动,若在较大水域,这便叫做‘洄游”。鲤鱼同其他淡水鱼相比,有共同习性也有特殊习性。这些习性主要是由繁殖需要、索饵需要、趋氧生存需要决定的。

喜草习性各种水草和水生植物滋生繁茂的水域,也是各种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繁衍生息之所,鱼类可以在这里摄取到丰盛食物。水草茂盛处又是鱼类绝佳的排卵产床,每年春天繁殖季节,这类地方都是鱼儿的聚集之所。

顶流习性一个池塘往往有溪流或渠水注人,它不但为塘内鱼儿带来大量新鲜饵物,而且进出水处又有较高的溶氧度,是鱼儿觅食摄氧的理想去处。所谓“顺风的旗,顶水的鱼”,道理就在于此。

逐波习性水域宽阔的池塘,一遇风天,水面往往掀起较大风浪,风浪推动表层浮游生物和其他一些食物积聚于下风口处,这些饵物又被浪头打入水中,这一带于是成了鱼类的天然觅食场。波兴浪涌之处,水体溶氧度肯定就高(这与高密度养鱼池的增氧机道理相同)。基于上述两条,鱼儿便养成了随波逐浪趋下风的生活习性。

向暖习性在自然水体温度较低时,很明显各类鱼都喜欢到向阳的水域活动觅食,很少到大片阴坡一侧和浓荫蔽日的水区活动,也不会长时间在水温较低的深水处呆着不动。初春与晚秋,背风向阳的浅水处白天在

日照下较为温暖,鱼儿爱到此处来游大觅食。而早晚夜间温差大,浅水处水温亦下降快、降幅大,鱼儿便通常要龟缩到水体相对温暖的深水区去。随着昼与夜水面温度的升降,鱼儿也会随之日浮夜沉。相反在夏天高温季节里,早、晚、夜间浅水区凉爽宜人、鱼喜趋之。而白天随着气温水温升高,鱼儿则逐渐移向深水处。烈日当头、酷暑难耐的盛夏正午,鱼儿一般在池塘最深处龟缩不动。若循以上规律“找鱼”,基本便可觅其踪迹。

合群习性除鲶鱼、黑鱼以外,大多数鱼类喜群居。“鱼贯而行”、“过江之鲫’”等成语就说明了这种习性。鲤鱼亦如此,这一方面是由相同的食性和生活习惯决定的,另外鱼类集群而动,也是出于防避敌害的一种天性与本能。

趋氧、趋静习性自然水体含氧量一般平均每升8-12毫克,当其降至不足1毫克时,就会引起多数鱼类停止摄食、“浮头”,甚至死亡。鲫鱼、鲶鱼等耐缺氧的能力相对强一些,鲤鱼则不行,一般要求溶氧度每升5毫克以上。水中氧气一是来自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再一个来自水面空气。无风天气溶氧慢,波浪大则溶氧情况好。哪一处缺氧,鱼便很敏感地向含氧高的水域转移。这就是鱼喜草、喜流、喜波、喜浅滩的主要原因。雷雨前气压低,天气发闷,鱼不咬钩;大雨刚歇天放晴,鱼则“疯咬”;上风头死水区鱼不爱咬,下风处波兴浪涌,鱼十分活跃;肥水塘如有外来新鲜水注人口,那里是钓鱼黄金带。…··所有这些现象说明的都是一个道理:溶氧高的地方鱼儿趋之若鹜。此外喜静也是鱼类明显的特征之一,鲤鱼也不例外。鱼类听觉发达,对声响尤其是一些突如其来、生疏的高强度声响极为敏感,听到后迅速转移远离声源。当然鱼类避声仅是一般而言,它们对某些自然声响——如瀑布声、风浪声、流水声、淘米洗菜声、昆虫落水声等非但不惧怕,反而很喜欢。若是高密度精养池塘,那么抛撒颗粒饲料的声音甚至会使鱼儿争相聚集。

查看详细

脆肉鲩鱼怎么养?

脆肉鲩鱼其实就是普通的鲩鱼用不同的养殖方法养殖出来的。

我曾经看到电视上有介绍的,他们最特别的就是喂蚕豆,其他方面与养殖草鱼一样。您参照百度的资料进行改进。如果您想大面积养殖那肯定要找专业人员的,要么就与广州已有的养殖户合作。

脆肉脘鱼是草鱼的一种。

草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草鱼的俗称有:鲩、油鲩、草鲩、白鲩、草鱼等。英文名:。

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的唯一种。又称白鲩,草根鱼,厚鱼。体略呈圆筒形,头部稍平扁,尾部侧扁;口呈弧形,无须;上颌略长于下颌;体呈浅茶黄色,背部青灰,腹部灰白,胸、腹鳍略带灰黄,其他各鳍浅灰色。

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一般喜居于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性活泼,游泳迅速,常成群觅食。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在干流或湖泊的深水处越冬。生殖季节亲鱼有溯游习性。因其生长迅速,饲料来源广,是中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

草鱼一般喜栖居于江河、湖泊等水域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具河湖洄游习性,性成熟个体在江河流水中产卵,产卵后的亲鱼和幼鱼进入支流及通江湖泊中,通常在被水淹没的浅滩草地和泛水区域以及干支流附属水体(湖泊、小河、港道等水草丛生地带)摄食育肥。

草鱼因食性简单,饵料来源广泛,且生长迅速,产量高,常被作为池塘养殖和湖泊、水库、河道的主要放养对象。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11-27 热度: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