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的作用是什么呢?

这种药它的主要功效是补气升阳、利水消肿,在中药当中黄芪很少单味使用,一般它是和其他的药物配伍,所以如果要想用黄芪达到进一步的治疗作用,我们要询问中医,平时可以用来泡水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黄芪是主要用于治疗气虚乏力,脾胃虚弱,气血两虚,食积停滞等疾病。平时要注意饮食,多喝水,以清淡均衡饮食为主[52石斛网www.52shihu.com],少吃辛辣等刺激。具有补气固表,利尿,脱毒排脓,保肝,利尿,降压,抗衰老,抗应激,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广泛的抗菌作用。

黄芪的主要产地在哪

1 黄芪的产地及2113一般特点以山西沁源县绵山地区5261所产的坚实、色黄、绵软4102者为最好1653。史称绵黄芪指的就是这个。目前全国除绵黄芪外,尚有五种黄芪,即:(1)宁古塔黄芪。此物产于东北长春以西大草原上,长大粗壮,有朽心,一般作为上等品种出售,但功力不如绵黄芪。(2)口黄芪。主产于河北、山西北部及内蒙南部地区,质量稍次于宁古塔黄芪,但产量丰富,市场出售的多为此类产品。(3)恒山黄芪,又称箭杆芪,主产恒山及其附近的太白山和涞源北山,此品几乎与绵芪相等(或稍次)唯产量不丰,目前出口的多为此类产品,此物的特点是坚实、色黄、体圆而细长,绵软程度不如绵黄芪。(4)西黄芪。主产于陇东陕北、川西北一带、性质品格几乎与口芪相等。(5)杂黄芪,包括平原地区自种之黄芪,山西吕梁山及陇东某些地区产之红皮黄芪等。此外,还有用棉花根、苜蓿根、铁扫帚根冒充黄芪或作为黄芪的代用品。此类药效不及黄芪,甚至作用相反,尤其苜蓿根、铁扫帚根更不能代替黄芪。因为黄芪味甘,长服能令人肥健,苜蓿根味苦,长服能令人消瘦,因而不能用其作为代用品使用。查看详细

夏天黄芪怎样保管?

黄芪需要密封保存。黄芪晒干之后密封包装,放置在干燥通风处。或者利用冰箱冷藏,冷藏前也要密封起来,以防止潮气。一般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下面保存黄芪,在两年内的黄芪都是可以使用的。如果是在家里进行保存的话,那么不建议放入冰箱里面,建议将花椒与黄芪放入一个密封的袋子里面,放在一个不会受潮的地方保存即可。由于黄芪是一个药材,建议每次少量购买即可,一次性购买不适合超过半斤,因为半斤的黄芪都应该够一个人吃较长一段时间了。扩展资料:黄芪的挑选方法:1、看外形黄芪药材呈圆柱形,上端较粗,少数老根的中心木质有枯巧状,灰褐色或呈空洞(俗称胡椒眼),向下渐细。挑选黄芪,先要看外皮,外皮发白,内心发黄为佳。再看黄芪切片的查看详细

防己黄芪汤减肥有效吗?

减肥秘籍1、控制热量与脂肪。要始终小心食物的热量,在膳食中应减少些肥肉,增加点鱼和家禽。2、饮食要清淡。要少吃盐,咸的东西吃得越多,就越想吃。少吃那些经加工带有酱汁的食物,这些东西含有丰富的糖、盐和面粉,它会增加你的热量。3、常吃蔬果。要适量吃些含纤维多的水果、蔬菜和全麦面包。4、平衡膳食。每天按计划均衡安排自己的饮食,同时要注意定时、不可滥吃。要减慢吃饭的时间,吃顿饭的时间不少于20分钟。5、热量负平衡。请减肥的原则:热量的摄取量必须少于你的消耗量。6、意志决定减肥的效果与质量。查看详细

黄芪玉竹片有哪些功用?

【来源】民间。【组成】太子参9克,黄芪15克,玉竹9克,附片6克,补骨脂9克,淫羊藿15克,丹参、赤芍各9克,红花6克,虎杖15克。【功用】补脾肺肾,活血。【主治】适用肺心病之虚症期,有咳喘气短者。【用法】制成糖衣片,每次0.3克,每次6片,每日3次,3个月为1疗程,连服2个疗程。【按】方中黄芪、太子参、玉竹补益脾肺,补骨脂、淫羊藿补肾,佐以丹参、赤芍、红花活血。查看详细

黄芪能和茶一起泡水喝吗?

黄芪不能能和茶一起泡水喝。茶叶会对某些药物的药效有一定的影响,需要避免同时服用。补药中含有的皂甙、生物碱会与茶叶中的茶多酚结合,产生不能被人体吸收的沉淀物,从而降低补品的补益作用。常用的补品如人参、黄芪、首乌、熟地等,在服用时不宜喝茶。扩展资料:以下几类人不适合喝黄芪泡水1、阴虚的人阴虚的表现包括手脚热、口干、腰痛、热潮盗汗、失眠梦幻、舌质不苔、脉细数等。因为黄芪甘的味道温和,阴虚患者服用会助热,容易伤及阴血。阴虚患者如果要食用黄芪的话,必须搭配滋阴补肾药,如玄参、麦冬、芦笋、玉竹等。2、湿热的人湿热表现:口苦,口干,皮毛黄腻。湿热患者服用黄芪容易停滞并加重疾病。湿热患者如果想要食用黄芪,必须查看详细

黄芪主要功效是什么?

黄芪为植物和中药材的统称。它味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具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

特别提示: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此药。反藜芦,畏五灵脂、防风。

查看详细

最早黄芪种植是什么时候?

不知你问的是黄芪种植历史,还是播种时间。

历史:有关黄芪的记载,最早见于魏晋的《名医别录》指出:“黄芪生蜀郡山谷、白水、汉中,二月、十月采,阴干。”

播种时期:黄芪可在春、夏、秋三季播种。春播在"清明"节前后进行,最迟不晚于"谷雨",保持土壤湿润,15天左右即可出苗;夏播在6~7月份进行,播后7~8天即可出苗;秋播一般在"白露"前后进行,新籽低温处理,冬季防止冻伤。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7-05 热度: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