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荒里鼹鼠怎么养?

(1)整个用墙围起来没啥大用。因为鼹鼠洞本身不会移动,鼹鼠在没有东西吸引它时也不会远离自己的洞,没有洞的鼹鼠被围起来可能会卡在墙上(移植或是挖鼹鼠洞获取矿石时)。整个围起来的唯一用处就是防止小偷进来,但实际上做点小偷陷阱(墙围住能吸引小偷不能吸引鼹鼠的东西)来吸引小偷也是可以的。

(2)身上的鼹鼠在您重连游戏时(跳洞穴,客机退游戏重进)会忘记自己的洞,被放在地上能重新挖洞。如果主机关游戏重开或者回滚,所有人身上的鼹鼠、箱子里的鼹鼠、被扔到远处没回到洞周围的鼹鼠都会忘记自己的洞。用这些方法可以快速繁殖鼹鼠,选择这样好像有点作弊的方法是因为有个关于鼹鼠的bug(或者说机制...),就是当鼹鼠在活动区域外时,您挖掉它的洞,它可能会感觉不到,它依然会回到自己的洞原来的位置,不会重新挖洞,白天就在那里睡觉,这导致我之前构想的繁殖方法无法执行。

(3)从鼹鼠那里刷矿石(虽然一般来说没必要)的方法:中间建个鼹鼠陷阱——用石墙和门围一个边长为4块石墙(斜着放)的区域,周围放20只鼹鼠,想刷矿石时趁鼹鼠没出来时在陷阱内铺满燧石(一块一块分开铺,大概20块),鼹鼠出来后被陷阱吸引,之后您就可以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一直铲,边铲边捡,没有洞的鼹鼠会去重新挖洞之后会再被陷阱吸引。

这里还要说明一下,能够吸引鼹鼠的东西对鼹鼠的吸引力均相同[52石斛网www.52shihu.com],整个放一组的吸引力与放一个相同,如果陷阱周围只有3只鼹鼠则只围一块燧石就够了,但23块燧石最多能完全吸引21只鼹鼠(具体数据可能会因电脑而异)。

怎么会?您把它敲晕之后用墙围起来,它自己就会打洞,但不会出墙的范围。

可能是地皮原因,养鼹鼠需要草地地皮(浅绿色的)或者桦树林地皮(这个不确定,不过这儿有鼹鼠,所以应该是可行的)

2楼说的废话,即使鼹鼠吞了也没关系,您可以把它筑的窝给铲了,东西照样可以回来,而且养鼹鼠没有用,鼹鼠的作用大多数人以为是做雨帽和夜视仪,但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做一个料理,至于怎么做我忘了,深辰大大的视频里有怎么做这个料理

用锤子敲晕,放家附近就ok。不过您得小心您的宝石,保暖石,什么的,它会给您吞了。

鼹鼠的鼹怎么读?

拼音yǎn 

部首鼠 

笔画23

释义:

〈名〉鼹鼠,穴居哺乳动物,属鼹科(),主要产于欧亚、北美的温带,细小的眼上常蒙着皮肤,小耳隐在毛里,毛皮柔软而有光泽,有坚强善跳的足。

如:鼹鼠饮河(喻指欲望不大,极易满足);鼹肠(田鼠的细小肠子。用以比喻度量狭小)

相关组词:

鼹鼠蜩鼹貂鼹鼹腹鼹鼠饮河饮河鼹鼠鼹鼠易盈

查看详细

怎么有效消灭鼹鼠?

防治方法:

1、在参地周边种蓖麻可有效地控制鼹鼠进入参地。

2、将大葱白破开放入一定量的磷化锌,再合上用葱叶缠好放入洞口或用注射器将鼠药注入大葱白里,投入洞中,封好洞口,鼹鼠食之即可毒死。

3、用谷物30公斤加植物油1斤混合,再加磷化锌1斤搅拌均匀,制成毒饵,每堆放毒铒10-15克,毒饵要放在参地内和参地四周,野鼠食之即可毒死。

4、用3-5%磷化锌或0.75%杀鼠迷作成毒铒,放于鼠洞或鼠经常出没处诱杀。亦可用夹子、压板等办法人工捕杀。

另外,参地内还要防止牛、羊等牲畜践踏,以免损伤山参,影响生长。

下面再给您介绍几种捕捉方法:

1、鼹鼠高发地块,封上田垄,大水漫灌田地,鼹鼠洞浅,洞内进水缺氧,能把鼹鼠给浇出来。

2、目前最先进方式:鼹鼠一般在早晨见太阳前后活动最为频繁,在鼹鼠高发地块,将鼹鼠经过留下的隆起全部踩实,这样就把它的通道给封死,鼹鼠没有办法只有重新建立通道,重新拱土,我们就在附近注意观察,尽量不要弄出声音,看到那里的地开始鼓土包,就蹑手蹑脚的走过去(一定要轻,不要惊动它的挖土工作,不然鼹鼠就停止动作或往深处逃跑),用铁锹对准正在拱起的部分,迅速的挖下去,90%能捕获。(建议您下铲时侧一点,尽量抓活的)

3、埋土灌,利用鼹鼠走老路的习惯,在鼹鼠通过的通道下面埋上装水的瓦罐,瓦罐用薄纸封口,做个陷阱,鼹鼠通过时掉入瓦罐,它是爬不上来的,这是老人们常用的方法。

4、驱赶鼹鼠:也是利用鼹鼠走老路的习惯,在鼹鼠经过隆起的地表上插木棍(不要踩地道的隆起),它会知难而退,自动离开,去别的地块破坏。

查看详细

鼹鼠主要有哪些种类?

1、长吻鼹

体长约11cm,体重30g左右。比白尾鼹多1枚上前臼齿(每侧上颌具4枚上前臼齿)。体形粗圆。吻尖而向前突出,吻端裸露无毛。吻背中央具有凹槽。眼小。

外耳隐于被毛之中四肢粗短。前足掌部异常宽大并向外翻折。爪较白尾鼹更为粗短强壮,中指爪一般短于5mm,尾短,短于或等于后足长,呈球棒状,尾末端粗圆浑厚。

2、白尾鼹

体长8~11cm,体重20~40g。体呈圆筒形。吻部削尖并向前突出,吻背中央具沟槽,眼极小。外耳退化,颈短。前肢粗短,掌部特别扩大而宽扁,掌心向外翻折,带有强壮的铲状爪。后足较前足细弱,尾短,略长于后足,球棒状,基部短细。

毛被柔软、细密,呈天鹅绒状。有丝光光泽。通体黑褐色或黑灰色,唯吻、尾部和前肢下部毛浅灰色或黄白色,足和尾的皮肤肉黄色。

3、缺齿鼹

体形较大,呈长圆筒形,体长17~22cm,体重达200g左右。尾长约23cm。头吻部尖而长,鼻部尖而长,鼻部延伸,突出于嘴前。

眼小,耳隐于毛中。前肢短粗,掌宽扁,具强大的爪,掌心向外翻折。后肢细,不发达。四足裸露,尾粗短。头及背部毛为深褐色而略带灰色。下颌、颈部、前胸、腹部呈灰棕色,腹部中央有一道较宽的金黄色纹,但有个体差异。

4、麝鼹

体形与缺齿鼹相似,但身体较小,体长10~13cm。体重40~100g.吻部细长,无外耳壳,眼退化,足背上仅有细短的毛,几近裸露。尾细而短,被有稀疏的短毛,身体背面灰棕色,带丝状光泽。腹面毛色稍浅为棕灰色。

扩展资料

鼹鼠头尖,吻长,四肢短小,身体矮胖,长10余厘米,外形似鼠。耳廓退化,眼也小,多为细密的皮毛掩盖。尾细而短。前肢5爪,强大,掌心外翻,是掘土的器官。

体矮胖,长10余厘米,毛黑褐色,嘴尖。前肢发达,脚掌向外翻,有利爪,适于掘土;后肢细小。眼小,隐藏在毛中。白天住在土穴中,夜晚出来捕食昆虫,也吃农作物的根。鼹鼠一词在某些国家中还有“间谍”的意思。

主要以昆虫为食,也食蚯蚓、蛞蝓、两栖类、爬行类、小鸟等动物。鼹鼠的种类很多,如产于欧洲和亚洲的欧鼹;产于中国的内蒙古、东北等地的麝鼹,又叫“地爬子”。

查看详细

鼹鼠有卖吗?

有,这个我知道,您可以到观前街,然后走到花鸟市场--皮市街上的,哪里有很多的鼹鼠:)

查看详细

鼹鼠为什么没有眼睛?

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有一节是讨论退化现象的。达尔文以几种动物为例,其中一个讲的是鼹鼠眼睛的退化:

“鼹鼠和某些穴居的啮齿类动物的眼睛的大小只剩下了残迹,并且有的眼睛完全被皮和毛所遮盖。这种眼睛的状态很可能是由于不使用而渐渐缩小的缘故,不过恐怕也有自然选择的帮助。南美洲有一种穴居的啮齿动物,叫做吐科吐科或,它甚至比鼹鼠更有深入地下的习性;一位常捉到它们的西班牙人向我保证,它们的眼睛常常是瞎的。我养过的一只,它的眼睛的确是这种情形,解剖后才知道是由于瞬膜发炎。由于眼睛经常发炎对于任何动物必定是有损害的,并且由于眼睛对于具有地下生活习性的动物肯定不是必要的,它们的形状缩小,上下眼睑黏连,而且有毛覆盖上面,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是有利的;倘若如此,自然选择就会有助于不使用的效果。”

达尔文在这里显然认为“废退”是主要的,自然选择只是起了辅助作用。但是如果自然选择起作用,我们就没必要再考虑别的机理了,因为自然选择是非常有威力的,可以逐渐地使生物结构发生改变。眼睛退化对地下动物来说,究竟有多大的优势呢?达尔文只考虑到了眼睛发炎,其实还有另一个明显的优势他未提到:眼睛是很脆弱的、容易受伤的器官,而且一旦受伤,往往是致命的。在地下钻来钻去,特别是象鼹鼠那样把头当成推土机挖隧道,眼睛更容易受到伤害,那么,让已经不发挥作用的眼睛退役,就是一种很明智的选择。

近来的研究发现,鼹鼠的眼睛退化,还有别的优势,有助于我们理解那些不象眼睛这么脆弱的器官的退化。这项研究是以生活在中东地区的一种盲鼹鼠()做为材料的。这种盲鼹鼠看上去象是一条毛绒绒的香肠,它的头部除了嘴巴有开口,露出尖锐的、用来挖土和咬食树根的牙齿,就再也没有任何开口了。它是完全失明的,如果用强光照射它,它也不会有任何反应,甚至连脑电波也不起变化。但是如果您在它的旁边鼓一下掌,它的脑电波就会起变化。它虽然目不能视物,却能感到振动。事实上,振动是它们相互通讯的方式。盲鼹鼠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内都是独居的,它们用头撞撞窝顶,振动传了开去,其他盲鼹鼠感觉到了,也用头撞撞窝顶,就这么长长短短用一种电报式密码互相通讯。如果您在它的窝上方的地面上跺跺脚,它可能也会撞撞窝顶答复。在交配的季节,盲鼹鼠就靠“电报”求爱,雄鼹鼠寻声挖洞追踪,运气好的话就挖到了雌鼹鼠的闺房,交配之后就离开;运气不好的话钻进了别的雄鼹鼠的老窝,就难免有一场厮杀。

盲鼹鼠的眼睛其实并没有完全消失。如果我们解剖它的头部,会发现在毛和皮肤之下,一对腺体包着的小眼睛,直径只有0.7毫米,体积只有同等大小的小鼠的眼睛的1%。这对眼睛没有瞳孔,晶状体也已萎缩,是无法成像的。但是它们还有视网膜,膜上有锥细胞,里面有能够感光的的视蛋白,数量只有小鼠的4%。那么盲鼹鼠的眼睛为什么没有完全消失,这么一对藏在皮肤底下的小眼睛有什么用呢?由于里面还有视蛋白,还能感受到白天和黑夜的不同--即使是在皮肤底下,也还是能感光的,就象您闭上了眼睛,也还能感到是光明还是黑暗,所以有的人开着灯睡不着觉。盲鼹鼠也是这样,当它们把土推出洞外时,它们皮下的小眼睛也能感到外面是白昼还是黑夜。它们的眼睛中有美乐通宁(褪黑素),根据光周期调节鼹鼠的活动。实验证明的确如此。如果在实验室中我们通过改变光亮颠倒白天和黑夜,盲鼹鼠的活动也随着改变。如果让光明时间变短,黑暗时间变长,模拟冬天的到来,盲鼹鼠的体内代谢也随之改变,准备抵抗寒冬了。如果我们把盲鼹鼠的眼睛摘除,它的这些光周期反应就都消失了。

相应的,盲鼹鼠的大脑皮层功能也发生了改变。它控制感觉漫射光和光周期的皮层区和小鼠的一样大小,但是控制视觉成像的皮层区则几乎消失了。大脑是一个很“昂贵”的器官,虽然只占盲鼹鼠体重的1.3%,却消耗了它吸收的氧气和葡萄糖的20%。控制成像的皮层占整个大脑的10%,平均来说占了盲鼹鼠能量分配的2%(实际上这部分皮层的能量消耗在大脑皮层中是最高的,并不只2%)。视网膜也是一种“昂贵”的器官,它的氧气消耗是身体平均水平的100倍。因此,让视觉退化,可以省下超过2%的能量。地下是一个异常缺氧的环境,那里既没有风可以冷却身体,潮湿的土壤也使流出的汗不容易散发掉,因此盲鼹鼠总是尽量使能量的消耗越低越好(它们的基础代谢率明显比地上的动物低),能省下2%的能量消耗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可以将之用于更有价值的活动,比如挖洞寻找食物,哺乳后代等等。就象一个穷人,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如果能把一年的工资省下2%,就可以备一时之需了。

盲鼹鼠大脑皮层中控制视觉成像的部分虽然消失了,但并不是被当成废物空在那里,事实上,它被改为用来控制触觉,因此盲鼹鼠用于控制触觉的皮层区域,几乎是小鼠的两倍。触觉对盲鼹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前面已说过,它们主要是通过感触振动互相通讯的。当它们在黑暗的地底下挖掘隧道时,也靠触觉的指引。它们也需要很好的听觉接收别的盲鼹鼠发来的“电报”,需要很好的嗅觉寻找植物的根和闻其他盲鼹鼠的尿判断敌友。它也有非常好的磁场导向感觉,在迷宫般的隧道中不会迷路,借此躲过蛇的追捕。所有这些感觉都要在大脑皮层中占据一定的位置,那么,抛弃原本多达10%的视觉皮层,改造成别的感觉皮层,就是一种很好的节省策略。

由此可见,身体某个部位的退化,的确是有可能用于“补脑”的。在这里,起作用的,还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不仅能够创造新器官,也能改造、摧毁旧器官。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8-13 热度: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