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是怎样捕食?

螳螂在休息时,捕捉器折起来,举于胸前,并不伤害别人,一副在祈祷的架势。但是,一旦有猎物突然出现,它就会立刻收起祈祷姿态。

捕捉器的那3段长构件突地伸展开去,末端伸到最远处,抓住猎物后便收回来,把猎物送到2把钢裾之间。老虎钳宛如手臂内弯似的,夹紧猎物,如蝗虫、蚱蜢或其他更厉害的昆虫,一旦夹在那4排尖齿交错之中,便小命呜呼了。

螳螂是昆虫中体型偏大的,体长一般55到105毫米,非洲的螳螂是世界最大的,身体流线型,以绿色,褐色为主,也具有花斑的种类;标志性特征是有两把“大刀”,即前肢,上有一排坚硬的锯齿,大刀钩末端长有攀爬的吸盘。

头部呈扇形,较小;复眼突出,大而透亮,以黄绿色为主,晚上在灯光下呈现黑色,单眼,在两眼之间有3个小点即单眼;触角细长;颈部可180度转动;咀嚼式口器,上颚强劲。前足腿节和胫节有利刺,胫节镰刀状[52石斛网www.52shihu.com],常向腿节折叠,形成可以捕捉猎物的前足。

前翅轻柔,遮住身体全部为覆翅,后翅比前翅要薄,边缘透明色,中间成放射状的紫红色、伸展开呈现扇状,休息时收敛和前翅相合;腹部肥大。前足锋利发达善于捕捉,中、后足适于步行,但有时前足也会用来保持平衡,发育呈变态发育。

猎物移动到螳螂的捕食范围内的时候,螳螂会有反应。

首先是头转到猎物的方向,紧紧盯住猎物。

之后前足(爪子)收紧,重心后移,视线不离猎物。

等到最佳时机,螳螂会以极快的速度将猎物捕获,将爪子刺刺进猎物身体,紧紧抓住,并啃食起来。

螳螂有近2000种体型大、行动快速的昆虫,特征是前胸(上部)长,前足股节腹面有沟,沟两侧有刺列,胫节(下部)可嵌入沟内。它只吃活虫,以有刺的前足牢牢钳食它的猎物。

螳螂脚很厉害,上面长有很多锐利的齿,它一旦发现有昆虫靠近,它就会像箭一样伸出前脚,迅速地将猎物捉住。有些螳螂还是自然界伪装的高手,体色和外形与绿叶和枯枝相似,捕捉那些毫无防备的昆虫就更方便了。

螳螂喜欢吃什么?

蜢,蜘蛛(圆网蛛最好)。最好不要喂蜻蜓蚊子等幼虫生活在水里的昆虫,因为它们身上可能携带铁线虫卵,会导致铁线虫从螳螂腹部破肚而出。如果喂蟋蟀,必须把头拔下(头连着内脏)也就是除内脏,蟋蟀很可能摄取一些带农药的食物,螳螂吃了内脏可能会暴毙。

螳螂不吃死虫,而且不会吃体形过大的昆虫投喂的昆虫最好高度到螳螂胸板的1/3喂去脏蟋蟀的话用镊子夹住蟋蟀轻轻送到螳螂嘴边,它会自己吃的。

食性:

螳螂为陆栖捕食昆虫(肉食性),凡是昆虫中的小型种类都可被螳螂捕食,尤以蝇、蚊蝗、蛾蝶类的卵、幼虫、裸露的蛹、成虫都是其适宜的猎捕物。甚至蝉、飞蝗等大型昆虫,也是它们的捕食对象。 

拟势恫猎物。法国生物学家曾看到一只螳螂遇上一只大灰色的蝗虫拟势的现象。当螳螂看到蝗虫时,便立即张开双翅,抖向两侧,后翅直立起来,像只帆船,旁体上端穷曲,发出毒蛇喷气的声音,全身重量放在后面四足上,身体全部竖立起来,一动不动地站着,两眼立盯住蝗虫。

蝗虫稍移动,螳螂头部随即转动,蝗虫被这架势吓蒙了,缓慢地伏在地上,不乱逃跑,甚至还向螳螂移动,当它移动到螳螂够得着的时候,螳螂猛扑过去,蝗虫毫无反抗地成了它口中食。

螳螂_百度百科

查看详细

螳螂的巢有什么特点?

螳螂没有巢穴,只有卵鞘。产卵期,每年7月中旬,多数种类即陆续进入成虫期,于8月下旬经雌雄交配,雌虫选择树木枝千或墙壁、篱笆、石块上、石缝中产卵。

产卵时先由左侧附腺分泌泡沫状蛋白物质于生殖腔开口处,右侧附腺分泌出二酚醛类物质,并立即被氧化为醒,使分泌的蛋白物质凝固为一层较坚硬的外壳筱盖在卵块外面,形成卵鞘。一只雌蝗娜所产卵鞘的多少、卵鞘的大小以及鞘内卵粒的多少,因不同种类而有差异,一般可产下1~4个卵鞘。

扩展资料

外形特征:

螳螂是昆虫中体型偏大的,体长一般55到105毫米,非洲的螳螂是世界最大的,身体流线型,以绿色,褐色为主,也具有花斑的种类;标志性特征是有两把“大刀”,即前肢,上有一排坚硬的锯齿,大刀钩末端长有攀爬的吸盘。

头部呈扇形,较小;复眼突出,大而透亮,以黄绿色为主,晚上在灯光下呈现黑色,单眼,在两眼之间有3个小点即单眼;触角细长;颈部可180度转动;咀嚼式口器,上颚强劲。

前足腿节和胫节有利刺,胫节镰刀状,常向腿节折叠,形成可以捕捉猎物的前足;前翅轻柔,遮住身体全部为覆翅,后翅比前翅要薄,边缘透明色,中间成放射状的紫红色、伸展开呈现扇状,休息时收敛和前翅相合;腹部肥大。前足锋利发达善于捕捉,中、后足适于步行,但有时前足也会用来保持平衡,发育呈变态发育。

查看详细

螳螂的平均寿命是多少呢?

螳螂的平均寿命约为六至八个月左右,有些种类是孤雌生殖,一般1年1代。

螳螂身体为长形,多为绿色,也有褐色或具有花斑的种类;头呈三角形,能灵活转动;复眼突出,单眼3个;咀嚼式口器,上颚强劲。前足捕捉足,中、后足适于步行,渐变态。卵产于卵鞘内,每1卵鞘有卵20~40个,排成2~4列。

每个雌虫可产4~5个卵鞘,卵鞘是泡沫状的分泌物硬化而成,多粘附于树枝、树皮、墙壁等物体上。初孵出的若虫为“预若虫”,脱皮3~12次始变为成虫。

蝗螂的生活周期均在一年内完成,一生中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发育阶段,故属于不完全变态类的渐进变态。若虫期脱皮7~11次,经8~12龄后到达成虫期。龄的增减受环境和食物多少的影响。

1、产卵期,每年7月中旬,多数种类即陆续进入成虫期,于8月下旬经雌雄交配,雌虫选择树木枝干或墙壁、篱笆、石块上、石缝中产卵。

翌年6月初,越冬卵开始孵化,故有“仲夏蝗螂生”的说法,一直延续到7月上旬,卵的孵化时间早晚,除与当年的温湿度有关外,还与产卵处所接受光照的强度或时间长短很有关。

2、 若虫期,卵的孵化时间,多在早晨4时开始至8~9时最盛(中华蝗螂);广腹幢螂则多在下午18时左右为孵化盛期;薄翅幢螂以9~12时为姆化盛期。1~2龄虫自相残食性较强,在自然环境中,一般只有10%~20%成活率。

3、成虫期,每年7~10月为成虫的陆续发生期,一般雄性成虫成熟期较雌性早10余天,羽化为成虫后经历10~15天就可进行交配,交配时间2~4小时,交配前期是螳螂取食量的最高峰。

4.食性,螳螂为陆栖捕食昆虫(肉食性),凡是昆虫中的小型种类都可被螳螂捕食,尤以蝇、蚊蝗、蛾蝶类的卵、幼虫、裸露的蛹、成虫都是其适宜的猎捕物。甚至蝉、飞蝗等大型昆虫,也是它们的捕食对象。

查看详细

如何抓螳螂?

螳螂……春末到中秋之前一般都可以捕捉到……在山丘(当然大山里最好)、公园、农村等地一般都会有。这个得遇,不是想抓就有的……当然,在蚱蜢之类小虫比较多的地方出现的几率更大……

如果在郊外或者农村过夜的话……不妨晚上去灯光底下或旁边的树丛寻找一下……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8-14 热度: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