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消渴如何治疗?

病证名。又名痟渴、三消。《幼科铁镜》:“三消之症,实热者少,虚热者多,不足之症……始而心肺消渴,或脾胃消中,或肾水消浊。传染日久,则肠胃合消,五脏干燥、精神疲怠,以致消瘦四肢。”临床以津液枯燥,虚热内盛而出现口渴、饮多、食多、尿多、消瘦为特征。一般分消上、消肌、消浊。 一、上消:病儿烦躁不安,口渴多饮水、随饮随渴,尿量多而频,唇红舌赤、苔薄黄。中医儿科学认为心火动而消上,移热于肺,肺燥热甚则津液耗伤。治宜生津止渴、清热润肺。他拟出“丹溪心法”的消渴方加减:     黄连、天花粉、知母、甘草各5克,人参3克,粳米10克,生石膏15克,藕汁、牛乳各30亳升(冲),清水煎服。     二、中消:病儿善饥多食而日渐消瘦。尿黄尿频,便秘,舌苔黄燥,脉象滑实。中医认为脾火动而消中,移热于胃,胃火炽盛,消耗水谷。治宜清热养阴、泻火通便。他用方是“伤寒论”的加味调胃承气汤:     大黄、甘草、黄连、黄芩各5克,生地、天花粉各10克[52石斛网www.52shihu.com],芒硝3克,清水煎服。     三、下消:病儿尿多尿频,或尿甜,口干舌燥、烦渴引饮。舌质红,苔净,脉沉而细数,中医多数认为由上消转变而成。由于肺胃之热久而不清,故动而消肾,致肾阴亏损,治宜滋补肾阴。梁老用“小儿药证真诀”的六味地黄汤加味之方:     熟地、淮山、山萸肉各6克,丹皮、云芩、泽泻各4克,沙参、麦冬各9克,清水煎服。     如病儿五心烦热、夜睡不宁,此为虚火,治则宜滋阴降火,还可加知母、黄柏、女贞子、旱莲草各5克,同煎服。     如小儿久病下消,面色黧黑、耳轮干枯,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为阴阳两虚,治则宜温阳补肾,可用上述的六味地黄汤加味方再加入附子6克、肉桂心2克,同煎服。     总之,消渴若辩证、用药得当,症状可得改善和缓解。 

消渴病怎么治疗?

糖尿病中后期建议用中药材来调养,或是应用甘精胰岛素来医治,假如血糖值控制长期性不平稳,会引起许多病发症,糖尿病的治疗,中医学和西医方面常有方法,我建议您平常要留意饮食搭配,要少的摄取糖分,平常要加强锻炼,维持1个奋发向上的心理状态,那样对您的病况有挺大的益处。

查看详细

消渴症是什么?

消渴症根据症状而命名,因渴而消瘦无力,要及时治疗。消渴症患者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火热炽盛,消谷善饥,身体消瘦,小便次数频,尿甜等症状。患者要定检查尿糖和血糖,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按时起床有助于糖的代谢,不能吃糖食,以粗粮为主,每周测体重,控制水果的食用量。

查看详细

消渴症怎么办?

调整饮食结构,提倡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盐,低糖、低脂肪饮食。不吃或少吃动物性脂肪、甜食(包括含糖饮料)。多吃青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及高蛋白质的瘦肉、河鱼、豆制品等,不吃零食,睡前不加餐。增加运动很关键

查看详细

什么治疗消渴症?

消渴症患者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患者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明确病因,根据病因进行治疗,防止耽误病情。消渴症患者可用中药进行治疗,如天花粉,葛根,麦冬,生地,黄连,黄芩,生石膏,知母,栀子等药物。患者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不能盲目用药,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查看详细

消渴症是种什么病?

消渴症就是当身体出现伤津、口渴、火热炽盛、消谷善饥、易饥饿、身体消瘦、小便频数以及小便发甜等临床表现症状,在中医就诊断为消渴症。分为上消、中消和下消三种临床表现症状。上消以出现口渴、伤津为突出症状,而中消以胃肠消谷善饥,胃火炽盛为表现症状,而下消表现为肾不摄水、小便频数为表现的临床症状。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11-11 热度: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