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蛤和什么不能同食?

文蛤和以下食物不能同食:

1、不宜与橙同食:否则影响维生素C的吸收。

2、不宜与田螺同食:同食后会腹泻、腹胀。

3、不宜与芹菜同食:否则影响维生素的吸收。

4、不宜与啤酒同食,否则容易诱发痛风。

食物相克相生可以到百科厘

蛤类品种很多,常供食用者有沙蛤、文蛤等。蛤类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钙、镁、磷,微量元素铁、铜、碘、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52石斛网www.52shihu.com],还含有一些酶类(如维生素B1分解酶等)。蛤类属海产品,大多咸寒,其性与蟹类略同,柑、桔为聚痰之物,所以皆不宜同食多食。

百度百科里有词条,似乎没有太多禁忌。

ke..com/view/.html?wtp=tt

吃文蛤的好处、与坏处?

帘蛤科动物文蛤的肉。文蛤又称花蛤、黄蛤、海蛤。分布于我国沿海。获得后,取肉洗净鲜用。

味甘、咸,性微寒。有类似蛤蜊滋阴和软坚散结的功能和应用。此外,文蛤的组织提取液对艾氏瘤型、肝癌腹水型和肝癌实体型有较高的抑制率。可备选用。煎汤或煮食。

敌害生物的防除和疾病的防治

文蛤育苗正值夏季,水温较高,敌害生物的防除和疾病的防治尤为重要。育苗用水须以黑暗沉淀,沙滤,紫外杀菌等方法处理,或用(5-10)×10-6浓度的漂白粉处理。培育过程中用EDTA来螯合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以0。5mg/L的土霉素防治病害,可抑制幼苗的大量繁殖,利于幼虫发育生长。因此在幼虫,稚贝培育期间,每天投1—2g/m3(氯霉素,新诺明,呋喃唑酮,土霉素)的抗菌素抑制细菌繁殖是必要的。当稚贝壳面附有聚缩虫时,投2—4g/m3呋喃唑酮控制聚缩虫的繁殖,效果较好。往饵料池内泼洒4—6g/m3青霉素,链霉素也能取得良好的防病效果。

查看详细

文蛤和西红柿可以在一起做么?

文蛤,俗称蛼蛾,是贝类中的奇鲜食物。相传两三千年前,人们就开始取食文蛤。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苏州吃到文蛤,御封它为“天下第一鲜”。从此,这个雅号就一直流传至今,闻名于世。文蛤的外壳呈扇状,上有如釉涂就的五彩花纹,肉质白嫩,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铁以及维生素等成份。其味鲜而不腻,百食不厌。文蛤的吃法多种多样。可将其作为主菜,以旺火爆炒;或作为配菜,调色提味;或把它斩成肉泥,辅之以面粉、鸡蛋、姜葱,煎成文蛤饼。如东人还常常生吃文蛤,使异地游客咂舌不已。将文蛤肉洗净后,用盐稍稍腌一腌,再于清水中洗净,浇上白酒、麻油、酱油和醋拌上生姜末和白糖,最宜于作下酒菜。将文蛤肉制成文蛤酱,更是海边人的绝活。把鲜蛤肉装进罐或瓶,放上盐、姜、葱、酒等佐料,再将口封上,置于阴凉通风处,过上一段时间揭开盖子,便如陈年老酒,醇香扑鼻,绕梁三日不散。平时居家过日子了,可作早晚小菜,既可口又下饭。若是家中有人要出远门更要带上一两瓶,可作旅途食用。

文蛤为蛤中上品,素有“天下第一鲜”的美称。文蛤贝壳背缘呈三角形,腹缘呈圆形,两壳大小相等;贝壳表面膨胀,光滑,有一层黄褐色的光滑似漆的壳皮。小形个体贝壳花纹丰富,变化多端;大个体则较为恒定。文蛤一般生活在河口附近沿岸的潮间带,以及浅海地区的细沙或泥滩中。文蛤肉细味美,蛋白质含量13.9%,除熟食外,还可以干制或做罐头。药用价值也较高,古代医学认为食用文蛤可治恶疮,现代医学认为文蛤软体、消化育囊的提出物对癌细胞有抑制作用。文蛤还是出口创汇的重要贝类之一。日照市沿海文蛤资源丰富,拥有适宜文蛤增养殖的潮间带滩涂7.5万亩。1992年,日照水产部门人工培育文蛤苗种获得成功,为大规模进行文蛤增养殖打下了基础。

查看详细

文蛤别名是什么?

文蛤:俗称“花蛤”,贝类中的珍品,因贝壳表面光滑并布有美丽的红、褐、黑等色花纹而得名。

别名:花蚬子,车螺,花蛤,黄蛤,海蛤,贵妃蚌,在台湾俗称蚶仔,粉蛲等。

主要产于沿海一带,其经济价值高、营养丰富、肉质鲜美,为如东县出口创汇的主要海产品之一。

其营养成分和药用详情请参考:ke..com/view/.htm

查看详细

文蛤哪些部位不能吃?

文蛤除了壳和内脏不能食用,其他部位都可以食用,文蛤具体做法如下:

主要材料:文蛤250克,豆腐120克,黄豆50克,精盐4克,香油15毫升,生姜10克。

1,文蛤用盐水养上1、2天的样子,让其吐干净沙子

2,黄豆加清水泡发

3,文蛤擦洗干净

4,生姜切片,和黄豆、清水一起入锅煮制,要把黄豆煮至熟透

5,待黄豆煮好熟透后,把文蛤加入

6,再加入切块的豆腐

7,大火烧开,撇去浮沫,继续煮8-10分钟

8,关火后,淋入香油和食盐调味即可完成

9,成品图

扩展资料

文蛤生活习性:文蛤具有随水质因子变动或生长习性由中潮区向低潮区下带移动的习性,俗称"跑流"。即在生长过程中除能借助其斧足移动外,还可以通过分泌明胶质带而随潮流移动。

移动发生的季节,主要是在5月下旬到6月下旬和9月中旬至下旬这两个阶段的大潮期的涨潮初期和退潮末期,尤以5—6月最盛。潮流停止后,移动即终止,文蛤潜入滩中,透明带消失。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8-20 热度: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