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种植海拔多少最合适?

羊肚菌是一种野生珍贵菌,长于春末至秋初,大多长在海拔米左右的针叶阔叶林混交林中,由于它的菌盖表面凹凸不平[52石斛网www.52shihu.com],状如羊肚,所以叫羊肚菌

羊肚菌怎么种植?

羊肚菌属于子囊菌类,是野生的菌类。从50年代起科技工作者就进行人工驯化栽培,但到目前为止,羊肚菌的栽培还在驯化实验阶段。多年前,在广东和四川已有羊肚菌的栽培报道,但经过多年还没有进行规模性生产的实践,技术非常不成熟,产量很低,没有成功的经验,也没有经济效益。

如果您想驯化栽培,试验一下,现介绍一些方法,供参考:

1、栽培料配方

(1)农作物秸秆粉74。5%、麸皮20%、磷肥1%、石膏1%、石灰0。5%、腐殖土3%。

(2)木屑75%、麸皮20%、磷肥1%、石膏1%、腐殖土3%。

(3)

棉籽壳75%、麸皮20%、石膏1%、石灰1%、腐殖土3%。

(4)

玉米芯40%(粉碎)、木屑20%、豆壳15%、麸皮20%、磷肥1%、石膏1%、糖1%、草木灰2%。

2、菌袋制作与培养

以上培养料的料水比为1∶1。3,拌好料后,堆积发酵20天,料温最高达到60-65℃,含水量达60%左右。然后装袋,规格17*33cm的塑料袋,每袋装料0。5-0。6kg。在100℃温度下,常压消毒10h,冷却后,菌袋两端接入菌种。

培养:在20-22℃温度下培养30-35天,菌丝体能够长满袋,就可以进行栽培了。

3、栽培方法

(1)室内脱袋栽培。菇房使用必洁仕牌二氧化氯消毒剂消毒后即可栽培。先在每层床面上铺塑料布,在上面放入3-4cm厚的腐殖土,拍平,脱去塑料袋,将菌棒逐个排列在床架上,每平方米床面可排列17厘米×33cm的塑料菌袋40个左右。排完菌棒后轻喷水1次,及时覆土3~5cm,表面盖2

cm厚的竹叶或阔叶树落叶,保持土壤湿润,1个月后可长出子实体。南方地区3月10日至4月20日出菇最佳,北方地区日光温室在2-4月能够出菇。

(2)室外脱袋栽培。选择光照为三分阳七分阴的林地作畦。畦宽1m,深15~20cm。整好畦后喷水或轻浇水一次,用必洁仕牌二氧化氯消毒剂5000倍液喷雾消毒。脱袋排菌棒和出菇方法与室内栽培相同,菌袋直接接触土壤。注意畦内温度变化,温度需要保持12-22℃之间,保持散射光条件,防止阳光直射。

4、管理措施:羊肚菌喜湿,生长环境必须保持空气相对湿度80%-95%。在室外栽培,冬季尤其是早春,南方雨水较多,温度合适,则菌丝体、子实体生长良好。如早春遇干旱,必须适时浇水。早春在几周之内有4~16℃的低温条件,能刺激羊肚菌子实体的形成;如果这时温度变化剧烈(低于4℃或高出16℃),都会影响子实体的发育。北方日光温室如果相对湿度低,应该浇水,提高空气湿度。总之,在早春对羊肚菌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条件是栽培成功的关键。

查看详细

羊肚菌需要什么原料来种植?

熟料脱袋栽培

将料拌好,用17×33cm的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装料,每袋约500克,然后高压或常压灭菌。灭菌后接种,置25℃下培养,待菌丝满袋后再延长培养5-6天,使菌丝充分生长,即可栽培。

(1)室内脱装栽培。菇房消毒后,先在每层床面上铺一块塑料薄膜,然后铺3cm厚的腐殖土,拍平后再将脱去塑料袋的菌棒逐个排列在床上,一般1平方米床面可排40个,排完菌棒后轻喷水一次即可覆土3-5cm,表面再盖2cm厚的阔叶树落叶,保持土壤湿润,空气湿度85%-95%,一般一个多月,气温在4。4-16℃就可出子实体。

(2)室外脱袋栽培:室内培养好的菌棒也可移到室外栽培。选择光照为3阳7阴的林地作畦,畦宽1m,深,长度不限,整好畦后喷或轻浇水一次,用10%石灰水杀灭害虫和杂菌。脱袋排菌棒方法与室内栽培相同,只是底层可不铺塑料薄膜,但要注意畦内温度变化,防止阳光直射。

室外生料栽培

在室外选择3阳7阴或半阴半阳、土质疏松潮湿、排水良好的地方,挖深的坑,坑底先用水浇湿,将上面任一配方料,按比例称好,用水拌匀,在底层铺一层料,压平后约4-5cm,每平方米用菌种(12×28cm)2袋,掰成核桃大小菌块,均匀撒在料上,然后用薄层细腐殖土覆盖。再在其上铺第二层料,厚仍为4-5cm,压平后再以同法播种。播完后用疏松腐殖土覆盖、厚度为3-5cm,再盖一层阔叶树叶,以保温保湿。盖完后适当洒些水,为防止人或牲畜践踏及强光直射,在树叶上搭盖一些树枝。

纯野生自然生长

野生羊肚菌分布于我国河南、陕西、甘肃、青海、西藏、新疆、四川、山西、吉林、江苏、云南、河北、北京等地区。[4]羊肚菌是一种野生珍贵菌,由于它的菌盖表面凹凸不平,状如羊肚,故名羊肚菌。羊肚菌为马鞍菌科羊肚菌属珍稀的食、药两用真菌,早已被收录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书中。有着农业部背景资源的土货哆网选用野生羊肚菌,子实体较小或中等,6-14。5cm,菌盖不规则圆形,长圆形,长4-6cm,宽4-6cm。表面形成许多凹坑,似羊肚状,淡黄褐色,柄白色,长5-7cm,宽粗2-2。5cm,有浅纵沟,基部稍膨大,生长于阔叶林地上及路旁,单生或群生。

农业种植技术到中国有机农业网找找吧

查看详细

羊肚菌种植风险有多大还有这后期的销售如何?

羊肚菌的种植风险很大,销路不是很好。它的种植技术不难,还没有普通食用菌难,说难听点是人都能种的东西,价格每年都降很多。

①羊肚菌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品种,因其菌盖表面凹凸不平、状如羊肚而得名。

②羊肚菌,又名草笠竹,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和药用菌。

③羊肚菌于1818年被发现。用于食积气滞、脘腹胀满、痰壅气逆喘咳。

④羊肚菌又称羊肚菜、羊蘑。其结构与盘菌相似,上部呈褶皱网状,既像个蜂巢,也像个羊肚,因而得名。

⑤羊肚菌在山火之后的两至三年内产量特高,因此北美的采摘者会根据山火来采集羊肚菌。然而,当火灾被控制后,在同一个地区内,它的生长数量会年复一年地减少。

⑥野生羊肚菌分布于我国陕西、甘肃、青海、西藏、新疆、四川、山西、吉林、江苏、云南、河南、河北、北京、湖南、贵州等地区。

⑦羊肚菌是一种野生珍贵菌,由于它的菌盖表面凹凸不平,状如羊肚,故名羊肚菌。在自然环境下生长,单体可达二百多克,目前我国已发现的羊肚菌有20多种。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7-26 热度:2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