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一年能繁殖多少次?

这个要根据您养殖地区的气候因素,管理方式,养殖密度等诸多因素有关。我在东北这边室外的繁殖季节是4月底开始到10中旬左右,每年大概6~7个月的繁殖时间,每年正常繁殖量是一斤繁殖八斤,一亩地养殖密度达到最大的话最多也就是一千五百斤到两千斤,在多的话就有外逃的了。

蚯蚓性喜温暖潮湿。在自然条件下,除严冬或干旱外,一般在暖和季节都能繁殖。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一年四季都能繁殖。蚯蚓从卵茧产下至发育成熟并开始产卵作为一个生育周期,其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有很大关系。

红蚯蚓的最适生长温度在25℃左右。蚯蚓是雌雄同体的动物,但必须异体交配。性成熟的蚯蚓(即出现生育环)在交配1周后各自产卵。但产卵频率与温度有很大关系。温度低于10℃时,要35天左右才产卵一粒;温度在18~25℃,湿度30%~50%,通风换气好时,一般1。5~4。5天就产卵一粒;当温度高达

35℃时,产卵数量下降。卵茧孵化与温度也有很大关系。当温度低于8℃,卵茧停止孵化;15℃时,卵茧约33天孵化出幼蚓,孵化率97%,平均每个卵茧孵出幼蚓6。8条;当平均温度在20℃时,19天孵化幼蚓;32℃时,10天便可孵出,但孵化率仅33%,平均每个卵茧孵出幼蚓2~3条

性成熟的蚯蚓一年之内最多可12次。

在适宜的条件下,性成熟的蚯蚓能每月繁殖一次。刚产下的卵透明,呈椭圆或纺锤形,最初呈乳黄色,7天左右即变成红色,再经7天左右,即可孵化成小蚯蚓。

发育进行的时间因种而异,由一周到数月不等。环毛蚓需2-3周,正蚓需12-13周。寿命由一年到数年。正蚓有的可生活长达6年,一般一年后性成熟。

扩展资料

蚯蚓生活习性

1、温度

一般来说,蚯蚓的活动温度在5-30℃,0-5℃进入休眠状态,0℃以下死亡,最适温度为20-27℃左右,也是蚓茧卵的最适温度,32℃以上时停比生长,40℃以上死亡。

2、湿度

蚯蚓是利用皮肤来呼吸的,所以蚯蚓身体必须保持湿润,蚯蚓体内水分占体重的75%以上[52石斛网www.52shihu.com],防比水分丧失是蚯蚓生存的关键,因而饲料的湿度应保持在70%左右为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蚯蚓

(无脊椎动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蚯蚓养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活习性

性成熟的蚯蚓一年之内最多可12次。

在适宜的条件下,性成熟的蚯蚓能每月繁殖一次。刚产下的卵透明,呈椭圆或纺锤形,最初呈乳黄色,7天左右即变成红色,再经7天左右,即可孵化成小蚯蚓。

发育进行的时间因种而异,由一周到数月不等。环毛蚓需2-3周,正蚓需12-13周。寿命由一年到数年。正蚓有的可生活长达6年,一般一年后性成熟。

扩展资料

蚯蚓生活习性

1、温度

一般来说,蚯蚓的活动温度在5-30℃,0-5℃进入休眠状态,0℃以下死亡,最适温度为20-27℃左右,也是蚓茧卵的最适温度,32℃以上时停比生长,40℃以上死亡。

2、湿度

蚯蚓是利用皮肤来呼吸的,所以蚯蚓身体必须保持湿润,蚯蚓体内水分占体重的75%以上,防比水分丧失是蚯蚓生存的关键,因而饲料的湿度应保持在70%左右为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蚯蚓(无脊椎动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蚯蚓养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活习性

蚯蚓性喜温暖潮湿。在自然条件下,除严冬或干旱外,一般在暖和季节都能繁殖。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一年四季都能繁殖。蚯蚓从卵茧产下至发育成熟并开始产卵作为一个生育周期,其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有很大关系。红蚯蚓的最适生长温度在25℃左右。蚯蚓是雌雄同体的动物,但必须异体交配。性成熟的蚯蚓(即出现生育环)在交配1周后各自产卵。但产卵频率与温度有很大关系。温度低于10℃时,要35天左右才产卵一粒;温度在18~25℃,湿度30%~50%,通风换气好时,一般1。5~4。5天就产卵一粒;当温度高达35℃时,产卵数量下降。卵茧孵化与温度也有很大关系。当温度低于8℃,卵茧停止孵化;15℃时,卵茧约33天孵化出幼蚓,孵化率97%,平均每个卵茧孵出幼蚓6。8条;当平均温度在20℃时,19天孵化幼蚓;32℃时,10天便可孵出,但孵化率仅33%,平均每个卵茧孵出幼蚓2~3条

参考资料:农业博客

额···很多次吧,整年都可以的

把一条蚯蚓截成2段~过段时间等一条长好了再截不就可以了

蚯蚓的特征是什么?

特征:

1、蚯蚓没有眼睛,但整个身体能感觉明暗。

2、蚯蚓透过皮肤呼吸,蚯蚓怕太阳晒,愿意在地下的洞里。

3、蚯蚓被切成两半,仍能活下来,长成两条蚯蚓。

4、蚯蚓是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的动物,但必要时也能自我受精生殖。

外形特点:

体长约体重约0。7-4克。生活在潮湿、疏松和肥沃的土壤中身体呈长圆筒形褐色稍淡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腹面颜色较浅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在蚯蚓爬行时起固定支撑作用和辅助运动作用。

扩展资料:

蚯蚓生活习性:

六喜

1、喜阴暗:

蚯蚓属夜行性动物,白昼蛰居泥土洞穴中,夜间外出活动,一般夏秋季晚上8点到次日凌晨4点左右出外活动,它采食和交配都是在暗色情况下进行的。

2、喜潮湿:

自然陆生蚯蚓一般喜居在潮湿、疏松而富于有机物的泥土中,特别是肥沃的庭园、菜园、耕地、沟、河、塘、渠道旁以及食堂附近的下水道边、垃圾堆、水缸下等处。

3、喜静:

蚯蚓喜欢安静的周围环境。生活工矿周围的蚯蚓多生长不好或逃逸。

4、喜温暖:

蚯蚓尽管世界性分布,但它喜欢比较高的温度。低于8℃即停止生长发育。繁殖最适温度为22~26℃。

5、喜酸甜:

蚯蚓是杂食性动物,它除了玻璃、塑胶和橡胶不吃,其余如腐植质、动物粪便、土壤细菌、真菌等以及这些物质的分解产物都吃。蚯蚓味觉灵敏,喜甜食和酸味。厌苦味。喜欢热化细软的饲料,对动物性食物尤为贪食每天吃食量相当于自身重量。食物通过消化道,约有一半作为粪便排出。

6、喜独居:

蚯蚓具有母子两代不愿同居的习性。尤其高密度情况下,小的繁殖多了,老的就要跑掉、搬家。

六畏

1、畏光:

蚯蚓为负趋光性,尤其是逃避强烈的阳光、蓝光和紫外线的照射,但不怕红光,趋向弱光。如阴湿的早晨有蚯蚓出穴活动就是这个道理。阳光对蚯蚓的毒害作用,主要是阳光中含有紫外线。据阳光照射试验,蚯蚓进行阳光照射15分钟66%死亡,20分钟则100%死亡。

2、畏震:

蚯蚓喜欢安静环境不仅要求噪音低,而且不能震动。靠近桥梁、公路、飞机场附近不宜建蚯蚓养殖场。受震动后,蚯蚓表现不安,逃逸。

3、畏浸性

4、畏盐

5、畏辣

6、畏冷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蚯蚓

查看详细

蚯蚓在多少温度保存?

一、蚯蚓的生活习性

1、喜温:15℃-25℃为最佳温度,为了创造最佳温度,冬季扣塑料大棚或盖塑料布,夏季盖稻草,多洒水降温,0℃-5℃冬眠,0℃以下冻死,40℃以上死亡,32℃以上停止生长,北京地区10月25日扣棚,盖塑料布,第二年4月10日揭掉,这样蚯蚓生长到12月20日,以后至第二年2月10日,基本上处于休眠,从2月气,防止因温度过高,蚯蚓逃亡,注意及时揭开10日以后,逐渐转入最佳温度,这时要特别注意高温天塑料布。这时最辛苦,白天把塑料布四周揭开,早晚及时盖好,并要及时浇水保湿,这样从3月到6月10日是蚯蚓生长的春季产卵高峰期,高温期,要防暑降温,最好每天浇一次水,8月206月10日至8月20日是夏季日以后至逐渐进入休眠。9月末,是蚯蚓第二次产卵高峰期。

2、喜湿、怕干:蚯蚓体内含水量80%左右,要求饵料含水量60%-80%(以用手握料,指缝滴水为准),所以要求养殖床含水量在60%以上,这样每天或隔1-2天,必须浇一次水,水不要太大,但要浇透和下层料接上,浇水时间为冬季中午浇,夏季晚上浇,春秋季节可白天浇。

3、喜暗、怕光:蚯蚓昼伏夜出,在月光下可见活动觅食,养殖床要盖稻草,保持湿润、遮光。

4、喜空气、喜静,疏松饵料有利蚯蚓生长,我们多年经验是投料前将床翻支一遍(大约20公分厚)增加透气。这一点很重要,多年来,我们发现床土底层,蚯蚓数量很少,但饵料还是有的,主要就是缺少空气,这样对蚯蚓生长不利。

二、养殖方法

1、养殖品种:赤子爱胜蚓,从日本引入的"大平二号"特点是繁殖率高,年增殖200倍以上,定居性好,耐热抗寒,适于一年四季生产,蚓体、蚓粪产量高。

2、养殖方式:建场十年,我们一直坚持露天堆肥养殖,我认为,此法低成本,是大规模生产蚯蚓产品的最佳方法,不须任何投资设备,利用一切空闲地,只要把未经发酵的牛粪、马粪、猪粪做成高15-20厘米,宽1-1。5米,长度不限,放入蚓种,盖好稻草,遮光保湿,就可养殖。我们从几平方米开始饲养,一直到现在,二百多亩地扩繁都用此法,其优点是操作方便,省去了堆制发酵一系列工作,饵料保持养分不受损失,提高了蚯蚓生长速度,易于在农村推广应用。此法也有其缺点:一旦饵料发热,蚯蚓死不见尸,夏季连雨天及暴雨过后,床内不透气,有外逃现象。避免方法是让每个养殖床都有新饵料。饵料搞堆块状,为蚯蚓创造良好自下而上条件。此种方法的关键是要使饵料保持含水量在60-70%,不可过干过湿,否则饵料就会发热造成死亡。

三、繁殖和生长

1、产茧量:大平二号蚯蚓每条年产茧在56-58个之间,其中春季占40%,夏季25%,秋季27%,冬季8%。

2、孵化率:一个蚓茧平均孵出幼蚓5-8条,最多12条,但是发育完全的幼蚓一般只有3-4条。不同温度孵化所需时间,孵化率不同。

温度湿度%

孵化率(%)89。395。。784。

孵化期(天)

幼蚓生长(天)

成蚓(天)

3、生长期:期幼蚓体重增加缓慢,进入毓期后,增长也缓慢,只有在性成熟期前后一个月内,蚯蚓生长最快。此时采取可获取高产。另外,蚯蚓生长速度与饵料状态有密切关系。尽管饵料相同,由于其碎细度不同,幼蚓的生长速度可相差1。5倍,所以要保持饵料碎细状态,避免饵料有大小团块(如出现团块,可用水浇湿捣碎),保证蚯蚓快速生长。

4、养殖密度:种蚯蚓数量,应控制在每平方米1万条以内,生产蚓群每平方米3公斤(2-3。1万条),前期幼蚓3万条/平方米,后期下降到2万条。

5、产量:每平方米产量可达10公斤/年,一般在6-8公斤,(因北方每年生产期只有8-10个月)饵料每消耗25-30公斤,可产1公斤鲜蚓,并可获得70%蚓粪,我们多年经验是5方牛粪产一吨蚓粪,鲜蚓50公斤

四、饲养管理

1、饵料的投喂:及时喂给蚯蚓充足的饵料,是保证蚯蚓快速生长的重要措施。将饵料采用堆块上投法,厚度为10厘米,不要将床面盖满,不求平整,以便分离蚯蚓。

2、蚯蚓养殖温度:最佳温度在15-25℃。冬季采用加厚养殖床到40-50厘米,饵料上盖稻草,再加塑料布,保温、保湿,夏季力争每天浇一次水降温。分期饲养:可分成种子群、繁殖群、生产群,薄饲勤翻,每月给料2次,上料前先翻床,每次给料厚度为10厘米,始终保持饵料新鲜透气,适时采收:夏季每月采收一次,春、秋季节每1。5月采收一次,采收后及时补料。轮换更新:种蚓要每年更新一次,养殖床每年换一次,以保蚓群的旺盛,防止蚯蚓因自然发展而造成种群衰退

3、饵料:最好是牛粪、猪粪、马粪、羊粪、兔粪,猪、羊、兔粪加秸杆、稻草。

五、蚯蚓的采收最佳方法是自然光照采集法。在养殖床发现蚯蚓,密度达到2-3万条/平方米,80%个体达到0。3克以上,是最佳采收时间。采收时,提取前24小时前浇足水,不可过干过湿,然后将养殖床上面10厘米饵料的70%集中在水泥地面或塑料布上,利用蚯蚓怕光的特点,逐层扒开,将饵料扒净,最后,使蚯蚓集中在底层,达到收集目的。

在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业中,由于有害饲料添加剂和药物滥用,动物机体微生态失调,畜产品中药物残留已到了不容置疑的地步。这不仅有害于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更阻碍了我国畜牧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减少直至彻底杜绝农作物、肉蛋奶中的病菌病毒和药物残留,已成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发展绿色农业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而蚯蚓养殖业为绿色农副产品带来了希望。

根据我国国民物质生活水平和农业生产发展现状,对于千千万万的农民来说,在我国加入WTO后,首要任务是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潮流,发展绿色农业,提高农副产品效益。蚯蚓养殖业近几年在国内外市场脱颖而出,在特种养殖中独树一帜,为发展绿色农业提供了丰富的饲料添加剂和天然肥料。蚯蚓投资小,易养殖,它不像其他特种动物产品那样昂贵,老百姓消费不起,到头来多数养殖户因找不到销路而赔本钱、搭工夫。蚯蚓的消费市场是国内外农业,消费对象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自已,产品应该不愁销路。

据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对天津市宁河县蚯蚓购销养殖总场的干蚯蚓产品检验分析,含脂肪5。25%,粗蛋白61。73%,灰分7。59%,碳水化合物12。5%,钙0。41%,磷1。01%,每100mg含有:谷氨酸8。83,天门冬氨酸6。33,亮氨酸4。73,赖氨酸4。19,精氨酸4。09,19种氨基酸总和为58。56mg。药用、营养价值都很高的蚯蚓蛋白酶制剂、蚯蚓微生物制剂和蚯蚓添加剂在养殖业中的广泛应用,在促进动物生产性能和提高动物的健康水平方面显露出明显效果。而且生产的畜禽产品完全是绿色食品,蚯蚓产品成为绿色动物生长剂和天然保健剂,在国际贸易中具有较大的优势。

在种植业中,大量实践证实,施过蚯蚓粪的农田土质松软,比施用其它肥料根系发达。我国农业部肥料质检中心首次对天津市宁河县蚯蚓购销养殖总场生产的蚯蚓粪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蚯蚓粪颗粒均匀、无味卫生,保水透气能力比一般土壤提高3倍,氮磷钾含量分别达1%—1。4%,含有17种氨基酸,有机质42。2%,腐殖酸25。6%,有益菌达到2×105-8个/每克。蚯蚓粪生产的粮、菜、棉、油、茶、苗木、花草专用生物肥和重茬肥,不仅肥效高,抑制有害菌、病毒的效力也很强。通过微生物间的拮抗作用,防治了土传病害的发生,而且由于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大量繁殖,可提高地温。此外利用其中所含的大量有机质的亲水性和吸附性,使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大幅度提高,对过剩的养分也能长期保存,保证作物持续稳定地吸收肥水而健壮成长。根基培育不好,果实肯定丰收不了。只有改好土壤,育好根苗,才是各种作物的首选之道。蚯蚓粪经过微生物发酵处理可以变成高档生物肥,能促使植物生长,并节省大量农药、化肥,生产的绿色植物都符合绿色食品标准。入世后,绿色农产品巨大的消费需求空间,给蚯蚓粪生物肥产品的生产和应用创造了更广阔的市场。

查看详细

蚯蚓的作用是什么?

作用

蚯蚓作用可以促进Cu、Zn、Cd、Ni等重金属向交换态和水溶态转化,但对Pb,、Cr化学形态的影响较小,并且蚯蚓对重金属形态影响的综合效果达到显著水平(P=0。0351)。本研究结果说明蚯蚓具有活化污泥中Cu、Zn、Cd、Ni等重金属的作用,这与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然而,在本试验中蚯蚓对Pb,、Cr等重金属的形态未产生显著影响,这说明Pb、Cr等重金属在污泥中形态较为稳定,不容易被活化。

蚯蚓能够对许多决定土壤肥力的过程产生重要影响,被称为“生态系统工程师”。它通过取食、消化、排泄和掘穴等活动在其体内外形成众多的反应圈,从而对生态系统的生物、化学和物理过程产生影响。蚯蚓生态系统中既是消费者、分解者,又是调节者,它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具体表现在:

a)对土壤中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循环等关键过程的影响;

b)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c)与植物、微生物及其他动物的相互作用。蚯蚓活动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受蛆酬生态类群、种群大小、植被、母岩、气候、时问尺度以及土地利用历史的综合控制。蚯蚓外来种入侵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以及蚯蚓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影响是两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土壤本身的复杂性,蚯蚓自然历史和生物地理学知识的缺乏,野外控制蚯蚓群落方法的滞后等都限制了蚯蚓生态学的发展。 

近些年来,世界上一些开发蚯蚓食品的贸易正在逐步增加,每年正在以20%的速度增长蚯蚓作为食品富含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美国、非洲等某些国家,用蚯蚓来做各种菜肴、罐头等食品,在我国台湾省蛆叫食品很流行,大约有20-30种点心以及菜肴。在我国四川成都等地区已经出现把蚯蚓引入到餐桌的现象,用它制作各种调味包等等。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比如蚯蚓体内的一些重金属、药物残留问题,人们开始对蚯蚓食品存在的疑惑和不安,因此它阻碍着蚯蚓在食品方面的发展,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健康成为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蚯蚓含丰富的蛋白质,要高于一些肉类和鸡蛋,未来昆虫类食品将成为人们主要蛋白质来源。因此,蚯蚓食品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蚯蚓粪主要用于生物肥、改善土壤、解毒、吸附剂、预防病虫害等方面。和一般的肥料不同的是,它无臭、无味、呈粒状、吸水渗透性较好。有研究表明,和牛粪对比,它含矿物质量要多。据报道,在蛋鸡限饲期加入40%左右的蚯蚓粪来替代全价饲料,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在肉鸡的饲粮中添加一些蚯蚓粪,可减少鸡舍NH3和鸡腹水病的发生,同时还提高了增重,降低饲养成本,增加肉鸡的养殖效益。

蚯蚓粪施入土壤里,一方面可调节土壤的物理特性,利于植物生长,另一方面可明显的增加土壤里的营养含量,增强土壤的肥力。蚯蚓吃了畜禽粪便后,排出叫粪,它不但可以作为良好的饲料和肥料,还可以是畜禽良好的除臭剂。在日本某钢铁公司,利用蚯蚓粪来净化污水,起到除臭的作用。在蛋鸡舍内加入一些蛆叫粪可减少鸡粪中H2S,NH3,达到了一定的除臭目的。在土壤中加入一些蚯蚓粪可有效地预防病虫害,减少植物的发病率。

拓展资料:

蚯蚓俗称地龙,又名曲鳝,是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的代表性动物。蚯蚓是营腐生生活动物,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以腐败的有机物为食,生活环境内充满了大量的微生物却极少得病,这数蚯蚓体内独特的抗菌数免疫系统有关。

在科学分类中,它们属于单向蚓目。身体呈圆筒状(与线形动物的圆柱形区别),两侧对称,具有分节现象: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在第十一节以后,每节的背部中央有背孔;没有骨骼,属于无脊椎动物,体表裸露,无角质层。除了身体前两节之外,其余各节均具有刚毛。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生殖时借由环带产生卵茧,繁殖下一代。目前已知蚯蚓有2500多种,达尔文1881年就曾指出,蚯蚓是世界进化史中最重要的动物类群。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蚯蚓

查看详细

蚯蚓是卵生还是胎生?

是卵生。

蚯蚓雌雄同体,生殖腺1-2对,有体腔管起源的生殖导管,性成熟时体表出现环带(),交配时可相互授精,卵产于环带中,脱落后形成卵茧,直接发育。

刚毛简单,8个,有时很多,排成环状,精巢1-2对,一般在10-11节,雄性生殖孔一对,位于后精巢之后2个或更多的体节上,即在14节之后。卵巢一对,位于第13节,环带较厚,卵黄较少。

扩展资料:

蚯蚓养殖的环境要求

1、温度

一般来说,蚯蚓的活动温度在5-30℃,0-5℃进入休眠状态,0℃以下死亡,最适温度为20-27℃左右,也是蚓茧卵的最适温度,32℃以上时停止生长,40℃以上死亡。 

2、湿度

蚯蚓是利用皮肤来呼吸的,所以蚯蚓身体必须保持湿润,蚯蚓体内水分占体重的75%以上,防止水分丧失是蚯蚓生存的关键,因而饲料的湿度应保持在70%左右为宜。 

3、酸碱度(pH值)

蚯蚓生长在pH值6-8的范围内较好,且产蚓茧最多。 

4、通气

蚯蚓是靠大气扩散到土壤里的氧气进行呼吸的,土壤通气越好,其新陈代谢越旺盛,不仅产蚓茧多,而且成熟期缩短。 

5、食物

投喂食物不足或质量不高会使蚯蚓间争食,导致生殖力下降,病虫害蔓延,死亡率增加,部分蚯蚓逃逸或生长缓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蚯蚓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7-24 热度: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