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鲥鱼好吃?

不会是长江鲥鱼吧。如果不是,那很可能是珠江鲥鱼,冰过的,建议红烧。

长江里早就绝迹了,海鲥鱼得用肉红烧(钱塘江的或是珠江的),特美。

是钱塘江的或是珠江的,而且还是冰的,味道差的很,肉很老,味有点酸~

蒸鲥鱼是江苏地区传统名菜,属于苏菜系,鱼身银白,肥嫩鲜美,爽口而不腻。食时,若再蘸以镇江香醋和姜末,更是别有风味。此菜为江南三味之一。鲥鱼的脂肪含量很高,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对防止血管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大有益处。鲥鱼肉味甘、性平,有强壮滋补、温中益气、暖中补虚、开胃醒脾、清热解毒的功效。

制作工艺

1、香菇去蒂,洗净[52石斛网www.52shihu.com],切片;

2、姜洗净,切片;

3、熟火腿切片;

4、香菜择洗干净,切段;

5.、春笋去皮洗净,切片;

6、葱去根须,洗净,切段;

7、将鲥鱼挖去鳃,沿胸尖剖腹去内脏,沿脊骨剖成两片,各有半片头尾;

8、取用软片洗净,用洁布吸去水;

9、将猪网油洗净,晾干;

10、用手将鱼尾提起,放入沸水中烫去腥味后,鱼鳞朝上放入盘中;

11、将火腿片、香菇片、笋片相间铺放在鱼身上;

12、再加熟猪油、白糖、精盐、虾米、料酒、鸡清汤100毫升,盖上猪网油,放上葱段、姜片;

13、上笼用旺火蒸约20分钟至熟取出,拣去葱姜,剥掉网油;

14、将汤汁滗入碗中,加白胡椒粉调和;

15、再浇在鱼身上,放上香莱即成;

16、上菜时带有姜、醋碟,以供蘸食。

  

鲥鱼杀了以后怎么保鲜?

杀好的鱼如果不想立即食用,就必须采用正确的方法保存起来,否则就有可能导致鱼肉变质变味。用以下四种方法保存杀好的鱼就不会变质变味了。

方法一:将杀好的鱼用细盐抹匀腌好,放在冰箱的冷藏室里可保存6小时左右,就不会变质变味而且更加筋道入味,如果抹上细盐再包上保鲜膜,保鲜的效果就更加完美了。

方法二:将杀好的鱼浸入10%左右的盐水中,在30度的气温下也可保存3~4天,而且不会让鱼肉变质变味。

方法三:把杀好的鱼放在80~90度的热水中,稍烫至外表发白时就捞出来,放凉后包上保鲜膜冷藏保存,保鲜24小时是不会变质的。

方法四:用芥末均匀地涂遍鱼身和鱼肚内部,然后把鱼装入保鲜袋并扎紧袋口,冷藏3天左右都不会变质变味。

查看详细

什么是海鲥鱼?

以下来源于网络:

鲥鱼,体长椭圆形,侧扁。长约24厘米,大者达50厘米以上。

头:头侧扁,前端钝尖,口大,端位,口裂倾斜,下颌稍长,上颌正中有一缺刻,后端达于眼后缘的下方。鳃耙

细密。鳞片大而薄,上有细纹;无侧线,体侧纵列鳞41~47;横列鳞16~17。

腹:腹部狭窄,腹面有大形而锐利的棱鳞,排列成锯齿状的边缘,腹鳍前为17~19,腹鳍后为12~15。腹鳍极小,胸鳍、腹鳍基部有大而成长形的腋鳞。背鳍17~18,起点与腹鳍相对。臀鳍18~20。尾鳍深分叉,被有小鳞。

休背及头部灰黑色,上侧略带蓝绿色光泽,下侧和腹部银白色,腹鳍、臀鳍灰白色,尾鳍边缘和背鳍基部淡黑色。鲥鱼4~6月间生殖季节溯河而上,在江何的中、下游产卵繁殖。食物主要为浮游生物,有时亦食其他有机物。[1]

鲥鱼-生活习性

鲥鱼

鲥鱼为溯河产卵的洄游性鱼类,因每年定时入江而得名。平时生活于海中,每年2月下旬至3月初,生殖群体由海洋溯河作生殖洄游,在5-7月,当水温达28℃左右时,即在江河的支流或湖泊中有洄水缓流、沙质底的江段繁殖。产卵时间多在傍晚或清晨,生殖后亲鱼仍游归海中。幼鱼则进入支流或湖泊中觅食,至9-10月才降河入海。鲥鱼在长江的产卵场,比较集中在鄱阳湖及赣江一带,少数逆水而上到洞庭湖入湘江,极少数上溯到宜昌附近。在珠江,则主要在西江下游江段产卵,上溯可达广西桂平。鲥鱼为滤食性鱼类,主要以浮游生物为主食,有时亦食硅藻及其它有机物的碎屑;但在生殖洄游期间,亲鱼很少进食。性成熟年龄一般为3+龄。

鲥鱼-地理分布

鲥鱼为洄游性鱼类,入江河产卵时鱼群集中,形成捕捞旺季。主要产地在长江流域,以下游镇江、南京产量较多,珠江的西江在70-80年代也可见。

鲥鱼-物种现状

鲥鱼

鲥鱼在溯河产卵过程中,常结成大群。长江下游在1970年以前常年产量为500吨左右,1974年高达1500吨。由于过度捕捞繁殖亲鱼和索饵肥育的幼鱼,造成补充群体急剧减少。此外,鲥鱼的主要产卵场赣江的平流梯级枢纽工程的兴建,阻断了鲥鱼的产卵洄游路线,破坏了产卵场。由于数种原因,鲥鱼的资源急剧下降,从20世纪80年代始,鲥鱼的种群数量已处于濒危状态。

1988年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而今天,人们难睹鲥鱼美丽的风采。

鲥鱼-物种价值

鲥鱼营养成分如下

食部每100克含水分65克,蛋白质16.9克,脂肪16.9克,碳水化物0.2克,灰分1克;钙33毫克,磷216毫克,铁2.1毫克,硫胺素微量,核黄素0.14毫克,尼克酸4毫克。

1.鲥鱼味鲜肉细,营养价值极高,其含蛋白质、脂肪、核黄素、尼克酸及钙、磷、铁均十分丰富;

鲥鱼

2.鲥鱼的脂肪含量很高,几乎居鱼类之首,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对防止血管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大有益处;

3.鲥鱼鳞有清热解毒之功效,能治疗疮、下疳、水火烫伤等症。

4.鲥鱼肉性味甘、温,有滋体强身之功效,蒸食能补虚劳。将鱼蒸出之鱼油,涂于水火烫伤处,疗效甚佳

药用如下:

《本草纲目》称鲥鱼“肉,甘平无毒,补虚劳。蒸油,以瓶盛埋土中,取涂烫火伤,甚效。”

《日用本草》:凡食鲥鱼,不可煎熬,宜以五味同竹笋、荻芽带鳞蒸食为佳。

《随息居饮食谱》:鲥鱼甘温,开胃,润脏,补虚

广东有句话:“春鳊,秋鲤,夏三黎”。三黎即鲥鱼.鲥鱼肉细嫩,脂肪厚,脂肪中有一层不饱和脂肪酸,在蒸熟的时候有一种独特的香味,不饱和脂肪酸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味鲜美,营养丰富,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6.9克、不饱和脂肪17克,是我国名贵鱼类之首,亦为长江三鲜之首。鲥鱼之说:鲥鱼最为娇嫩,据说捕鱼的人一旦触及鱼的鳞片,就立即不动了。所以,苏东坡称它“惜鳞鱼”。况且鲥鱼不能离开水面,出水即亡,因此运往京师一定要快速行进,以保持其新鲜。著名评话家王少堂在他的《宋江》一书中,对鲥鱼的特性有段描述:“鲥鱼生得最娇。它最爱身上的鳞呀,它一声离了水,见风见光,随时就死了,活鲥鱼很不易吃到。鲥鱼称为鱼中的贵族,她自身中有一种独特的个性,鲥鱼雍容华贵,典雅清高,世人难得一窥其鲜活美貌,所以她那么得人喜欢的原因。

查看详细

鲥鱼怎么读?

拼音:鲥(shí)鱼(yú)

英文名:

拉丁文名:

地方名:时鱼、三来、三黎鱼、迟鱼、鲥刺

鲥鱼为洄游性鱼类,入江河产卵时鱼群集中,形成捕捞旺季。主要产地在长江流域,以下游镇江、南京产量较多,珠江的西江在70-80年代也可见。

查看详细

鲥鱼怎么钓?

鲥鱼古称鱼,长可达70厘米,属洄游性鱼类,每年春由海溯江河而上产卵。我国各通海的江河皆产此鱼,尤以长江鲥鱼味最美,历来被称为“长江三鲜”之首。因鲥鱼每年准时进入江河故得名鲥鱼。清明前,它们由海入江河,鳞薄而圆,是鱼脂凝成,肉肥嫩鲜美,也最易钓取。它们主食浮游生物,生活在江河口的中上层水域,入江后变为杂食性。

钓鲥鱼多用船钓,即将船固定于离岸300~500米水流较缓区,在船的两侧下钩,拉砣钓、抛竿或手竿皆可。长线,底砣,线上拴2~5只鱼钩,水表用单子大浮漂,使饵处于水表下0.5~2米深度,在流水中摇晃。

另外,还可用多钩延绳钓。饵用活虾或虾粉拌面粉蒸后,捏粒挂钩,或用孑拌黄豆粉、面粉,蒸熟后挂钩。如无船,可立于江湾或矶头处顺水抛钩。清明至谷雨以后,鲥鱼繁殖结束,顺江河而下时仍可垂钓,但吃钩率差,此时鲥鱼鱼鳞变硬,肉松而粗,肉味不如清明前鲜美。自每年5月至次年1月,鲥鱼便再无踪影可寻了。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10-13 热度: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