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橼的简介

香橼可能我们不太能了解是什么东西,因为在生活中我们不是能够经常接触到,就算我们接触到但是我们不是专业人士可能也不太清楚它的作用是什么。其实大家有所不知香橼是一类中药材,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香橼的药用价值有哪些吧。

香橼又名枸橼,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香橼是植物香橼和药材香橼的统称。植物香橼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植物,生于海拔350米到1750米的 高温多湿环境。云南西双版纳的阔叶林中,有处于半野生状态的香橼。中药材香橼是植物香橼和同属植物香圆(学名:Citrus wilsonii Tanaka)的成熟果实。主产于浙江、江苏、广东、广西等地。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趁鲜切片,除去种子及瓤,晒干或低温干燥。具有理气宽中,消胀降痰之 功效。此外,可用作砧木,但只可嫁接佛手,对其他种类严格不亲和。

形态特征

植物

香橼树不规则分枝的灌木或小乔木。新生嫩枝、芽及花蕾均暗紫红色,茎枝多刺,刺长达4厘米。单叶,稀兼有单身复叶,则有关节,但无翼叶;叶柄 短,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12厘米,宽3-6厘米,或有更大,顶部圆或钝,稀短尖,叶缘有浅钝裂齿。总状花序有花达12朵,有时兼有腋生单花; 花两性,有单性花趋向,则雌蕊退化;花瓣5片,长1.5-2厘米;雄蕊30-50枚;子房圆筒状,花柱粗长,柱头头状,果椭圆形、近圆形或两端狭的纺锤 形,重可达2 000克,果皮淡黄色,粗糙,甚厚或颇薄,难剥离,内皮白色或略淡黄色,棉质,松软,瓢囊10-15瓣,果肉无色,近于透明或淡乳黄色,爽脆,味酸或略 甜,有香气;种子小,平滑,子叶乳白色,多或单胚。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药材

香橼(药材)为圆形或长圆形片,直径4~10cm,厚0.2~0.5cm。横切片外果皮黄色或黄绿色,边缘呈波状,散有凹人的油点;中果皮厚1~3cm,黄白色,有不规则的网状突起的维管束;瓤囊10~17室。纵切片中心柱较粗壮。质柔韧。气清香味微甜而苦辛。

地理分布

产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南部较多栽种。越南、老挝、缅甸、印度等也有。

栽培技术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52石斛网www.52shihu.com],怕严霜,不耐严寒。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砂质壤上栽培为宜。

繁殖方法

香橼用种子、扦插繁殖。种子繁殖:10月选成熟果实,切开取出种子,洗净,晾干,随即播种;或将种子用湿沙层积贮藏,春季播种。按行距30cm 开条沟,将种子均匀播人,覆土,浇水。培育2-3年定植。扦插繁殖:选2-3年生枝条,除去棘刺,剪成18cm左右的小段,在春季高温高湿季节扦插。按行 距30cm开条沟,株距12cm,斜插,将插穗露出地面1/3,覆土,压紧,浇水。培育1-2年定植。如在室内扦插,室温在25℃,并保持一定的湿度。移 栽,春季按行株距3m×3m开穴,每穴栽苗1株,覆土压紧,浇水。

田间管理

香圆每年中耕除草、施肥2-3次。5-9月施人畜粪为主,亦可追施稀液饼肥;冬季增施过磷酸钙,可行开沟环施;修剪要剪去徒长枝、过密枝。结果期要插设支柱。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煤烟病为害叶、枝消、果实。虫害有吹棉介壳虫,可用天敌大红瓢虫防治;亦可喷松脂合剂,冬季稀释8-10倍,夏季稀释20倍液。此外,还有天牛、红蜘蛛、蚜虫。

药用价值

【别名】枸橼、钩缘干、香泡树、香橼柑枸橼、香圆。

药性论述

【功效分类】理气药。

【性味归经】辛;苦;酸;温。归肝;肺;脾经。

【功效主治】胸腹满闷;胁肋胀痛;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

【用药禁忌】阴虚血燥及孕妇气虚者慎服。

各家论述

1.《本草拾遗》:去气,除心头痰水。

2.《饮膳正要》:下气,开胸膈。

3.《本草通玄》:理上焦之气,止呕逆,进食,健脾。

4.《本经逢原》:治咳嗽气壅。

5.《医林纂要》:治胃脘痛,宽中顺气,开郁。

6.《本草再新》:平肝舒郁,理肺气,通经利水,治腰脚气。

7.《本草求原》:除久哮。

8.《本草通玄》:香圆性中和,单用多用亦损正气,与参、术同行则无弊也。

9.《本经逢原》:柑橼乃佛手、香橼两种,性味相类,故《纲目》混论不分。盖柑者佛手也,橼者香橼也,兼破痰水,近世治咳嗽气壅,亦取陈者。除去瓤核用之,庶无酸收之患。

10.《本草便读》:香圆皮,下气消痰,宽中快膈。虽无橘皮之温,而究属香燥之品,阴虚血燥之人仍当禁用耳。


香橼有哪些习性?

香橼原产于亚洲。在我国浙江、福建、广东、四川一带普遍栽培,为热带树种。性喜温暖湿润、光照充足,宜肥沃、排水良好、通气性佳的沙质壤土。不甚耐寒,冬季越冬最低温度要求在5℃以上。忌干旱。香橼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枝开展,具棘刺。叶互生,呈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边缘有波状齿,先端钝,叶柄顶端无关节,无翅。花呈圆锥花序或簇生叶腋间,花瓣外面带紫色,内面白色,有香气。果椭圆形,圆形或近圆形,大小差异较大,为柠檬黄色,外皮粗厚,有芳香。花期从春至秋,开花2~3次。果熟期在10~11月。香橼在1年开花多次,芳香宜人;果实硕大而金黄,悬垂枝头,倍加秋色。适宜栽于庭院,也可盆栽。花果均可入药,有理气宽中、消胀降痰查看详细

香橼要怎样栽培?

小苗移栽需多带宿土,大苗则需带土球。盆栽后,宜放置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一般每隔2年换盆1次。盆土宜保持适度湿润。在挂果期要控制浇水。生长期间应每10~15天施淡腐熟饼液肥1次。挂果后再每10~15天,施淡肥2~3次。为使盆株多结实,促进花芽生长,在换盆时需进行打头除芽,当年生枝长到20厘米左右时需摘心,新生的侧枝也要随时摘除。在开花时还要适当疏花。修剪一般只疏剪交叉枝、重叠枝、过密枝、纤弱枝和病虫枝。查看详细

香橼树结的香橼果能吃吗?

香橼果可以吃。

在云南西南部白族,彝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人家的庭院里以香橼树做为绿化树种,当香橼果实成熟后采摘下来经过简单加工用糖煮制成香橼蜜饯,装入陶罐密封之后可以保存一两年的时间,是当地人民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宴客时招待客人的一道精美甜点。

香橼果果肉无色,近于透明或淡乳黄色,爽脆,味酸或略甜,有香气。

扩展资料

香橼的变种:佛手

佛手(学名: L。var。 ),果实在成熟时各心皮分离,形成细长弯曲的果瓣,状如手指,故名佛手。佛手通常用作中药,或因其果形奇特,而作为观赏植物。佛手柑被大量制作成凉果食用及出售。

果实手指状肉条形,重可达2000克,果皮淡黄色,粗糙,果皮甚厚,难剥离,内皮白色或略淡黄色,棉质,松软,瓢囊10-15瓣,果肉无色,近于透明或淡乳黄色,爽脆,味酸或略甜,有香气;种子小,平滑,子叶乳白色,多或单胚。通常无种子。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香橼(芸香科植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佛手(芸香科植物)

查看详细

香橼树怎么种?

栽培技术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怕严霜,不耐严寒。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砂质壤上栽培为宜。[3]

繁殖方法

香橼

用种子、扦插繁殖。种子繁殖:10月选成熟果实,切开取出种子,洗净,晾干,随即播种;或将种子用湿沙层积贮藏,春季播种。按行距30cm开条沟,将种子均匀播人,覆土,浇水。培育2-3年定植。扦插繁殖:选2-3年生枝条,除去棘刺,剪成18cm左右的小段,在春季高温高湿季节扦插。按行距30cm开条沟,株距12cm,斜插,将插穗露出地面1/3,覆土,压紧,浇水。培育1-2年定植。如在室内扦插,室温在25℃,并保持一定的湿度。移栽,春季按行株距3m×3m开穴,每穴栽苗1株,覆土压紧,浇水。[3]

田间管理

香圆

每年中耕除草、施肥2-3次。5-9月施人畜粪为主,亦可追施稀液饼肥;冬季增施过磷酸钙,可行开沟环施;修剪要剪去徒长枝、过密枝。结果期要插设支柱。[3]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煤烟病为害叶、枝消、果实。虫害有吹棉介壳虫,可用天敌大红瓢虫防治;亦可喷松脂合剂,冬季稀释8-10倍,夏季稀释20倍液。此外,还有天牛、红蜘蛛、蚜虫。[3]

参考资料:baike。baidu。com/view/。html?wtp=tt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1-11-16 热度: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