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虾养殖现状如何?

近年来,由于水体污染,农药的广泛使用,自然水域中水草的日益减少及人们的酷渔滥捕等原因,青虾的自然产量明显下降;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青虾的需求量越来越多,致使虾价不断上涨。

因此,人工养殖的数量与产量也在不断增长。目前,青虾养殖的产量还处在较低水平,一般亩产30~50千克。最高亩产可达90千克以上,最低亩产仅为5~10千克。养殖方法有单养、混养、稻田养虾和网箱养虾等。单养,是以单养青虾为主,养双季虾,一年大批上市2次;采用此法养青虾,一般亩产在75千克左右,收入在4000~5000元,亩净收入在2000~2500元。

混养,分鱼虾混养、罗氏沼虾与青虾混养,还有鱼、虾、蟹混养;鱼、虾混养有鱼种池混养青虾、成鱼池混养青虾、青虾池套养夏花片子等方法,一般亩产青虾10~50千克左右。罗氏沼虾与青虾混养,一般先放罗氏沼虾苗,亩产青虾在25千克左右。稻田养青虾,一般亩产在10~30千克左右。

网箱养青虾,一年可养两茬,亩产可达200千克以上。由于青虾适宜温度范围广、养殖成本低、投资省、风险小、见效快、经济效益高、四季上市、捕捉容易等特点,水产研究所和养殖者都在努力探索青虾的养殖技术,同时养殖面积和产量也在逐年增加。但由于青虾对水质环境要求较高、个体小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青虾养殖业的发展。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农业发展报告》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我国的商品青虾主要靠采捕自然资源,产量低而不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天然水域的青虾产量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对此,江苏、浙江便着手进行青虾生物学研究。60年代中期,青虾养殖开始起步;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科研人员利用青虾抱卵虾进行人工育苗及养殖试验,由于青虾养殖技术水平较低,池塘养殖青虾产量不高,规格不大,效益较低;80年代末至90年代,超强度的捕捞和水质污染,使得天然青虾资源量急剧减少,成虾价格大幅上涨,经济价值越来越高,青虾开始作为名、特、优品种和调整养殖结构的重点,其养殖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商品青虾已由原来依靠天然捕捞转向了人工育苗和人工养殖。截至2009年,全国青虾养殖产量吨[52石斛网www.52shihu.com],特别在华东地区的江、浙一带发展最快,广东、福建、河南、山东、湖北、湖南、江西等省紧跟其后。以江苏省为例,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摸索,池塘青虾养殖规模已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1.5万亩亩为非法定计量单位,1亩=1/15公顷。发展到现在的150万亩左右,养殖产量可达吨,尤以2000—2004年养殖规模发展最快,年突破200万亩。在养殖结构上,由原来池塘常规鱼和青虾混养,发展到青虾与河蟹混养、青虾与名特鱼类混养、青虾与鱼种套养、青虾罗氏沼虾或南美白对虾轮养(套养)和池塘青虾双季主养等多种模式。在养殖产量上,池塘主养单产已由原来70千克左右提高到100千克以上。在饲料品种的选择上,更加注重考虑青虾的营养需求和饲料的品质,池塘主养青虾大部分推广使用以全价颗粒饲料为主的饲料。在养殖方式上,更加注重环境与养殖的协调统一,产品质量与养殖技术应用的协调统一,积极推行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形成养殖环境、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青虾已成为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主导品种,更是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

近年来,由于水体污染,农药的广泛使用,自然水域中水草的日益减少及人们的酷渔滥捕等原因,青虾的自然产量明显下降;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青虾的需求量越来越多,致使虾价不断上涨。因此,人工养殖的数量与产量也在不断增长。目前,青虾养殖的产量还处在较低水平,一般亩1公顷=15亩,1亩=667平方米。产30~50千克。最高亩产可达90千克以上,最低亩产仅为5~10千克。养殖方法有单养、混养、稻田养虾和网箱养虾等。

单养,是以单养青虾为主,养双季虾,一年大批上市2次;采用此法养青虾,一般亩产在75千克左右,收入在4000~5000元,亩净收入在2000~2500元。混养,分鱼虾混养、罗氏沼虾与青虾混养,还有鱼、虾、蟹混养;鱼、虾混养有鱼种池混养青虾、成鱼池混养青虾、青虾池套养夏花片子等方法,一般亩产青虾10~50千克左右。罗氏沼虾与青虾混养,一般先放罗氏沼虾苗,亩产青虾在25千克左右。稻田养青虾,一般亩产在10~30千克左右。网箱养青虾,一年可养两茬,亩产可达200千克以上。

由于青虾适宜温度范围广、养殖成本低、投资省、风险小、见效快、经济效益高、四季上市、捕捉容易等特点,水产研究所和养殖者都在努力探索青虾的养殖技术,同时养殖面积和产量也在逐年增加。但由于青虾对水质环境要求较高、个体小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青虾养殖业的发展。

青虾养殖技术怎么样?

近年来,由于水体污染,农药的广泛使用,自然水域中水草的日益减少及人们的酷渔滥捕等原因,青虾的自然产量明显下降;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青虾的需求量越来越多,致使虾价不断上涨。因此,人工养殖的数量与产量也在不断增长。目前,青虾养殖的产量还处在较低水平,一般亩1公顷=15亩,1亩=667平方米。产30~50千克。最高亩产可达90千克以上,最低亩产仅为5~10千克。养殖方法有单养、混养、稻田养虾和网箱养虾等。

单养,是以单养青虾为主,养双季虾,一年大批上市2次;采用此法养青虾,一般亩产在75千克左右,收入在4000~5000元,亩净收入在2000~2500元。混养,分鱼虾混养、罗氏沼虾与青虾混养,还有鱼、虾、蟹混养;鱼、虾混养有鱼种池混养青虾、成鱼池混养青虾、青虾池套养夏花片子等方法,一般亩产青虾10~50千克左右。罗氏沼虾与青虾混养,一般先放罗氏沼虾苗,亩产青虾在25千克左右。稻田养青虾,一般亩产在10~30千克左右。网箱养青虾,一年可养两茬,亩产可达200千克以上。

由于青虾适宜温度范围广、养殖成本低、投资省、风险小、见效快、经济效益高、四季上市、捕捉容易等特点,水产研究所和养殖者都在努力探索青虾的养殖技术,同时养殖面积和产量也在逐年增加。但由于青虾对水质环境要求较高、个体小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青虾养殖业的发展。

查看详细

养殖青虾何时需要补钙?

养殖前期

虾蟹养殖过程中,钙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虾、蟹体退壳时需要消耗大量的钙,同时水体中补充适量的钙有利于提高水体总硬度,还能够缓解水体pH的波动,这对养殖生物来说具有关键的意义。放苗前期要保持水质具有一定的硬度,幼虾在经过淡化的过程中,它的钙是非常充足的,尤其是在标粗阶段,海水中的硬度非常高,所以在放苗过程中一定要维持住这样的硬度,避免出现“钙缺乏”刺激。

放苗后要适当的补充钙,幼体退壳周期短,几乎每天都会退壳,这就需要消耗大量的钙,当水体中的钙不足时,会出现软壳、退壳不遂的现象,退壳不及时,幼体很容易受到水体中有害菌的感染,虾蟹幼体本身的免疫力就非常弱,再加上细菌的感染,结果可想而知。许多时候养殖户在放苗后多注重泼洒保肝、噬菌蛭弧菌之类的产品,忽略了钙这个非常重要的营养物质,导致放苗失败,放下去的苗过不了多久就会排糖,很多养殖户一直认为的“前期虾苗小,不需要多少钙,水体有一定盐度就完全能够满足幼虾的需求了等等”,盐度高不代表不缺钙,水体中的钙含量不低时我们也需要适当的增加一些钙元素?目的就是在幼虾刚退下壳后会迅速的吸收水体中的钙,使壳硬起来,避免出现硬壳时间长带来的细菌性感染的风险。事实上幼苗是很容易被细菌感染的,养殖户一定要注意这点。

养殖中后期

每逢初一、十五对虾就会退壳,很多人看到大多数虾在退壳时就开始补施有机钙,殊不知,此时补钙已经晚了,虾退壳属于抛物线形,池塘中大部分虾是在一段时间内集中退壳的,但是总有一些虾是提前或延后退壳,这与虾自身的体质有关,当看到有大量虾退壳时,至少已经有20%的虾已经退过,也就是说这20%的虾在退壳期并没有得到充足钙源的保证,很可能产生软壳、退壳不遂,甚至是细菌性感染疾病。一次退壳有20%的对虾存在风险,一个月下来完好的虾紧剩下64%是能够保证安全,为什么说退壳期很关键,就是在这里,减少养殖风险就是最大的收益。科学合理的补钙就是规律性的补充有机钙,为什么说要规律性的补钙呢?因为钙在水体中很容易形成沉淀,即碳酸钙,碳酸钙微溶于水,这部分沉淀的钙是不能被直接利用的,所以要经常的测定水中的总硬度,否则天气突变等情况很容易造成总硬度极具下降的现象。补钙要合理,要适量,不能够一下补很多,很长时间又不补充,这不利于水体的稳定性,补充过多的钙也会转变成碳酸钙(此中意义和水体二氧化碳和总碱度有关系)。当虾体还小时,补钙周期3-5天补充一次,当虾体较大时一般5天补充一次,每次补钙不易过多,退壳期要适量增加补钙量,保证对虾生长需求。规律性补钙不仅促进对虾硬壳,还能够具有抵抗疾病、增强虾体免疫力的功效,除EMS外,很多细菌性疾病均是通过体表感染细菌得来的,为了维护对虾健康的体表,必须要用钙增加虾壳的厚度,以此来抵抗外部细菌的入侵。

查看详细

青虾如何养殖?

1、池塘条件

人工养殖主要场地是池塘,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晰,排灌方便,不能靠近污染区。面积不宜过大,3-5亩即可,池塘水位在1—1.5米,要求进水口和排水口,进出水口处最好布有网布,以免进出水时导致青虾逃离。池底平坦,土壤最好为壤土和黏土,清除淤泥至小于15cm,还要增设增氧机台。

2、养殖准备

繁殖前,应先做好准备。池塘的清塘应该先消毒。水应该在每年的2-3月和6-7月排出。土壤应该被太阳漂白和硬化。然后注入15-20厘米的水。

石灰应该倒入整个池塘。一般情况下,应使用20-50公斤/亩。洒水前应加水。天气热的时候,整个池塘应该洒满水。消毒一周后,可以在池塘中种植或移植一些水生植物,从而为淡水虾的生长提供合适的环境,同时也提供天然饲料。

最好的水生植物是黑藻和菹草,分别种植在两个清塘。可以在播种前10天注入水并施肥,通常为50-80厘米,水应该用筛网过滤。为避免与其他杂鱼混合食用虾,根据水质施用腐熟有机肥,培养浮游生物,为虾早期生长提供饵料。

3、虾苗放养

虾放养采用一次性放养方式,放养量根据不同的养殖季节选择。夏季和秋季可放养每亩1-2厘米的虾60,,000只,冬季和春季可放养每亩2-3厘米的虾10,,000只。幼苗应在阳光充足的天气种植,尤其是在冬季和春季,而夏季和秋季的繁殖应避免高温、炎热和强烈的阳光。

幼苗应该浇水。它应该是轻的,而不是干的。否则,很容易失去虾的外观,降低存活率。虾不应该堆在容器里。

4、饲料投喂

养殖淡水虾时,应选择可口、新鲜且不变质的饲料。饲料应具有足够的营养,粗蛋白含量应为30,以便淡水虾快速生长。应选择全价颗粒饲料进行施工。确认后不应频繁更换进料。

虾苗期饲喂时,饲料应磨成粉末或微粒,方便青虾食用。投喂时,饲料应均匀分散在池田浅滩,每天投喂1-2次,每日料量量应控制在淡水虾总重量的6%以内。具体的料量取决于水温、水质和饲养条件。

扩展资料

青虾苗种放养注意事项

1、放入同一虾池的虾种要求规格大小一致,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肢体完整,活力好、反应敏  

捷,逆水能力强,一次放足自尽量避免杂鱼苗掺杂其中。

2、放养时间宜选择在阴雨天进行,晴天应在早晨或傍晚进行,避免高温、闷热。

3、做到先增氧后放苗,单养青虾的池塘一般提前一星期左右进水培育肥水,肥水较好的池塘浮游生物、藻类较多,这些塘在阴雨天或晴天的上午时分往往水中氧气也不会十分充足。

因此,放苗前要及时增氧,使虾苗在经过操作、运输受惊过程中进入一个良好的水体环境,利手迅速恢复体质。在放养的池塘内已经养有其他品种的(一般池塘都采用河蟹、青虾混养或蟹、青虾、鱼混养),更应该及时增氧。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10-28 热度: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