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甘蓝种植方法是怎样的?

甘蓝喜冷凉气候,极耐寒,可忍受多次短暂的霜冻,耐热性也很强,生长势强,栽培容易,喜阳光,耐盐碱,喜肥沃土壤。甘蓝的种植方法:

一、选择品种 

选择生育期短的早熟品种,单球重1公斤左右,定植后到收获期45天左右,比较适合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又不影响下茬越冬菜的播种期,如荷兰品种瑞士多等。  

二、适时播种 

甘蓝幼苗对温度的要求不严格,但结球期对温度的要求十分严格,应在17℃左右,有利于叶球的形成和生长。因此,夏播时间为7月下旬左右。 

三、培有壮苗 

1.做苗床:苗床应选择通风良好、地势较高、排灌方便、未种过同科蔬菜、距定植田较近的无污染地块。苗床土的配方为6份田土、4份腐熟的有机肥,每立方米营养土加入1公斤三元复合肥、80克多菌灵、100克辛硫磷颗拉剂,拌匀做畦,畦宽1.2米,长度不限。 

2.播种与分苗:7月下旬,在准备好的苗床上灌足底水,将种子均匀撒上,覆细土1厘米左右,覆膜保湿,插拱,覆盖遮阳网,待小苗出土70%以上时,及时撤掉地膜,以防烤伤幼苗。幼苗长至2叶1心时(大约播后10天左右),进行1次分苗[52石斛网www.52shihu.com],可在傍晚或阴天分苗有利于成活。分苗水要暗沟浇并浇透。

3.苗床管理:甘蓝幼苗抗逆性强,但必须做好防虫、防草工作,以免被虫、草吞蚀苗。主要害虫有蚜虫、小菜蛾、菜青虫,可用万灵和1.8%阿维菌素交替使用。因苗期时间短,视虫子情况,一般用药2次即可。 

四、整地定植 

选择前茬为非十字花科的豆类或瓜类地块为宜,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氮磷钾三元复合肥30公斤,翻地做畦,畦宽1.2米,栽2行,株距40厘米,每亩保苗2500~3000株。待小苗长至5~6片叶时定植,定植前喷1次药,即秧苗群集在苗床时用600倍百菌清加3000倍万灵重喷1次,定植后管理得当,一般情况不必用药,整个生育期基本无病害发生。定植水要及时,以利缓苗,不可干晒苗。 

五、肥水管理 

定植后进行中耕蹲苗,少肥水,以促进地下生长。缓苗后保持土壤见干见湿,以扩大叶片同化面积,每亩施尿素1公斤;进入结球期,为满足生长所需,要给予充足的肥水,重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每亩施磷酸二铵2公斤,促进叶球在短时间内快速膨大。 

六、适当采收 

9月下旬当叶球抱紧时,可及时采收上市。

种植夏甘蓝如何育苗?

育苗地要靠近水源、地势高燥、通风凉爽、土层疏松,前作未种过甘蓝类蔬菜。深翻晒白,整平作苗床。每亩苗床施腐熟人粪尿2500千克作底肥,并与苗床土充分混匀,以免发生肥害。播种后拍平畦面,土干则浇水1次,然后撒细土盖没种子,再覆盖遮阳网。3~4天出齐苗后,于傍晚揭去遮阳网,浇少量水,再撒少量细干土,保持畦面湿润,保湿护根。幼苗2片真叶时进行分苗,苗距10厘米见方,以利定植时带土坨。幼苗3~4片真叶时,结合浇水,每亩育苗畦追施尿素10千克。苗期根据土壤状况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查看详细

什么时候种植绿甘蓝?

甘蓝即结球甘蓝,又叫卷心菜、大头菜。在定植甘蓝的地上施用农家肥作基肥时,应配合施用过磷酸钙225~300公斤,定值后及时浇灌定植水,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防止地上水分不蒸发,苗体水分不蒸腾,隔绝病虫害,缩短缓苗期,快速适应新环境,健康成长。在甘蓝进入莲座期时,植株要形成强大的同化器官,是吸收肥水最关键的时期,这时要进行追肥。施用碳酸氢铵等氮素化肥时,早熟品种每亩施15~20公斤,中、晚熟品种每亩施10~15公斤。追肥后浇水,喷施壮茎灵可使植物杆茎粗壮、叶片肥厚、叶色鲜嫩、植株茂盛,天然品味浓。同时可提升抗灾害能力,减少农药化肥用量,降低残毒。随气温增高甘蓝进入旺盛生长时期,早熟品种很快就开始包心,不用再追肥。中、晚熟品种,在植株开始包心时,每亩再追施氮肥15~20公斤,追肥后及时灌水,配合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提高养肥有效成分利用率,促进叶球生长。

查看详细

在不同季节内、应该如何种植紫甘蓝?

(1)紫甘蓝的春季栽培。紫甘蓝的春季栽培有几种方式,如温室、改良阳畦、塑料大棚和露地,栽培技术方面大体相同。

①育苗。可采用普通苗床或育苗盘、营养钵育苗。温度管理是冬季育苗最重要的工作环节,在此季节,紫甘蓝的苗龄一般为50~70天,出苗期以白天温度25℃,夜间温度15℃为适宜。幼苗出齐后,再把温度降到白天20℃,夜间10℃,以防止幼苗胚轴伸长。幼苗期(3片真叶到8片真叶)温度白天可保持25℃左右,夜间15℃左右,使苗子健壮生长,不徒长,定植前进行低温放风锻炼。

②定植。定植前要施足基肥,每667米2施4000~5000千克有机肥,过磷酸钙20~30千克,草木灰150千克等。将土壤耕耙均匀后整地作畦,春季定植时,外界气温较低,应采取“水稳苗”定植,即先开沟浇水再定植,畦面先栽苗,后灌水,定植株行距50厘米×60厘米左右,每667米22000~2200株,定植时间不宜太早。

③田间肥水管理。紫甘蓝缓苗后浇1次缓苗水,然后中耕。在10~15天时间内,控制浇水,以达到莲座期叶片健壮、根系发达的目的。从定植到莲座后期约需30~40天,注意结合浇水追肥,使叶球尽快生长。

④收获。紫甘蓝进入结球末期后,当叶球包合达到相当紧实时,即可收获。

(2)紫甘蓝的夏季栽培。

①适期播种。选适应性强、抗热性强的紫甘蓝品种,适期播种。

②定植。应选择地势较高的干燥地,以利于排水防涝。

③施肥。应施足基肥,追肥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

④栽培管理。注意中耕、除草和病虫害防治。

(3)紫甘蓝的秋季栽培。

①播种期。紫甘蓝秋季露地栽培和改良阳畦栽培,播种期在6月中、下旬或7月上旬,因生长期气温逐渐降低,播种期应严格掌握,不可错后。

②播种育苗。紫甘蓝播种育苗时正值高温多雨季节,育苗时必须采取防雨措施,保证通风,苗龄不宜过长,一般30~40天即可。

③栽培管理。与其他季节栽培大致相同。更需要注意在莲座期以前促进植株生长,在结球之前,叶片充分生长,同化面积达到相当程度,将为结球紧实,获得高产奠定基础。

查看详细

甘蓝菜如何种植?

甘蓝又名包菜、卷心菜等,其利用对象为叶片,柔嫩多汁、粗蛋白和维生素含量丰富、适口性好、消化率高,是奶牛晚秋至春季的重要青饲料。甘蓝为十字花科芸苔属二年生植物,播种当年产生大量叶片,第二年抽薹开花。甘蓝开花前养分含量丰富,饲用品质好;抽薹开花后不仅养分含量和消化率迅速下降,而且带有浓郁的异味,饲用品质差。

甘蓝在夏末秋初播种,晚秋初冬收获利用的称秋甘蓝;深秋播种,第二年春季抽薹前收获利用的称春甘蓝。甘蓝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0~25℃,该温度条件下叶片生长旺盛;但结球甘蓝开始结球后,15~20℃有利于结球。甘蓝耐寒力较强,成株能忍受零下10~12℃的短期寒冷。当植株具有10片以上的叶片,在冬季低温条件下通过春化阶段后,春季便能抽苔开花。因此,秋甘蓝的栽培难点在于夏末秋初高温条件下培育壮苗,春甘蓝的栽培难点则在于防止春季早期抽薹开花。

甘蓝叶面积大,根系入土较浅;产量高,需肥多。因此,甘蓝应种植在土壤肥沃或能多量施用有机肥料,灌排水便利、能保持一定土壤湿度的土地上。甘蓝幼苗生长缓慢,大田生产一般采用育苗移栽。秋甘蓝于立秋前后播种育苗,应选通风良好的地方做苗床。在前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晒土,随后耙碎做成1~1.4米宽的畦。浇透水,待水完全下渗后播种,播种量0.7~1.0千克/666.7米2。播种后覆干细土1~2厘米,并搭高1米左右的凉棚,覆盖草帘、芦席等。出苗后上午10时前和下午3时后揭开覆盖物,在阳光照射强烈及下雷阵雨的时候盖好覆盖物,以营造有利于小苗生长的小环境条件。春甘蓝于9月上中旬播种育苗,育苗不再需要凉棚。移栽甘蓝的大田应施足有机肥。播种后45天左右,幼苗7~8叶时进行大田移栽定植。为了保证成活,应选无病虫伤害的壮苗于阴天、雨前或下午3点以后栽植,起苗时应带土团。定植行距50~60厘米。春甘蓝移栽不宜过早也不能太晚,移栽过早易造成第二年早春抽薹,太晚不利于越冬,在当地初霜前30~40天移栽较好。甘蓝生长需肥水较多,需要定期追肥、灌水,以促进生长。甘蓝生长期内应保持土壤湿润,但忌土壤渍水;灌水宜在畦沟内灌半沟水,让土壤通过自然渗透保持畦面湿润。甘蓝结球紧实后,即可采收,秋甘蓝在严冬来临前收完,666.7米2产量可超过6000千克,春甘蓝在抽薹前收完,666.7米2产量可达3000~4000千克。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11-19 热度: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