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生活在哪里?

话说在5年前的时候在茨菰田里挖过泥鳅,茨菰挖出来后有好多泥鳅的,还不小心挖到一条黄鳝,跟我妈一起抓的,哈哈

泥鳅属底层鱼类,常见于底泥较深的湖边、池塘、稻田、水沟等浅水水域。泥鳅

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故应属温水鱼类。当水温升高至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泥中深处越冬。对低氧环境适应性强。除了鳃呼吸外,还可以进行皮肤呼吸和肠呼吸。视觉很弱,但触觉及味觉极为灵敏。杂食性,幼鱼阶段摄食动物性饵料,以浮游动物、摇蚊幼虫、丝蚯蚓等为食。长大后,饵料范围扩大,除可食多种昆虫外,也可摄食丝状藻类、植物根、茎、叶及腐殖质等。成鳅则以摄食植物食物为主。一般多为夜间摄食。水温10℃以下,30℃以上即停止摄食。当河水或坑塘干涸后,水底的淤泥已经开始龟裂,其它鱼类一般都已死亡,而泥鳅在泥中尚能存活很久。这时在龟裂的泥块上找到泥鳅的出气孔[52石斛网www.52shihu.com],就很容易确定泥鳅的位置从而捕捉到它。生活习性

泥鳅属底层鱼类,常见于底泥较深的湖边、池塘、稻田、水沟等浅水水域。泥鳅

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故应属温水鱼类。当水温升高至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泥中深处越冬。对低氧环境适应性强。除了鳃呼吸外,还可以进行皮肤呼吸和肠呼吸。视觉很弱,但触觉及味觉极为灵敏。杂食性,幼鱼阶段摄食动物性饵料,以浮游动物、摇蚊幼虫、丝蚯蚓等为食。长大后,饵料范围扩大,除可食多种昆虫外,也可摄食丝状藻类、植物根、茎、叶及腐殖质等。成鳅则以摄食植物食物为主。一般多为夜间摄食。水温10℃以下,30℃以上即停止摄食。当河水或坑塘干涸后,水底的淤泥已经开始龟裂,其它鱼类一般都已死亡,而泥鳅在泥中尚能存活很久。这时在龟裂的泥块上找到泥鳅的出气孔,就很容易确定泥鳅的位置从而捕捉到它。

小河沟,有水有泥的地方

泥鳅的功效作用有哪些?

泥鳅性平,味甘,对人体有暖脾胃、袪湿、止虚汗以及强精补血等功效,它可以用于急慢性肝病、阳痿等病变的辅助治疗,如果和米粉一起煮食,也可以调补中焦脾胃,治疗痔疮病变。另外泥鳅含有类似廿碳戊烯酸的不饱和脂肪酸,也有利于抗血管衰老。

查看详细

泥鳅有什么营养呢?

泥鳅有养肾生精的功效。泥鳅里面富含的赖氨酸是精子形成的必要成分,因此,常吃泥鳅不但能促进精子形成,还有助于提高精子的质量。值得一提的是,与鳗鱼相比,泥鳅的脂肪含量更少,而其中的铁质和钙质比鳗鱼要多3倍。对于有“三高”的男性朋友,泥鳅无疑是更的选择。

查看详细

泥鳅和黄鳝的区别在于什么?

区别:

1、品种不同

泥鳅:泥鳅属于鳅科,我国南方分布较多,北方不常见。全年都可采收,夏季最多,泥鳅捕捉后,可鲜用或烘干用。可食用、入药。泥鳅被称为“水中之参”,可以说泥鳅是滋补功效最佳的一种水产品了,可以很好的去帮助我们进行养生,好处极大。

黄鳝:鳝鱼属合鳃鱼目,合鳃鱼科,黄鳝属。亦称黄鳝、罗鳝、蛇鱼、血鳝、常鱼、长鱼等,这是可以帮助者我们保护肾脏健康的一种食物了,是不错的食物选择。

2、体型不同

泥鳅:泥鳅。体为长圆柱形,尾部侧扁,口下位,呈马蹄形。口须5对,上颌3对,较大,下颌2对,一大一小。尾鳍圆形,鳞片细小,埋于皮下。体背及背侧灰黑色,并有黑色小斑点。体侧下半部白色或浅黄色。

黄鳝:体细长呈蛇形,体前圆后部侧扁,尾尖细。头长而圆。口大,端位,上颌稍突出,唇颇发达,可以发现这两种食物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来吃哦。

泥鳅形态特征:

须5对,最长口须后伸到达或稍超过眼后缘。无眼下刺。鳞小,埋于皮下。尾柄上皮褶棱低,与尾鳍相连。尾柄长大于尾柄高。尾鳍圆形。肛门靠近臀鳍。

泥鳅体较小而细长,前端呈亚圆筒形!腹部圆,后端侧扁。体高与体长之比为1.7:8。

泥鳅头部较尖,吻部向前突出,倾斜角度大,吻长小于眼后头长。口小,亚下位,呈马蹄形。唇软,有细皱纹和小突起。眼小,覆盖皮膜,上侧位视觉不发达。鳃裂止于胸鳍基部。

泥鳅的体表黏液丰富。体背及体侧2/3以上部位呈灰黑色,布有黑色斑点,体侧下半部灰白色或浅黄色。栖息在不同环境中的泥鳅体色略有不同。

泥鳅背鳍无硬刺,不分支鳍条为3根,分支鳍条为8根,共11根。背鳍与腹鳍相对,但起点在腹鳍之前,约在前鳃盖骨的后缘和尾鳍基部的中点。胸鳍距腹鳍较远,腹鳍短小,起点位于背鳍基部中后方,腹鳍不达臀鳍。尾鳍呈圆形。胸鳍、腹鳍和臀鳍为灰白色,尾鳍和背鳍具有黑色小斑点,尾鳍基部上方有显著的黑色斑点。

黄鳝形态特征:

黄鳝体细长圆柱状呈蛇形,体长约20.70厘米,最长可达1米。体前圆后部侧扁,尾尖细。头部膨大长而圆,颊部隆起。口大,端位,吻短而扁平;口开於吻端,斜裂;上颌稍突出,唇颇发达。上下颌及口盖骨上都有细齿。

眼甚小,隐於皮下,为一薄皮所覆盖。鳃裂在腹侧,左右鳃孔于腹面合而为一,呈倒“V”字形。鳃膜连于鳃峡。鳃常退化由口咽腔及肠代行呼吸。无鱼鳔这类辅助呼吸的构造,而是由腹部的一个鳃孔,口腔内壁表皮与肠道来掌管呼吸,能直接自空气中呼吸。

体裸露润滑无鳞片,富黏液;无胸鳍和腹鳍,背鳍和臀鳍退化仅留皮褶,无软刺,都与尾鳍相联合。生活时体呈黄褐色,侧线完全,沿体侧中央直走。体背为黄褐色,腹部颜色较淡,全身具不规则黑色斑点纹,黄鳝的体色常随栖居的环境而不同。

体鳗形,鳍无棘,背鳍、臀鳍延长,与尾鳍相连,无腹鳍,或者小如存在为喉位。

查看详细

泥鳅什么时候产卵?

泥鳅为多次性产卵鱼类。在自然条件下,4月上旬开始繁殖,5一6月是产卵盛期,一直延续到9月还可产卵。繁殖的水温为18一30℃,最适水温为22一28℃。

雌鳅性成熟较雄鳅迟,体长5厘米时,雌鳅体内有一对卵巢,体长8厘米时,2个卵巢愈合在一起,成为1个卵巢,并由前端向后端延伸,这时整个卵巢发育开始成熟。

雌鳅怀卵量因个体大小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最小性成熟个体体长8厘米,怀卵量约2000粒左右,10厘米的怀卵量为7000一粒,体长12厘米的怀卵量一粒,体长15厘米的怀卵量为一粒,体长20厘米怀卵量为粒左右。怀卵量最多的可以超过6.5万粒。卵圆形,卵径0.8一1.0毫米左右,吸水后膨胀到1.3一1.5毫米,卵黄色,为半黏性,黏附力不强。由于卵在卵巢内成熟度不一致,每次排卵量约为怀卵数的50%一60%。

查看详细

泥鳅有哪些品种?

泥鳅属鲤形目、鲤亚目、鳅科、泥鳅属。本属种类较多,

有泥鳅()、大鳞泥鳅(us)、内蒙古泥鳅(埃氏泥鳅)(tus)、青色泥鳅()、拟泥鳅()、二色中泥鳅()等。在全世界有10多种,外形相差无几,通常供养殖的主要是泥鳅。

最近几年来在我们国家,又发展养大鳞副泥鳅()和日本的川崎泥鳅。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8-16 热度: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