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无土栽培?

无土栽培的定义:

是指一切不用土壤,而又能完成植物整个生命生长周期(包括开花、结果、成熟)的栽培方法统称为无土栽培。

常见的无土栽培基本方法:

主要是根据植物生长所需的N、P、K、G、M、X等十六种必要元素(缺一不可,否则植物就不能活、也不能长),利用化学试剂配制营养液供植物生长。自从人类研究出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以及之间的比例关系,就能无土栽培了,距今已经有一百年了。

常规的营养液无土栽培用于瓜菜商业化生产还有很大的局限性,新一代无土栽培——有机瓜菜工厂有很大的突破,变得非常实用。

营养液配制 说明

:要配齐16种必要元素,就需用多种原料,而化工原料、化肥的杂质多,容易产生化学反应,影响养分吸收利用(用两天就不行了、植物就不长了),是不能用来配制营养液的。因此,必须要用高纯度的化学试剂来配制营养液,还要先分块配制成A、B、C液,使用的时候再同时注入营养液存放池(罐),防止结抗。大家购买的营养液的效果往往不佳,皆多因如此。

培养槽:

有了营养液,就要有容器来装。往往是选择能够抗腐蚀的用PC管、挤塑板、不锈钢、泡沫板等来建立牢固的培养槽,装营养液。

要建营养液的分配系统,循环系统(瓜菜植物容易被水淹死,要将营养液循环起来,带进空气),监控系统(监控营养里面的盐分浓度,高了植物会死,低了长不好)。

植物在营养液(水)里面是站不住的,所以还要固定好植株;用岩棉、泡沫板、定植杯、陶粒固定植株的称为:水培。用草碳、珍珠岩、蛭石、沙石等来固定植株的称基质培,将根系固定好,用液压方式喷营养液的称气雾培。

水培、基质培、气雾培,都是用营养液无土栽培栽培

,只是固定植株的方式不同而已,并无其他不同。

无土栽培 投资

:建培养槽,营养液的分配系统、循环系统等等。大棚除外,一亩需要投资好几万元。

无土栽培的用途

:主要用于花卉等景观造型,如作龙作凤,任意造型十分方便,又好打理,持久性强,非常好。

不要用于产瓜菜

:现在我国菜价比国外低多了,营养液无土栽培产瓜菜,容易赔钱。投入大不说,产的菜成本很高,是土壤种植的蔬菜的几倍;质量又差——化学污染重,味淡口感不好。国外菜价高,对瓜菜风味要求不严,适合发展,尤其是缺乏土地的中东地区。

说营养液无土栽培是有机蔬菜的是无知或忽悠,说营养液无土栽培的菜成本低的是忽悠,说营养液无土栽培瓜菜效益高的是忽悠!

无土栽培的新方法——有机瓜菜工厂:

利用秸秆粪便、树叶杂草等比比皆是的农废物(过去的农家有机肥)为原料,制作培养料来无土栽培有机瓜菜。这种方法投入比较小[52石斛网www.52shihu.com],产的瓜菜成本比土壤种植种植的瓜菜还要低多了,更重要是解决化肥污染、土壤病虫危害,不仅能为瓜菜提供充足的有机态有机养分、还能按照瓜菜要求精量精准供水,产瓜菜质量好、风味浓;实用性强、适合规模化生产,有较多的可取之处!

无土栽培就是不用自然土壤,也不用以土壤为基础配制复合肥和类似的复合肥,仅利用供给植物生长的营养液或能代替土壤的并且具有适合植物生长的各种栽培基质来栽培植物的方法。

无土栽培可以分为喷雾栽培、水培和固体基质栽培三种方式。喷雾栽培和水培都不是用水而是用营养液。凡是营养液可以循环的固体基质栽培都叫水培。无土栽培的研究是先从水培开始的,所以有人误以为无土栽培就是水培,其实水培是无土栽培中的一种方式。

无土栽培是农作物栽培的高新技术,它是涉及植物生理学、农学、气象学、化学、农业工程学等多学科的技术。它对于农业工厂化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

无土栽培,是指以水、草炭或森林腐叶土、蛭石等介质作植株根系的基质固定植株,植物根系能直接接触营养液的栽培方法。无土栽培中营养液成分易于控制,且可随时调节。在光照、温度适宜而没有土壤的地方,如沙漠、海滩、荒岛,只要有一定量的淡水供应,便可进行。

无土栽培根据栽培介质的不同分为水培、雾(气)培和基质栽培。水培是指植物根系直接与营养液接触,不用基质的栽培方法。最早的水培是将植物根系浸入营养液中生长,这种方式会出现缺氧现象,严重时造成根系死亡。常采用营养液膜法的水培方式,即使一层很薄的营养液层,不断循环流经作物根系,既保证不断供给作物水分和养分,又不断供给根系新鲜氧气。

无土栽培,是指以水、草炭或森林腐叶土、蛭石等介质作植株根系的基质固定植株,植物根系能直接接触营养液的栽培方法。无土栽培中营养液成分易于控制,且可随时调节。在光照、温度适宜而没有土壤的地方,如沙漠、海滩、荒岛,只要有一定量的淡水供应,便可进行。无土栽培根据栽培介质的不同分为水培、雾(气)培和基质栽培。水培是指植物根系直接与营养液接触,不用基质的栽培方法。最早的水培是将植物根系浸入营养液中生长,这种方式会出现缺氧现象,严重时造成根系死亡。常采用营养液膜法的水培方式,即使一层很薄的营养液层,不断循环流经作物根系,既保证不断供给作物水分和养分,又不断供给根系新鲜氧气。[1]

无土栽培,是指以水、草炭或森林腐叶土、蛭石等介质作植株根系的基质固定植株,植物根系能直接接触营养液的栽培方法。无土栽培中营养液成分易于控制,且可随时调节。在光照、温度适宜而没有土壤的地方,如沙漠、海滩、荒岛,只要有一定量的淡水供应,便可进行。无土栽培根据栽培介质的不同分为水培、雾(气)培和基质栽培。水培是指植物根系直接与营养液接触,不用基质的栽培方法。最早的水培是将植物根系浸入营养液中生长,这种方式会出现缺氧现象,严重时造成根系死亡。常采用营养液膜法的水培方式,即使一层很薄的营养液层,不断循环流经作物根系,既保证不断供给作物水分和养分,又不断供给根系新鲜氧气。

白兰瓜栽培技术只开花不坐果是否需要打叉?

白兰瓜需要整枝与人工辅助授粉:整枝方式,可根据不同品种的结瓜习版性进行,一般棚室栽培甜权瓜多用单蔓或双蔓整枝。单蔓整枝是在主蔓4---5片真叶时摘心,在基部留一健壮子蔓,其余子蔓全部摘除。留子蔓第7—11节上长出的孙蔓结瓜后,瓜前留1--2片叶摘心。待子蔓生长到25—30叶时也摘心,不结瓜的孙蔓的全部摘除。薄皮甜瓜一般在秧苗长到5片真叶时摘心,留4个侧蔓,长出孙蔓后,在孙蔓上留花留瓜。在孙蔓的瓜前留3—4叶摘心。一般每株留瓜4—6个,坐瓜后任其生长不再整枝。

棚室栽培的甜瓜一般以支蔓或吊蔓栽培。双蔓整枝即在主蔓3—4叶摘心选留两条健壮的子蔓,在子蔓中部第11—12节选花留瓜。当茎蔓长到50-60厘米时,开始支架绑蔓或用尼龙绳、麻绳牵引,让瓜蔓攀缘向上生长。

花期宜采用工人辅助授粉,以保证正常坐瓜。授粉一般在上午进行。

查看详细

绣线菊蔷薇科绣线菊属栽培技术有哪些?

.绣线菊种类繁多,春夏间次第开花,群芳竞秀(有白、紫、粉红诸色),鲜艳夺目,是应用极广的观赏花木。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叶互生,边缘具锯齿,亦有为浅裂或全缘者。花两性,亦偶有两性与单性共存者。总状花序,而常作伞形花序状,亦有为伞房花序或圆锥花序者。花瓣通常较萼片稍长。蓇葖果。原产我国的有50多种,不少种类在庭园中广为栽培,常见的有:

笑靥花S.落叶灌木,小枝细长,稍具棱。叶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脉羽状。伞形花序,无总梗,花3~6朵,基部具几枚小叶,花梗长0.6~1厘米,花重瓣,径达1厘米,白色,花期3~5月。

麻叶绣线菊S.又称麻叶绣球,以花繁为特点,落叶小灌木,丛生,枝开展。小枝暗红色,有时成剥落状。叶菱状披针形至菱状椭圆形,近中部以上有缺刻状锯齿。花白色,10~30朵集成半球状伞形花序(见彩图108),4~5月与叶同时开放,蓇葖果直立。适应性强,栽培容易,城市园林中广泛应用。

珍珠绣线菊S.又称珍珠花,叶条状披针形,自中部以上具尖锯齿,伞房花序无总梗,具花3~7朵,白色。

中华绣线菊S.小枝红褐色,叶菱状卵形至倒卵形,花白色,较小,花期自5月开花后陆续延至秋季。

粉花绣线菊S.又称日本绣线菊,叶椭圆状披针形至宽披针形。花粉红色或红色,伞房花序,着生在当年新梢顶端,5月下旬开花后陆续延至9月上旬。产日本,我国各地都有栽培(见彩图109)。

[分布]

绣线菊分布范围广,北至河北、辽宁,南到广东,西自陕西、甘肃,东到台湾,都有分布。日本、朝鲜均有栽培。

[习性]

绣线菊为亚热带及温带树种,性强健,耐寒,好生于温暖向阳又阴湿之地。适应性强,瘠薄土壤亦可生长。但在排水良好、土壤肥沃之处生长特别繁茂,萌蘖力强,容易分株繁殖,萌芽力也较强,故耐整形修剪。

[繁殖与栽培养护]

绣线菊适应性强,栽培粗放。常用扦插、分株、播种繁殖。休眠枝扦插在2月中、下旬进行,插穗选1年生粗壮枝的中下段,长10~12厘米,插入土中2/3,揿实浇水,之后经常保持土壤湿润,4月盖帘遮荫。半成熟枝扦插于6月中、下旬进行,取已半木质化的壮枝,上端留2~3片叶,插入土中1/2,充分浇水,随即搭棚遮荫。分株在2~3月间进行,可结合移植,从母株分离出萌蘖条,适当修短后分栽。亦可培肥土促使母株多发萌蘖,在第二年掘取分栽。播种,种子采收后密藏过冬,翌年3月进行。

移植在落叶期进行,一般苗需带宿土,大苗株丛需带土球。花后需进行轻修剪,适当疏除过密枝条。植株衰弱时可在休眠期进行重剪,并施足基肥,使其更新。

主要病虫害有:麻叶锈球褐斑病、白粉病、吹绵蚧、椰圆盾蚧、绣线菊蚜等。防治方法:①清除病落叶,烧毁。叶病喷洒多菌灵等药剂,白粉病喷洒粉锈宁等药剂。③蚧若虫期及蚜虫喷洒氧化乐果、敌敌畏、亚胺硫磷等任一种药剂。

[观赏与应用]

绣线菊翠叶青青,繁花皑皑,为优良观花灌木,丛植池畔、坡地、路旁、崖边或树丛边缘,颇饶雅趣,若片植于草坪及房屋前后,作基础栽培,亦甚相宜。

查看详细

茉莉花什么时候适合栽培?

茉莉花的繁殖方法有扦插、压条和分株,多采用扦插进行繁殖。具体步骤如下:

(1)扦插繁殖

于4-10月进行,选取成熟的1年生枝条,剪成带有两个节以上的插穗,去除下部叶片,插在泥沙各半的插床,覆盖塑料薄膜,保持较高空气湿度,约经40-60天生根。

(2)压条繁殖

选用较长的枝条,在节下部轻轻刻伤,埋入盛沙泥的小盆,经常保湿,20-30天开始生根,2个月后可与母株割离成苗,另行栽植。

查看详细

怎样栽培越冬茬大葱?

(1)育苗

选用良种:出口大葱越冬栽培的关键是防止大葱春季抽薹开花,降低品质,不能满足加工出口的要求。造成抽薹开花的原因除气候和栽培方法外,品种是重要的因素。因此,应选用耐低温、抗春化、晚抽薹的日本品种,如极晚抽、春味、天光一本、元藏等品种。这些品种除耐寒不易抽薹外,还具有低温条件下生长快、抗病性强、假茎组织紧密、整株色泽亮丽、加工品质好等优点。

苗床准备:苗床应建在3年内未种过葱、韭、蒜的田块。苗床东西向,一般床宽1.2米,长依育苗量而定。每定植667米2需育苗面积60米2。建床时,1米2苗床施腐熟的羊马粪2~3千克、三元复合肥100克、10%粒满库10~15克,要与床土充分混匀。同时备好拱条、薄膜、草苫等保温物资。

适时播种:播种时间过早,冬季葱苗绿体太大,易通过春化抽薹开花;过晚葱苗太小,不能适时定植。播种适期为10月15~30日。播前造墒,每定植667米2需60米2苗床,撒播葱种100克,喷水渗下后,用2000倍的移栽灵(50毫升)喷洒预防倒苗,然后约盖土2厘米。

苗床管理:播种后及时架设小拱棚,夜间覆盖草苫,以保温防寒、提高地温、促发芽出苗。出苗后的管理,重点搞好温度调控,白天棚温尽量控制在23~25℃,夜间在8℃以上,应视天气变化情况及时揭盖草苫。冬季雨雪连阴天也要早揭晚盖,尽量增加光照时间。一般苗床不浇水施肥。为防猝倒病,葱苗直钩前后喷洒2000倍的移栽灵1~2遍。当葱苗具有二叶一心时即可定植。

(2)定植出口大葱大拱棚越冬栽培采用两膜一苫的保温措施。

拱棚设施:大拱棚南北向,宽12米,长依地而定,边柱高1.1~1.2米,中柱高1.7~1.8米。定植前10~15天应盖膜封棚升温以提地温,定植后架设小拱棚并覆盖草苫。

定植时间:定植时间一般在元月15~25日。定植太早难于管理,发根慢,易烂根;太晚影响春季生长。

整地开沟:结合深耕每667米2施腐熟农家肥料8000~千克,耙平后开沟栽植。栽植沟南北向,使受光均匀。沟宽1米,深25厘米,沟底每667米2施三元复合肥20千克,划锄入土,土肥混匀。

定植密度:出口大葱要求葱白细长,其定植行距1米,株距3厘米,每667米2栽2.2万~2.3万株。

精选葱苗:起苗前1~2天苗床浇水,起苗时抖净泥土,选苗分级,剔除病、弱、残苗和有薹苗,将葱苗分为大、中、小三级分别定植。边刨边选,随运随栽,以便缓苗快,生长快。

药剂蘸根:2000倍的移栽灵蘸根,可促进缓苗和生长。

栽植方法:先用水灌沟,水深3~4厘米,水下渗后再用葱叉压住葱根基部,将葱苗垂直插入沟底,栽植深度5~7厘米,达外叶分杈处不埋心为宜。插葱时叶片的分杈方向要与沟向平行,以免田间管理时伤叶。

(3)田间管理

温度调控:大葱定植时正值严寒季节,增温保温促生长是关键。定植后立刻覆盖小拱棚,夜间在小拱棚上盖草苫保温。特别是到假茎粗0.5厘米以上,植株四叶一心时更应加强夜间保温管理,尽量减少温度低于8℃的次数和时间,避免大葱通过春化阶段,导致抽薹开花。到3月上中旬,气温已逐渐平稳升高,大葱亦进入假茎生长初期,结合施肥培土,可撤去小拱棚。随气温逐步升高,应逐渐加强大拱棚通风,尽量将温度控制在白天20~25℃,夜温不低于8℃的适宜范围内。

浇水:定植后浇一次小水,葱苗根系更新后进入葱白生长初期再浇水。大葱进入旺盛生长期前只能少浇水,浇小水;进入旺盛生长期后要结合培土大水勤浇,叶序越高,叶片越大,需水量越多,中后期结合培土施肥,应5~6天浇一次水,直至收获。

追肥:适时追肥可满足大葱生长发育的需要,是大葱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大葱缓苗后应追提苗肥,结合浇水每667米2施尿素15~20千克;葱白生长初期,生长逐渐加快,应追攻叶肥,每667米2追三元复合肥25千克、尿素10千克;葱白进入生长旺盛期,是大葱产量形成的最快时期,葱株迅速长高,葱白加粗,需肥水量大,应追攻棵肥,氮磷钾并重分2~3次追入,一般每667米2施三元复合肥50千克、尿素20千克、硫酸钾20千克。

培土:培土是软化叶鞘、防止倒伏、提高葱白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培土越高,葱白软化越长,葱白组织也较洁白充实。通过行间中耕和分次培土,使原来的垄背成沟底,葱沟变垄背。每次培土高度5~6厘米,将土培到叶鞘与叶身的分界处,即只埋叶鞘,不埋叶身。一般培土3~4次。5月上中旬,当假茎长达35厘米、粗1.8厘米以上时即可收获。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11-26 热度: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