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种植茶树菇?

1。茶树菇栽培季节

茶树菇属中温偏高型菌类,适宜在春季、秋季栽培出菇。1月—3月或8月—9月生产菌袋,4月—7月或9月—11月出菇。

2。茶树菇菌袋制作

(1)培养料配方及配制。主要原料为棉籽壳、阔叶树木屑,或木质疏松树木如桐树、柳树、杨树等木屑。在培养料中若添加茶壳粉,对促进菌丝生长和提高产量有较好的作用。配方一:木屑40%,棉籽壳38%,麸皮20,石膏粉1%,糖1%,含水量65。配方二:木屑65%,细米糠或麸皮18%,茶壳粉15%,糖1%,石膏粉1%,含水量65%。

(2)装袋、灭菌、接种和培养(操作方法与前面杏鲍菇相同)。

茶树菇常采用直立排放菌袋出菇。故装料的塑料袋不宜过大,以(15厘米至17厘米)×35厘米为宜。

3。茶树菇出菇管理

(1)排袋催菇。将菌袋直立排放在床架上或地面上,用散射光照射并通风换气,诱导子实体原基形成。

(2)子实体生长发育管理。将封口纸和颈圈去掉,拉直塑料袋使之成筒状,然后覆盖报纸(或塑料薄膜)保湿催菇。每天喷水1次—2次(保持地面潮湿和报纸湿润),给予光照,诱导原基形成。当菇蕾长到接近报纸时,去掉报纸进行温度调节、保湿、通风换气和光照管理(温度控制在16摄氏度—24摄氏度之间)。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范围内,通过喷水保湿(不要将水喷入菌袋内,以免造成烂菇)。晴天每日喷水1次—2次,阴天或雨天少喷或不喷水,同时加强通风换气。子实体长到4厘米—5厘米时,适当减少通风量,促进菌柄加快生长,抑制菌盖展开。此外,要保持菇房内有散射光照。

4。茶树菇采收

菇蕾形成后10天—15天便可采收。采收第一茬菇后,将培养料表层整平,盖上报纸(或塑料薄膜)继续喷水。经过7天—10天,又可长出一茬菇,一般可收三茬或四茬。若在第二茬菇采收后转入脱袋埋土栽培,补充菌筒内水分,可提高产量,一般每袋产量可达200克—300克。

田间圃地育成的茶苗,移栽适期应选择茶苗地上部休眠期,移栽成活率较高,或应据气候特点,避免在干旱和严寒时进行。长江中下游地区种茶,在秋冬季或早春(11月至次年3月)都可以移栽。移栽时间早一些,有利于茶苗成活,但有的年份冬旱严重,大面积移栽浇水花工多,所以选在春初进行较好,这时温度低,雨水多,茶苗移栽方法栽后浇水数量和次数都可减少。茶苗的移栽先要开好沟,选择无风的阴天起苗定植。实生苗的主根太长,可以剪短一些。扦插苗在取苗前一天要浇湿圃地,以减少茶苗失水和取苗时伤根。从外地调运茶苗,要注意包装与通气,并浇水提高其成活率。茶苗移栽,每丛要用符合规格、生长基本一致的茶苗2~3株时进行种植,不符合规格的茶苗,在苗圃地归并抚育,待次年后取用。茶根在土中力求舒展,然后覆土踩紧,防止上紧下松,让泥土与茶根密切结合。移栽后若连续晴天,一般隔3~5天浇水一次,每次浇水要浇透,使根部土壤全部湿润,在种植最后覆土时,应使茶行两边盖土略高,使种植线形成凹形,这样有利于再次浇水时,水分集中,不致流失。

茶树种植示意图

1。营养。茶树菇是一种对木质素、纤维素分解能力较弱的木腐菌。野生茶树菇仅着生于油茶树上。经人工驯化后,可利用油桐、枫树、柳树、栎树、白杨等阔叶树作栽培材料,但以材质较疏松、含单宁成分较少的杂木屑较适应茶树菇生长。可充分利用麸皮、米糠、饼肥等作为氮源。

茶树菇除能利用杂木屑外,蔗渣、稻草、棉籽壳、菌草也可作为碳源。碳源中以单、双糖为最好,淀粉、纤维素等利用能力较弱。若栽培料配方中仅含有葡萄糖,菌丝生长较疏松,并用少量蔗糖搭配,则菌丝生长致密,长势旺盛。说明菌丝生长过程中需要矿质元素相关。

2。温度。茶树菇属中温型食用菌。在PDA培养基上,26℃条件下,孢子经24小时萌发,48小时后肉眼可见到微细的菌丝。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3~28℃,超过34℃停止生长,在零下4℃可保存3个月。子实体原基分化的温度范围是12~26℃,最适温度为18~24℃,较低或较高温度都会推迟原基分化。温度较低,子实体生长缓慢,但组织结实,菇形较大,质量好;温度较高,易开伞和形成长柄薄盖菇。

3。水分。茶树菇栽培的培养基含水量应掌握在60%~65%,即用手抓一把培养基,用劲捏,指缝间湿润,稍有水但不流下,手指松开成块,落地后散开为宜。但不同种类的木屑及粗细不同略有差别,应灵活掌握。菌丝生长时,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70%以下;子实体形成发育期为85%~95%,生长期适当降低,以延长产品保鲜期。

4。空气。茶树菇属好气性大型真菌,对二氧化碳十分敏感,通气不良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易造成菌丝生长缓慢、子实体菌柄粗长、菌盖细小、早开伞、畸形菇。

5。光线。茶树菇是需光性真菌,子实体具有趋光生长特性,适宜的漫射光是完成正常生活史的必要条件。菌丝体培养期间[52石斛网www.52shihu.com],在无光条件下仍然生长,但不形成子实体。子实体没有光照不易分化,适宜光照强度为50~300勒克斯。

6。酸碱度。茶树菇菌丝喜弱酸性环境,最适pH5。5~6。5,pH值4以下或6。5以上菌丝生长稀疏、缓慢。

参考资料:baike。baidu。com/view/。htm

茶薪菇栽培技术

江苏新沂市康原食用菌研究所del:

茶薪菇又名柱状田头菇(四川、湖南、江苏),柳菌,柳环菌(贵州),柳松茸(台湾、日本)。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粪锈伞科,田蘑属(田头菇属),是温带至亚热带地区从春季到秋季发生的一种木生食用菌。分布于中国、日本、北美东南、南欧各国的杨、榆、二球悬铃木、榕、小叶榕、柳等软质木及油茶的枯干或枯死部分。

茶薪菇味道鲜美,盖肥柄脆,气味香浓,营养丰富,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引起国内外美食界和医药界的高度重视,开发前景广阔。现将茶薪菇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季节安排

根据我地区的气候条件,茶薪菇每年可生产两季。春栽12-3月接种,2-5月出菇,秋栽7-8月接种,9-11月出菇。根据茶薪菇出菇温度范围15-30℃的特性,几乎可周年栽培。

备料

茶薪菇无虫漆酶活性,利用木质素的能力较弱;但蛋白酶活性很强,利用蛋白质的能力也相应较强。根据茶薪菇的这一特点,我们设计了两组配方:

1.木屑30%、棉籽壳36%、茶籽饼粉(菜籽饼粉、花生饼粉等)5%、麦皮23%、玉米粉5%、石膏1%。

2.菌草粉50%、棉籽壳20%、茶籽饼粉(菜籽饼粉、花生饼粉等)5%、麦皮19%、玉米粉5%、石膏1%。

茶薪菇菌丝体具有耐碱性的特性。在配方中加入2-3%的生石灰,能有效促进茶薪菇菌丝生长,抑制杂菌蔓延。

制栽培袋

1.拌料按配方将棉籽壳预湿后与其它原料搅拌均匀,然后加水充分拌匀。含水量控制在60-65%,以紧抓培养料,指间有水印但不滴下为度。

2.装袋以15-17㎝×33㎝的菌袋为容器,装袋要求紧实,然后用线绳扎紧袋口(接种时换上经灭菌处理的套环和棉塞),或用海绵盖体封口。

茶薪菇菌丝生长较为缓慢,杂菌易从微孔入侵,为提高成品率,应选择优质菌袋或采用双层袋。如用高压锅灭菌,须用聚丙烯袋。

灭菌

1.常压灭菌旺火猛攻至100℃,维持12-16小时,中途不得停火降温,否则须延长灭菌时间。

2.高压灭菌旺火猛增攻至0。05Mpa,打开放气阀,排净冷空气,以免造成假气压,导致灭菌不彻底。然后用旺火猛攻至0。15Mpa保持2小时。

灭菌结束后,将栽培袋搬至预先消毒的干净场所冷却,也可将栽培袋直接搬入接种室冷却。

接种

1.用5%的来苏尔溶液喷洒接种箱或接种室。

2.搬入经冷却的栽培袋(料温在30℃以下)和接种工具。

3.用气雾消毒剂,以3-4g/m3的用量对接种箱(室)进行消毒(茶薪菇菌丝对消毒药物较为敏感,用量过多会造成"死种",过少则易感染杂菌,导致接种失败)。接种箱(室)要求密封。

4.将茶薪菇菌种用0。25%的新洁而灭溶液浸洗后带入接种箱(室),无菌操作接种,方法与其它食用菌相似。由于茶薪菇菌丝体抗杂能力差,为获取种群优势,提高成品率,应加大接种量,以20-30袋/瓶或30-40袋/袋为宜。

菌丝培养

接种后将栽培袋置于通风阴凉处培养,料温控制在20-28℃之间,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5-75%之间,让菌丝长满袋,出菇。

出菇管理

1.立袋栽培将生理成熟(菌丝满袋后)的栽培袋取下套环和棉塞,置于菇棚内的畦面,拱膜保湿催蕾,调控温度16-26℃,空气相对湿度90-95%,光线强度,注意通风增氧(CO2浓度低于0。4%)和防雨。后,菇蕾大量发生,可剪去袋口薄膜,调控湿度85-95%,CO2浓度低于0。3%,使菇蕾继续发育。每采完第一潮菇后,清除残余菇脚,并补足水分,以备继续出菇。有条件者可在室内搞层架立体栽培。

2.墙式栽培将生理成熟的栽培袋取下套环和棉塞于畦面或室内(较好)堆成墙状(6-10层),其余同上。此法节省空间,但畸形菇较多。

3.覆土栽培覆土材料宜选择土质疏松,不板结的风化土、菜园土等,喷洒1%福尔马林,覆膜封闷3d以上,然后揭去薄膜,让福尔马林散发,然后加入2%的熟石灰、1%的过钙、0。2%的尿素拌匀即可。此外也可用火烧土加1%的过钙、0。2%的尿素,拌匀后作为覆土材料。然后将生理成熟的栽培袋搬至预先用石灰及杀虫剂消毒的菇场,脱袋,紧密横排,并覆土1-2㎝(室外栽培应拱竹片,罩薄膜),10d后喷雾保持土层湿润,等待出菇。其余方法基本同上,但喷水次数及喷水量可适当减少。前两种方法后期也可脱袋覆土出菇。

茶薪菇菌丝体抗逆性较差,再加上其培养基营养丰富,是各种病虫滋生的温床,栽培过程中应注意如下两点:

(1)注意通风增氧,防止高温高湿,抑制杂菌滋生,营造有利于茶薪菇生长的环境。

(2)适时用高效低毒的药物杀虫,一般使用高效氯氢菊酯可杀灭多种食用菌害虫。

八.采收加工在茶薪菇子实八分成熟,菌膜破裂前为采收适期。采收后剔除根部异物,烘干或鲜销。

您可以登录江苏食用菌网站,哪里有茶树菇栽培的技术视频。您可以查看一下。也可以登录阿里巴巴网站,创新行者的博客,哪里有详细的茶树菇栽培技术资料。

怎样种植茶树菇?

茶树菇种植方法:

1、选种

选择质量好,菌龄不超过80天的适龄菌种。建议菇农从正规单位直接引进母种扩繁。

2、接种

接种时的菇筒的余温不能超过36℃,温度低于30℃后,将菇筒放入接种箱内,再经消毒后可开接种,接种时袋口要靠近酒精灯火焰处,袋口朝下,除少量菌种接入洞内,大部分菌种放在培养基表面,然后扎紧袋口,一瓶生产种可接菌袋20-25袋。

3、培养

接种后速将菌袋放入培养室的菇架上培养,室内应保持23℃左右。相对空气湿度应保持不超过65%左右。室内光照不能太强,早晚通风,勤打扫,菌丝生长经30天左右,可解开扎口线,进入少量空气,使其更快成长。一般温度适宜,60天左右,可开袋出菇。

4、管理

菌袋长满菌丝后,再过10天左右可搬入事先经消毒灭虫的大田棚内,从菇蕾采收一般需要5-7天。第一期出菇时不须过多喷水。采收第一期菇后应停止喷水5-6天,15天后再逐步提高温度到第二期菇长出,时间间隔约需5-15天,采摘三期菇后,如菌袋干燥失水,可开袋喷水。

5、病虫害防治

茶树菇在整个食用菌当中属中温偏高菌类,病虫害尤为严重,对于茶树菇,主要以防为主,搞好环境卫生和室内消毒工作,发现杂菌及时处理,最好方法是人工捕捉,万不得以用0。1%菌合脂或迷灭丁加水喷射,可以完全根治,但要注意浓度不要过高。

扩展资料

茶树菇常见病虫杂菌:

1、青霉

一般接种六到十天后菌筒出现黄豆大青绿色毒点,以后慢慢扩大并阻碍茶树菇菌丝生长,严重时可杀死茶树菇菌丝,主要原因是菌种不纯、带杂、接种消毒不严造成接种污染。

2、白霉

菌丝恢复生长后,有一层稀疏的白色菌丝,在茶树菇菌丝前面或一边开始生长,象绒毛状阻碍茶树菇菌丝生长,主要原因是:菌种不纯,封口不严。

3、虫害

为害茶树菇最严重的虫害为菌蚊。防治措施:搞好环境卫生,在门窗等通风处装双层纱布,并定期喷上菊脂类杀虫剂,室内装上网格小一点的频振式杀虫灯,进行灯光诱杀。

4、绿霉

菌筒在走菌期或开口后从口上开始出现绿色斑块,以后迅速扩大,整筒变成墨绿色,整个菌筒报废。主要原因:环境条件太差,开口时高温高湿通风不良,菌种抗杂能力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茶树菇

查看详细

种植的茶树菇有毒吗?

菌类都会多少吸收重金属如果种植合理还是可以正常食用的

茶树菇,原为江西广昌境内高山密林地区茶树蔸部生长的一种野生蕈菌。是集高蛋白,低脂肪,低糖份,保健食疗于一身的纯天然无公害保健食用菌。经过优化改良的茶树菇,盖嫩柄脆,味纯清香,口感极佳,可烹制成各种美味佳肴,其营养价值超过香菇等其他食用菌,属高档食用菌类。

满意请~!

查看详细

种植茶树菇需要些什么设备?

种植茶树菇需要灭菌蒸料的锅炉,拌料机,装袋机,接种箱,周转筐等等。制作原种需要高压罐。

将原种分装栽培种需要上述设备即可。鲜菇采收后可以用烘干机烘干。

查看详细

茶树菇种植茶薪菇怎么样种植?

栽培方法

栽培方式多采用熟料袋栽培法和瓶栽法,水培法也试验成功。

栽培材料

凡富含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农副产品下脚料,茶饼粉、杂木屑、玉米芯、棉籽壳等都可以栽培茶树菇,但以茶籽壳、茶籽饼加入培养料生产出的产品香味、色泽、药用价值都不失天然特殊风味。木屑以阔叶树木最好,如杨树、柳树等栽培茶树菇产量较高,菌丝生长较快。不管采用哪一种木屑都以陈旧的比新鲜的好,要把木屑堆于室外,长期日晒雨淋,让木屑中的树脂挥发及有害物质完全消失。未经堆积的木屑,栽培茶树菇菌丝生长慢,产量低。其配方中加入棉籽壳,营养丰富,蛋白质、脂肪含量较高,制作的培养基通气较好,可提高产量近一倍。

拌料装袋

先将棉籽壳粉碎成米粒大颗粒状,先一天用1-2%石灰水浸泡10-14小时,捞起后,加入其它培养料拌匀装袋,茶籽饼需粉碎成粉末状,拌入其它培养料内装袋灭菌。各种培养料最好是80-90目,旧料比新料好,棉籽壳要提前一天加水搅拌,堆积、覆盖薄膜,使其吸水均匀,第二天再加入辅料,充分拌匀,含水量应掌握在70-75%以内。料拌好后,即可装袋(袋子规格32×15或40×,5丝米的聚丙稀薄膜制成),装袋时要求光滑均匀,而且要装紧,再用扎口线扎紧,送入灭菌灶内灭菌。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7-19 热度: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