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们解答蝼蛄是什么

记得我还不是很大的时候从来都不看关于动物类的节目,当然现在也是这样,因为我总是不习惯看到那些东西,一看到那些东西,我就浑身不自在,今天,我将会为你们解答这种东西,蝼蛄,蝼蛄是什么,俗名耕狗,扒扒狗,田小狗(江浙),土地狗儿(苏中一带),亦称为剪绺仔,“扒手”的台语,在四川被称为土狗子,为地下昆虫,体小型至大型,现在大家是否对蝼蛄有了一个初步印象呢?

蝼蛄是什么

蝼蛄,体长圆形,淡黄褐色或暗褐色,全身密被短小软毛。雌虫体长约3厘米余,雄虫略小。头圆锥杉,前尖后钝,头的大部分被前胸板盖住。触角丝状,长度可达前胸的后缘,第1节膨大,第2节以下较细。复眼,1对,卵形,黄褐色;复眼内侧的后方有较明显的单眼3个。口器发达,咀嚼式。前胸背板坚硬膨大,呈卵形,背中央有1条下陷的纵沟,长约5毫米。翅2对,前翅革质,较短,黄褐色,仅达腹部中央,略呈三角形;后翅大,膜质透明,淡黄色[52石斛网www.52shihu.com],翅脉网状,静止时蜷缩折叠如尾状,超出腹部。

足3对,前足特别发达,基节大,圆形,腿节强大而略扁,胫节扁阔而坚硬,尖端有锐利的扁齿4枚,上面2个齿较大,且可活动,因而形成开掘足,适于挖掘洞穴隧道之用。后足腿节大,在胫节背侧内缘有3~4个能活动的刺,腹部纺锤形,背面褐色,腹面色较淡,呈黄褐色,末端2节的背面两侧有弯向内方的刚毛,末节上生尾毛2根,伸出体外。身体呈黑褐色,上面长着层又短又有丝光的毛,体长约1.5~2英寸(4~5cm)。它短短的前腿长着铲形的脚爪,适于快速挖掘。蝼蛄的翅膀短而坚硬,能长距离飞行。

华北蝼蛄成虫 身体比较肥大,体黄褐色,全身密布黄褐色细毛;前胸背板中央有1凹陷不明显的暗红色心脏形斑;前翅黄褐色,覆盖腹部不到一半,纵卷成筒形附于前翅之下;腹部圆筒形、背面黑褐色;足黄褐色,前足发达,中后足细小。卵椭圆形。初产时黄白色,颜色变为黄褐色,孵化前呈暗灰色。若虫 共13个龄期,初龄若虫头小,腹部肥大,行动迟缓,全身乳白色,渐变土黄色,5龄以后,与成虫体色、体形相似。初孵若虫体长较末龄体长相比增加10余倍。现在大家都知道蝼蛄是什么了吧。

蝼蛄吃什么?

蝼蛄食性很杂,如半熟的谷子、炒香的豆饼、麦麸以及马粪等有机肥都是它的食物。蝼蛄为多食性害虫,最喜欢吃各种蔬菜,对蔬菜苗床和移栽后的蔬菜苗危害最为严重。蝼蛄成虫和若虫在土中咬食刚播下的种子和幼芽,或将幼苗根、茎部咬断,使幼苗枯死,受害的根部呈乱麻状。蝼蛄在地下活动,将表土穿成许多隧道,使幼苗根部透风和土壤分离,造成幼苗因失水干枯致死,缺苗断垄,严重的甚至毁种,使致蔬菜大幅度减产。扩展资料:在中国蝼蛄是一种害虫,可是在英国地区蝼蛄却一种保护动物。因为现在农药使用的非常广泛,各种各样的农药都喷在了庄稼上,当蝼蛄啃食庄稼的时候,就会被农药给毒死。这导致蝼蛄的数量日益减少,现在已经面临灭绝的危险了,所以查看详细

蝼蛄是害虫还是益虫?

蝼蛄属于害虫。蝼蛄在地下生活,吃新播的种子,咬食作物根部,对作物幼苗伤害极大,是重要地下害虫。通常栖息于地下,夜间和清晨在地表下活动。潜行土中,形成隧道,使作物幼根与土壤分离,因失水而枯死。蝼蛄食性复杂,为害谷物、蔬菜及树苗。非洲蝼蛄在南方也为害水稻。台湾蝼蛄在台湾为害甘蔗。据国外记载,某些种类还取食其他土栖动物。如蛴螬、蚯蚓等。扩展资料生物学特性华北蝼蛄和东方蝼蛄生活史很长,均以成虫或若虫在土下越冬。华北蝼蛄三年完成一个世代,若虫13龄;东方蝼蛄一年1代或二年1代(东北),若虫共6龄。蝼蛄一年的生活分6个阶段:冬季休眠、春季苏醒、出窝迁移、猖獗危害、越夏产卵、秋季危害。蝼蛄的活动受土壤温度、查看详细

蝼蛄类害虫有什么生物学特性?

东方蝼蛄1年1代或2年1代(东北),在北京以成虫和有翅芽若虫越冬。每一卵室有卵30~60粒。成虫有护卵习性。若虫共6龄。昼伏夜出,21~23时为为害高峰期。

华北蝼蛄3年1代,以成虫和8龄以上的若虫在土中越冬,以8~9龄、12~13龄和成虫经过3年越冬。蝼蛄在一年中的活动情况,在北方地区大致可以分为下述6个阶段。

(1)冬季休眠

9月下旬~来年3月上、中旬,以成虫、若虫在深土层处(1~1。5米)越冬,1窝1头,头部向下,似僵死状态,越冬深度决定于冻土层的深度和地下水位的高度,即在地下水位之上和冻土层之下。

(2)春季苏醒

3~4月中旬未为苏醒阶段,清明后,进入表土层活动。这时华北蝼蛄洞顶隆起10厘米左右的新虚土隧道;东方蝼蛄隆起一小堆新虚土,这是这两种蝼蛄上升到地表的主要特征,也是春季调查虫口密度和挖洞灭虫的好时机。

(3)出窝迁移

4月中旬至5月上旬,地表出现弯曲虚土隧道,这标志着蝼蛄已出窝为害。

(4)为害猖獗

(5)越夏产卵

6月下旬至8月下旬,天气炎热,若虫潜入30~40厘米以下的土中越夏。成虫已是交尾产卵末期。东方蝼蛄每头雌虫产卵30~60粒;华北蝼蛄产卵50~500多粒不等,一般为120~160粒左右。越夏产卵是人工挖窝毁卵和消灭若虫的良好时机。

(6)秋季为害

9月上旬至下旬,越夏的若虫和新羽化成虫继续取食为害,以积累营养准备越冬。

蝼蛄有较强的趋光性,嗜食有香甜味的腐烂有机质,喜马粪和湿润土壤,“蝼蛄跑湿不跑干”。盐碱地虫口多,黏土最少。

查看详细

蝼蛄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蝼蛄防治方法:①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可减少蝼蛄产卵;②作苗床前,每公顷以50%辛硫磷颗粒剂37。5千克用细土拌匀,撒于土表再翻入土内。用50%辛硫磷乳油0。3千克拌种100千克,可兼治多种地下害虫,不影响发芽率;③毒饵诱杀。用90%敌百虫原药1千克加饵料100千克,充分拌匀后撒于苗床上,可兼治蝼蛄和蛴螬;④灯光诱杀。一般在闷热天气,晚上8~10时用灯光诱杀。

查看详细

蝼蛄类害虫有怎样的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6~55毫米,近圆桶形,黄褐色,前翅短,前足腿节下缘弯曲,后足胫节背面内侧有距1~2个或消失。卵初产时乳白色,后变为黄褐色、暗灰色。东方蝼蛄:成虫体长30~35毫米,近纺锤形,黑褐色,前胸背板卵圆形,中央有一暗红色心脏形凹斑。前足腿节下缘平直,后足胫节背面内侧有距3~4个。卵圆形,初产时乳白色,孵化前为暗紫色。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1-09-28 热度: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