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皮最早记载于哪个古籍?

1《本草通玄》:“椿皮,专以固摄为用,故泻痢肠风,遗浊崩带者,并主之。然必病久而滑,始为相宜,若新病蚤服,强勉固涩,必变他症而成痼疾矣。凡用刮去粗皮,生用则能通利,酸醋炙即能固涩。”

2《药性论》:“治赤白痢,肠滑,痔疾泻血不注。”

3《食疗本草》:“主疳痢,杀蛔虫。”

4《本草拾遗》:“主赤白久痢[52石斛网www.52shihu.com],疳虫,去疥,主下血。”

5《医林纂要》:“泄肺逆,燥脾湿,行气分湿热。”

椿皮最早记载于古籍《食疗本草》。

1、《食疗本草》为唐·孟诜(公元612年—公元713年)所撰。

2、《本草拾遗》(公元741年,唐开元29年),是陈藏器所编著。陈氏认为《本经》问世以后,虽有陶弘景、苏敬等注解、修订、补充,但还有被遗漏而未载于本草的药品。

3、明代的《日华子诸家本草》,简称《日华子本草》或《日华本草》。

【名称考证】樗皮(《日华子本草》)、臭椿皮(《滇南本草》)、苦椿皮(《陕西中药志》)。臭椿(《群劳谱》),又名:臭楮(《食疗本草》)、山椿、虎目(《本草拾遗》)、虎眼树(《四声本草》)、鬼目(《本草图经》)、大眼桐(《纲目》)、樗树、白椿。樗根白皮(《近效方》),又名:樗根皮(《本草拾遗》)。

椿皮有什么作用?

功效作用椿皮,为苦木科植物臭椿的干燥根皮或干皮,分布于我国北部、东部及西南部,东南至台湾省。含臭椿苦内酯、11-乙酰臭椿苦内酯、臭椿辛内酯C,并含多种有毒生物碱β-卡波林衍生物。具有清热燥湿、收敛止带、止泻、止血之功效。常用于赤白带下、湿热泻痢、久泻久痢。1。清热燥湿椿皮有清热燥湿的作用,用于湿热带下,可与芡实、金樱子、苦参、黄柏、炮姜、车前子等同用。2。燥湿止痒椿皮有燥湿止痒的功效,用于疥疮,有燥湿清热止痒之功,可煎汤外洗。3。涩肠止泻椿皮有涩肠止泻的作用,用于久泻久痢,属于虚中有实者,可与诃子、木香、丁香等同用。《本草通玄》:椿皮,专以固摄为用,故泻痢肠风,遗浊崩带者,并主之。4。固下止血查看详细

中医中的椿皮是香椿树上的皮还是臭椿树上的皮?

椿皮

【别名】臭椿、椿根皮、樗白皮、樗根皮

【来源】本品为苦木科植物臭椿ma(Mill。)的干燥根皮或干皮。全年均可剥取,晒干,或刮去粗皮晒干。

【性味】苦、涩,寒。

【归经】归大肠、胃、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收涩止带,止泻,止血。用于赤白带下,湿热泻痢,久泻久痢,便血,崩漏。

【用法用量】6~9g。

【摘录】《中国药典》供你参考。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17-06-26 热度: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