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咳嗽是怎么回事?

引起猪咳、喘病的原因心源性:心衰后能引起肺瘀血和肺水肿。肺源性:吸入性及肺泡功能减弱等。血原性:如果血液稀薄后,血浆蛋白(血液胶体渗透压的原料)少,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就向组织中渗透,继而出现浮肿、水肿。

治疗猪咳嗽的绝招

一般情况下,猪场若有猪咳嗽,养猪人最容易想到的就是用注射器给猪打针,但打过以后,有很多时候都是原来咳嗽的猪还照样咳嗽,甚至咳嗽的更厉害,这时候养猪人就会想是不是剂量用的不够,于是,加大剂量再打一次。结果是越打越严重,猪的寿命也越短,当然也有好多情况下,完全是因为打针把猪打死的。因此,郑州天宇饲料科技有限公司的专家并不主张给猪打针。我们知道,猪的免疫力高低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比如:温度、湿度、断奶等,其中精神因素对猪免疫力状况影响最大。目前,有专家已经提出进行福利养猪,就是主张要人类关爱猪,让猪健康快乐地生活,而不是动不动就被打针,打针会给猪带来很大的精神应激。因此我们就要想办法尽量减少给猪打针,当猪生病的时候我们尽量通过食疗的方法去避免打针。针对猪咳嗽这种常见病,郑州天宇饲料科技有限公司的专家经过长期的实验研究指出:可以将本来用于注射的药物青霉素和氨基比林加入适量的水装在小的喷雾器中每隔半小时在猪圈上方喷一次,这样一天下来就会有立杆见影的效果。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样做的原理:首先我们知道如上所述打针本身对猪是一个大的应激可能会造成猪几天精神上的恐惧,免疫力也随之大大降低。其次,我们大部分养猪人都知道,猪咳嗽是属于猪的呼吸道黏膜性疾病,打针后针剂通过血管很难到达黏膜发挥作用,而通过喷雾猪自然呼吸所得的气体药物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

在猪场猪咳嗽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上面的方法。平常情况下,若有个别猪发生轻微咳嗽,只要在饲料中加入12%平衡蛋白饲料,不用加任何药物,猪病就会逐渐好转

首先应考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咳嗽。一般性咳嗽,现在因支原体引起的较多,用支原净(泰妙)效果较好。如果是传染性胸膜肺炎,副嗜血,萎鼻等引起的[52石斛网www.52shihu.com],用氟苯尼考+强力霉素效果较好。也有部分猪场反应,用过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等奎诺酮类药效果不错。罗红霉素初期使用效果不错,但易产生耐药性。阿奇霉素与罗红霉素是同类药,也是新药,效果较好,但价格太高。还有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是,是否有寄生虫,如肺丝虫,这也能引起咳嗽,这种情况就要先驱虫。猪咳嗽、下痢有很多原因,要看其他症状才能下结论,否则会误诊的,这里给一个可能的疾病可对照看看。猪肺疫猪肺疫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又叫猪巴氏杆菌病。临床主要特征症状为急性出血性败血病、咽喉炎和肺炎,俗称“锁喉疯”或“肿脖子瘟”临诊特征急性型:有的未看到病猪任何症状表现,晚上吃料正常,第二天清晨发现死于栏内,此为最急性的。常见急性型的猪表现体温升高达41-42℃,食欲废绝,卧地不起或烦燥不安,呼吸困难,伸长头颈呼吸,咽喉部红肿、发热、坚硬,有的向后延及达胸前,作犬坐势发出喘鸣声、口鼻流出泡沫。可视粘膜发绀,腹侧、耳根和四肢内侧皮肤出现红斑。有的还表现咳嗽、胸部触诊疼痛等急性胸膜炎症状;有的初便秘,后腹泻,往往多因窒息而死,病程几天不等,不死的转为慢性。慢性型的主要表现为慢性肺炎和慢性胃肠炎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多在2周以后衰竭而死。

防治方法:

⑴、按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注射。

⑵、发病后隔离病猪,及时用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治疗。⑶、在疫区,用利高霉素44预混剂,除有防治猪肺疫和猪痢疾等细菌病外,对健康猪有促生长,提高增重10.4%,改善饲料换肉率3.2%等作用。

⑷、在非疫区,搞好猪场卫生、消毒、饲养管理,可免受多杀性巴氏菌感染而致病。答案:很简单,猪流感!

仔猪拉稀有什么症状?

(一)细菌性腹泻1.仔猪红痢:仔猪红痢病由C型魏氏梭菌产生的毒素所引起。主要发生于出生3日龄以内的仔猪,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患猪以排血红色痢便和肠黏膜坏死为特征。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废绝,排血红色痢便,有的病猪粪便中含有坏死组织碎片和小气泡,恶臭。多数病例呈急性发生,患猪发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最急性病例1~2天死亡,急性病例5—7天死亡,少数慢性病例呈间歇性或持续性腹泻。剖检病死猪可见肠腔内充满血样的内容物,肠黏膜充血、出血、易脱落,肠系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鲜红肿胀。2.仔猪黄痢:仔猪黄痢病的病原体为大肠杆菌,主要发生于出生1周龄以内的仔猪,以出生1~3日龄的仔猪最为常见,该病以夏季较为多发,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口渴,迅速消瘦,排黄色或黄白色糊状粪便,粪便中含有乳凝物小块,腥臭。严重病例者患猪肛门松驰,排粪失禁,玷污尾部、会阴和后腿部,肛门呈红色或紫红色。剖检病死猪可见肠道膨胀,有多量黄色液状内容物和气体,肠黏膜呈急性卡他性炎症变化,以十二指肠最为严重,空肠,回肠次之,结肠较轻。3.仔猪白痢:仔猪白痢病由大肠杆菌感染所引起。气候剧变,阴雨潮湿,母猪乳汁不足、乳汁过浓或过稠等均可引起该病的发生。该病多发生于7—30日龄的仔猪,以7~14日龄的仔猪最常见且发病较为严重,1月龄以上的仔猪较少发生,病程一般2—7天,病猪以排乳白色或灰白色浆状或糊状的腥臭粪便为特征。病猪拱背,被毛粗乱,肛门周围粘满粪便。剖检病死猪可见结肠内容物呈浆状、糊状或油膏状,呈乳白色或灰白色,部分粘附于黏膜上,不易完全剥离,肠黏膜有卡他性炎症变化,肠系膜淋巴结轻度肿胀。4.猪痢疾:猪痢疾由肠道内猪密螺旋体与肠道内厌氧菌相互作用而发病。多发生于7—12周龄的仔猪。病猪发病初期体温达40—41℃,排黄色或灰色软便,不久减食,后期粪便呈水样,常混有血液、粘液和黏膜,随之粪便呈油脂样或胶胨状。病猪拱背吊腹,迅速消瘦,食欲减退,渴欲增加,最后患猪因脱水衰竭而死亡。5.仔猪副伤寒:仔猪副伤寒由沙门氏菌引起。多发生于2—4月龄的仔猪,该病的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多雨潮湿季节较为多发。急性型病例呈败血症症状,患猪突然发病,体温升高,食欲废绝,病初发生便秘,随后则下痢,排恶臭稀粪,病后2~3天,病猪的鼻端、两耳及四肢内侧皮肤发紫,病猪精神萎靡,低头呆立,步态摇晃,体温下降,不久则死亡。该病以慢性型最为常见,病猪体温稍有升高,精神不振,病初发生便秘,后呈持续性或间歇性腹泻,排淡黄色或黄绿色恶臭稀便,并混有血液、坏死组织或纤维素状絮片,病猪呈渐进性消瘦。剖检病死猪:急性型病例呈败血症病理变化:慢性型病例肠黏膜呈弥漫性坏死性糜烂,表面被覆一层灰黄色或黄绿色易剥离的麸皮样物质,肠壁粗糙增厚,肝、脾和肠系膜淋巴常可见到针尖状灰黄色坏死灶或灰白色结节。补充回答:

(二)病毒性腹泻

1.猪流行性腹泻(PEDV):猪流行性腹泻主要发生于冬末春初的寒冷季节,以11月份至翌年3月间发生较多,各个年龄段的猪均易感染,但以1—5日龄内的仔猪感染率最高,症状最为严重,病死率也最高。病猪体温正常或稍微升高,精神沉郁,食欲降低,日龄较大的猪症状较轻,日龄较小的猪症状较重。仔猪发病初常发生呕吐,排灰色或黄色粥样或水样稀便,恶臭。剖检病死猪可见小肠肠管胀满,充满黄色内容物,肠壁变薄,肠系膜呈树枝状充血,肠系膜淋巴结水肿。

2.猪传染性胃肠炎(TGEV):猪传染性胃肠炎对各个年龄段的猪均易感染,但以2周龄以下的猪较为多发,且死亡率较高。患病仔猪常在吸吮母乳后发生呕吐,不久出现剧烈腹泻,排黄色或灰色水样稀便,粪便中常混有未消化的凝乳小块,恶臭,病猪日龄越小,病程越短,死亡率越高。

3.轮状病毒病(PVV):轮状病毒病以冬末春初季节最为多发,且多发生于2月龄以内的仔猪,死亡率较高,可达50%以上。病猪精神沉郁,不愿走动,常于采食后发生呕吐,排黄色或灰褐色水样或糊状稀便,并常因腹泻脱水在3—7天内死亡。

另外,仔猪发生猪瘟和猪伪狂犬病也有腹泻的症状,但患有猪瘟的病猪一般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

(三)寄生虫性腹泻仔猪因寄生虫病引起的腹泻常以球虫、蛔虫、锥虫引起的腹泻较为多见,多以20日龄以上的猪较易发生,一般患猪呈慢性经过,通常病猪腹泻伴有食欲不振、咳嗽、呼吸困难、贫血等症状,有些病例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有些病例伴随有体温升高症状。病猪发育不良,逐渐消瘦,衰竭死亡或形成“僵猪”。

(四)非疾病性腹泻

1.仔猪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引起仔猪腹泻:因为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的消化机能不够完善,由于仔猪的消化酶分泌不足及胃内容物pH值偏高(一般大猪的正常胃内容物pH值为3~4,而仔猪的胃内容物pH为5~7),小肠绒毛发育滞后,胃蛋白酶的活性较低,仔猪对蛋白质的吸收利用能力较差,如在哺乳仔猪补料和断奶仔猪饲喂的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不仅造成蛋白质饲料的浪费,加大了仔猪的养殖成本,而且极易引起仔猪消化不良而发生腹泻。

补充回答:2,饲料中粗纤维含量过高引起仔猪腹泻:猪是杂食动物,饲喂猪的饲料中适量的粗纤维含量可以促进猪的胃肠蠕动,增强猪的消化功能,但在猪的饲料中粗纤维含量过高将会适得其反,特别是饲喂仔猪,如饲喂仔猪的饲料中粗纤维含量超过4%,将不仅会导致仔猪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下降,而且极易引起仔猪腹泻,另外,饲料中加入过量的钙和氯,微量元素中铁含量过高,均会引起仔猪腹泻。

3.营养因子缺乏引起仔猪腹泻:仔猪缺乏维生素(如叶酸、烟酸、泛酸)、矿物质或其他必需的营养物质(如微量元素锌、硒、铁、铜),会导致仔猪的抵抗力降低而出现下痢。患病仔猪排淡黄色、白色、灰绿色糊状或水样恶臭稀粪。

4.应激因素引起仔猪腹泻:由于仔猪自身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健全,对各种应激因素,如断奶后母仔分离,饲料变化,仔猪分群同群仔猪发生变化,免疫注射,阉割以及温度、湿度及环境变化等,仔猪均非常敏感,会引起仔猪产生一系列的应激反应,最终会导致仔猪采食量下降、消化不良而引起腹泻。

此外,仔猪饲喂霉烂变质的饲料,冰冻饲料以及未经煮熟的豆制品,均易导致仔猪发生中毒而引起腹泻。

二、仔猪毒性腹泻

仔猪一旦发生腹泻,其仔猪的胃肠道必将会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害,即使经过治疗痊愈,其仔猪的胃肠道功能也难以恢复正常,即会直接影响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从而引起饲料报酬与增重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要有效地防范仔猪腹泻的发生,务必在坚持防重于治原则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的综合防控措施。具体来讲,防范仔猪腹泻可采取以下综合防控措施:

(一)搞好预防接种,增强仔猪的免疫力怀孕母猪在产前21天左右注射1次仔猪黄白痢疫苗(疫苗),仔猪出生12天口服多价幼畜腹泻停。除此之外,养殖场(户)还应根据当地疫病的发生情况,有选择性地给仔猪注射魏氏梭菌病、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以及轮状病毒病等病的疫苗,以增强仔猪的免疫力。

(二)搞好环境卫生,严防病源侵袭养殖场(户)应建立严格而完善的消毒制度,定期对环境、猪舍及用具等进行消毒,定期对母猪乳房部位进行清洗消毒,特别是仔猪在第1次吸吮母乳前要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对母猪的乳头和腹部的污垢物进行洗净并消毒,为防范于未然,可在仔猪腹泻发病的高

查看详细

刚出生的仔猪咋样管理?

哺乳幼崽

1、保温防压。1-3日的温度30-32℃为宜;4-7日28—30℃为宜;8-30日22-26℃为宜。

哺乳仔猪适宜温度:1~7日龄为31.8~28.3℃,8~35日龄为27.7~23.5℃,舍内温度控制在18.3~22.1℃,相对湿度49.7%~70.4%,保持空气新鲜。仔猪应设有保温箱或保温室,并在保温箱底或距保温室底30~40厘米处挂一只250瓦的红外线灯泡。同时做好仔猪护理工作,并在分娩栏内安装护仔栏。

2、吃足初乳及固定乳头。初乳里面的免疫球蛋白,可提高免疫能力。

仔猪生后1小时内要人工辅助吃足初乳。生后2~3日龄内要固定好乳头。固定乳头以自选为主,个别调整为辅,把初生体重小的仔猪固定在前排乳头,把初生体重大的仔猪固定在后排乳头。

3、补铁与过仔并窝。预防贫血为防止仔猪缺铁性贫血,要求对出生后2-3天后的小猪,注射100-200毫克铁剂。

4、开食与补料。

仔猪生后5日龄训练饮水,7日龄训练开食,至20日龄应全部开食。一仔猪开食后,补喂全价配合料,采用生湿料型(料水比为1:0.5),日喂5~6次。

5、去势与断奶。仔猪生后25日龄去势,35日龄断奶。

6、卫生与消毒。每天清扫圈舍除粪2次,每周舍内通道用2%火碱水溶液或其他消毒剂消毒1次。

7、疫病防治。仔猪生后20日龄接种猪瘟疫苗。

扩展资料

仔猪生理特点

1、不耐低温

新生苗猪体内能量储备不多及能量代谢的激素调节功能不全,对环境温度下降极为敏感。

2、消化功能不完善

苗猪消化器官在胚胎期虽已形成,但结构和功能都不完善。

3、生长发育迅速

仔猪生长快,是因为物质代谢旺盛,特别是蛋白质代谢和钙、磷代谢要比成年猪高的多。

4、缺乏先天免疫力

出生后的苗猪吃足初乳,是防止苗猪患病、提高成活率的关键措施之一。

查看详细

如何配制仔猪饲料?

配制仔猪饲料,应遵循仔猪的消化生理特点,并根据猪饲养标准中规定的仔猪生长发育各阶段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调配含各种营养物质的饲料原料。由于仔猪不耐低温,生长速度快,应给仔猪配制含高能量、高蛋白质的饲料,每千克仔猪饲料中可消化能含量不应低于14.23兆焦。考虑到仔猪的消化能力低而营养需要非常高,饲粮的消化率要非常高。仔猪饲粮还应添加一定比例的动物油或植物油,以提高仔猪饲料中的能量水平。粗蛋白质的含量不应低于20%,最好添加一些动物性饲料,如乳清粉、奶粉、优质的鱼粉、血浆蛋白粉、肉粉等,以提高蛋白质水平和保持氨基酸平衡。为了满足仔猪对赖氨酸和蛋氨酸的需求,可额外地添加一些人工合成的赖氨酸和蛋氨酸。由于仔猪消化道发育不完全、消化机能差,可添加某些消化酶,如胃蛋白酶、淀粉酶、非淀粉多糖酶等。由于仔猪体质弱小,对外界疾病的抵抗力差,故应在饲料中添加一些抗生素或类抗生素一类的药物,以防止仔猪发生疾病,影响生长发育。特别是在仔猪刚刚断奶后的2周,在饲粮中添加抗生素有利于控制腹泻。

在配制仔猪饲料时,还应考虑开食料、旺料和断乳料的区别。仔猪开食料应具备香、甜、脆等优点。开食料并不要求营养十分全面,因为此时仔猪还是以母乳为主,吃不了饲料,即使吃进一些营养物质也很难消化。开食料一般从仔猪7日龄开始使用。仔猪开食越早对以后的生长发育越有利,可以更好地弥补以后母乳不足的缺陷。仔猪旺食料是指仔猪除吃母乳外,还吃饲料,并以仔猪料为主。旺食料一般在仔猪28日龄以后使用。旺食料要求含营养成分全面,其营养成分越接近母乳越好,要考虑能量、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平衡。有条件猪场可以考虑添加一定量的油脂,以提高饲料的能量水平。旺食料以后应给仔猪配制断乳后的饲料。此时每千克饲料中能量含量不应低于13.81兆焦,粗蛋白质不应低于18%,赖氨酸含量不应低于1.16%。断乳料也应适口性好,易消化,营养平衡。此时,饲料的好坏直接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因为仔猪已脱离母乳,料是唯一生活和生长来源,虽然料中营养水平比旺食料有所下降,但各种营养物质的平衡是十分重要的。

现举仔猪人工乳、诱食料、旺食料和断乳料配方供参考(表27、表28)。

表27仔猪人工乳配方注:1.配方中可酌情加入炼猪油3~5克;2.无机盐添加剂是由硫酸亚铁0.28克、硫酸铜0.3克、硫酸锌0.15克、磷酸二氢钙5克、硫酸镁0.15克、亚硒酸钠0.05克组成,磨细调匀后加入人工乳中溶解即可;3.维生素添加剂,建议购买多种维生素(复合维生素)成品,按说明上的用量添加。

成分配方123牛乳(毫升)0全脂乳粉(克)鸡蛋(克)葡萄糖(克)无机盐添加剂适量适量适量维生素添加剂适量适量适量

表28仔猪饲料配方举例注:*添加剂预混料中应当含足够量的氨基酸、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

体重阶段出生7天至断奶后2周断奶后2周至25千克体重配方玉米(%)52.316.455.960.530.038.0小麦(%)—————30麦麸(%)—碎大米(%)—30——30—豆粕(%)11.717.618.117.518.012.0花生粕(%)—5————膨化大豆(%)0进口鱼粉(%)乳清粉(%)88————血浆蛋白粉(%)5—————酵母粉(%)—3——3添加剂预混料*(%)营养水平粗蛋白(%)2121.021.019.019.019.0代谢能(兆焦/千克)13.313.213.113.213.313.4

查看详细

如何进行仔猪的调运?

为防止仔猪在运输过程中掉膘、伤残或死亡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必须做好运输前的准备工作,加强途中的饲养管理。运输前要做好预防接种,病猪、体质较弱的猪不能运输。无论采取何种运输措施,都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运输前应检查猪的耳号或耳标是否齐全,以便于区别个体;

(2)运输前应按猪的体质强弱、体重大小、性别、品种等分群;

(3)运输前应清扫运输工具,然后用20%的石灰乳或3%的火碱水进行彻底消毒:

(4)购买仔猪后,让其排出部分粪尿,饥饿后再起运,以免运输车辆颠簸导致死亡。运输前可在饲料中添加抗应激药物如有机酸,或每头猪注射2毫升冬眠灵。

(5)若用敞篷车运输,车厢应插上高栏板,还应罩有绳网,以防猪只外逃或发生意外。

(6)装运时要避免拥挤,注意安全,断奶仔猪每头应占0.2米2的面积。

严禁强行拖、拉、扔、拽仔猪,以免发生意外。抓猪时,不能抓耳朵与四肢,应抓其后部的活皮,这样既可避免猪蹬踏挣脱,又可以防止扭伤等事故的发生。

(7)运输时,车速不能太快,尤其要注意转弯、刹车、起车、停车、上下坡、过桥时猪只的状态,防止因挤压而发生事故。夏天运输时要避开酷暑,注意通风、遮阳、防暑,多饮凉水,必要时应予以冲凉。若仔猪中暑,立即向猪鼻孔喷白酒或食醋,不久猪会自行好转。冬天要加强保暖,尽量防止风吹、雨淋、雪打。若仔猪伤风感冒,到达目的地后,每头猪注射青霉素120万国际单位和链霉素50万国际单位。长距离运输时,车厢内应多铺些垫草并及时更换,及时清除粪尿,保持清洁。

(8)运输途中,预备青绿多汁饲料,既好消化,又解渴顶饥。为防止感染疾病,一定要自备饮水用具,坚持定时饮喂0.5%的盐水,到达目的地后要休息一会再饮水,然后开始喂食,但不能喂的太饱。

(9)应该备用一些常用药、急救药及一些必备的器械。

查看详细

仔猪如何饲养?

1、后备种猪70日龄至初次配种前的猪称为后备猪。生产中要求后备猪在8~10月龄时达到配种体重,瘦肉型猪100~120千克左右。一般从20千克体重起,留作种用的小母猪可比商品猪的粗蛋白质、赖氨酸及钙、磷均高70%~10%,小公猪可高17%~20%。在生长后期,一般需适当限食,避免长的过肥。瘦肉型猪一般是提高饲粮粗蛋白质、赖氨酸以及钙、磷的浓度,自由采食,母猪在80千克体重开始限食,甚至更早一点,以保持中等体况为准,公猪在90~100千克体重才限食。在后备猪的管理方面,应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及时清除粪便,定期驱虫和预防接种。运动对于后备猪非常重要,可以促进代谢,增强体质,锻炼肢蹄,保证旺盛的性欲,顺利完成配种任务。有条件的猪场,夏秋季节可采用放牧饲养,冬春季节可进行驱赶运动,或在户外自由活动。2、母猪配种前青年母猪配种前1~2周可以采取催情补饲,有利于增加排卵个数和提高受孕率。一般以在原基础上提高20%~25%的喂量较合适。短期优饲对于体况较差的母猪效果较明显,可明显刺激内分泌,促进生殖系统的活动,增加排卵个数(2~3枚)。经产母猪经过产仔和哺乳,多数体重减轻。一般体重减轻20%~30%。经产母猪配种前的饲养就是要恢复母猪的体力,使之达到种用体况。如果母猪在断奶时能保持7~8成膘情,只要饲粮搭配合理,粗蛋白质不低于12%,供给足够的矿物质和维生素,每天饲喂2.3~2.7千克日粮,不需提高总能量水平即可在5~10天内正常发情和配种;对泌乳能力高、带仔多的母猪和产前膘情差的母猪,应在泌乳期增加饲料喂量。为保证断奶后母猪正常发情,关键是给哺乳期母猪充足营养,一般喂给粗蛋白质16%的全价饲料,敞开饲喂。在饲粮配合上搭配一定比例的青饲料或苜蓿草粉,对断奶后发情有促进作用。3、妊娠母猪(1)饲养措施。在114天的怀孕期中,一般采取前84天低水平,后30天提高水平。小母猪除了保证胎儿生长发育外,自身还要生长,所以比成年母猪需要更多的饲料。对于生长较快的瘦肉型猪,全期平均以每日1.9千克饲粮较合适。前84天可按1.8千克/日饲喂,后30天按2.1千克/日,即后期每天比前期高16%。也可后期比前84天高20%~30%,但全期总摄入能量水平一样。总的原则是母猪不肥也不太瘦,有利于产仔为标准。冬季可在此基础上增加10%~20%,夏季可降10%,以保持中等体况为准。为使母猪有饱感可多用低能量的青、粗饲料,以增大体积,饲粮营养浓度低、体积足够大时也可自由采食。(2)注意事项。饲料品质要保证优良,青饲料必须新鲜。严禁饲喂霉烂变质、冰冻和带有毒性的饲料,否则会引起死胎和流产,如棉籽饼所含棉酚和菜籽饼中的芥子硫葡萄糖甙均对胚胎的发育有害,喂这两种饲料过量时会增加胚胎死亡率。妊娠期要避免突然更换饲料。更换妊娠母猪的饲料应采取渐进的方式,一般要经5~7天的时间。母猪从产前10~15天起,即需要将饲料种类逐步更换成产后的饲料。更换切不可突然,以防便秘、腹泻,甚至流产。为增强母猪体质和预防产后便秘,要给母猪以适当的运动。夏季要注意防暑。为了防止发生机械性流产,不要强行驱赶或恫吓母猪,临产前停止运动,并严禁鞭打和突然惊扰。此外,为了更好地预防母猪发生便秘,应在分娩前母猪的饲粮中使用合适的倾泻剂。如按占日粮1.65%的水平饲喂氯化钾。4、母猪产仔前后临产前几天,可适当减少喂量,给予较多的粗饲料,以利于通便,可用小麦麸代替日粮的一半。并应减少或防止母猪兴奋。产仔这一天,10~12个小时之内不要饲喂,只给予充足的水,冬季可给予温水。如果母猪表现饿感,可给0.5千克饲料。产后第一天可给1~1.5千克饲料,以后逐渐增加,5~7天后可让其自由采食,如果带仔不多,应按带仔多少给量。产后的第一周内,千万不要强迫母猪吃的太多,以免发生产乳热,乳房水肿或者仔猪腹泻。母猪泌乳过多,也是引起仔猪黄、白痢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再管理不善以及仔猪受凉,很容易死亡。所以,应注意观察母猪乳房和仔猪粪便。产仔1周后可给予优质的平衡饲粮以刺激产乳。为防止产后感染疾病和并发症,饲料中可加入抗生素。5、泌乳期产仔1周后,一般是自由采食。但根据带仔多少,可适当增减喂量。母猪在产后5~7天恢复哺乳期饲养标准喂量后,从产后10天起开始加料,直至泌乳高峰(产后30天前)停止加料。由于大量泌乳的消耗,母猪产后1个月内失重最多。为了满足母猪的采食量,每日应喂3~4次,在泌乳高峰期夜间还应增喂1次。对于泌乳期发生泌乳不足或缺乳的母猪(初产母猪常发生),应进行人工催乳。催乳常用的方法是,在改进饲养管理的基础上,增喂含蛋白质丰富而又易于消化的饲料,如豆浆、小米粥、米浆、鱼粉(或小鱼、小虾)、优质青绿饲料和发酵饲料等。也可喂给煮熟的胎衣或中草药,如催奶片。猪乳中含水约80%,每天应供足母猪清洁的饮水。产房应光线充足,尽量让母猪和仔猪多接触阳光,呼吸新鲜空气,以增强其体质。保证猪舍环境安静,让母猪得到充分休息。同时要保持圈舍的清洁干燥、舒适温暖。要经常检查母猪乳房,如有损伤,及时治疗。训练母猪养成两侧交替躺卧的习惯,使乳房大小发育均匀,便于仔猪吮乳。6、公猪(1)饲养与饲料。在公猪的日粮中必须保证供给一定数量的优质蛋白质,粗蛋白质含量不应低于14%。日粮中钙、磷不足或缺乏时,精液中发育不全和活力不强的精子就会增多。在谷类及其副产品(米糠、麸皮)中一般磷多钙少,应注意补钙。日粮中含有0.65%的钙即可满足需要。为了确保青年公猪睾丸的正常发育,日粮中的含锌量应为100毫克/千克。糠麸、饼粕、动物性饲料中含有大量的锌。维生素对睾丸的发育和提高精液品质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维生素A、D、E更是公猪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当日粮中缺乏维生素A时,公猪睾丸容易发生肿胀或萎缩,不能产生精子。缺乏维生素D、E时,精液品质便会下降。要保持公猪不肥不瘦的配种体况,配合饲粮时,必须使其能量供给合理。为了保持种公猪的良好体况,从而保持良好的繁殖性能,舍温每下降1℃,则每日能量摄入量应增加3%。当公猪日粮中能量含量有变化时,都应相应调整日粮中其它养分的含量,尤其是要调整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种公猪的日粮应以精料为主,粗纤维含量不宜过多,切忌喂稀汤料。青绿多汁饲料的给量不应过大,以便保持其适宜的容积,防止公猪形成“草腹”而影响配种。对实行季节配种的种公猪,在配种季节开始前1个月即应逐渐提高其营养水平,在配种旺季日粮中应加喂血粉、鱼粉、鸡蛋、牛奶等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和骨粉及青饲料,直到配种季节过后再逐渐过渡到非配种期的营养水平。饲喂种公猪应当定时定量,每顿不要喂得过饱。夏季饲喂公猪应在一天的凉爽时间内进行,并保证充足的饮水。(2)管理与使用。适当的运动、单圈饲养和夏季防暑降温是科学管理种公猪的三要素。运动对于后肢软弱无力的公猪更为重要。种公猪一般每天要运动0.5~1小时,可令其在较大场地自由活动,也可在较小的场地驱赶其行走。夏天应在早、晚凉爽时进行,冬天应在午后气温较高时进行。配种任务繁重时可适当减少运动量或暂停运动,非配种期和配种准备期要加强运动。种公猪宜单圈饲养,每间猪舍6~7.5平方米,安置在场内安静、向阳和远离母猪舍的地方,这样可以避免因母猪的声、味等刺激而造成精神不安和食欲减退,甚至降低种用价值的后果。种公猪不耐热,夏季长时间的高温刺激,使种公猪食欲不振,采食量减少,从而导致精液品质变差和射精量减少。为此,应采取在猪舍周围植树、给猪舍通风和在运动场上设置水塘及淋水装置等防暑降温措施。此外,在种公猪的管理上还应经常清扫猪舍和刷拭猪体,保持圈舍和猪体卫生;坚持定期检查精液品质,以便随时调整营养、运动和配种频率;为防止公猪咬架或伤人,在选作种用时就将其犬齿锯掉。合理使用种公猪有利于延长其种用年限和充分发挥繁殖能力。后备公猪的初配年龄应根据性成熟后身体生长发育程度来确定。一般瘦肉型猪种的初配年龄为10~12月龄,体重应达到该品种成年体重的50%~60%。过早配种影响公猪的生长发育,使其早衰;而过晚配种又会降低公猪性欲,影响正常配种。公猪配种使用的强度会影响精液的品质和射精量,从而影响受胎率。在生产中,2岁以上的公猪1天配种1次为宜,必要时也可日配两次(早晚各一次),但不能天天如此,如公猪每天连续配种,每周应休息1天。青年公猪,每2~3天配种一次。在本交情况下,1头公猪可负担20~30头母猪的配种任务。人工授精时,1头公猪可负担500~1000头母猪的输精任务;在繁殖场,公猪可饲养到4~5岁,使用年限为3~4年。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11-28 热度: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