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薹生长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是怎样的?

1.温度

菜薹不同生长期对温度的要求不同,种子发芽的适温为25~30℃,叶片生长的温度稍低,约20~25℃,在此温度范围内,菜薹发育较快,只需10~15d便可收获,但菜薹细小,质量不佳。菜薹形成期以15~20℃左右(日温15~20℃,夜温10~15℃)最适宜。菜薹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很广,在月均温3~28℃条件下都可栽培,在昼温为20℃,夜温为15℃,菜薹发育良好,约20~30d可形成质量好、产量高的菜薹。但温度在20℃以上时生长缓慢,30℃以上则生长较困难,在25℃以上发育的菜薹质量低劣。菜薹冬性较弱,很容易满足春化低温需要而抽薹开花,气温过高严重影响花粉发育和受粉,采种量减少。温度影响抽薹快慢,低温促进现蕾开花,但是最适宜的温度为15~25℃。

2.光照

菜薹属长日照植物,多数品种对光周期的要求不严格,其长短对菜薹的抽薹开花影响不大。但整个生长发育过程都需要较充足的阳光,光照不足,影响光合作用,菜薹生长细弱,产量降低,品质差。

3.土壤

菜薹对土壤要求不很严格,只要肥水解决了就能获得高产,一般以保水保肥能力强、有机质丰富的壤土或沙壤土较好,同时也要注意到菜薹的生长速度较快,每次浇完水后,要进行松土增加土壤的通透性,防止土壤板结,以利于植株生长。

4.水分

菜薹根系浅,主要分布在深3~10cm土层中,吸水力弱[52石斛网www.52shihu.com],但植株耗水多,需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水分与菜薹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早熟品种更需保证前期肥水的供给,如此期长时间干旱,则将导致提早抽薹,并使菜薹品质下降;而水分过多,田间积水,植株虽较耐湿,也易引起烂根。

5.养分

菜薹对矿质营养的吸收量,以氮最多,钾次之,磷最少。吸收氮、磷、钾之比为3.5:1:3.4。每生产菜薹需吸收氮2.2~3.6kg、磷0.6~1.0kg、钾1.1~3.8kg。追肥时一般多以氮肥为主,但磷、钾肥后期需求明显,也可酌情加施磷钾肥。菜薹是需氮量高的作物,氮素对菜薹的生长发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氮肥的效果和增产效应与肥料品种和用量有关。徐跃进等(1997)对不同氮素水平和密度条件下3个紫菜薹品种(系)的光合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午休型”,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以及比叶重与光合速率成正相关,增施氮肥和降低密度有助于提高光合速率。吴朝林等(1993)研究了紫菜薹对磷的吸收与利用,试验结果表明,紫菜薹在莲座叶生长期磷吸收量较少,进入主薹生长期后磷吸收量较大幅度增加。但以子薹生长期磷吸收量最多。全植株含磷量平均为植株干物重的0.18%,在植株各部分中,以薹含磷量较多,叶和根含磷量较少,主薹单位干重含磷量比叶、根高70%以上,而子薹含磷量比叶、根高80%以上。菜薹生长期短,生长量大,需肥多,但对高浓度的土壤溶液忍耐力弱,因此,基肥需充分腐熟,追肥要勤施、薄施。姚建武等(2002)的研究发现,不同基因型绿菜薹的硝酸盐积累存在较大差异,在鉴定的品种中,四九油青、迟花29号和2号迟菜心硝酸盐积累的总体水平较低。

紫菜薹有哪些种类?

紫菜薹品种不多,根据它对气候的适应性可分为早熟、中熟和晚熟三个类型。

(1)早熟类型

较耐热,不耐寒,适宜温度较高季节栽培,一般8月份播种。主要品种有圆叶和尖叶品种群,前者如武昌红叶大股子和绿叶大股子、仪征紫菜薹,后者如成都尖叶子、红油菜薹等。

(2)中熟类型

耐热性和耐寒性居中,一般8月下旬至9月上旬播种。主要品种如二早子红油菜薹等。

(3)晚熟类型

耐热性较差,耐寒性较强,腋芽萌发力较弱,侧薹少,一般9~10月播种。主要品种有圆叶和尖叶两种,如胭脂红、荫花油菜薹等。

查看详细

洪山菜薹和其他菜薹有什么不同?

洪山菜薹洪山菜薹

武汉人都爱吃洪山菜薹,关于洪山菜薹的一些趣闻想必也爱听。

菜薹本名芸台菜,俗称油菜,红色者称红油菜。洪山菜薹即属于红油菜。种植此菜需要肥沃的土壤,较低的气温,一般是秋植冬撷。其紫干亭亭,黄花灿灿,茎肥叶嫩,素炒登盘,清腴可口。据说洪山宝通寺一带的菜薹味道尤佳,他处所产均不能与之媲美,以致有一种说法,以宝通寺钟声所到之处为范围的地方出产的菜薹是正宗,“距城(武昌城)三十里则变色矣,洵别种也”。王景彝《琳斋诗稿》有咏菜薹一首:

甘说周原荠,辛传蜀国椒。

不图江介产,又有菜薹标。

紫干经霜脆,黄花带雪娇。

晚菘珍黑白,同是楚中翘。

关于洪山菜薹的来历,在武汉地区流传着一则美丽的传说。据《武汉通览》所载,相传1700多年前,洪山脚下有一对恋人,名叫田勇和玉叶。一天他俩到洪山游玩,被绰号叫“恶太岁”的杨熊撞见。杨熊见玉叶容貌美丽,乃令打手抢人。虽经田勇奋力相救,但寡不敌众,双双被乱箭射死在洪山之麓,两人的鲜血染红了洪山下的土地。杨熊一伙也被雷电击毙在山腰。当地的农民将田勇、玉叶就地掩埋,不料次年秋天,坟堆周围长出了紫红色的菜苗。乡人勤浇水,常施肥,紫红色的菜苗竟抽出肥嫩的菜薹。当年适逢灾荒,粮食颗粒无收,乡人以坟边的菜薹充饥,摘了又长,越摘越多,人们赖其渡过了荒年。乡人纷纷采集菜籽,自家种植,并挑到城里去卖。城里人吃了觉得甜脆清香,赞不绝口,于是红菜薹在洪山一带得以推广。

红菜薹荤食、素炒都具有独特风味,而一个民间故事所介绍的红汤蝴蝶面更是以红菜薹为原料的美味佳肴。

人们相信名人,名人喜吃的食物也可得到大众的青睐。于是,关于洪山菜薹便出现了“刮地皮”的典故。王葆心《续汉口丛谈》上记载:“光绪初,合肥李勤恪瀚章督湖广,酷嗜此品(按:指洪山菜薹),觅种植于乡,则远不及。或曰‘土性有宜’。勤恪乃抉洪山土,船载以归,于是楚人谣曰:‘制军刮湖北地皮去也’。”民国初年,湖北都督黎元洪离开武汉到北京当大总统后,他的如夫人黎本危爱吃洪山菜薹,每届冬季必派专差到洪山调运菜薹。1949年元月,国民党行政院长张群飞来武汉为蒋介石说项,破坏和平运动,但毫无结果。临走前,他想到洪山的红菜薹是闻名已久的特产,今后还不知能否吃到,便对湖北省主席张笃伦说:“今晚到洪山去买300斤红菜薹,以便明晨带回南京去。”有人写诗讥其事云:“从此辞却鄂州路,空载洪山菜薹归。”

查看详细

菜薹的细胞工程研究有什么作用?

组织培养是细胞工程的基础,要进行菜薹的组织培养,必须首先建立菜薹的快繁体系。陈卓斌等(1998)以菜薹雄性不育株的幼嫩叶片作为外植体,建立了菜薹的快繁体系,可以短期内获得大量试管苗。何晓明等(1997)对菜薹茎尖培养的快速繁殖进行了研究,发现以MS+BA2mg/L为播种培养基时,茎尖繁殖系数明显高于MS无激素培养基,说明无菌苗播种培养基中的激素种类和含量可影响菜薹的茎尖繁殖速率。但在实际应用中,菜薹的离体培养难度较大,针对这一问题,张广辉等(2003)对菜薹子叶离体芽进行诱导,当BA为2mg/L和KT为1mg/L时,菜薹子叶愈伤组织分化频率是70%。苗龄为5d和6d时,芽最高分化频率为55%和10%。采用4d苗龄的外植体,AgNO3浓度为1~6mg/L时芽分化频率均达70%以上,以4mg/L时为最高达85%,且每个植体产生芽数增多。

廖飞雄等(2003)研究了激素组合和热激处理等对茎尖培养的影响,研究发现BA、NAA不同浓度组合对茎尖增殖苗的生长产生很大的影响。通过二因子正交组合设计,拟合了回归方程:y=1.89+0..377x2+0...(R=0.8576*)。在该试验的各个组合中,综合增殖率和苗的质量,当BA浓度大于0.8mg/L,NAA浓度小于0.5mg/L时可有较满意的培养和增殖效果。外植体放置方式影响茎尖增殖,斜插增殖比高达3.58,形成簇芽的比例高;平放次之,倒插出现严重的玻璃化,不能正常增殖;正插的玻璃化程度最低。热激处理可促进愈伤组织的诱导和胚状体的形成,45℃2h的热激处理可以促进茎尖的增殖;处理2h会引起少量茎尖死亡,但茎尖总的增殖明显高于对照,并且不同耐热性品种对热激处理时间和强度的反应也不一样。

查看详细

菜薹有哪些营养成分?

菜薹是十字花科()芸薹属()芸薹种()白菜亚种中以花薹及其嫩叶供食的一个变种,为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学名isL.ssp.ar..(或var.),别名菜心。染色体组AA,染色体数2n=2x=20。菜薹原产中国,且为中国特产蔬菜。

菜薹分为绿菜薹和紫菜薹两种类型。菜薹花茎柔嫩,营养丰富。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分析(《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每100g绿菜薹食用部分,含水分91.3g、不溶性纤维1.7g、蛋白质2.8g、脂肪0.5g、碳水化合物4.0g,胡萝卜素960μg、核黄素0.08mg、尼克酸1.2mg、维生素C44.0mg,还含有钾236.0mg、磷54.0mg、钙96.0mg、镁19.0mg、钠26.0mg、铁2.8mg、锌0.80mg。每100g紫菜薹可食用部分,含水分91.1g、不溶性纤维0.9g、蛋白质2.9g、脂肪2.5g、碳水化合物2.7g、胡萝卜素80μg、核黄素0.04mg、尼克酸0.9mg、维生素C57.0mg,还含有钾221.0mg、磷60.0mg、钙26.0mg、镁15.0mg、钠1.5mg、铁2.5mg、锌0.90mg。菜薹的食用方法很多,无论是素炒、荤爆,或用开水烫后做凉拌菜,风味皆鲜美。

绿菜薹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华南地区,一年四季可以栽培,尤以广东省和广西自治区栽培最盛。目前,绿菜薹在江南地区也为普遍食用的大众蔬菜,在东南亚一带亦有广泛栽培。

紫菜薹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地区,多作为秋冬蔬菜栽培。在中国其他地区,紫菜薹的生产面积较小,消费量也较少。不过,近年来作为稀有蔬菜在上海、北京等地已有少量栽培,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中国菜薹种质资源虽比较丰富,但搜集和保存工作还不够深入,目前全国已收集和保存的菜薹种质资源仅约200余份。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9-04 热度: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