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如何种植?

一、栽培原料的处理。

杏鲍菇栽培的主要原料有玉米芯、麦秆、棉籽壳等农作物,玉米芯通常需要粉碎成直径为1~2cm的颗粒状,而秸秆等原料需要切成2~3cm的小节,原料准备好之后就需要做软化的处理。

二、制袋接种与菌丝培养。

一般情况下袋栽杏鲍菇通常选用聚丙烯袋或是低压聚乙烯袋,前者适用于高压灭菌后者多用于常压灭菌。对于这两种材料的选择也有严格的要求,聚丙烯袋选用17cm×33cm×0.005cm,低压聚乙烯袋选用的是15cm×55cm×0.005cm。

装袋前要将各原料按规定好的比例选取,加入适当比例的水搅拌均匀即可,之后可通过人工或机器装袋,不同规格的袋子装入的原料重量也不同,聚丙烯袋装入0.5kg左右的原料,低压聚乙烯袋装入0.8~1kg的原料为最佳。

准确装袋后依照常规灭菌的方式灭菌,冷却后进入接种的环节,通常选用打孔法的方式接种。

在接种这一环节时必须在无菌的环境中才能进行工作,从而提高发菌的速度和成功率。接种后的菌袋的放置条件也有相当高的要求,需要放置在光线较暗、温度在25℃左右、湿度在70%以下的培养室中经过30~40d菌丝即可长满全袋。

三、菇蕾的培育。

杏鲍菇第一批菇蕾的形成直接影响着后期的工作甚至总产量,所以在工作中需要遵循以下两点要领:一是宁迟勿早,菌丝长满袋后先不要急着开袋,因为此时袋中储存的营养相对较少,最好在继续放置10~20d后再出菇为最佳。

二是适当的环境条件,当气温显示是在20℃或以上时不宜开袋,到气温保持在10~18℃、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时,可将塑料袋口反卷至靠近培养基表面,同时增加适当的散射光,并每天通风两三次,每次20~30min保持空气新鲜,经过8~15d就可形成原基并分化成幼蕾。

四、出菇管理。

(一)温度控制。

在整个杏鲍菇的培育过程中,温度的控制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在出菇管理这一环节中也是如此。

当培育的菇蕾长到米粒大小并且颜色变为浅灰色时,即可开袋、出菇管理。温度保持在10~15℃,可刺激原基形成,接着将室内气温调控在10~18℃,促进子实体的生长发育。

需要注意的是,温度切勿高于22℃,否则会造成一些幼小菇蕾萎缩进而死亡的现象发生;同时还需要注意温度也不能低于10℃,否则会给原基的形成带来不利的影响。

若是超过18℃,会加快未采收子实体的生长速度,从而导致品种的品质有所降低,小菇蕾也会受其影响出现萎缩,原基亦停止分化;由此可知,培育室的温控非常关键,不可随意掉以轻心。

大棚栽培时应在中午前后气温高、光照强时结合喷水、通风进行降温处理。早春或秋冬季气温较低时,适当关闭门窗,中午加强光照晚上加厚覆盖,以提高栽培棚内温度,有条件的可用地热或人工加温措施。

(二)湿度控制。

培育室内不仅对温度要求严格,对湿度也有较高的要求,在子实体发生和生长阶段,要求培育室内的湿度维持在90%左右,而在子实体发育和临近采收阶段,湿度应略微下调,维持在85%左右,在这个湿度环境下可延长子实体的货架寿命。

在这个过程中还需注意的是,喷水时最好避免撒到菇体上,尤其是在气温高的时候,否则会造成子实体发黄、感染细菌,甚至腐烂等情况的发生。

(三)空气调节。

子实体除了对温度、湿度要控制得当,对通风也有相对应的要求。良好的通风可促进子实体的良好发育,若是通风不及时再遇到室内高温高湿的情况,就会直接导致子实体腐烂,从而使总产量的下降。因此良好的通风也是培育成功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

(四)光的控制。

在子实体发育的最初期间,需要500~的光照,如果发现气温有所升高时就不需要光的直接照射,以免破坏子实体的发育。

(五)病虫害的控制。

一般在低温情况下不会发生病虫害的情况,然而当气温渐渐升高时病虫害的情况就会发生,其中子实体最易出现的病虫害,主要是细菌、木霉(主要是绿色木霉)及菇蝇,防治的措施就是需要在温度和通风这两方面进行调控,就可以抑制或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情况。

当1~2潮菇采收结束后菌袋内水分较少,可以通过注水法或浸水法给予补水;或者是在2~3潮菇结束后采用覆土栽培的方式,这种方式与直接补水方式相比方便许多。

杏鲍菇种植的常见问题:

问题一、菌袋的污染:菌袋污染会造成大部分菌袋污染的直接原因是灭菌不彻底。在适宜的水分、温度条件下,菌袋内没有被杀死的杂菌开始繁殖,开始星星点点地分布在菌袋上,后来扩展成片。

导致菌袋污染的原因:

1、在拌料时培养料没有吸透水,料内有生心,尤其是木屑、玉米心等质地较硬的培养料易发生这种情况。

2、在进行灭菌过程中没有排尽冷空气,灭菌锅中始终被冷空气占据一部分,导致热循环不良。

3、灭菌时间不足,或在灭菌过程中出现停火,或灭菌锅内菌袋摆放过多过紧,均会出现灭菌不彻底的问题。

问题二、杏鲍菇菌丝生长缓慢:

原因1、如菌种活力弱可造成菌丝生长缓慢。一定要到规模较大、信誉良好的单位购买菌种。菌种适宜菌龄为30~40天,菌丝洁白、浓密、粗壮,表明生命力强。

原因2、如菌袋装料过紧或含水量过高(高于65%),菌袋内由于没有充足的氧气,抑制了菌丝的生长速度。

原因3、如发菌温度过低,如小于20℃,且通风不良或培养料的酸碱度不适宜(适宜的pH值为7左右),也会造成发菌缓慢。

问题三、杏鲍菇菌袋侧面出菇且多畸形:

在灭菌过程中,菌袋相互挤压,圆形的菌袋变形,致使栽培料和菌袋之间产生空隙,为菌丝拧结提供空间。再加上低温、光照刺激和机械刺激(如倒袋等),使菌袋侧面的菌丝拧结形成原基,发育成子实体。

由于塑料袋的限制,这种菇全部为畸形。发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对菇蕾进行捏压,使其停止生长,以免造成更多的营养浪费。

问题四、杏鲍菇子实体个小: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没有进行疏菇蕾。原基分化后,在菌袋两侧长出很多菇蕾,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但由于营养和空间的限制,这些菇雷大部分不能长成商品菇,所以要进行疏蕾,以免浪费营养。

疏蕾的原则是在菇蕾刚形成时,选位置好、菇形正、大小相近的菇蕾,每面留4~6个,子实体长至2厘米时,再进行一次优选,每面留2~4个。这样,便能保证较高的商品率了。

问题五、杏鲍菇菌丝旺长:

在出菇时,菌丝突然旺长,菌袋两端、子实体上长满白色菌丝,子实体从菌盖中间开始隘缩,严重时子实体黄化死亡。这主要是由菇棚内温度突然升高所致。

在出菇阶段,菌丝、子实体都在生长,在正常情况下,这两种生长达到动态平衡。决定这一平衡的是温度,较高的温度有利于菌丝生长,较低的温度有利于原基的分化。突然升温,打破了原有的平衡,使菌丝生长占了优势。

在营养、水分一定的情况下,供给菌丝生长的营养、水分多,供给子实体的营养、水分就少了,严重时子实体营养倒流,在外观上表现出子实体萎缩,甚至黄化死亡。应防止菇棚内突然升温。

杏鲍菇种植技术

种植原料

适宜杏鲍菇生长的基质原料很多,如杂木屑、棉子壳、废棉、甘蔗渣、麦秸、豆秸秆等均可作主料,为防止扎破栽培袋和便于拌料装袋(瓶),木屑必须过筛,秸秆类必须粉碎。辅料可添加麸皮、米糠、玉米粉、棉子饼粉、碳酸钙、白糖、石膏粉等。

栽培方式

杏鲍菇的栽培因所用的培养容器不同,有瓶栽、箱栽和袋栽等方式,其中最方便和最实用的是袋式栽培。

袋栽的程序为菌种制作(包括母种、原种和栽培种)→制栽培菌袋(包括备料、配料、装袋灭菌)→出菇管理→采收加工。

栽培季节

在自然条件下栽培,根据杏鲍菇的适宜生长温度,一般以秋冬和冬春栽培为宜,但在冬季气温较高的地区,安排在世12-2月出菇更好,因温度太高或太低都难以形成原基,不利于子实体生长发育。杏鲍菇不同于其它平菇,如果头潮菇未正常形成,会影响到第二潮菇的发生,必然会影到总产量。

栽培场所

杏鲍菇的栽培场所以菇房层架式栽培为主,菌袋单层直立排放,床架层距50cm[52石斛网www.52shihu.com],最底层离地面30cm,一般床架为4~5层,菇房的实用面积为菇房面积%。60%%。床架层数,如菇房40m2%。60%%。4层架=96m2,每1m2可排放100袋,该菇房可栽培9600袋。

拓展资料

栽培料配方

栽培料配方,各地可因地制宜选料配制,现列举几种配方供选用。

1、杂木屑36%,棉子壳38%,麸皮24%,白糖1%,碳酸钙1%。

2、杂木屑23%,棉子壳23%,麸皮19%,玉米粉5%,豆秆粉28%,碳酸钙1%,白糖1%。

3、杂木屑23%,棉子壳38%,豆秆粉15%,麸皮17%,玉米粉5%,碳酸钙1%,白糖1%。

4、杂木屑37%,棉子壳38%,豆秆粉15%,麸皮17%,玉米粉5%,碳酸钙1%,白糖1%,石灰粉0.05%。

方法如下:

1,配料制袋:将上述培养料分别比例称量,置拌料场地面翻拌均匀,调节含水量60%-65%。用17×33×0.004厘米的折角聚乙烯袋或聚丙烯袋装料,每袋装干料500克湿重约1100克左右,对角反折直插式封口。

装完后放入大空灭菌包(自制约30元,可盛500-800袋)内灭菌4~5小时,冷却至常温后取出。接种用食用菌无菌接种器,在接种操作平台上两人配合全开式打开袋口接入菌种,每750克瓶装杏鲍菇栽培种可接料袋40~60袋。

2,排菌床:出菇将长满菌丝的菌袋直立排放在出菇场地面形成菌床,打开袋口,拉直袋筒膜,筒口膜表盖1层报纸,喷水保持报纸湿润,调控温度15℃~18℃、空气相对湿度80%,促其出菇。

杏鲍菇从原基形成到子实体成熟,一般需13~15天。幼菇期在袋内小气候中生长,当菇体在封闭的袋内向上生长至距袋口2厘米时去掉报纸,让菇体接受散射光向空间伸展,增加喷水逐渐提高相对湿度达85%-90%,促使菇体不断长大,形成正常的子实体。

3,适时采收:当杏鲍菇子实体的菌盖平展,中间下凹,表面稍有绒毛,孢子尚未弹射时为采收适期。采收时手握菌柄,整朵拔起。采收后清理料面,停止喷水,生息养菌7-10天可出第2潮菇,生物转化率可达l00%。

病虫防治方法:

1、种植场地必须选择卫生、通风,水源条件比较好的地方避开低洼圈厕和垃圾场,减少污染机会。

2、没有长出子实体之前,可在周边环境喷洒0.1%的低毒辛硫磷1-2次进行预防。如果发现虫体后也可用同样方法进行防治。

3、局部喷洒0.3-0.5%敌百虫水,周边喷洒速灭杀酊。

4.综合防治,清洁周边环境卫生。保持清洁水源。发现病虫害及时进行处理,防止传播。

一、种植生产

1、栽培季节:长江流域可安排10月至11月制栽培袋,11月至次年1月出菇,其它地区可适当提前或延后。

2、培养料配方:

①棉籽壳88%、玉米混合粉10%、石灰1%、碳酸钙1%;

②杂木屑75%、麸皮22%、糖1%、石灰1%、碳酸钙1%;

③棉籽壳50%、杂木屑30%、玉米混合粉18%、石灰1%、石膏粉l%。上述配方含水量60%~65%。

二、栽培技术

1、水分:杏鲍菇比较耐旱,但含水量适宜更有利于生长发育,提高产量。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适宜含水量为60%—65%,但因为在栽培时不宜在菇体上喷水。

2、营养要求:杏鲍菇是一种分解纤维索、木质素、蛋白质能力较强的食用菌。以棉籽壳、废棉、阔叶树木屑、玉米芯等主料,适量添加麦麸、米糠、玉米粉等辅料提高氮源为最佳。

3、温度与湿度: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含水量60%~65%,最适温度20℃~26℃,子实体生长发育期空气相对湿度以85%~95%为宜,温度调控在10℃~25℃之间,15℃~18℃为最佳。

4、光照与空气:出菇期给以500~1000勒克斯的光照或散射光,加强通风换气。

5、酸碱度: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最适PH值为6.5-7.5,出菇期PH值为5.5~6.5。

一、注意事项:

1、种植场地必须选择卫生、通风,水源条件比较好的地方避开低洼圈、厕和垃圾场,减少污染机会。

2、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却需要新鲜空气,需加强通风换气。

二、杏鲍菇的功效:

1、祛脂降压

杏鲍菇能软化和保护血管,有降低人体中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

2、提高免疫力

杏鲍菇蛋白质是维持免疫机能最重要的营养素,为构成白血球和抗体的主要成份。

3、消食

杏鲍菇有助于胃酸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宜于治疗饮食积滞证。

1.温度与湿度

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含水量60%~65%,最适温度20℃~26℃,子实体生长发育期空气相对湿度以85%~95%为宜,温度调控在10℃~25℃之间,15℃~18℃为最佳。

2.光照与空气

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却需要新鲜空气:出菇期给以500~1000勒克斯的光照或散射光,加强通风换气。通风不良,菌丝生长缓慢,原基分化延迟,菇蕾萎缩。

3.酸碱度

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最适PH值为6.5-7.5,出菇期PH值为5.5~6.5。

4.栽培季节

杏鲍菇属低温型菌株,从播种到出菇约需50~60天,长江流域可安排10月至11月制栽培袋,11月至次年1月出菇,其它地区可适当提前或延后。

扩展资料:

1.掌握好开袋时间:

在菌丝不整齐,菇体经济性状差;在原基形成或出现小菇蕾时开袋,原基分化和小菇发育正常,出菇整齐,菇体的经济性状好;如果在子实体已长大时开袋,在袋内会出现畸形菇,严重时长出的菇会萎缩、腐烂。

因此,袋栽培杏鲍菇的开袋时间,应掌握在菌丝扭结形成原基并已出现小菇蕾时开袋,解开袋口,将袋膜向外卷下折至高于料面2cm为宜。

2.控制好菇房温度:

菇房温度直接响原基的形成和子实体生长发育。气温低于8度,原基难以形成,即使已伸长的菇也会停止生长、萎缩、变黄直至死亡;当气温持续在18度以上时,已分化的子实体突然迅速生长,品质会下降,小菇蕾开始萎缩,原基停止分化;气温达21度以上时,很少现原基,已形成的幼菇也会萎缩死亡。

因此,出菇期菇房气温应控制在13-15度,这样出菇快,菇蕾多,出菇整齐,15天左右可采收。

3.控制好菇房温度:

菇房空气温度应保持在85%-95%,湿度太低,子实体会萎缩,原基干裂不能分化。为了提高空气温度,最好用喷器头朝上喷雾水,切勿将水喷到菇体上,否则子实体会变黄影响品质,严重时会造成腐烂。

4.调节好菇房空气:

出菇期如果通风不良,由于CO2浓度过高,会出现畸形菇,若再碰上高温、高湿天气,还会导致子实体腐烂。因此,出菇期菇房内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特别是用薄膜覆盖的,每天要揭膜通风换气1-2次,当菇蕾大量发生时,及时揭去地膜,并拉直菌袋袋口薄膜保湿,还应加大通风量。

杏鲍菇是怎么种植的?

杏鲍菇的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菌盖宽2-12cm,初呈拱圆形,后逐渐平展,成熟时中央浅凹至漏斗形,表面有丝状光泽,平滑、干燥、细纤维状,幼时盖缘内卷,成熟后呈波浪状或深裂;菌肉白色,具有杏仁味,无乳汁分泌;菌褶延生,密集,略宽,乳白色,边缘及两侧平,有小菌褶;菌柄2-8cm至0.5-3cm,偏心生或侧生。杏鲍菇属于中低温结实性菌类。子实体发育适宜温度围10-15℃,通常采取室内菌袋层架栽培。栽培主料有棉籽壳、木屑,其他辅料有麸皮、糖、碳酸钙,料:水=1:1.4-1.5。

查看详细

种植杏鲍菇时用农药吗?

是需要农药的,害虫较多,具体如下:

危害食药用菌子实体的主要害虫是跳虫,线虫,菇蛆等。跳虫、线虫主要是危害幼小的菇蕾,菇蛆主要危害成熟期的菇体。这些虫害对食药用菌生产危害极大,须认真防治。跳虫又名烟灰虫,弹尾虫。危害食药用菌子实体的主要是菇疣跳虫和黑角跳虫。

菇疣跳虫,近白色球形,半透明,幼虫白色,体形与成虫相似,休眠后蜕皮,色逐渐转暗,银灰色,群集时灰黑色,如同烟灰,成虫形如跳蚤,体长1.2-1.5毫米,有短状触须,无翅,有8对足,常在培养料和子实体表面迅速爬行,尾部有弹跳器,通常以弹跳方式活动,跳跃高度可达数10厘米高,体表有油脂,不怕水,畦内灌水时可浮水一层,如同糠麸,随水流动,在适宜环境中,繁殖速度快,每年可发生6-7代,20-28℃时大量发生。常群集于子实体背面根部和叶片的菌孔内。特别是幼菇期,原基会被虫体覆盖,使菇体萎黄,感染细菌腐烂而停止生长。跳虫是种植环境过于潮湿,卫生条件极差的指示性害虫。

防治办法:

1、局部喷洒0.3-0.5%敌百虫水,周边喷洒速灭杀酊。

2.综合防治,清洁周边环境卫生。保持清洁水源。发现病虫害及时进行处理,防止传播

查看详细

杏鲍菇和鸡腿菇的效益和种植成本是什么?

杏鲍菇一般每万斤原料需要元左右的种植成本。

鸡腿菇一般每万斤原料需要元左右的种植成本。

杏鲍菇和鸡腿菇的效益因栽培的技术,速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受到波动。

一、杏鲍菇和鸡腿菇的投资

1、大棚投资:①竹架大棚长20米、宽5米,占地面积100平方米,需4-5米长的竹子60根,其中40根用于作支架,每间隔1米左右插1根,两边各挺20根,交叉捆绑成拱形,另20根用于拱形架横向固定,共绑5道,即拱顶1道,两边各2道。60根竹子约125公斤,每公斤约0.5元,共60元。②大棚膜用幅宽8米或9米的大棚专用厚膜25米,130-150元。③黑色遮阳网采用幅宽2米的,需60米约150元。裁剪缝合成6米宽、20米长,用于夏秋棚膜遮阳,也可利用旧芦苇席或草帘遮阳。下雨时必须盖上大棚膜,防雨水侵入,否则有害于菇。这样可建成了周年栽培的种菇大棚,总投资约360元。

2、原材料投资:100平方米的大棚除去走道,实用80平方米,需用稻草1250公斤,每公斤0.1元,计125元(也可用麦草、棉籽壳、木屑、玉米芯等原料);麦麸或米糠250公斤约300元(也可用牛、鸡等畜禽干粪代替);复合肥63公斤计100元;石灰75公斤计50元;地膜约4公斤计32元;特大型EC05鸡腿菇全脱毒3级栽培种120公斤计360元。原材料费共计125+300+100+50+32+360=967元(若自制菌种可节约200余元)。

3、投入与产出效益分析:按每平方米最低产菇15公斤、零售价每公斤10元计算,80平方米毛收入1.2万元-总投资(360+967元)=纯利润1万余元;若按批发价6元/公斤计算,纯收入5800余元。按高收入1万元与低收入5800元折合计算,即可得纯收入7900余元。一般播种后45-50天开始出菇,以后每间隔15-20天采收1批,可采5批,4-5个月为1个生产周期。

我国食用菌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下,从弱小到强大,现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用菌生产国、出口国和主要的消费国。食用菌产业已成为我国继粮、棉、油、菜、果之后的第六大种植产业,并呈现出稳步快速增长的趋势。

二、加强食用菌产业区划和规划

1.根据食用菌种类差异,规划发展主产区 不同种类的食用菌,需要的生产资源条件不同。在自然界物种竞争选择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的优势种将得到快速发展,并形成其主产区。如我国东北地区著名食用菌为黑木耳、榛蘑,而华北地区多为猴头、平菇,口蘑则生于有牧草的张家口及内蒙地区,福建、广东则以草菇、香菇等居多。然而,就一个省来说,不同区域资源禀赋差异较大,产业发展的差异性也较大。如吉林省,其东部具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和冷资源,比较适合发展平菇、香菇、毛木耳、黑木耳、灵芝、猴头菇、金针菇、滑菇、黄伞等木腐菌,而吉林省的中部和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作物秸秆,比较适合发展双孢菇、杏鲍菇、白灵菇、草菇、鸡腿菇等草腐菌。因此,“东木西草”是吉林省食用菌产业区划和规划基本原则。

2.根据资源禀赋,确定产业战略转移趋势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南方早于北方,但是经过规模扩张和持续生产后,南方生产资源匮乏和生产环境恶化。北方拥有丰富的原材料资源、不可替代的冷资源等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本,及庞大的农村劳动力和研究人员构成的人力资本,多样的食用菌种质资源和研究成果构成的科技支持,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最终形成食用菌产业由福建、浙江向山东、河南转移,并继续向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转移,形成“南菇北移”的产业发展格局。例如在乌兰浩特市建立滑菇生产基地,把滑菇生产由东南向西北推进一大步;在敦化市建立的香菇生产基地、黑木耳及灵芝生产基地,为高寒山区发展食药用菌生产开辟了一条新路等。这样的产业发展布局和趋势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遵从产业发展规律的客观选择。

3.以产业集群发展理念为指导,进行产业规划 在产业规划过程中,要从产业集群发展的高度,对相关产业(部门)进行整体规划,确保产业的集群发展,以获得产业最佳收益率。如在某一特定区域进行食用菌产业规划,要考虑产业发展的规模、需要的生产基质数量和质量,以及交通运输能力、运输成本、市场销售能力、产品加工企业的加工能力、技术服务部门的服务能力、技术研发单位的研发能力、副产物处理企业的加工转化能力等要素,还要考虑产业发展需要的外部环境条件,如当地政府的支持力度、信贷保障体系完善度、各个部门之间关系等方面,以保证产业集群间的协同力和产业发展的持续性。

4.协同发展食用菌产业与生产林的培育工作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木腐菌产业规模的扩大,有些地区食用菌生产形成的菌木矛盾日渐突出。据测算,每生产1吨椴木香菇,需消耗阔叶林70立方米,1公斤木屑菇也需耗1.5公斤木屑,导致生产林抚育远跟不上食用菌生产发展,引出生产与生态失衡的矛盾。但是,只要做好科学规划,就可有效避免,并形成产业间的协同发展。例如,浙江省庆元县1986~1995年共发展袋料香菇5.5亿袋,年均消耗菇木20余万立方米,是该县菇木林年产量11万立方米的1.8倍,对生态平衡产生威胁。由于该县及时认识到食用菌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从食用菌产业长远发展的角度,适时构建起森林生态、林业产业和森林安全三大体系,使失衡的生态得到及时恢复。据2004年庆元县森林资源补充调查结果表明,到2003年底,该县森林总蓄积达599.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83.6%,分别比1997年增长了121.6万立方米和提高了1.2个百分点,实现了森林资源、环境和产业三者协调发展。

5.设立种质资源保护区,确保遗传基础丰度 食用菌种质资源是指食用菌的基因资源或遗传资源。为了食用菌产业永续发展,在规划过程中,除了考虑产前、产中、产后的协调发展外,在推进主产区规模发展同时,还要注重食用菌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建设与保护工作,确保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潜在创新能力。以云南为例,云南的野生食用菌是全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12个有代表性地区之一。如果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会迅速推广具有出菇齐、转潮快、生物转化率高的优点的改良品种,而传统地方品种会被取代,并使之加速灭绝,导致遗传基础变窄,并向一致性方向发展,降低了新品种对流行病虫害潜在的遗传抵抗性。而随着野生菌资源的减少,地方品种的淘汰,食用菌育种中,遗传改良所需求的广泛遗传基础也将缩小,并进一步降低新品种改良和创新能力。因此,需要尽早建立食用菌种质资源保护区,确保遗传基础的丰度,提高食用菌产业的后续发展能力。

查看详细

种植杏鲍菇需要注意什么?

预湿要充分:

稻草应充分浸泡,以利发酵。浸泡不充分的稻草翻堆时需大量补水。在二次翻堆之前若不能补足水分,以后将很难补足,这样会影响菌丝的生长。

翻堆要均匀:

翻堆时应按“生料放中间,熟料放两边;中间的放两头,两头的放中间”的原则。翻堆时不遵循这个原则,会导致培养料发酵不均匀,达不到翻堆的目的。

采土要符合要求:

有的农户用未处理过的菜园土进行覆土,有的还添加未充分腐熟的牛粪。这样的土壤常带有大量的病菌和虫卵,容易引发多种病害,给蘑菇农户造成损失。

覆土时不要添加尿素:

新的农户习惯性地把种植蘑菇和种植其他作物等同起来,覆土时添加尿素,从而造成氨味过重,导致菌丝死亡。

不要喷施“关门水”:

在蘑菇种植前期高温时喷施“关门水”,会造成高湿环境,引起冒菌丝、结菌被及小菇死亡等;后期喷施“关门水”,则容易使菌丝退化、早衰。

防病要及时:

有些农户由于缺乏基本的辨别和防治病虫害的知识,往往在病虫害发生较重时才着手防治,以致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期,造成蘑菇严重减产。

查看详细

种植杏鲍菇需要多少成本?

杏鲍菇所需的原材料主要是农业副产品和废弃物,除了麸皮及玉米芯,还包括木屑、甘蔗渣、豆粕等农作物下脚料。这些原材料大部分从加工厂、农户处采购。这个就是成本,由当地的价格行情决定

种植杏鲍菇首先要投料产出菌包,再用高温高压灭菌,然后接入菌种约2个工作日就可以进入培养房发菌了。发菌的过程在35天左右,将长满菌丝的菌包移入菌房。之后杏鲍菇的出菇周期只要16-19天。

不过杏鲍菇的生长发育温度要求比较窄,不同生长阶段所需温度也不同。所以成本里还包括专业的制冷、加热设备对环境进行控制。

另外还需要一个技术人员,工资也是成本。

如果采用立体种植的模式,如果能够科学管理,杏鲍菇亩产可以达到斤,市场价格在3.5-7元左右。单纯生产成本一般需要5-6万元左右。各地物价有差异,仅供参考。

最后一句:您首先得先说明您打算弄多大规模,已有的条件与资金,然后再了解了种植模式,确定好后再来问成本。如果您这些都准备好了,可以直接来贤集网论坛上的种植区咨询。

任何种植都有风险,有好的产品,还需好的渠道,确定好了就加油吧,祝顺利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8-20 热度: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