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黄与灵芝区别

桑黄也叫做猢狲眼、桑耳,它是一种寄生在桑树上的真菌,它的菌盖呈扁半球形或者马蹄形,有时候它也在杨树、柳树、桦树等树干上生长,桑黄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以及四川、云南等地区,在日本、朝鲜等国家也有分布。桑黄是一种非常名贵的中药材,功效堪比冬虫夏草。那么,桑黄和灵芝有什么区别呢?

桑黄和灵芝有什么区别

一、桑黄的作用

1、抗癌作用。

2、护肝作用抗肝纤维化,促进肝细胞再生,可用于防治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腹水等。

3、降低和调整血糖浓度,有效的预防及改善糖尿病。

4、降低血脂,防止动脉硬化,防止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5、预防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6、桑黄提取物能够完全抑制尿酸,对痛风有良好效果。

7、抗过敏,对过敏性鼻炎、久治不愈的湿疹疗效很好。

二、灵芝的作用

1、抗肿瘤,进行免疫调节。灵芝含有灵芝多糖这种成分,在临床上所用的抗肿瘤药物中常有灵芝多糖这个成分,实验证明灵芝多糖对于癌症肿瘤有一定的抑制效果,抗癌能力突出。灵芝发能够进行免疫调节。

2、降血糖。对于高血糖的人来说[52石斛网www.52shihu.com],可以通过服用灵芝而起到看血糖的作用,它能够提升血浆胰岛素的浓度,让葡萄糖的代谢能力变快,避免血糖走高。

3、保肝。灵芝可以通过降低血脂而降低脂肪肝,避免肝部受到损失,减少肝部疾病的可能性。

4、抗衰老。灵芝能够提升酸蛋白质合成能力,能产生抗氧化自由基活性,帮助延长细胞的分裂能力,从而帮助人们延缓衰老。

5、抗炎镇痛。灵芝中的多糖成分可以抑制镇痛,起到消炎止痛的效果。

以上就是桑黄和灵芝的主要区别,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了,另外,提醒一下大家,灵芝和桑黄的作用只是理论上,事实上每个人的体质、各方面因素不同,服用灵芝和桑黄发挥的作用自然也会不一样,所以不是说人人服用了灵芝后都能带来这些作用。

桑黄是什么东西?

桑黄)也是一种真菌,因寄生于桑树而得名,最早收载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现多为人工栽培。据我国学者报道,桑耳(学名:鲍氏层孔菌)含有结构极其复杂的多糖物质,除β(1→3)、β(1→6)多糖外,还有半乳糖、甘露糖、阿拉伯糖和墨角藻糖等。在日本和韩国人工栽培的桑耳成为抢手的抗癌保健产品。据报道,韩国每千克桑耳市场售价高达2300美元(合人民币1.8万元以上)。据介绍,口服桑耳水煎液可使肿瘤体积缩小,并延长晚期肿瘤患者的存活率。

查看详细

桑黄抗癌有科学依据吗?

截止目前,桑黄是唯一做出抗癌有效性指标的一味中药,也是唯一进入抗癌临床药物的药用真菌。

这是日本人68年开始做临床,经过20年研究出来的最好的真菌抗癌之物,86年桑黄就是日本的抗癌临床药物。93年韩国列为抗癌药物,在日本与韩国,子实体桑黄要9-12万人民币一公斤。

现在全球桑黄抗癌研究论文1800多篇。

桑黄对抗癌的功效,临床做出了2组权威数据,还有三个观察。

权威数据:

抑制肿瘤效果达到96.7%

提升四大对抗癌症的免疫细胞特别有效,分别是提升T细胞3倍,B细胞129倍,

巨噬细胞3-5倍,NK细胞2倍。

三个观察:

放化疗不痛苦,很少掉头发与恶心

晚期患者不疼痛。

一定能延长患者生命

我想特别要分享的是,桑黄对子宫肌瘤、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肺部结节、各种囊肿特别有效,每天10克,3-6个月就能见到很好的效果。别不重视这些疾病,能不开刀请尽量不要开刀,试试桑黄,很多人都会惊喜的。

查看详细

桑黄有毒吗?

桑黄吃死人的可能性则极小。除非是严重霉变的桑黄有毒,确确实实看到有些人舍不得丢掉,把生霉的桑黄也吃掉了。

桑黄,学名:鲍氏层孔菌;拉丁学名:.(L.ex.Fr)Quel.;分类地位:担子菌亚门,层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针层孔菌属类真菌。

中医认为桑黄性甘、平、味苦、味辛.归肝、膀胱经。本品辛行甘和,入血分以化瘀,瘀血循经而行出血止,有化瘀之功效,用于治疗血崩、血淋、脱肛泻血、带下、闭经、脾虚泄泻等。在古代就有“如果得到附生于桑树上的黄色疙瘩(桑黄),死人也可复活”的传说,民间把它作力一种治疗肝病、癌

症的绝药。中国《中药大辞典》也有它的药用纪载。近年来,日本、韩国相继对其进行开发,它是目前国际公认的生物抗癌领域中药效非常好的药用真菌,抗癌效果比灵芝、加里斯茸、PL—2、PL—5()好,已成为药用真菌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

桑黄的药理作用:

1、抗菌到目前为止,对桑黄抗菌性的研究甚少。2004年,韩国学者等,采用浸提法提取桑黄子实体,分别试验了甲醇、氯仿、正丁醇和水的提取物,得率分别为:0.06%、0.008%、O.016%和O.026%(w/w),然后分别用二倍稀释法测定对耐甲氧基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正丁醇浸提物抗耐甲氧基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最好(MIC:63一125ug/mL)。然而对于其抗菌谱以及抗菌原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2、抗癌早在1968年,日本人等发现,桑黄野生子实体的提取物对小鼠肉瘤S180的抑制率为95.7%。等发现桑黄中发挥抗癌作用的物质为多糖。Ajith,T.A等研究了桑黄乙酸乙酯、甲醇和水的提取物,然后用来分别抗淋巴腹水癌(.DLA)和腹水癌,发现水提物对它们没有细胞毒素作用,而这三个提取物对DLA引起的小鼠肿瘤细胞有显著的生长抑制作用,并且乙酸乙酯的提取物效果最好,在剂量为50mg/kg口服给药就可以和临床标准参考药顺铂()4mg/kg的静脉注射效果相当。Cho,J.H.等发现桑黄的体外抗癌作用是通过纯化细胞外信号调节酶和激酶(ERK1/)而控制细胞间的信号交流,这样可阻止肿瘤细胞的增殖作用。HanS.B.等进一步研究了桑黄多糖是如何作用于肿瘤细胞的.发现多糖给药对移植黑色素瘤试验鼠成活率有显著的提高作用,还能够抑制NCI一H23细胞的生长,降低肺黑色素瘤的转移,并和抗癌药阿霉素的抗肿瘤做了比较,发现阿霉素的防止癌细胞转移效果较桑黄多糖差,最终结果表明:桑黄多糖能有效抑制癌细胞生长和防止其转移是通过细胞调节和体液免疫而起作用的,并且对正常成纤维细胞没有细胞毒作用。因此,可以说桑黄多糖可能是化学方法抗癌的又一个理想药物。2004年,kimGY等更深人地研究桑黄多糖抗癌的机理,做了多糖对吞噬作用和腹腔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肿瘤坏死因子及活性氧自由基的影晌,使用异升硫氰酸荧光素一葡聚糖作为示踪.分析了加多糖与不加多糖对腹腔巨噬细胞的影晌,发现提高了吞噬作用,并且一氧化氮和肿瘤坏死因子的产生和多糖的添加量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但对活性氧自由基没有影响。因此,可以推断其抗癌的机理:可能是通过提高抗原与各种免疫识别所须的共刺激分子以及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分子间的作用,影响了呈现抗原表达过程中所必需的一些细胞表面活性分子来间接调控T—cell调节免疫来对抗癌细胞,而达到抗癌

效果。

3、抗纤维化第二军医大学的张万国等,对桑黄抗纤维化作用迸行了试验研究.采用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观察桑黄对大鼠血清酶谱、蛋白水平及胶原成分的透明质酸和层粘蛋白含量的影晌。结果发现:桑黄能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氨基酸转移酶水平和血清胶原成分的含量。并且病理组织观察显示桑黄对肝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同时抑制纤维组织增生,阻止肝纤维化的形成与发展。接着,他们又进一步研究了桑黄调节细胞因子与抗肝纤维化的作用,进行了体外培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考察桑黄对其产生r—干扰素的增强作用。结果表明:桑黄能显著提高血清r_—干扰素水平,并且呈浓度依赖性。因此可以说桑黄具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而诱导r—干扰素的生成可能是其作用机理之一。

4、抗氧化韩国部学者Ajith,T.A.等,研究了桑黄乙酸乙酯浸提物的抗氧化作用,结果发现: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抗坏血酸引起油脂氧化的抑制、过氧化物和一氧化氮的清除有很好的效果。同时,Mi—一等,分别用甲醇和热水浸提从桑黄中提取了酚类化合物,得率分别33.3mg/mL和20.7mg/100mL,利用B一胡萝卜素—亚油酸酯模型和活性氧反应产生系统来测抗氧化作用和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得羟基自由基、过氧化顷氢的清除率在80%一90%。然而,可能是由于其抗癌的效果非常好的或者别的原因,对于其抗氧化的作用相对就研究的少些。

5、其他药理作用桑黄是东方人(尤其是中国、韩国和日本等)的传统中药,在民同通常,用来治疗:胃痛、胃肠紊乱、淋巴腺炎症、癌症以及强身健体、防止各种疾病。直到近几十年,这些药理作用才渐渐得到科学的解释,1996年,韩国人kim,H.M.等,从桑黄中分离出桑黄多糖,并且发现它有刺激体液免疫调节和细胞免疫调节活性,因而释放出很多的免疫刺激产物。另外在阐述桑黄抗炎症作用方面,kim,S.H.等,发现桑黄正丁醇提取物可以消去由巴豆油引起的小鼠耳朵水肿发炎,可以强烈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并且还发现了该提取物还具有镇痛作用。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1-11-12 热度: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