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肉瓠瓜水饺怎么做?

主料

瓠瓜

750g

猪肉

400g

饺子皮

500g

辅料

适量

适量

适量

虾皮

适量

料酒

适量

酱油

适量

步骤

1.备料猪肉,饺子皮,香菇,瓠瓜。

2.瓠瓜去以切丁,加入适量细盐,搓腌至脱水备用。

3.将猪肉,香菇,瓠瓜处理好,拌至在一起。

4.用适量酱油,料酒,细盐来调味调色。

5.再加适量色拉油。

6.将拌制好的馅料包在饺子皮里。

7.汤锅加水煮开,将包好的饺子下锅。

8.另在汤碗里加适量葱,虾皮,细盐调味。

9.将煮好的水饺加至在汤碗里。

10.一份鲜美有味的瓠瓜鲜肉水饺就完成了。

材料:瓠瓜一根约2斤,猪肉馅500克,饺子皮750克,姜粉少许,花雕酒少许,盐适量,酱油2勺,植物油3勺,海米20克,鸡精适量

做法:

1、左面的就是瓠瓜,海米淘洗浮灰,用清水浸泡一会

2、瓠瓜洗净去皮,擦成丝

3、擦瓠瓜的时候,顺着四周擦,中间的芯也就是瓜瓤,去掉不要

4、瓠瓜丝里放适量的盐,抓匀后静置杀水分

5、猪肉馅里放姜粉、花雕酒、泡海米的水,搅至顺滑,海米切碎放肉馅里,放酱油、鸡精搅拌均匀

6、杀出水分的瓠瓜[52石斛网www.52shihu.com],攥掉水分,切碎,与肉馅收在盆里;菜、肉先不要搅匀,包之前再搅

7、放适量植物油,把菜肉搅匀成饺子馅

8、包好的饺子放盖垫上;用自己喜欢的手法包就可以,什么形状都行

9、锅中入宽水,水开后下饺子,推匀后煮开3次,点凉水再次煮开后,捞出即可

小贴士:

瓠瓜不用焯水,杀出水分攥掉即可

随着都食材的了解,我也越来越爱混搭。以前吧总觉得饺子一定得放韭菜,无韭菜不成饺似得。到现在用芹菜,用香菇,用胡萝卜,到今天的用瓠瓜。还别说用后者这类食材,包出来的饺子风味就更加招人喜欢哦。送上先今天的这一款瓠瓜鲜肉水饺。

食材

主料

瓠瓜 750g

猪肉 400g

饺子皮 500g 

辅料

油 适量

盐 适量

葱 适量

虾皮 适量

料酒 适量

酱油 适量

鲜肉瓠瓜水饺的做法步骤:

1.备料猪肉,饺子皮,香菇,瓠瓜。

2.瓠瓜去以切丁,加入适量细盐,搓腌至脱水备用。

3.将猪肉,香菇,瓠瓜处理好,拌至在一起。

4.用适量酱油,料酒,细盐来调味调色。

5.再加适量色拉油。

6.将拌制好的馅料包在饺子皮里。

7.汤锅加水煮开,将包好的饺子下锅。

8.另在汤碗里加适量葱,虾皮,细盐调味。

9.将煮好的水饺加至在汤碗里。

10.一份鲜美有味的瓠瓜鲜肉水饺就完成了。

小贴士:

瓠瓜含水量大,用细盐腌搓一下就可以使其水份沥出。(品略图书馆)

瓠瓜怎么做好吃、瓠瓜的吃法?

用料

瓠瓜1根

青椒2只

蒜半头

干红椒3~4个

油适量

盐适量

生抽、老抽适量

调味粉适量

红烧瓠子条的做法

瓠子去皮,切条备用。红烧瓠子条的做法步骤1

葱、蒜、青椒,切好备用。红烧瓠子条的做法步骤2

热锅后倒入适量油,待油热后,小火放入葱、蒜,煸出香味,然后放入干红椒。红烧瓠子条的做法步骤3

瓠子条下锅,火候调大,翻炒。锅易干,注意补充清水,少量多次。红烧瓠子条的做法步骤4

加入少许生抽,放入青椒,继续翻炒,同样适时加水,防止干锅。红烧瓠子条的做法步骤5

放入盐、调料粉,翻炒均匀,准备出锅。若感觉颜色偏淡,可放一点老抽(注意是:一点,别放太多)。红烧瓠子条的做法步骤6

至此,一盘红烧瓠子条就完成了~

查看详细

瓠瓜的起源是哪里?

20世纪30年代,苏联著名植物地理学家瓦维洛夫(Н.И.вавилов)认为瓠瓜原产印度。此后,英国学者认为瓠瓜是从非洲传到亚洲的(《人的习惯与旧世界栽培植物的起源》,1954)。1990年出版的《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蔬菜卷》也提到:“瓠瓜原产赤道非洲南部低地”。但从后来不断问世的新资料来看,上述这些看法还可作进一步的研究。

中国考古学者罗桂环曾在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过瓠瓜的残果和种子遗存。中国农业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图谱》中也提到在黄河流域河南省新郑裴李岗距今约7000~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曾出土过古葫芦皮。在长江流域距今约7000年的浙江省河姆渡文化遗址中,也曾发现过小葫芦的种子。另外,在张光直的《考古学专题六讲》中提到在湖北省江陵阴湘城的大溪文化遗址,以及长江下游的罗家角、崧泽、水田畈等新石器时代遗址里也发现过葫芦。事实表明,当时人们很可能已利用葫芦来制作器物了。因为在一般的情况下,只有用作器物的老葫芦皮方可能长久保存,而食用的嫩果是不可能留存至今的。另外,从包括上述两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古文物来看,大量葫芦形的陶器可能就是根据葫芦的形状仿制的,这也表明当时人们已不仅仅把它当作食物,而且还用它来制作各种器物了。据上述事实中国可能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已经有瓠瓜了,但是到目前为止,葫芦的野生种是否在中国有分布还不太清楚。中国古代著作如《名医别录》(6世纪前期)记载它:“生晋地川泽”,但很难考证书中记载的就是野生葫芦。中国葫芦科的植物种类比较多,尽管对葫芦野生种的原产地还有待追寻,但从有关的考古发现以及众多历史、传说和民俗反映的情况看,它确实是最早伴随着中国文明成长的非同寻常的作物之一。已故中国著名植物学家胡先骕认为:“葫芦在中国应用得很早,壶字即由葫芦而来,不一定是由非洲传进亚洲的”(《人的习惯与旧世界栽培植物的起源》,1954)。从上述资料与有关葫芦所体现的深厚文化底蕴和西南地区有关人类起源的传说和崇拜习俗,以及《广志》(3世纪70年代前后)记有:朱崖有“苦叶瓠”等情况看,虽然目前人们仍在寻找分布在中国的葫芦野生种,但人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水热条件良好、葫芦科等藤本植物众多的西南地区或海南岛等地有可能也是葫芦的起源地之一。

查看详细

瓠瓜在栽培学上是怎么分类的?

按果实形态不同可将瓠瓜分为以下几类:

1.长圆柱形

果实长42~66cm,最长达1m,横径7~13cm。如孝感瓠子、南京面条瓠子。

2.短圆柱形

果实长20~33cm,横径13cm以上。如江苏棒槌瓠子、湖北狗头瓠子。

3.长颈形

果实圆柱形,蒂部圆大,近果柄处较细长,如长颈葫芦。

4.扁圆形

果实近圆形,有些扁平,横径20cm左右,如大葫芦、细花、花葫芦。

5.细腰葫芦

果实蒂部大,近果柄部较小,中间缢细。如大花、青葫芦等。

6.小葫芦

果实小,葫芦形,无食用价值,观赏用。如小葫芦。

此外,瓠瓜各品种在生产栽培中按其用途可分为菜用、观赏用、器皿用,有些既可菜用也可制作成器皿,如长颈葫芦、大葫芦、细腰葫芦等。按其熟性可分早熟、中熟及晚熟3个类型。早熟品种有线瓠子、三江口瓠子、孝感瓠子、丰都瓠瓜及华瓠杂1、2、3号等,中熟品种有细花、青葫芦、云阳葫芦瓜、三河瓠子等,晚熟品种有忠县当当、丰都葫芦、大腿瓠等。按其大小分,可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3类,大型种老熟瓜大的可达8~10kg,小型种小的尚不足0.1kg。按其嫩瓜皮色分,有深绿、浅绿、白色、白底带青花斑等。按其品质分有柔滑型、硬肉型(硬于黄瓜)等。按其口味分,有淡味型、甜味型、清苦型、剧苦型等。此外根据瓠瓜不同类型、不同品种的植株生长势、抗病性、抗逆性的强弱还有许多种分类方法,在此不一一列举。

查看详细

瓠瓜是什么?

【中文学名】瓠(hù)瓜

【拉丁文学名】iavar.

【别名】瓠子、扁蒲、葫芦、夜开花

【科属分类】双子叶植物纲、五桠果亚纲、五桠果科、堇菜目、葫芦科、葫芦属

【产地】原产印度和非洲。在中国广泛分布,南方为主。

葫芦科葫芦属一年生蔓性草本。瓠瓜幼果味清淡,品质柔嫩,适于煮食。

在河北一带的某些地区,“瓠瓜”专指西葫芦,“瓠子”则用来专指瓠瓜。

中国古时以其老熟干燥果壳作容器,也作药用。《诗经》中已有记载。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及桐乡罗家角遗址先后出土葫芦果实及果皮遗存,说明中国的葫芦栽培史也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11-27 热度: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