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种植多少年见效?

快材早易林毛竹典型速树种其粗竹笋土即已基本定型高笋竹般需5060间竹林经3-6加固则采伐利用若用于纤维造纸原料砍伐利用新造毛竹般5-8即林改造残低产林复壮衰败荒芜竹林3-5则恢复产进入丰产状态新造毛竹3-5即投产,改造低产林第二即见效,种竹,持续利用,

生长快,成材早,易成林。毛竹是典型的速生树种,其粗生长在竹笋出土时即已基本定型,高生长从出笋到成竹一般只需50一60天时间。竹林经3—6年加固生长则可采伐利用,若用于纤维造纸原料[52石斛网www.52shihu.com],当年就可砍伐利用。新造毛竹一般5—8年即可成林,改造残次低产林分和复壮衰败荒芜竹林,3—5年则可恢复生产,进入丰产状态。新造毛竹3—5年即可投产,改造低产林分第二年即可见效,一次种竹,年年持续利用,

毛竹怎么种植?

毛竹,禾本科刚竹属,单轴散生型。常绿乔木状竹类植物,

毛竹种植技术:

12月至2月下旬:

(1)选地和整地。山区、丘陵、平地都可以造林。要选土壤深厚、肥沃、湿润、排水和通气良好,呈酸性壤土为造林地。全面整地,然后挖穴,穴长1米,宽60厘米,深40厘米。穴底施放基肥。

(2)移竹造林。选择生长健壮,节密,叶深绿,分枝低,无病虫害,胸径2-4厘米,2-3年生的母竹。竹鞭应选绿黄色,扁平粗壮,根多,芽肥根健。挖掘母竹。一般竹竿基部弯曲的内侧是竹鞭所在,分枝方向与竹鞭走向大致平行。根据竹鞭的位置和走向,离母竹30厘米左右找鞭,按来鞭20-30厘米,去鞭40-50厘米的长度截断。母竹挖起后,留枝3-5盘,削去竹梢。在挖好穴的林地上栽植母竹,栽竹要做到:深挖穴、浅栽竹、下紧围(土)、上松盖(土)。每亩栽植20-35株。栽后设立支柱。

(3)移兜造林。栽植方法和选择母竹都与移造造林相同,只是截去竹竿,用兜栽植。

(4)实生分蘖苗(小母竹)造林。从圃地将分蘖苗整丛挖起,带土,留根3-4盘,剪去梢部,适当疏叶。在已整好的造林地上,按每亩40-60丛的造林密度开穴,穴长、宽、深各30厘米。将竹苗分为3-4株一丛栽植,壅土踏实,浇足定根水,栽植深度比苗根际约低3厘米,并壅土成馒头形,以防积水。

(5)冬季采伐。一般用材竹林要留三度竹(6年生),砍四度竹。大小年分明的竹林,每两年采伐一次,换叶当年冬季不能伐竹。年年出笋换叶的花年竹林,每年冬季伐竹,砍去竹叶发黄的小年竹,保留竹叶茂密的大年竹。砍伐后每亩应150-200株。

(6)钩梢整枝防止雪害。

3月:

播种育苗。毛竹苗怕涝、怕旱、怕冻,容易发生病虫害。要选择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壤土作圃地和细致整地做床。播前,用0.3%的高锰酸钾浸种消毒2-4小时后即可播种。条播、撒播、穴播均可。穴播的株行距为30厘米左右,每穴均匀点播8-10粒,用细焦泥灰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再盖草淋水。条播时,条距30厘米左右。亩用种2千克左右。播后要注意鼠、雀、虫和蚯蚓为害。

4月至5月

1)竹圃管理。竹苗出土后要分批适量揭草。在向阳地方的春播苗,揭草后要搭棚遮荫。透光度为50%-60%。要经常除草松土,适当培土壅根。利用阴雨天,把过密的竹苗带土间苗,移植在缺苗穴中,每穴1-2株。

(2)护笋养竹。冬笋是春笋的前身,都能成竹,要做到冬笋不挖,保护春笋。

6月至7月

(1)竹圃管理。除草松土,培土壅根,分次施肥。高温干旱期,要适量浇水灌溉。

(2)幼林扶育。除草松土,竹农间作扶育、施肥盖土,灌溉排涝和间伐扶育。

(3)成林扶育。主要是松土施肥和护笋养竹。这期间是竹鞭生长旺期,不能挖鞭笋,以免影响竹鞭蔓延和成竹量。

8月至9月

(1)采种。毛竹种实8-9月成熟脱落,要及时连枝采下,经过干燥、脱粒、扬净,即可装运或贮藏,宜用干藏。也可随采随播。每千克带壳种子为3.6-6.6千粒。

(2)秋季播种苗。霜冻前即全部成苗,入冬后搭暖棚防寒。

(3)苗圃管理。松土除草、浇水施肥。进入9月停止施肥,并除去荫棚。

(4)幼林扶育。除草松土,浇孕笋水,促进笋芽膨大生长。

防治病虫害: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或70%可湿性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1:1:100的波尔多液,每隔10-15天,连喷二三次防治枯梢病,发现新竹枝叶枯黄,及时钩去病梢,加以烧毁。用敌百虫或马拉松1000倍液喷杀竹螟、竹蝗等害虫。

10月至11月

(1)统计产苗量。到了秋末冬初,每穴有分蘖苗数株至十数株,一般高度30-40厘米,形成小竹丛,根据穴数及每丛苗数,进行调查统计。

(2)开始钩梢修枝。钩梢强度应不超过竹冠总长的1/3。每株留枝不少于15-20盘。

毛竹主要害虫:

竹螟、竹蝗、竹斑蛾、笋夜蛾、笋蝇、竹象虫等。前三种虫吃竹叶,以致植株的光合作用效能降低,营养不良,竹笋产量减少。后三种虫为害竹笋,幼虫蛀入笋内,轻则抑制竹笋生长,重则造成腐烂。防治竹螟、竹蝗、竹斑蛾和笋蝇,可喷敌百虫杀灭,或敌敌畏烟剂熏杀。对竹夜蛾和竹象虫要及时挖除受害的竹笋,杀死幼虫。冬季松土除草可消灭躲在草中和土中的害虫。毛竹的主要病害有枯梢病和水枯病等。防治枯梢病要对种竹进行严格检疫,杜绝病源。发现新竹竹梢发病,立即在病部以下1~2节处截除竹梢,不让病菌向下蔓延。在发病严重的地区,从新竹发枝展叶期开始,喷浓度为1%的波尔多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10~15天喷1次,连续喷2~3次。对竹水枯病要挖掉病株连根带鞭烧毁。并在病竹或病区四周开沟隔离,防止蔓延。

查看详细

种植毛竹需要多少成本?

毛竹生长快,产量高,材质好,用途广,是我国经济价值最大的竹种。

在现代建筑工程中,毛竹用来搭工棚和脚手架。沿海捕鱼甚至北方打井,毛竹是必不可少的材料。毛竹竹材的韧性强,箴性好,纹理通直,坚硬光滑,可以加工劈蔑,制作各种农具、文具、家具、乐器以及工艺美术品和日常生活用品,如竹席、竹罩、土箕、瓦篷、扇子、竹编、竹丝、窗帘、竹尺等,这些产品有的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

毛竹竹材的纤维含量高达30%-35%,纤维长度长达2000微米,是纤维造纸工业的好原料。竹材之外,毛竹的鞭、根、兜、枝等都可以加工利用。如扫帚、竹根雕,尤其是利用竹兜生产的竹根雕,变废为宝,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毛竹的笋味鲜美,除一般食用外,还可以制作各种笋干和罐头。同时毛竹还产鞭笋、冬笋,味道鲜美,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查看详细

如何种植毛竹?

(1)选地和整地。山区、丘陵、平地都可以造林。要选土壤深厚、肥沃、湿润、排水和通气良好,呈酸性壤土为造林地。全面整地,然后挖穴,穴长1米,宽60厘米,深40厘米。穴底施放基肥。

(2)移竹造林。选择生长健壮,节密,叶深绿,分枝低,无病虫害,胸径2-4厘米,2-3年生的母竹。竹鞭应选绿黄色,扁平粗壮,根多,芽肥根健。挖掘母竹。一般竹竿基部弯曲的内侧是竹鞭所在,分枝方向与竹鞭走向大致平行。根据竹鞭的位置和走向,离母竹30厘米左右找鞭,按来鞭20-30厘米,去鞭40-50厘米的长度截断。母竹挖起后,留枝3-5盘,削去竹梢。在挖好穴的林地上栽植母竹,栽竹要做到:深挖穴、浅栽竹、下紧围(土)、上松盖(土)。每亩栽植20-35株。栽后设立支柱。

(3)移兜造林。栽植方法和选择母竹都与移造造林相同,只是截去竹竿,用兜栽植。

(4)实生分蘖苗(小母竹)造林。从圃地将分键脊蘖苗整丛挖起,带土,留根3-4盘,剪去梢部,适当疏叶。在已整好的造林地上,按每亩40-60丛的造林密度开穴,穴长、宽、深各30厘米。将竹苗分为3-4株一丛栽植,壅土踏实,浇足定根水,栽植深度比苗根际约低3厘米,并壅土成馒头形,以防积水。

(5)冬季采伐。一般用材竹林要留三度竹(6年生),砍四度竹。大小年分明的竹林,每两年采伐一次,换叶当年冬季不能伐竹。年年出笋换叶的花年竹林,每年冬季伐竹,砍去竹叶发黄的小年竹,保留竹叶茂密的大年竹。砍伐后每亩应150-200株。

(6)钩梢整枝防止雪害。

3月播种育苗。毛竹苗怕涝、怕旱、怕冻,容易发生病虫害。要选择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壤土作圃地和细致整地做床。播前,用0.3%的高锰酸钾浸种消毒2-4小时后即可播种。条播、撒播、穴播均可。穴播的株行距为30厘米左右,每穴均匀点播8-10粒,用细焦泥灰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再盖草淋水。条播时,条距30厘米左右。亩用种2千克左右。播后要注意鼠、雀、虫和蚯蚓为害。

4月至5月

(1)竹圃管理。竹苗出土后要分批适量揭草。在向阳地方的春播苗,揭草后要搭棚遮荫。透光度为50%-60%。要经常除草松土,适当培土壅根。利用阴雨天,把过密的竹苗带土间苗,移植在缺苗穴中,每穴1-2株。

(2)护笋养竹。冬笋是春笋的前身,都能成竹,要做到冬笋不挖,保护春笋。

6月至7月

(1)竹圃管理。除草松土,培土壅根,分次施肥。高温干旱期,要适量浇水灌溉。

(2)幼林扶育。除草松土,竹农间作扶育、施肥盖土,灌溉排涝和间伐扶育。

(3)成林扶育。主要是松土施肥和护笋养竹。这期间是竹鞭生长旺期,不能挖鞭笋,以免影响竹鞭蔓延和成竹量。

8月至9月

迹亮睁(1)采种。毛竹种实8-9月成熟脱落,要及时连枝采下,经过干燥、脱粒、扬净,即可装运或贮藏,宜用干藏。也可随采随播。每千克带壳种子为3.6-6.6千姿岁粒。

(2)秋季播种苗。霜冻前即全部成苗,入冬后搭暖棚防寒。

(3)苗圃管理。松土除草、浇水施肥。进入9月停止施肥,并除去荫棚。

(4)幼林扶育。除草松土,浇孕笋水,促进笋芽膨大生长。防治病虫害。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或70%可湿性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1:1:100的波尔多液,每隔10-15天,连喷二三次防治枯梢病,发现新竹枝叶枯黄,及时钩去病梢,加以烧毁。用敌百虫或马拉松1000倍液喷杀竹螟、竹蝗等害虫。

10月至11月

(1)统计产苗量。到了秋末冬初,每穴有分蘖苗数株至十数株,一般高度30-40厘米,形成小竹丛,根据穴数及每丛苗数,进行调查统计。

(2)开始钩梢修枝。钩梢强度应不超过竹冠总长的1/3。每株留枝不少于15-20盘。

查看详细

一亩能种植多少毛竹?

每亩栽植20-35株

毛竹种植技术

12月至2月下旬

(1)选地和整地。山区、丘陵、平地都可以造林。要选土壤深厚、肥沃、湿润、排水和通气良好,呈酸性壤土为造林地。全面整地,然后挖穴,穴长1米,宽60厘米,深40厘米。穴底施放基肥。

(2)移竹造林。选择生长健壮,节密,叶深绿,分枝低,无病虫害,胸径2-4厘米,2-3年生的母竹。竹鞭应选绿黄色,扁平粗壮,根多,芽肥根健。挖掘母竹。一般竹竿基部弯曲的内侧是竹鞭所在,分枝方向与竹鞭走向大致平行。根据竹鞭的位置和走向,离母竹30厘米左右找鞭,按来鞭20-30厘米,去鞭40-50厘米的长度截断。母竹挖起后,留枝3-5盘,削去竹梢。在挖好穴的林地上栽植母竹,栽竹要做到:深挖穴、浅栽竹、下紧围(土)、上松盖(土)。每亩栽植20-35株。栽后设立支柱。

(3)移兜造林。栽植方法和选择母竹都与移造造林相同,只是截去竹竿,用兜栽植。

(4)实生分蘖苗(小母竹)造林。从圃地将分蘖苗整丛挖起,带土,留根3-4盘,剪去梢部,适当疏叶。在已整好的造林地上,按每亩40-60丛的造林密度开穴,穴长、宽、深各30厘米。将竹苗分为3-4株一丛栽植,壅土踏实,浇足定根水,栽植深度比苗根际约低3厘米,并壅土成馒头形,以防积水。

(5)冬季采伐。一般用材竹林要留三度竹(6年生),砍四度竹。大小年分明的竹林,每两年采伐一次,换叶当年冬季不能伐竹。年年出笋换叶的花年竹林,每年冬季伐竹,砍去竹叶发黄的小年竹,保留竹叶茂密的大年竹。砍伐后每亩应150-200株。

(6)钩梢整枝防止雪害。

3月

播种育苗。毛竹苗怕涝、怕旱、怕冻,容易发生病虫害。要选择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壤土作圃地和细致整地做床。播前,用0.3%的高锰酸钾浸种消毒2-4小时后即可播种。条播、撒播、穴播均可。穴播的株行距为30厘米左右,每穴均匀点播8-10粒,用细焦泥灰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再盖草淋水。条播时,条距30厘米左右。亩用种2千克左右。播后要注意鼠、雀、虫和蚯蚓为害。

4月至5月

1)竹圃管理。竹苗出土后要分批适量揭草。在向阳地方的春播苗,揭草后要搭棚遮荫。透光度为50%-60%。要经常除草松土,适当培土壅根。利用阴雨天,把过密的竹苗带土间苗,移植在缺苗穴中,每穴1-2株。

(2)护笋养竹。冬笋是春笋的前身,都能成竹,要做到冬笋不挖,保护春笋。

6月至7月

(1)竹圃管理。除草松土,培土壅根,分次施肥。高温干旱期,要适量浇水灌溉。

(2)幼林扶育。除草松土,竹农间作扶育、施肥盖土,灌溉排涝和间伐扶育。

(3)成林扶育。主要是松土施肥和护笋养竹。这期间是竹鞭生长旺期,不能挖鞭笋,以免影响竹鞭蔓延和成竹量。

8月至9月

(1)采种。毛竹种实8-9月成熟脱落,要及时连枝采下,经过干燥、脱粒、扬净,即可装运或贮藏,宜用干藏。也可随采随播。每千克带壳种子为3.6-6.6千粒。

(2)秋季播种苗。霜冻前即全部成苗,入冬后搭暖棚防寒。

(3)苗圃管理。松土除草、浇水施肥。进入9月停止施肥,并除去荫棚。

(4)幼林扶育。除草松土,浇孕笋水,促进笋芽膨大生长。防治病虫害。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或70%可湿性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1:1:100的波尔多液,每隔10-15天,连喷二三次防治枯梢病,发现新竹枝叶枯黄,及时钩去病梢,加以烧毁。用敌百虫或马拉松1000倍液喷杀竹螟、竹蝗等害虫。

10月至11月

(1)统计产苗量。到了秋末冬初,每穴有分蘖苗数株至十数株,一般高度30-40厘米,形成小竹丛,根据穴数及每丛苗数,进行调查统计。

(2)开始钩梢修枝。钩梢强度应不超过竹冠总长的1/3。每株留枝不少于15-20盘。

毛竹主要害虫有竹螟、竹蝗、竹斑蛾、笋夜蛾、笋蝇、竹象虫等。前三种虫吃竹叶,以致植株的光合作用效能降低,营养不良,竹笋产量减少。后三种虫为害竹笋,幼虫蛀入笋内,轻则抑制竹笋生长,重则造成腐烂。防治竹螟、竹蝗、竹斑蛾和笋蝇,可喷敌百虫杀灭,或敌敌畏烟剂熏杀。对竹夜蛾和竹象虫要及时挖除受害的竹笋,杀死幼虫。冬季松土除草可消灭躲在草中和土中的害虫。毛竹的主要病害有枯梢病和水枯病等。防治枯梢病要对种竹进行严格检疫,杜绝病源。发现新竹竹梢发病,立即在病部以下1~2节处截除竹梢,不让病菌向下蔓延。在发病严重的地区,从新竹发枝展叶期开始,喷浓度为1%的波尔多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10~15天喷1次,连续喷2~3次。对竹水枯病要挖掉病株连根带鞭烧毁。并在病竹或病区四周开沟隔离,防止蔓延。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11-07 热度: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