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室内鼠妇?

潮虫,又称鼠妇。分布中国各地。寄主在田间主要为害瓜类幼苗和十字花科蔬菜幼芽、嫩根及草莓等浆果。喜食油菜、芥菜、小白菜、番茄、黄瓜、南瓜、瓠瓜、大豆、豇豆、苋菜、空心菜、莴苣等叶片及食用菌等。多生活在阴暗潮湿的角落,湿草丛里,岩石下。特别喜栖息于朽木、腐叶、石块等下面,有时也会出现在房屋、庭院内。

潮虫的防治方法:

结合防病措施,控制灌水,降低田间湿度,减轻其危害。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深耕土壤,减少虫源。

越冬成虫和幼虫开始活动时,傍晚用枯叶、杂草设堆诱集,清晨捕杀。

使用药剂防治,每亩用2、5%溴氰菊酯乳油50—100毫升,加水0、5升稀释后,喷于10—20千克干细土拌匀成毒土,撒在菜株行间或潮虫潜藏的场所毒杀。用80%敌敌畏乳油0、45%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氰戊酯液3000倍液喷雾。也可用以上药剂喷于诱集的草堆下毒杀。

鼠妇

(1)危害

鼠妇是一种甲壳类动物,它常在养殖池中的养殖土表面(表层)和池壁四周活动,抢食地鳖虫(土元)的饲料并危害其幼龄若虫。

(2)防治方法

①不要把稻草和草屑等杂物带进养殖池内,消除鼠妇的滋生源。

②发现有鼠妇出现,可人工捕捉。若鼠妇在池外洞中,可灌水迫使其爬出,以便捕捉。

③可用敌百虫药液在养殖池四周喷洒。

二、鼠妇又名西瓜虫或潮虫[52石斛网www.52shihu.com],属甲壳纲动物。体长约10毫米,背灰色或黑色,宽而扁,有光泽。体分13节,第一胸节与颈愈合。有两对触角,其中一对短且不明显。复眼一对,黑色,圆形,微突。初孵出的鼠妇为白色,足6对,经过一次蜕皮后有足7对。

鼠妇一年发生一代。喜欢在潮阴条件下生活,不耐干旱。当外物碰触时,其身体立即蜷缩呈球形,假死不动。鼠妇再生能力比较强,如果触角、肢足断损,能通过蜕皮再生新的触角、肢足。

鼠妇白天潜伏在花盆底部,从盆底排水孔内咬食花卉嫩根,夜间则伤害花卉的茎部,造成花卉茎部溃烂。防治鼠妇有三点:

(1)保持温室内部清洁,及时清除杂草与垃圾。

(2)用20%杀灭菊酯2000倍液或25%西维因500倍液喷施盆底。

(3)发生严重时,可将30%久效磷合剂3000倍液喷洒于花盆、地面和植株上。

保持室内干燥,整洁。

鼠妇有毒吗?

鼠妇没有毒。卷球鼠妇主要危害西红柿、油菜等。症状成、幼虫危害叶片,造成缺棵,重者可食光叶肉,仅剩叶脉、叶柄。成体长9~15毫米,从褐色、灰蓝色,各背甲边缘为黄白色。多发生在沿海地区,在大连二年发生1代,以成体或幼体在地下越冬,翌年3月大量出现,此时正值菜苗阶段。昼伏夜出,具负趋光性。扩展资料:处理鼠妇的关键就是减少或者清除鼠妇可能生存的潮湿区域。在户外需注意:1、清除修剪杂草,降低草坪及土表湿度;2、清理如堆积的树叶和枯枝、岩石,有效减少鼠妇生存和活动的有利区域;3、清晨浇水,白天能尽快使水分散失。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鼠妇查看详细

鼠妇可以吃吗?

鼠妇是在地面上活动的甲壳类动物,尽管外表不同,但它们与虾和龙虾相比跟马陆和蜈蚣有着更为接近的亲缘关系。它们的血液是蓝色的,而且仍旧用鳃呼吸。它们的腹部有一对游泳足,而且具有由湿润的细管组成的分支机构网以便使它们能够从空气中吸取氧气,尽管鼠妇在水中也能够快乐地生活一个多小时。鼠妇有一长串的别名,例如“母猪虫”、“球虫”、“犰狳虫”、“土鳖”、“窃虫”、“螨虫猪”、“木材干酪虫”、“酒鬼虫”、“反刍蠕虫”、“棺材切割机”、“猴豌豆”、“豌豆虫”、“老奶奶蚂蚁”、“潮虫”、“面包师兄弟”、“摇摆猪”等。在好莱坞,它们被叫做“尿床者”。其实它们并不撒尿,因为它们多孔的外壳可以让废物以氨气的方式排出,而查看详细

鼠妇生活在什么地方?

喜栖息于朽木、腐叶、石块等下面,有时也会出现在房屋、庭院内。鼠妇在度之间生活较为正常。若室内外温度在25度左右,在房前屋后的石块、瓦砾下面、盆里、坛内均可以找到;温度低于25度,需要选择温暖的花窖、庭院的下水道旁边进行采集,也可在平房条件的厨房地砖下面进行收集。我们在学校园里采集时发现,鼠妇的数量较少,个体也较小,以一些个体小的为主。在花盆底下可以采集得到,但数量少,如果花盆是放在水泥地上则其数量会很少,而且水分过多数量也会大大减少。为了采集的方便,我们经过一番努力后发现,如果把台湾草连根铲起,倒盖在墙边的草坪上(可盖两到三层),开始几天不要浇水,等草干了之后,三天左右浇少量的水,只要保护相对查看详细

鼠妇对人有什么危害吗?

鼠妇对人没有直接危害,反而有人饲养用于药物或实验。不过却也是害虫。卷球鼠妇主要为害西红柿、油菜、黄瓜等。症状成、幼虫为害叶片,造成缺刻,重者可食光叶肉,仅剩叶脉、叶柄。成体长9~15毫米,从褐色、灰蓝色,各背甲边缘为黄白色,受触动体能卷成球形,又叫团子虫或西瓜虫。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多发生在沿海地区,在大连二年发生1代,以成体或幼体在地下越冬,翌年3月大量出现,此时正值菜苗阶段。昼伏夜出,具负趋光性。防治要点①施毒土,用2。3%溴氰菊酯、或20%速灭杀丁拌土撒于地面,每亩用药50~100克对土上10~20公斤。②地面喷药,用50%敌敌畏500倍液喷雾;若施药后在地面盖上中帘或其他覆盖物,因虫怕光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7-02 热度: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