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楝皮与苦谏树什么关系啊?

这个很明显啊,

苦楝皮就是苦楝树的树皮啊

还有苦楝子[52石斛网www.52shihu.com],就是苦楝树的果实

它们都是入中药的

究竟苦楝皮能治疗脱发吗?

现在对于减少掉发的方法很多的日常注意作息规律,不要长时间熬夜多做锻炼注意饮食,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少喝啤酒碳酸饮料,多吃富含蛋白质食物如:坚果类、大豆类、鸡肉鱼肉类的食物,对头发生长有好处。查看详细

苦楝皮的研究与常用药方

苦楝为落叶乔木植物,高10-20m。树皮暗褐色,纵裂,老枝紫色,有多数细小皮孔。该种不仅是材用植物,亦是药用植物,其花、叶、果实、根皮均可入药,用根皮可驱蛔虫和钩虫,但有毒,用时要严遵医嘱,根皮粉调醋可治疥癣,用苦楝子做成油膏可治头癣。此外,果核仁油可供制润滑油和肥皂等。

治小儿蛔虫:一樟木,削上苍皮,以水煎取汁饮之,量大小多少。此为有小毒。(《千金方》)二樟根白皮,去粗,二斤,切。水一斗,煮取三升,砂锅(熬)成膏,五更初温酒服一匙,以虫下为度。(《简便单方》)

治小儿虫痛不可忍者:苦楝根白皮100克,白芜荑25克。为末,每服10克,水-小盏,煎取半盏,放冷,待发时服,量大小加减,无时。(《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抵圣散)

杀蛲虫:楝根皮10克,苦参10克,蛇床子5克,皂角2.5克。共为末,以蜜炼成丸,如枣大,纳入肛门或阴道内。(《药物图考》楝皮杀虫丸)

治钩虫病:苦楝皮(去粗皮)十斤,加水五十斤,熬成十斤;另用石榴皮八两,加水五斤,熬成二斤,两种药水混合搅匀,成人每次服50克。(《湖南药物志》)

治疥疮风虫:楝根皮、皂角(去皮子)等分。为末,猪脂调涂。(《奇效良方》)

治顽固性湿癣:楝根皮,洗净晒干烧灰,调茶抽涂抹患处,隔日洗去再涂,如此三、四次。(《福建中医药》)

治瘘疮:楝树白皮、鼠肉、当归各100克,薤白150克,生地黄250克,腊月猪脂三升。煎膏成,敷之孔上,令生肉。(《刘涓子鬼遗方》坐肉膏)

治小儿秃疮及诸恶疮,蠷螋疮:楝树枝皮烧灰,和猪膏敷之。(《千金方》)


查看详细

苦楝皮与川楝子的区别与作用

在树林中有很多不知道名字的树木,现在,有很多名贵药材或者入味的调味品也离不开树木的一部分,让人不得不感慨,果然时代变了,什么都不一样了;且不说树皮,树根,有很多树木会长出各种各样的果实,小动物也很喜欢吃,有些果实虽然不能直接吃,但是经过加工放入其他药物中,也有很大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苦楝皮与川楝子的区别与作用。

苦楝皮与川楝子

川楝子又名楝实、金铃子,性寒,味苦,有小毒,入肝、小肠、膀胱经,具有除湿热、清肝火、止痛、杀虫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热厥心痛、胁痛、疝痛、虫积腹痛等症。川楝子配伍使君子、槟榔,可加强杀虫消积作用;与香附配伍,能增强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治疗肝郁气滞之胸胁胀闷不舒、乳房胀痛以及月经不调等;配伍小茴香,能理气止痛、温肾散寒、和胃调中。

苦楝皮又名川楝皮、楝根木皮,性寒,味苦,有毒,具有清热、燥湿、杀虫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疹、疥癣等症,还可杀灭蛔虫、蛲虫等寄生虫。《日华子本草》载:苦楝皮治游风热毒,风疹恶疮疥癞,小儿壮热,并煎汤浸洗。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苦楝皮的酒精浸液,对真菌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所含的苦楝素能兴奋胃肠平滑肌,故用以驱虫时,不需另加泻药。但是要注意这两种体弱及脾胃虚寒者忌服,肝炎、肾炎患者慎服。

查看详细

中药川楝子与苦楝皮的功效与区别

川楝子和苦楝皮均来自于楝科植物川楝,其果实为川楝子,根皮或树皮为苦楝皮。

1.川楝子

川楝子又名楝实、金铃子,性寒,味苦,有小毒,入肝、小肠、膀胱经,具有除湿热、清肝火、止痛、杀虫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热厥心痛、胁痛、疝痛、虫积腹痛等症。《神农本草经》载:“川楝子‘主温疾、伤寒太热烦狂,杀三虫疥窃,利小便水道’。”

川楝子配伍使君子、槟榔,可加强杀虫消积作用;与香附配伍,能增强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治疗肝郁气滞之胸胁胀闷不舒、乳房胀痛以及月经不调等;配伍小茴香,能理气止痛、温肾散寒、和胃调中。注意:脾胃虚寒者忌服。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川楝子的有效成分川楝素有驱蛔虫、抑制呼吸中枢等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性乳腺炎、头癣均取得满意疗效。

2.苦楝皮

苦楝皮又名川楝皮、楝根木皮,性寒,味苦,有毒,具有清热、燥湿、杀虫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疹、疥癣等症,还可杀灭蛔虫、蛲虫等寄生虫。《日华子本草》载:“苦楝皮‘治游风热毒,风疹恶疮疥癞,小儿壮热,并煎汤浸洗’。”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苦楝皮的酒精浸液,对真菌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所含的苦楝素能兴奋胃肠平滑肌,故用以驱虫时,不需另加泻药。注意:体弱及脾胃虚寒者忌服,肝炎、肾炎患者慎服。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18-03-05 热度: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