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乌,川乌有毒吗?

草乌、川乌都有剧毒,不可同时使用,不可大剂量使用。

草乌:

[性状]:根呈不规则长圆锥形,略弯曲,长2~7cm,直径0。6~1。8cm,顶端常有残茎和少数不定根残基。表面灰褐色或黑棕色,皱缩,有纵皱纹、点状须根痕和数个瘤突状侧根。质硬,断面灰白色或暗灰色,形成层环纹多角形或类圆形,髓部较大或中空。味辛酸、麻舌。

[化学成份]:含乌头碱()、中乌头碱()、阿替新碱()等。

[性味]:性热,味辛、苦。有大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一般炮制后用。

[用法用量]:外用:调敷。

[注意事项]:1,该品有大毒,尤其对神经官能有一定影响,其镇痛效果主要是通过对局部神经的麻痹作用而实现。慎用!

2,为医疗用毒性药品,不可内服。

川乌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圆锥形,稍弯曲,顶端常有残茎,中部多向一侧膨大,长2~7。5cm,直径1。2~2。5c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皱缩,有小瘤状侧根及子根脱离后的痕迹。质坚实,断面类白色或浅灰黄色,形成层环纹呈多角形。气微,味辛辣、麻舌。

【性味归经】辛、苦,热;有大毒。归心、肝、肾、脾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用法用量】一般炮制后用。

【注意】生品内服宜慎。不宜与贝母类、半夏、白及、白蔹、天花粉、瓜蒌类同用。

生川乌、草乌都有毒性,如果内服用量大了容易导致中毒死亡。

生川乌生草乌都有祛风除湿,散寒温经止痛的功效,而且两者都有大毒,二者在毒性上的区别在于草乌的毒性相对大一些,川乌的毒性相对小一些。目前川乌和草乌大部分都是家种,野生的已经很少了,而且毒性要比家种的大得多,如果要内服一般都是选择家种的。

扩展资料:

1、乌头中毒多与超量、生用、配伍不当或与酒同用有关。表现症状为口舌、四肢及全身发麻、头晕、耳鸣、言语不清及心悸气短、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腹痛腹泻等症。

2、服用乌头时,不能食用豆鼓、鼓汁、盐酸等食物。因为它们药性相反,同食影响疗效并对身体不利。

3、乌头毒性极强,因品种、采集时间、炮制、煎煮时间等不同,毒性差别很大,炮制过程中生物碱含量可损失81、3%。疲劳、出血、饥饿的动物毒性可减弱,交感神经系统机能亢进者易中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草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川乌

川乌、草乌同为毛茛科植物,川乌为乌头的干燥母根、草乌为北乌头的干燥块根,其性味辛、苦、热;有毒。归心、肝、肾、脾经。临床用其炮制品,功能为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大骨节病、半身不遂、偏头痛、坐骨神经痛,虚寒性疝气和跌打肿痛等,但在治疗过程中,往往因服药过量,导致中毒,临床也常见中毒甚至死亡的事件发生。

制川乌、制草乌中均含有多种生物碱,其中酯型乌头碱毒性最大。其毒性表现如下。

血管系统胸闷、心悸,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出)和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52石斛网www.52shihu.com],包括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停博、房颤、多源性室性早博、频发室性早博呈二联律、三联律、室性心动过速、室颤、房性传导阻滞、左束支传导阻滞,并可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神经系统对神经末梢及中枢神经系统均有先兴奋后抑制作用。表现为口舌、四肢及全身麻木,口腔或全身烧灼感,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四肢厥冷,烦燥不安,继而四肢抽搐,强直,嗜睡,谵妄,神志不清。个别病例出现四肢瘫痪。

消化系统流涎,吞咽困难,恶心呕吐,甚至口吐白沫,或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解黑色稀便;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类似痢疾的表现。有报道引起中毒性肝炎继发肝硬化腹水。

呼吸系统气短,呼吸困难,紫绀等,最终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泌尿系统尿少,排尿困难,尿闭,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

草乌、川乌有大毒。

(1)草乌具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之功效。

(2)川乌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之功效。

草乌、川乌有大毒,属于十九畏里面的,不能同时使用。川乌。草乌畏犀牛角。

草乌、川乌的药用价值:

1、草乌又名断肠草,性味辛、苦,热;有大毒。归经归心、肝、肾、脾经。具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之功效。治疗风寒湿热引起的风湿病单用即可见效,民间就有炖草乌头治风湿的用法。但服用过量会产生中毒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心慌气短、心律紊乱等症状,重者甚至有生命危险。外用可麻醉末梢神经,作为局部麻醉、镇痛之用;与洋金花合用作为全身麻醉剂,似有相互抵销副作用及增强麻醉效果的作用。

2、川乌又叫乌头,味辛,性温,有大毒。入心、肝、肾经。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之功效。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禁忌不宜与贝母、半夏、白及、白蔹、天花粉、瓜蒌、犀角同用。

草乌用来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一般炮制后用.草乌有大毒,尤其对神经官能有一定影响,其镇痛效果主要是通过对局部神经的麻痹作用而实现.慎用!一般是外用!川乌:性味归经,辛,苦,温.大毒!归肝,肾,脾经.功效,祛风湿,散寒止痛.主治,寒痹疼痛,寒邪凝泄所致各种疼痛.川乌,草乌属于十九畏里面的,不能同时使用.川乌草乌畏犀牛角.

川乌和草乌有什么区别作用是什么?

乌头是川乌和草乌的统称川乌和草乌是同一种系下的两种不同的植物。川乌的茎是直立的,一般高约一米左右,开紫色花,根是团块状,侧根就是附子,炮制后就是常用的附片。因为是附生于川乌的主根上,故名附子。草乌的茎是蔓生攀援状藤本,一般长约三米左右,还是开紫色花。草乌的根是长块状,没有附子区别:两者都有大毒,不过川乌的毒性小一点,草乌的毒性大一点现在的川草乌大部分是家种的,野生的很少,我们这是产地,野生的有,但也少,野生的毒性比家种的大得多,一般不作内服。作用就是:祛风散寒,温经止痛查看详细

川乌,草乌及附子的功效有哪些?

功效川乌辛、苦、热;有大毒。入心、肝、肾、脾经。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主治风寒湿痹、骨节疼痛、手足拘挛;胃寒腹痛;大骨节病。用量1。5~3克,炮制后用,宜先煎,久煎。附子性大热,味辛、甘,有毒。能温里祛寒,回阳救逆,温中止泻。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痿、心腹疼痛。用量3~15克。草乌功效同生川乌,炮制后用。查看详细

制川乌,制草乌,乌头这三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吗?

要问清楚大夫,要遵医嘱!

川乌头

为毛茛科植物乌头(栽培品)的母根。

生川乌:拣去杂质,洗净灰屑,晒干。制川乌:取净川乌,用凉水浸漂,每日换水2-3次,漂至口尝仅稍留麻辣感时取出,同甘草、黑豆加水共煎煮,至川乌熟透,内无白心为度,除去甘草、黑豆,晒晾,闷润后切片,晒干(每川乌100斤,用甘草5斤,黑豆10斤)

辛;苦;热;大毒

内服:煎汤,3-9g;或研末,1-2g;或入丸、散。内服须炮制后用;入汤剂应先煎1-2h,以减低其毒性。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草乌头

为毛茛科植物乌头(野生种)、北乌头等的块根。

制草乌:取净草乌,用凉水浸漂,每日换水2-3次,至口尝仅稍留麻辣感时取出,同甘草、黑豆加水共煮,以草乌熟透、内无白心为度,然后除去甘草及黑豆,晒至六成干,闷润后切片,晒干。(每草乌100斤,用甘草5斤,黑豆10斤)

辛;苦;热;大毒

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醋、酒磨涂。

叫乌头的有13种:

两色乌头、乌头附子尖、吉林乌头、圆叶乌头、展花乌头、岩乌头、川乌头、工布乌头、抚松乌头、草乌头、蔓乌头、藤乌头、露蕊乌头。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6-29 热度: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