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艽的副作用

秦艽是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中国重要的传统中药之一,也是治风湿关节痛、结核病潮热、黄疸等症的主药之一,在青海尤以黄南产的秦艽质量最佳。那么,秦艽有哪些副作用呢?

一、秦艽的副作用

秦艽碱甲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口服480mg/kg;腹腔注射350mg/kg;静脉注射250-300mg/kg。4例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口服100mg,每天3次,共4-13天,先后引起严重恶心、呕吐等;仅连服13日之1例,关节红肿、疼痛于第5日消失,余均无效,故认为此碱在初步临床应用中尚不够理想,且多副作用,尚待进一步改进。

二、秦艽的配伍应用

1、秦艽配伍鳖甲:秦艽祛风除湿,乃风药之润剂,并能清热退蒸;鳖甲滋阴清热、软坚散结。二者伍用[52石斛网www.52shihu.com],共奏滋阴清热除蒸之功效,用于治疗骨蒸、潮热、盗汗等证因阴虚所致者。

2、秦艽配伍柴胡、知母、甘草:秦艽清退虚热;柴胡辛凉透热;知母清热滋阴;甘草甘缓和中、调和诸药。四药合用,有清透虚热之功效,用于治疗虚劳潮热、咳嗽、盗汗不止等症。

3、秦艽配伍防风:秦艽苦辛性平,入肝经,为风药中之润剂,有祛风除湿、舒筋止痛之功;防风辛甘微温,为祛风通用之品,有疏风胜湿止痛之效。二者合用,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寒湿痹之肢体麻木、筋脉拘急者。

4、秦艽配伍防己、知母、忍冬藤:秦艽祛风清热除湿、舒筋活血;防己祛风湿、止痹痛;知母清热除烦;忍冬藤祛风清热、除湿止痛。四药伍用,有祛风除湿清热、舒筋活络、蠲痹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热所引起之肢体痹证、发热、关节肿胀疼痛等。

药材名“秦艽”怎么读怎么发音?

秦艽qínjiāo:秦艽是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治风湿关节痛、结核病潮热、黄疸等症的主药之一。在青海尤以黄南产的秦艽质量最佳。是中国重要的传统中药之一,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秦艽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节痛、下水、利小便。”查看详细

羌和,秦艽可以一起泡酒喝吗?

,灵芝和枸杞是可以在一起泡酒喝的,两种药都是补益药,灵芝可以补气养血安神,止咳平喘,枸杞具有滋补肝肾明目的作用。中药泡酒喝一次少量,坚持服用才会有效果。适合治疗慢性疾病。建议服用之前咨询医生看是否对症。查看详细

秦艽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秦艽(音交)是一种属于龙胆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出产于甘肃、山西、云南、四川等省。

药用部分:根

性味:辛苦平,入胃、大肠、肝胆。

功用说明:秦艽有祛风湿、止痛、解热等功效,适用于风湿痛、骨节酸痛、黄疸及潮热等症。

一般用量:一钱五分至三钱,煎服。

查看详细

秦艽,丹参,瘦肉煲喝有什么作用?

秦艽丹参煲瘦肉。配方:秦艽30克、丹参30克、瘦肉50克。制法:将瘦肉洗净切块与药材共入煲内,加水适量,文火煲烂。功效:秦艽有祛风湿、止痛、解热作用;丹参性味苦微寒,入心肝经,有活血通络、祛瘀、利水、消肿、安神等功效;瘦猪肉性味甘咸,平,入脾、肾经,滋阴润燥,补肾益血,治热病伤津。本食疗方有祛风湿清热止痛作用,对风湿热痹型之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效。

查看详细

秦艽栽后何时收获和加工?

秦艽播种3年后即可收获。于秋季地上部枯萎或早春萌芽前挖收。把全株挖出,注意不要伤根,剪去茎叶,须根,泥土,晒到7~8成干时集中堆闷1~2天,使“发汗”根内水分往外渗出,使干燥均匀,再摊开晒至全干。一般667米2产干货100~150千克,高产200千克以上,鲜干比4~5∶1。

以身干、根条粗长,色黄白,油性大,体结实、肉厚、稍有芦头,断面呈菊花心的质量较好。依孙文基分析,认为二年生秦艽中龙胆苦甙含量最高,且叶中含量高。

依钟静芬分析,全国各主产区秦艽生物碱含量,以甘肃甘南产的含量最高,产品质优,其次序为:甘肃>四川>云南>青海>山西。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1-10-25 热度: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