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梅是梅花吗?

腊梅是梅花。

腊梅别名然黄梅、黄梅花。腊梅科腊梅属。落叶灌木,高3米左右,单叶对生,叶片椭圆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长7-15厘米,全缘,表面粗糙;两性花,单生于一年生枝叶腋,花梗极短,被黄色,带蜡质,具芳香,12-3月开花。栽培变种有磬口腊梅;柴油心腊梅;狗绳腊梅。腊梅原产中国中部,性喜阳光,但亦略耐荫,较耐寒[52石斛网www.52shihu.com],耐旱,有“旱不死的腊梅”之说。

腊梅是腊梅科腊梅属的植物。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蜡梅,释名黄梅花,此物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似蜜蜡,故得此名。”梅花与腊梅是两种完全没有关系的植物。梅花属蔷薇科,腊梅属腊梅科。腊梅在初冬开放,而梅花是开在初春,两者相差一个季度。腊梅香味浓烈,而梅花香味清甜。此外,腊梅的“蜡”质感很强,梅花的“纸”质感很强,简单说就是腊梅的花瓣比较硬,梅花的花瓣比较软。

腊梅是不是梅花?

腊梅不是梅花。

腊梅花是一种腊梅科植物zhi。腊梅的花蕾干燥,又名dao雪里花,一回般在11月中旬开花直到次年3月左答右,花期很长。初春花未开放时采摘,及时低温干燥。

干燥花蕾呈圆形、矩形或倒卵形,长1~1.5厘米,宽约0.4~0.8厘米,花被叠合作花芽状,棕黄色,下半部由多数膜质鳞片所包,鳞片黄褐色,略呈三角形,有微毛。气香,味微甜,后苦,稍有油腻感。以花心黄色、完整饱满而未开放者为佳。

腊梅花产自湖北、江苏、浙江、四川、贵州等地,性喜阳光,亦稍耐阴,较能耐旱,害怕水涝。有一定的耐寒能力,但却畏风,在当风口种植的腊梅,小花蕾常不开放或花瓣常被吹焦枯萎,花期延迟。

腊梅花开于寒月早春,花黄如腊,清香四溢,为冬季观赏佳品,是我国特有的珍贵观赏花木。一般以孤植、对植、丛植、群植配置于园林与建筑物的入口处两侧和厅前、亭周、窗前屋后、墙隅及草坪、水畔、路旁等处,作为盆花桩景和瓶花亦具特色。我国传统上喜欢配植蓝天竹,冬天时红果、黄花、绿叶交相辉映,可谓色、香、形三者相得益彰。更具中国园林的特色。

查看详细

腊梅花有哪些药用价值?

腊梅花含挥发油,油中有龙脑、桉油精、芳樟醇、洋蜡梅碱、异洋蜡梅碱、蜡梅甙、a-胡萝卜素、亚油酸、油酸等化学成分,叶中含蜡梅碱、洋蜡梅碱、异洋蜡梅碱;鲜叶含氰氢酸。种子含脂肪油、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等成分。并有较好的药用价值,如花蕾:性温,味甘、微苦。解暑生津,开胃散郁,通乳润燥,止咳。主治暑热头晕,呕吐,气郁胃闷,麻疹,百日咳,烫伤,火伤,中耳炎等。根及茎,辛,温。祛风理气,活血解毒。主治哮喘,劳伤咳嗽,胃痛,腹痛,风湿痒痛,疗疮肿毒,跌打创伤等。外用适量,研末撒。

以下介绍几个有关腊梅的常用便方。

久咳:蜡梅花9克,泡开水代茶饮。

胃气痛:蜡梅花或根9~15克,泡茶或水煎服。

中耳炎:蜡梅花蕾浸麻油或菜籽油内,3~5天后,用油滴耳,每次2~3滴。

风寒感冒:根(干品)15克,生姜3~5片水煎后加红糖适量服用。

烫火伤:蜡梅花以菜籽油浸后,涂敷患处。

暑热、心烦头昏、头痛:蜡梅花、扁豆花、鲜荷叶各适量,水煎服。

急性结膜炎:蜡梅花6克、菊花9克,水煎,调入蜂蜜少许饮服。

【别名】黄梅花、黄腊梅、腊木、铁筷子

【来源】腊梅科腊梅属植物腊梅,以花蕾、根、根皮入药。冬末春初采收花蕾;根、根皮四季可采;烤干或晒干。

【性味归经】

花蕾:辛,凉。

根、根皮:辛,温。

【功能主治】

花蕾:解暑生津,开胃散郁,止咳。用于暑热头晕,呕吐,气郁胃闷,麻疹,百日咳;外用治烫火伤,中耳炎。

根:祛风,解毒,止血。用于风寒感冒,腰肌劳损,风湿关节炎。根皮:外用治刀伤出血。

【用法用量】

花蕾1~2钱,水煎服;外用浸于花生油或菜油中成“腊梅花油”,用时搽患处或滴注耳心。

根5钱,水煎服;根皮(刮去外皮)研末,敷患处。

查看详细

如何插腊梅花?

1.时间整个冬季均可进行,以12月份为好。

2.取枝扒开腊梅基部,将径粗1cm以上一年生或二三年生枝条,自母树基部向外顺势撕裂劈下,枝条基部呈一个踵足状。当然,以斧劈法取下枝条也可以,但对树基损伤过大,不利来年发枝。

3.贮藏将劈下的枝条剪留下端,约20cm长,并以快刀对踵足起毛部分修理削平。然后头尾一致整理成捆并喷水,在半湿状态下用塑料袋双层包裹严密,外面再套一层黑色塑料袋,最后将其置于室温为的暗处。

4.扦插20天左右,当踵足部分膨胀隆起白色组织,枝芽也鼓动时,就可以进行扦插。数量少时可用深一些的瓦质花盆,多时用沙床,基质为纯净的粗沙,间隔。作业时先以小木棍在湿沙上打洞,再放入插穗并埋实,全部插完后浇一次透水。

查看详细

腊梅花可以吃吗?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腊梅花味甘、微苦、采花炸熟,水浸淘净,油盐调食”,既是味道颇佳的食品,又能“解热生津”。

腊梅鱼头汤:腊梅花10朵,鱼头750克,各种调料适量,鸡清汤1000克。将鱼头洗净放入锅中炖,后加入调料,调好口味后再放入腊梅花瓣,即可食用。

腊梅烩牛肉条:牛肉500克、腊梅花10朵、猪油50克、葱头25克、芹菜25克、胡萝卜25克、油面酱15克、精盐、胡椒粒、胡椒粉各适量。把牛肉切成条后沾盐和胡椒粉拌匀下入锅中,煎成两面嫩黄时,放入葱头块、芹菜段、戎萝卜片、胡椒粒等,大火烧开,煮半小时,然后放入油面酱和烫过的腊梅花瓣,即可食用。

腊梅炖豆腐:腊梅花5朵、豆腐适量、熟豆油250克、葱丝、香菜、精盐、胡椒粉各适量。将锅上火,油烧热后放入切好的豆腐条,炸成黄色,捞出。把油倒出,放入葱丝烹一下,加水、盐,后把豆腐条倒入,炖5分钟,把胡椒粉放入,出锅时,加入腊梅花、味精调好味。

梅花粥:取白梅花5-7朵,掰下花瓣,用清水洗净待用。将100克粳米洗净入锅煮至粥熟,加入白梅花、适量白糖,略沸即成。此粥能舒肝理气,健脾开胃,醒脑明目。适用于肝胃气痛、郁闷不舒、食欲不振、头目昏痛、神经官能症等,是开胃散郁常用之品。

现代药理分析,腊梅花含有龙脑、桉油精、芳樟醇等成分。祖国医学认为:腊梅花味微甘、辛、凉,有解暑生津,开胃散郁,解毒生肌,止咳的效果。主治暑热头晕、呕吐、热病烦渴、气郁胃闷、咳嗽等疾病。民间常用腊梅花煎水给婴儿饮服,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8-14 热度: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