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松为什么喜阴?

WHO说的油松是喜阴植物?

“阴生植物叶面积与叶重比值较高,叶片较大较薄,叶细胞排列疏松,气孔经常开放,这些有利于在弱光下进行光合作用。阳生植物则常具小而厚的叶片,具有适应强烈辐射及其带来的高温、干旱等条件的能力。”

这都不符合喜阴植物的特征啊?人家明明就是“松针”啊都“针”了

这不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增强适应力吗?

而且上面的朋友们COPY中也说了:

“生态习性:为阳性树种,深根性,喜光、抗瘠薄、抗风,在-25℃时仍可正常生长。”

上面就有百科的地址看看吧~

所以您可以去反驳告诉您“油松是喜阴植物”的人喽~

寒温带的针叶林又叫泰加林,泰加林原是指西西伯利亚带有沼泽化的针叶林,现在泛指寒温带的针叶林。在北半球的寒温带地区,泰加林几乎从大陆的东海岸一直分布到西海岸,形成壮观的茫茫林海。欧洲-西伯利亚的泰加林是世界上最大的森林,纬度几乎跨了半个地球。由于跨度太大,欧亚大陆的寒温带地区在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等有所不同。最西部的北欧地区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气候相对温暖湿润,年温差较小,泰加林只分布在接近北极圈的遥远北方,树木主要有云杉等较喜阴湿环境的树种。

东西伯利亚地区有大面积的兴安落叶松林,东部的东西伯利亚地区大陆性气候明显,冬季极端寒冷但夏季并不寒冷,年温差极大,世界上年温差最大的地方(达100°C,冬季低达-70°C而夏季高达30°C)和北半球冬季最寒冷的地方都在这里(低于-70°C,仅次于南极,比北极更寒冷)。东西伯利亚地区春秋两季非常短暂,严寒的冬季很快就变成温暖的夏季,温度上升非常快。这种温度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长的春季被称为“西伯利亚式的春天”。所以落叶松以落叶的形式抵御东西伯利亚比北极还严寒的冬季。

喜阴植物(lant)

也称“阴生植物”、“阴性植物”。要求在适度隐蔽下方能生长良好,不能忍耐强烈的直射光线,生长期间一般要求有50%~80%隐蔽度的环境条件。他们多生长于林下及阴坡,常见的大部分为蕨类、兰科、苦苣苔科、凤梨科、天南星科、竹芋科及球海棠科等室内观叶植物。

所谓的喜阴植物也不是完全不喜欢阳光的,它需要的是散射光,而且是大量的.可是,人们只要一听说是喜阴的就忽视了"植物生长靠太阳"这个永恒真理。

阴生植物对生境的适应除呼吸作用较弱外,还反映在较充分利用光能上。阳生植物呼吸比较旺盛,需要较强光照才能补偿消耗。阴生植物叶面积与叶重比值较高,叶片较大较薄,叶细胞排列疏松,气孔经常开放,这些有利于在弱光下进行光合作用。阳生植物则常具小而厚的叶片,具有适应强烈辐射及其带来的高温、干旱等条件的能力。

一些被子植物长期生活于非常荫蔽的生境中,光合作用强度不高,有机产物短缺,几乎完全不开花结实,而借助根状茎等地下器官进行营养繁殖。

另一类适应荫蔽森林环境的方式,是落叶林下的一些类短生植物,其生活史的特征实质上是避荫性适应。当早春乔木未长出新叶时,林下光照充足,气温已回升,紫堇、绵枣儿、顶冰花这类多年生植物利用该时机,迅速生长发育,待数周后,当新树叶长满时这些植物已开花结实转入休眠状态。这种类型称为类短生植物。

寒温带的针叶林又叫泰加林,泰加林原是指西西伯利亚带有沼泽化的针叶林,现在泛指寒温带的针叶林。在北半球的寒温带地区,泰加林几乎从大陆的东海岸一直分布到西海岸,形成壮观的茫茫林海。欧洲-西伯利亚的泰加林是世界上最大的森林,纬度几乎跨了半个地球。由于跨度太大,欧亚大陆的寒温带地区在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等有所不同。最西部的北欧地区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气候相对温暖湿润,年温差较小,泰加林只分布在接近北极圈的遥远北方,树木主要有云杉等较喜阴湿环境的树种。

东西伯利亚地区有大面积的兴安落叶松林,东部的东西伯利亚地区大陆性气候明显,冬季极端寒冷但夏季并不寒冷,年温差极大,世界上年温差最大的地方(达100°C,冬季低达-70°C而夏季高达30°C)和北半球冬季最寒冷的地方都在这里(低于-70°C,仅次于南极,比北极更寒冷)。东西伯利亚地区春秋两季非常短暂,严寒的冬季很快就变成温暖的夏季,温度上升非常快。这种温度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长的春季被称为“西伯利亚式的春天”。所以落叶松以落叶的形式抵御东西伯利亚比北极还严寒的冬季。

世界上其它大多数的针叶林也都属于暗针叶林,北美洲就分布着大面积的暗针叶林。北美洲针叶林的面积仅次于欧亚大陆,从大西洋沿岸一直分布到太平洋沿岸,横贯整个北美大陆。北美洲大西洋沿岸的针叶林与欧亚大陆的泰加林相类似,从海岸线一直延伸到西部的落基山下。

落基山以东的太平洋沿岸的针叶林面积较小,但那里气候比较温暖湿润,不是典型的寒温带针叶林气候,森林沿海岸想南延伸,已经不属于北方泰加林的范畴,而带有亚热带森林的特征,被称为“温带雨林”。这是世界上最高大的针叶林,比北方泰加林高大繁茂,种类也更丰富,保存了种类最多的针叶树种,其中有不少是古老的孑遗物种。

主要分布于寒温带及中、低纬度亚高山地区的常绿或落叶针叶林。又称泰加林、北方针叶林。它分布于北纬45°—70°之间的寒温带地区,横贯欧亚大陆和北美的北部,形成一条完整的针叶林地带,即从挪威向东伸延,经瑞典、芬兰、俄罗斯和西伯利亚,越过白令海峡到达阿拉斯加和加拿大。

在我国,它作为泰加林的南延部分仅分布于大兴安岭的北部和新疆境内的阿尔泰山山地。这些地区冬季严寒而漫长[52石斛网www.52shihu.com],夏季温凉而短促。最冷月平均温度为-10—-20℃,最暖月平均温度在10℃以上,20℃以下,月平均温度高于10℃的一般只有3—4个月。尽管这里降水较少(300—600mm),但蒸发作用弱,淋溶强烈,营养成分贫乏。这就限制了阔叶树的正常生长,而耐寒耐瘠的针叶树却得到了良好地发展。森林组成树种较贫乏,主要是冷杉、云杉、松和落叶松的一些种类,并显示出地域间差异。但在每个地区经常由个别树种形成宽度为成百上千公里的纯林。基本特点为阴性、沼泽化和缺乏阔叶成分。根据群落特征,分为明亮针叶林和阴暗针叶林两大类。前者主要由松和落叶松组成,其中松树林(除西伯利亚松外)大多分布在沙质土层上、沼泽化地方和一些火烧迹地,不占主要地位。

落叶松与之相反,大面积连续地占据大陆性很强,气温更低的地区。林木较稀疏,较喜阳,林内较明亮;后者主要由云杉和冷杉等较耐阴的树种组成,圆锥形树冠较郁闭,林内阴暗潮湿,苔藓层十分发达。这里的动物种类比较贫乏,尤其在冬季,很少见到动物活动,动物中大多数有冬眠和贮存食物的习性。林中大型食草脊椎动物以麋、鹿、北美驯鹿、雪兔以及松鸡、雷鸟、交嘴雀等为主。肉食动物则有紫貂、黑熊和狼等。在寒温带以南的山地上,在一定的海拔高度,也发育着寒温性针叶林,组成树种与平地种类虽异仍为同属植物。山地排水方便,林内不及北方潮湿。针叶林生产量不及热带林和夏绿林,每公顷产木材3吨(南部达5吨),但干形圆直,材质良好(最适造纸),种类单纯,冬雪利于集运,所以机械采伐条件极佳,是世界最重要木材产区。加上毛皮用动物繁生,狩猎业也非常普遍。但亚高山暗针叶林不宜大面积采伐,也避免强烈土壤侵蚀和洪水为害。

【树种】

1.华北落叶松林

分布于关帝、管涔、五台、恒山、太岳山等山地,海拔l600—2000米的阴坡、半阴坡。林下灌木稀疏,草本植物以苔草为主。

2.白杄、青杄林

分布于五台、关帝、管涔及桓山等,海拔l500—2300米的阴坡。白杄、云杉除纯林外,常与青杄(细叶云杉)混生。青杄较白杄分布稍低,并伴生有白桦、山杨等。灌木种类较少,草本层不发达,藓类植被茂盛。白杄树是我省中山地区造林优良树种。

3.合臭冷杉的华北落叶松、白杄、青杄林

为五台山特有类型,分布于海拔l,800—2,400米的山地阴坡、半阴坡。林内阴暗潮湿,适宜臭冷杉生长。林下灌木稀疏,草木以苔草为主藓类植物发达。

4.油松林

油松林是华北地区温性针叶林的代表类型,分布广泛,凡海拔800—2,000米的低中山地均能良好生长。分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多为中幼龄林。太行、太岳、吕梁、五台、恒山、中条山等区均有分布。群落外貌整齐,多为纯林,间有栓皮栎、白皮松、辽东栎或山杨混生。油松喜阴,耐瘠薄,适应性强,生长良好,材质优良,是华北山地重要造林树种。

5.白皮松、侧柏林

见于太原的天龙山,吕梁山南段的蒲县和太岳山的霍县等地,海拔800——1300米的山地阴坡。面积不大,长势较差,但适应性强,利于水土保持。

6.侧柏林

多见于省内中、南部800—l300米的低山地区,群落结构成分简单。林下灌木稀疏.草本以苔草为主。侧柏喜阳耐瘠薄,作为绿化,水保,美化环境的树种。

7.华山松林

华山松林是省内南部暖温带山地的针叶林,分布于中条山等地,海拔l400—l900米的阴坡、半阴坡、半阳坡或山脊。华山松经济价值较高,种籽含油丰富,可供食用。

针叶林动物群

针叶林动物群(fauna)

针叶林地带的动物群。分布地区包括北极苔原带以南,温带落叶阔叶林以北欧亚大陆和北美的寒温带。针叶林带(又称泰加林带)冬季悠长寒冷,夏季短促潮湿,针叶林树种组成单调,地面覆盖很厚的苔藓地衣,灌木和草本植物稀少,冬季积雪很深,动物生存条件不如其他森林带。

针叶林动物种类较单纯,主要由耐寒性和广适应性种类组成,包括大部分苔原带动物,如驯鹿、旅鼠、雪兔、北极狐、雷鸟等。其生命活动的季相变化显著,有些动物冬季进入冬眠,如棕熊;或贮备食物过冬,如松鼠;许多鸟类和一些哺乳类则具有季节性迁移。动物种群数量变化受天气条件和食物丰欠的影响,极不稳定,有周期性变化。针叶树籽歉收时会引起一些动物的大批迁移。

代表性动物:哺乳类有驼鹿、马鹿、狼獾、貂、猞猁、松鼠、花鼠。鸟类有松鸡、榛鸡、三趾啄木鸟、交嘴雀、松鸦、载菊等。两栖类仅有北美的雨蛙,数量较多。爬行类十分贫乏,只有欧亚大陆的极北蝰和胎生蜥蜴为典型代表。针叶林下地面发育的腐殖质层中包含有螨、弹尾虫、线虫和大量昆虫幼虫等土壤动物。针叶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群落,在西伯利亚和加拿大一些地区受人类干扰不大。但伐木和对毛皮兽的狩猎,对动物群落已造成一定危害。

如何管理油松?

5、幼苗管理

经催芽后的种子一般播后7--10天发芽出土。在发芽出土后,种壳脱落前要注意防鸟害。油松幼苗宜适当密生,因此间苗不要太早,以6--7月较为适宜,以保留每米长播种沟留苗株较为合适。油松幼苗耐旱、怕淤、怕涝,要勤松土除草,每次灌溉或暴雨后要为油松扒淤脱“泥裤”。在幼苗生长期内合理追肥,前期用氮肥,后期用磷肥。为防猝倒病,出苗一周开始每隔7--10天喷0.5--1.5%的硫酸亚铁溶液至7月份苗茎基部半木质化停止。

查看详细

油松的生物特性是什么?

1分布范围

油松在我国自然分布范围很广,东至山东蒙山;西至青海大通河、祁连山、湟水流域,宁夏贺兰山一带;南至川甘接壤地区,向东到达山

西太行山、吕梁山,河南伏牛山,陕西秦岭、黄龙山,河北燕山;北至内蒙古德阴山。油松的垂直分布因地而异,油松在黑龙江、辽宁、青海的海拔分布分别为

500m以下、500m以下、2700

m左右。常与油松混交的树种有白桦、辽东栎、蒙古栎、山杨、花楸、栓皮栎、小叶椴等[1-3]。目前,我国油松造林范围不断扩大,主要向低海拔(1

200m以下)的荒山丘陵和西北黄土地区发展。

2形态特征

油松(is

Garr.)为松科()常绿乔木,又称黑松(东北)、短叶松(《中国树木志略》),高达30m,直径1.8

m;树冠塔形或卵圆形,孤立老树冠平顶,扁圆形或伞形。一年生枝淡灰黄色或淡褐红色;冬芽褐色。叶二针一束,长6.5~15.0

cm,粗硬。一年生小球果的鳞顶部有刺,球果卵圆形,长4~9

cm,鳞盾肥厚,横脊显著,鳞脐有刺,熟时暗褐色,常宿存树上数年不落;种子卵形,长6~8cm,翅长约1

cm,有褐色皮厚,呈纵裂,或皮薄,呈龟纹状浅裂[4-5]。

3生物学特性

(1)油松属温带树种。抗寒能力较强,可耐-25℃的低温。分布区以北的黑龙江省,引种的油松在个别年份有枝条冻死现象。油松适应大陆性气候,在年降水量仅有300mm左右的地方(如大青山)也能正常生长,在年降水量较多的地方生长良好。

(2)油松是喜光树种。在全光条件下能天然更新,为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一至二年生幼苗梢耐荫蔽,在郁闭度0.3~0.4的林冠下天然更新幼苗较多,但

四至五年生以上的幼树则要求充足的光照。过度荫蔽常生长不良,甚至枯死。在混交林中,油松由于喜光,常处于第一林层。在低海拔地带,大多分布在阴坡,这主

要是由于阴坡的土壤水分条件较好。但在一些“死阴坡”(日照时间极短的阴向陡坡)上,即使有良好的土壤水分条件,由于光照不足,油松生长极为不良。

(3)油松为深根性树种,根系发达。油松根系的生长规律:土壤解冻时开始生长,4—5月为生长旺盛期,初夏干旱期生长停顿,8月又加速生长,11月以后

停止生长。油松的吸收根上有菌根菌共生,分布于地表30~40cm的土层。其主根明显,侧根伸展范围较广,在深厚的砂土及多裂隙母岩的山地主根可深达3

m以下;但在少裂隙母岩的薄土层上则形成浅层系,主根在母质层遇阻后迅速变细[1-3]。

未经移植的苗木,根的生长以原有根系延伸为主,分

生新根很少。苗木经移植后,原有根多数被切断,分生组织活动加强,以分生新根为主。新根主要从较细的须根腋间分生,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造林后5

d就能长出新根[1-3]。因此,在造林时就要保护好细小的须根,对提高造林成活率是十分重要的。

(4)油松在森林棕壤、褐色土及黑垆土上均

能生长,但尤以棕壤及淋溶褐土为佳。油松较耐干旱,可以生长于山顶陡崖上,但过于干旱则不利于幼树成活,严重的可导致油松幼林成片旱死。油松要求土壤通气

状况良好,故在轻质土上生长较好;如土壤黏结或水分过多,通气不良,生长不好,表现在早期就干梢;在地下水位过高的平地或有季节性积水的地方则不能生长。

(5)油松的生长速度中等。栽植后第4、5年高生长开始加快,可达40~70

cm/a,30年后高生长减缓。油松的径向生长高峰一般出现在15~20年后,在良好条件下旺盛生长期可维持到50年生左右,胸径连年生长量最大可达

1.0~1.5

cm[1]。人工栽植的油松林,一般在造林后5~7年都开始进入郁闭,15年生后林木分化显著,开始自然稀疏,需要及时抚育间伐。在合理经营的情况

下,20年能长成椽材,30~40年能长成檩材及中等的矿柱,50~60年能长成大径级用材,可以进行主伐。

(6)油松栽植后6~7年即可开

花结实,但球果小,瘪籽多,发芽率低。15~20年后结实增多,种子质量也显著提高。30~60年为结实盛期,100年后仍有大量结实,但种子质量很差。

结实丰、欠年间隔期为2~3年。阳坡、半阳坡母树结实量多,种子质量也较高。油松在4月末5月上旬开花,当年授粉,翌年春受精后球果开始发育,到9—10

月球果可成熟

查看详细

油松一年能涨高多少厘米?

连年生长量随林龄的变化而变化。一般第一、二年10~20cm,之后较快30~60cm,到20年稍缓,30年以后10~30cm,50或60年以后基本就不长了。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查看详细

油松变黄是怎么回事?

松赤枯病

分布与危害

松赤枯病是松树幼林一种重要叶部病害,危害马尾松、油松、黑松、华山松,在河南省南部马尾松林区有发生。

症状

主要危害幼林新叶,少数老叶也有受害,受害叶初为褐色或淡黄色棕色段斑,也有少数呈浅绿到浅灰绿色,后变淡棕红色,或棕褐色,最后呈浅灰色或暗灰色,稍凹陷或不凹陷的病斑,边缘褐色。病部散生圆形或广圆形由白膜包裹的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新病叶室温下保湿1~3天后,出现黑褐色丝状或卷发状分生孢子角根据病斑上、下部叶组织是否枯死,计有叶尖枯死型、叶基枯死型、段斑枯死型和全针枯死型四种症状。

病原

该病是枯斑盘多毛孢。

发病规律

病害一般于5月开始发生,当时月平均温度为19.5~19.90C。6~9月为大发生期,其间月平均温度20.3~22.90C,月降雨量68.2~346.6mm,月平均相对湿度84~86%。7月出现发病高峰期,月降雨量247~298.2毫米,当月平均相对温度86~89%。以后随气温下降,发病率逐渐减少。温度至120C以下时,即11月以后,病害基本上停止发生。可见,气温是影响病害发生、发展的主要因子。而多雨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发展。新叶感病后7天左右,产生新的子实体,遇雨产生大量分生孢子盘,以此进行再次和多次侵染,5~9月均可产生新子实体,7月为高峰期。

防治措施

1可选用抗病性较强的树种选林。

2可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可湿性退菌特粉。

36月份,施放“621”烟剂或硫烟剂(“621”烟剂中按7:3混入硫磺粉),放烟量15-20kg/ha,有良好效果。

查看详细

新种植的油松用把松子摘下来吗?

油松为我国特有的树种,裸子植物,松科松属常绿乔木,树冠在壮年期呈塔形或广卵形,在老年期呈盘状或伞形,树皮灰棕色,呈鳞片状开裂,裂缝红褐色。小枝粗壮,无毛,褐黄色。叶二针一束,罕3针一束,球果卵形。花期4~5月,果次年10月成熟。原产中国,自然分布范围广,辽宁、吉林、内蒙古、河北、河南、山西、甘肃、宁夏、青海、四川北部等地。本文就油松的生态习性、繁殖与栽培管理技术总结介绍。

1油松的生态习性

油松喜光,幼年耐庇阴,耐低温。耐大陆性气候。喜中性土壤、微酸性土壤,不耐盐碱,在pH7.5以上时即生长不良。为深根性树种,主根、侧根发达,垂直深入地下中。向四周伸展,多数集中土壤表层。油松对土壤的养分和水分要求不是狠高,土壤通气状况良好就好,松质土壤生长比较好。

如果土壤黏结或者水分过多通风不好生长也不好,会早期干梢。要是在水分过高的土壤中不能生长,油松的吸收根有共生的菌根,在栽培条件上的要要求高。

2油松的繁殖技术

油松可播种育苗,还可可以用营养杯育苗。油松播种为春播和秋播季节。春播为好,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

2.1播种育苗

2.1.1种子选择

采集油松的种子在9月份上中旬成熟。当果由绿变为黄绿色,就应该及时采集。要在20年以上的母树采种,采好的球果放在通风好的场地晾晒,每天翻动一两次。几天后球果裂开,轻轻敲打、翻动,促使种子就自动脱离。将收起来的种子搓翅,筛选,晒干后贮藏。

2.1.2处理种子消毒

播种前应当用高锰酸钾进行消毒。高锰酸钾消毒:用2h,浓度为0.5%的高锰酸钾溶液泡种子,清洗干浄、阴干。

种子催芽一般用温水浸种催芽。播种前4~5d用室温45℃~60℃之间的温水浸泡,种子与水的容积比为1?誜3比较合适。浸种的同时不断搅拌,促使种子受热均匀,待自然冷却后浸泡24h的时间。种皮吸水膨胀后捞出,放置于25℃条件下催芽。放在湿麻袋或草袋上,覆盖。在期间经常检查,防止霉变,每天用清水淘洗一两次,需要4d可萌动,有1/3的种子裂嘴时,可以播种了。

2.1.3育苗方法

在山地培育油松苗,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①选地和整地:育苗地应选在背阴、坡度较缓,腐殖质含量较高的沟条地或山台地,切忌选用终日不见阳光的死阴坡。要求土壤厚度在30cm以上,肥沃而结构良好的沙坑、轻沙壤,并以生荒地为好。刚弃耕不久的农耕地,肥力下降,不宜选用育苗地。雨水较多的地方应修成高床。高床的走向要与水平方向一致。育苗地于先年秋季深翻25~30cm,来年春季打碎土块,拣净草根、石块,搂平床面。杂草灌木较密时,可先行炼山,然后整地。两种子的消毒和催芽,前面已经提到。

②播种和管理:多采用春播在3月下旬~4月上旬播种。一般用条播法,即用小锄开沟,沟宽10~15cm,沟间距10cm,沟底宜平。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厚1~1.5cm,干旱地区覆土厚度可增至2~3cm覆土后稍加镇压。播种量为15kg/667m2。播后一个月左右开始出苗。幼苗过稠时可以间苗。生长期间应加强松土除草工作。

油松繁殖栽培技术

平地育苗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质地松软的沙质壤土作育苗地,土壤以微酸性或中性为宜。过于黏重的土壤、盐碱地、地下水们小于1m的低洼地,在未经改造以前,不宜育苗。应特别注意:刺槐,黑枣,大豆,马铃薯、蔬菜等为前茬的地块,不宜用来培育油松苗。先好育苗地后,于先年秋冬深翻整地,施足底肥。播种时间可适当提前。播前要进行土壤消毒,消毒方法是按每亩硫酸亚铁4~5kg的用量,先用少量热水化开,再加10倍清水稀释,然后用洒水壶均匀洒在床面上,待床面稍干时翻动搂平。或将硫酸亚铁磨成细粉,用手均匀洒在床面,再用耙将床面轻搂一遍,然后用条播法播种。播前要灌足底水,一般播后不必灌水,也不必覆草。但土壤黏重时,宜用草覆盖床面,土壤沙性较强,保水能力较差时,播后也可适当灌溉。油松幼苗耐旱,但怕淤、怕涝,生长期灌溉要适当控制,不宜过多,雨季积水应及时排除。并要勤松土,勤除草。为了防止立枯病的发生,苗木出齐一周后,可每隔10d左右用0.5%的波尔多液和1%的硫酸亚铁,交替喷洒防治。用硫酸亚铁喷洒后,过0.5h,要再用水喷洗幼苗一遍,以免幼苗遭受药害。生长期间,一般施肥2~3次,每次每亩可追施尿素5~7.5kg。后期要注意施用磷、钾肥。其他管理措施与山地育苗基本相同。还需要强调的是油松新育苗地需接种菌根菌,具体做法是挖取油松林下腐殖土,均匀撒在苗床上,并施以磷肥,再翻入土中,菌根菌就会很快繁殖起来。

2.2栽植方法

油松可用植苗和直播两种造林方式。植苗宜用3a生左右根系良好的带土苗,2~3株丛植,密度330/亩。直播造林穴播种20粒,覆土2~3cm,播后用杂草和枝叶覆盖。庭院绿化可用大树带土坨移植。

2.3病虫害防治

危害油松的虫害较多,病害相对较少。防治油松毛虫:冬季捕杀越冬幼虫;或涂毒环以毒杀幼虫,春季上树前效果最好。防治油松球果小卷蛾:通过人工处理虫害,杀死幼虫;或者用25%滴滴涕乳200~400倍液于幼虫孵化初盛期各喷一次。

2.4抚育

抚育以后的几年里加强管理,松土除草不能缺少。改善土地的蓄水问题,以免杂草的竞争,给幼苗幼树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铲草,松土可在2~3a之间。幼树,幼苗超过杂草后可以停止进行。在条件准许的情况下可进行油松行内郁闭时段。大约在6a时间。1~2a内松土铲草可在2~4次,春天和夏天的季节比较重要。春天的季节土壤解冻是生长的鼎盛期,需要松土保墒,能使油松高质量的成长。夏天是早操滋生的季节,正是油松成长的正值期,这时候要及时铲除杂草,可以改变土壤通气和吸水性的状况,促进油松成长顶级萌芽的发育。

2.5冬季油松苗木防寒

在我国北方冬季比较寒冷,春天风比较大,干旱,气候转变强烈。对苗木的生长有很大的危害。为了保证苗木的过冬,要避免霜冻还干旱以免苗木死亡。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防寒措施。油松的苗木主要是防止冻害和干旱,以下是防寒措施:

覆盖土层防寒是将要悦动的油松苗木要在土壤中覆盖整个冬季。能使油松苗木的土壤有一定的温度,不受到气温变化的外界的不良影响。同时又可减少油松苗木的水分蒸发。保证一定的土壤水分,有助于苗木的水分均衡,可以有效的防止冻害和油松苗木的干旱引起的死亡。

覆盖土层防寒的方法:碎土后在一个方向覆盖土层,使苗木向一个方向倒,不可以从苗木的偷向下盖土。覆盖土层要均匀,严实,以防土壤透风冻害,南侧最为容易受到迎风面要加厚覆盖土层。要经常检查,有苗木露出及时覆盖上土层。翌年春来的前两周看气温在5℃左右的时候开始再次的撒土,要赶在大风天前撒土,这样可以有利于缓解苗木,适应季节变化的环境。

2.6补充营养

受过冻的苗木,生长会受到影响。要加强管理,保证前期的水分和肥料的供应,可以在干旱期间追肥使苗木恢复成长。

2.7修剪

在油松苗木的管理前提下,对于受冻的苗木要晚一点修剪或者轻剪,给枝条的一定修复期,明显受冻枯死的部分需要及时的剪掉。有助于伤口的愈合。有看不准受冻的部分可以晚一些在发芽后可以再剪,受冻的创口要及时的喷涂白剂。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11-09 热度: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