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蒿有什么作用?

艾草的泡水作用具有保肝作用。对黄疸性肝炎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如有乙肝或黄疸型肝炎,可按医嘱口服白蒿水,能有明显疗效,白蒿对结核杆菌也有显著疗效[52石斛网www.52shihu.com]高血压患者也可饮用白蒿水煎液,可缓解血压升高症状,长期饮用白蒿水可对气血不足的患者起到很好的调理作用,但服药时一定要按时去医院进行检查。

用白蒿泡水喝有什么好处?

白蒿是临床上一种非常常见的中草药,泡水喝对人体的好处非常多,比如对于甲型黄疸型肝炎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能够缓解皮肤发黄、尿液黄、全身疲乏无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部胀闷等症状,能够起到明显的利胆退黄作用。白蒿泡水喝对于乙型肝炎以及其他湿热下注类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能够起到清热利湿等多种功效。

查看详细

白蒿能生吃吗?

不能生吃!清明时节的白蒿长得正好,可以做野菜美食,其茎叶可入药《本草纲目》载:气味苦,平、微寒,无毒。主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久服轻身益气耐老。面白长年。白兔食之仙。治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降低头热,去伏瘕。通关节,去滞热,伤寒用之。……附方:茵陈羹。除大热黄疸,伤寒痛,风热瘴疟,利小便;以茵陈细切,煮羹食之。生食亦宜。

嫩茎叶可供食用。清明节之际,正是白蒿风华正茂之时,上坟祭祀的人们络绎不绝,顺便采集白蒿治病或是解馋。白蒿的吃法有许多,一是吃包子、团子做馅,二是掺进玉米面蒸窝头,还可以清拌豆腐,也可以蒸熟了吃……都挺好吃。我经常做的白蒿美食有两种——白蒿窝头和白蒿蒸菜。

白蒿窝头:将白蒿嫩茎叶去杂洗净,切碎,掺进玉米面,拌匀和好,蒸窝头。既调剂了伙食,又能防病治病。

白蒿蒸菜:将白蒿做蒸菜——将白蒿洗干净拌上面粉,充分地揉搓,放蒸笼里蒸熟,再烧热油把蒜末葱花煸香,把蒸好的菜倒入炒锅当中拌均匀即可。有一股特别的清香,很美味的。

我还有一些补充,白蒿的药用价值对人体肝脏很有好处,有护肝补肝的作用。把白蒿洗净晾干,当茶叶用,每次冲水喝,可以解酒;对身患肝炎的人,多喝白蒿水,会令病情减轻。

查看详细

白蒿能吃吗?

白蒿能吃,但脾胃虚寒者慎服。经期女性禁用,经期忌寒,本品性凉,不宜服用。

扩展资料:

白蒿的营养价值:

1、保护肝胆

研究表明,白蒿中含有的香豆精、咖啡酸等物质对肝胆均有保护作用,人体适量食用非常有利于肝胆器官维持正常的功能。

2、降低血压、血脂

白蒿中含有香豆精、对羟基苯乙酮等物质,这些物质有降低人体血压的功效,而且把白蒿煎水喝还能够降低人体的血脂水平。此外,白蒿可以使纤维蛋白的溶解速度加快,促进人体消化。

3、利尿除热

白蒿中富含一些挥发油、绿原酸,这些物质能加快人体尿液的新陈代谢,有利于促进人体排尿,而且还有很好的解热功效,小便不利者可以适量食用。

4、抑制真菌和病毒

白蒿中存有的一些物质对于茵多种杆菌和球菌以及致病性真菌有很好的抑制效果,而且还能帮助人体抵御流感病毒的侵袭,增强人体的抵抗力。

5、平喘

白蒿中含有的香豆精功效有很多,除了以上描述的外,它还有平喘的功效,可以降低人体的兴奋度,心烦失眠者也可以适量食用。

查看详细

艾叶与白蒿有何区别?

一、作用的不同:

白蒿为菊科植物大籽蒿的全草,主治肿热咳嗽;咽喉肿痛;湿热黄疸;热痢;淋病;风湿痹痛;吐血;咯血;外伤出血;疥瘌恶疮。

艾草,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花果期9-10月。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

二、形状的不同:

白蒿为一二年生草本,高。主根单一,狭纺锤形。茎下部稍木质化,纵棱明显,多分枝,茎、枝被类白色微柔毛。

叶互生;叶柄长1-4cm;下部与中部叶宽卵形或宽卵圆表,长4-8cm,宽3-6cm,二至三回羽状全裂,每侧有裂片2-3枚,裂片常再成不规则的则羽状全裂或深裂,小裂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宽1-2mm,先端钝或渐尖,基部有小型羽状分裂的假托叶。

上部叶及苞片叶羽状全裂或一分裂,椭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无柄。

艾草为头状花序椭圆形,直径2。5-3(-3。5)毫米,无梗或近无梗,每数枚至10余枚在分枝上排成小型的穗状花序或复穗状花序,并在茎上通常再组成狭窄、尖塔形的圆锥花序,花后头状花序下倾;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并有白色腺点与小凹点,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密绒毛。

基生叶具长柄,花期萎谢;茎下部叶近圆形或宽卵形,羽状深裂,每侧具裂片2-3枚,裂片椭圆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每裂片有2-3枚小裂齿,干后背面主、侧脉多为深褐色或锈色,叶柄长0。5-0。8厘米。

白蒿为头状花序,多数,半球形或近球形,直径3-6mm,具短梗,基部常有线形的小苞地,在分枝上排成总状或复总状花序,总苞3-4层,外层、中层背面被灰白色微柔毛或近无毛,中肋绿色,边缘狭膜质,内层膜质。

花序托半球形,具白色托毛;雄花2(-3)层,20-30朵,花冠檐部具2-4裂齿,花柱线形,先端2叉;两性花多层,朵,花冠管状,花药上端附属物尖,长三角形,基部有短尖头,花柱与花冠等长,先端叉形,叉端截形,有睫毛。瘦果长圆形。花、果期6-10月。

艾草是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物,植株有浓烈香气。主根明显,略粗长,直径达1。5厘米,侧根多;常有横卧地下根状茎及营养枝。

茎单生或少数,高(-250)厘米,有明显纵棱,褐色或灰黄褐色,基部稍木质化,上部草质,并有少数短的分枝,枝长3-5厘米;茎、枝均被灰色蛛丝状柔毛。

查看详细

白蒿鲜着泡好还是炒茶喝好各有什么作用?

泡着喝好,有清利肝胆作用,多生晒干或阴干,多用于肝胆湿热体质倾向者。

白蒿()是菊科植物大籽蒿的全草,二年生草本,高,主根单一,狭纺锤形,茎下部稍木质化,纵棱明显,多分枝,茎、枝被类白色微柔毛。

白蒿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的功效,久服轻身益气耐老、面白长年。还可治疗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等疾病。治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降低头热,去伏瘕、通关节、去滞热、伤寒等。

白蒿不仅可以有效的促使胆石患者的胆汁流量的增加,而且还能明显的降低胆汁中的胆固醇的含量,对预防胆固醇结石的形成也有一定的疗效。

白蒿具有一定的保肝功效,因为它可以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保护肝细胞膜的完整以及诱导肝药酶,另外它对肝细胞的再生也具有一定的促进效果。

扩展资料:

白蒿对伤寒混合菌苗所致家兔体温升高均有明显解热作用,白蒿中6,7-二甲基七叶苷元对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致小鼠疼痛模型有一定程度的镇痛作用,并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关节肿胀程度有抑制作用。

白蒿能够有效的降低高血脂的动物的血清胆固醇浓度和β-脂蛋白的含量,而且还能够明显的降低主动脉壁中的胆固醇含量,从而使动脉壁的粥样化斑块疾病的病情减轻。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白蒿

查看详细

哪种人不能喝白蒿泡水?

白蒿泡水具有护肝利胆的功效,能够促进肝脏排毒,起到清洁肝脏,促进胆汁的分泌的作用,但是对于婴儿、脾胃虚寒者,是不能天天喝白蒿泡水,否则会刺激胃肠道,不利于自身健康。

查看详细

白蒿孕妇能吃吗?

白蒿又称茵陈,是一味中药,孕妇可以吃,不过没有不适,不建议吃。白蒿有保肝的作用,对甲、乙型肝炎有显著的疗效。如果孕妇没有不适,尽量不要吃白蒿。孕期孕妇不能随便吃药,吃药,最好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要接触有害物质,劳逸结合,饮食清淡多元化。

查看详细

黑茶能喝白蒿一起煮吗?

可以,

白蒿,学名茵陈蒿,别称茵陈或绵茵陈。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回。高达1米,多分枝。茎答生叶,羽状全裂,裂片丝状,有灰白色细柔毛,头状花序,密集成圆锥形花丛,秋季开花,总苞片三四层,卵形;花绿黄色,瘦果长圆形,无毛。根繁殖,全草有香气。

白蒿在我国各地都有分布,京西分布广泛,以中部山区和浅山区居多,多生于田间、地头、路边、沟边,尤其撂荒地里居多。

其茎叶可入药《本草纲目》载:气味苦,平、微寒,无毒。主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久服轻身益气耐老。面白长年。白兔食之仙。治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降低头热,去伏瘕。通关节,去滞热,伤寒用之。……附方:茵陈羹。除大热黄疸,伤寒痛,风热瘴疟,利小便;以茵陈细切,煮羹食之。生食亦宜。

嫩茎叶可供食用。清明节之际,正是白蒿风华正茂之时,上坟祭祀的人们络绎不绝,顺便采集白蒿治病或是解馋。白蒿的吃法有许多,一是吃包子、团子做馅,二是掺进玉米面蒸窝头,还可以清拌豆腐……都挺好吃。

白蒿窝头:将白蒿嫩茎叶去杂洗净,切碎,掺进玉米面,拌匀和好,蒸窝头。既调剂了伙食,又能防病治病。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1-01-02 热度: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