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漆如何制造?

漆树韧皮部割口流出的乳白色或黄色粘稠状的渗出物。又名大漆。

漆树分布于中国、印度、朝鲜和日本。中国在北纬19°~42°、东经97°~126°之间的山地、丘陵,均有生长,资源以陕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甘肃6省为最。全国重点产漆县达161个之多,其中以秦岭、巴山、武当山、巫山、武陵山、大娄山、乌蒙山山脉所构成的南北弧形地段,漆树群集、茂盛,品种繁多,割漆历史悠久,为中国漆树之乡。著名的“毛坝漆”、“建始漆”、“城口漆”、“安康漆”、“平利漆”均产于此一区域。

简史

漆树原产中国,生漆是中国特产。1978年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村出土的涂漆木碗,距今已7000年。《诗经·鄘风》载有:“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可见先秦时代漆树已是栽培的经济树种之一。《尚书·禹贡》载有:兖州,“厥贡漆丝,……”豫州,“厥贡漆枲絺紵。”可见公元前3世纪时,种植漆树已不限于一个地区,而且发明了用生漆加工纤维,以达到防腐的目的。《周礼》载有:“漆树之征,二十而五。”可见公元前1世纪时产量就已达到课税的规模。《韩非子·十过篇》记载:“尧禅天下,虞舜受之,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流漆墨其上,输之于宫以为食器。……舜禅天下,而传之于禹,禹作为祭器,墨染其外,而朱画其内。”可见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把漆器作为食器和祭器了。

采割

漆树主干树皮呈现较深的裂纹,胸高直径15厘米以上,即可在夏季和早秋进行采割。各地气温不同,采割期略有差异。中低山区从夏至到霜降约120天;高山区从小暑到寒露约90天。中国漆农根据树叶的生长情况确定采割期,即展叶以后开始采割,落叶之前停止采割。每年7月20日至9月20日是割漆高产期。

中国割漆的历史悠久,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了曲线和直线切割两类割漆口型。曲线切割口型有画眉眼(图a)、柳叶形(图b),流行于湖北、四川;直线切割口型有一字形(图c)、剪刀形(图d)、牛鼻形(图e)、倒八字形(图f),流行于陕西、云南、贵州。其中以牛鼻形口型伤树轻、伤口愈合快,缩短了轮歇年限,增加了产量,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其采割方法如下:

①选树干平凹的一面为割面,第一个割口距树干基部30厘米左右,往上每个割口的距离为60厘米左右;②用刮刀刮去割口部位的粗皮;③在割口中间保留1.5~2厘米宽的营养带;④割口左右上下共4刀,第一遍刀切成45°的斜线,每个割口最长不得超过树围的1/3[52石斛网www.52shihu.com],共割10轮刀,深度以割到形成层为宜,宽度一般控制在3毫米以内;⑤在割口下方正中安放受漆器。

质量标准

1984年中国国家标准局制定了生漆标准,详见。

化学成分

含漆酚60~80%,漆酶10%以下,树胶质3~6%,含氮物质1~3%,水分10~30%,其他有机物质少量。

漆酚是生漆的主要成分,具有不同饱和程度的长侧链的邻苯二酚衍生物的混合物,是漆液涂布后的成膜物质,由饱和漆酚(Ⅰ)、单烯漆酚(Ⅱ)、隔离双烯漆酚(Ⅲ)、共轭三烯漆酚(Ⅳ)、双共轭三烯漆酚(V),末端双键漆酚(Ⅵ)组成。饱和漆酚为固体,熔点58~59℃,约占漆酚总量的10%;单烯、双烯、三烯漆酚均为液体,三烯漆酚是漆酚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漆酚总量的50%以上。漆酚对漆液的干燥和成膜性能有重要的影响。

漆酶是含铜的多元酚氧化酶,能促进漆酚的氧化聚合和干燥结膜。漆酶的活性与漆的新鲜程度、环境温度及湿度、介质的酸度密切相关。新漆的漆酶呈蓝色、活性大,陈漆的漆酶呈白色、活性小,所以陈漆难干燥。漆酶在微酸性介质中活性最大,酸性过强或偏碱性的介质中,活性显著降低。中国传统的经验证明,生漆在温度20~40℃、湿度70~80%范围内容易干燥。

树胶质是溶于水而不溶于有机溶剂的多糖类物质,其混合体为黄白色透明物质,含有α-半乳糖、1-阿拉伯糖、d-木糖、1-鼠李糖,还有d-半乳糖醛酸和d-古罗糖醛酸等水解后的产物,含量因漆树品种和生长环境不同而异。

含氮物质是漆液干燥结膜的必要成分。

加工

生漆在20~30℃、日光下曝晒一日,随时搅拌,脱去部分水分,同时使漆酶活化,并使漆酚有一定程度的氧化聚合,过滤除去漆渣,即得精制漆或熟漆。

用途

生漆因它具有一般合成漆所不可比拟的许多独特的优良性能,素以“涂料之王”著称。数千年来广泛用于木器家具、工艺器物、棺椁、地下地上建筑物的涂髹和装饰。中国生漆与漆器输出国外,历来享有盛誉。

生漆的独特成分和反应,使漆膜具有光泽好、耐久性强等优点,因而中国的工艺美术品如脱胎、雕漆、推光、镶嵌四类漆器驰誉世界。随着漆化学研究的深入,生漆的利用已向多色、无毒、快速自干、涂饰简便的新型涂料发展。生漆和漆酚合成涂料,具有防腐蚀、耐热、耐水、耐油、绝缘和耐磨等优良性能。已有漆酚清漆,漆酚缩甲醛环氧漆,漆酚乙烯,漆酚硅、钛、铁等元素有机化合物,以及黑推光漆涂料等产品。多学科的渗透与发展,生漆将进入漆液综合利用和深度加工的新时期。

生漆作为涂料有什么作用?

生漆作为涂料不仅具有涂饰的保护作用,而且还有较强的黏合能力,先民很早就利用这一特性,将金银珠玉镶嵌在漆器上。镶嵌工艺约萌芽在商代,到战国时期则发展到使金属构件与漆器黏结为一体。有了金属扣器,漆器的使用更加方便和坚固耐用了。

查看详细

生漆是什么?

H.S编码为

属于植物液汁

和鸦片是一个品目

当然鸦片我国是禁止进口的

生漆

生漆,又名木漆、土漆、国漆,是从漆树皮部采割出的乳汗天然涂料。它是漆树新陈代谢过程中的自然分泌物,初流出时为白色,因易于氧化,故经常见到的其氧化表皮,呈黑色。

生漆具有耐酸、耐碱、耐高温、耐腐蚀、防锈、防潮、防幅射、绝缘等特性,用途广泛,被称为涂料之王。生漆用于漆制工艺品、木家俱、古建筑,不仅漆面光洁,能防腐抗热,经久耐用,而且色调深沉稳重,富于东方民族风格。在工业上,生漆是海底电缆、电器用漆包导线不可缺少的涂料,也是船舶、石油、化工、冶金工业中广泛使用的防腐蚀、防锈涂料。

生漆是我国著名的土特产品,也是传统的出口商品。据专家考证,我国漆树栽培历史悠久,漆器制作就起源于四千多年前。目前,我国漆树分布,以陕西、湖北、四川、贵州、甘肃、云南、河南等省为多。云南省生漆产地遍及十三个地、州、市的五十多个县,其中昭通地区产量最大,镇雄县质量最优。云南生漆历史上曾经出口。现主要供应国内,还远不能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查看详细

生漆有毒吗?

过敏就是有毒了!如药物严重过敏的不及时抢救会要人命的,皮肤过敏对身心也不好受,过敏一词来自于西医的轻描淡写,其本质是介绍毒物对人体生理反应的形容词,要知道您的身体是不会说谎的,人类的什么错误解析也是避免不了它是有毒的,过敏就是有毒的证明,但不过敏也不代表没有毒!只看受体是什么,如果是人体细胞接触到有害物质,人体自我保护防止异物入侵的防御机制,免疫系统T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抵御外来有毒物质。要知道您的人体的身体细胞是不会说谎的,会说谎的还是骗子啊!

制成乐器古琴或家具干后就对人体无害的,未干前生漆粘到人体皮肤是会过敏的,以前碰到这类生漆很容易过敏,全身红肿发痒奇痒无比又红又痒,手指甲沾上了生漆抓到那里皮肤痒到哪里人会觉得很难受的,有些长期接触的生漆的木工师傅慢慢适应了就不容易过敏了,这类型人体容易累积毒素于体内。耐受性适应力免疫白细胞不再警告关断了警戒反馈通道,干这类职业还最好是做好隔离皮肤以免慢性中毒,人体正气足而邪气不可侵犯但到年老体虚之时这些毒素累积就会爆发出来,生漆的漆酚谁说没有毒性最好自己喝上一口,注意生漆这不是食物不能与其他食物过敏同一而论,食物过敏不是毒性反应而是体质差免疫白细胞容易把一些致敏原误认为有害入侵者发出抵抗,例如牛奶,花生,坚果,蚕虫,芒果,这类型人过敏体质大部分是湿毒体质,胎毒未清干净,如蚕豆病过敏的是免疫缺陷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胎毒未清干净过去人们采用腊梅花与绿豆水用于解胎毒婴儿就不会容易过敏,肺虚气弱肾虚排毒减慢湿毒累积,脾阳虚不健运脾不化湿,多参加户外有氧运动增加免疫力食物过敏随着发育生长健壮自然康复,踢足球最佳。。。生漆器虽然天然,古代木器能放上千年而不坏,因为连虫蚁也不会咬他因为有毒,与空气完全隔绝不可能氧化,自然摆上几千年而不腐坏。生漆保存古文物制品尤其伟大,让后人可以欣赏古人的艺术制品,古代人用生漆制作木碗。。。反对这个答案的人想必就是某宝卖生漆的店主或木器家具的老板。注意制成乐器古琴或家具干后就对人体无害的,未干前生漆粘到人体皮肤是会过敏的!不再重复浪费费时间解析这个纠缠不清的利益话题。

老一辈的老木工都清楚知道,解决办法是采用新鲜“刨木碎煲水沐浴可解毒性”立即就不痒不红,很快就好了百试百灵的,某些医院开那一些外用药治疗木工爱好者的生漆过敏牛头不反对马嘴,您不弄上十天八天呵呵奇痒无比休想皮肤舒服!可能是历史文化的断裂层,现代很多木工居然不知道此事,学会了点生漆器工艺制作就装大师连这个也不懂令人谈笑风生,这种刨刀泡出来的木碎不新鲜也可以完全解皮肤过敏红肿热痛痒的难受,不新鲜抗过敏效果稍差一些难怪有些人说不太有用,这种木种需要新鲜时候抗过敏很灵验价格便宜好找,一物治一物糯米治木虱,什么木头答案是:“新鲜的杉木”刨花,必须要新鲜有一股天然的杉木香味道最佳。不新鲜杉木治疗生漆过敏效果差!问过一些前辈木工介绍新鲜小杉木会较好一些,什么原因没解析.

查看详细

生漆过敏怎么办?

生漆过敏,最好的办法就是避免接触生漆,内科药一般用于治疗中医,绿豆和薏苡汤一起可以用来治疗漆过敏,还有很多中医可以用来治疗各种程度的过敏,如蝉衣、钩藤、蝉等。含羞草、小豆、千里光和红花,一般每天服用两次,身体剂量根据个人病症处方,使用大黄、黄柏、苦参片、黄陵等药材研磨,加蒸馏水和医药。石灰酸用于混合,外部应用也是可能的。

查看详细

生漆怎么使用?

生漆(天然漆),俗称“土漆”,又称“国漆“或“大漆”它是从漆树上采割的乳白色胶状液体,一旦接触空气后转为褐色,数小时后表面干涸硬化而生成漆皮。

(1)操作工艺顺序:施工准备→白坯处理→白木上色油(抄底油)→嵌批腻子、打磨→复补腻子、打磨→上色油(抄油)→上色浆(施涂豆腐色)→打磨→施涂广漆(复漆)→干燥。

(2)操作工艺要点

1.施工准备

A.主要工具:大小漆刷、弯把漆刷、牛尾漆刷、牛尾抄漆刷、理漆刷、通帚、牛角翘、钢皮批板、80~100目铜筛等。

B.主要材料:生漆、熟桐油(坯油)、熟石膏粉、豆腐、血料、松香水、颜料、厚漆等。

C.窨房:与退光漆磨退窨房相同。

2.白坯处理:按常规方法处理。特别注意要将物件表面的木刺、油污、胶迹、墨线等一概除净。松动的翘槎应加固或勒除。用1.5号木砂纸打磨,掸净灰尘。

3.白木上色油(抄底油):色油由熟桐油、松香水,200号溶剂汽油加色配成。加色一般采用可溶性燃料、各色厚漆或氧化系颜料配成。调制后,用80~100目铜筛过滤即可。用旧漆刷施涂,涂色应均匀,涂层宜薄勿厚。

4.嵌批腻子、打磨:采用有色桐油石膏腻子,搅拌成近似底色即可。其重量配合比约为熟石膏粉:熟桐油:松香水:水:颜料=10:7:1:6适量。操作时,先嵌后批。先搅拌较硬的石膏油腻子将大洞、缝隙等缺陷填平嵌实。干燥后,用1号木砂纸略打磨一下。然后将腻子调稀一些,在物件上满批一遍,对于棕眼较多、较深的木材面,应批刮两遍(一遍批刮后,经干燥打磨后,再批刮第二遍),力求使表面平整。待干燥后,用1号砂纸顺木纹打磨光滑。楞角、边线等处应轻磨,不可将底色磨白。

5.复补腻子、打磨:用有色桐油石膏腻子,将凹处等缺陷嵌批平整,并收刮清静,不留残余腻子,否则将难以打磨,而且影响木纹的清晰度。待腻子干燥后,用1号木砂纸将复补处打磨光滑,除去灰尘。

6.上色油(抄油):用抄底油的色油,在物面上再施涂一遍,上色应均匀,涂层宜薄而均匀。

7.上色浆(施涂豆腐色):色浆材料要用嫩豆腐和少量血料加色而制成。加色颜料应根据色泽而定。如:浅荸荠色可用酸性金黄加少量酸性橙色;深荸荠色可用酸性金黄加酸性大红加墨汁点滴;铁红色可用氧化铁红等。这些色料用水溶解后加入嫩豆腐和适量生血料一起搅拌,用铜筛过滤后,使豆腐、色料、血料充分分散,混合成均匀的色浆。用油漆刷进行施涂,施涂时必须刷匀。刷这遍色浆的目的是调整其底色泽,不呈腻子疤痕,确保上漆后色泽一致,漆膜丰满、光滑、光亮。

8.打磨:待色浆干透后,用0号木砂纸打磨,磨去面层颗粒,要求打磨光滑,并掸净灰尘。

9.施涂广漆(复漆):施涂顺序是先边角,后平面;先小面后大面。操作时,用通帚醮广漆施涂转弯里角,后用牛尾漆刷醮漆施涂平面,再用牛尾抄漆刷抄匀。然后,先用弯把漆刷理匀转弯里角;小平面用牛尾漆刷斜竖推刷匀漆并理直;大面积(指板面或台面)用大号漆刷翘挑生漆纵、横施涂于物面,竖、斜、横交叉反复多次匀漆,将漆液推刷均匀。当目测颜色均匀,而施涂时感到发粘费力时,可用毛头平整而细软的理漆刷顺木纹方向理顺理通,使整个漆面均匀、丰满、光亮。

10.干燥:由于广漆中的主要成分是生漆,而生漆的干燥则由气候条件决定,其最佳干燥条件:温度25度±5度,相对湿度80%±5%。物件施涂后可以放入窨房内干燥,也可在室内使其自干(保证温湿度)。正常情况下,物件上漆后6~8h内触指不粘则表明漆膜表面已基本干燥,经12~24h漆膜基本干燥,一周后手摸有滑爽感,说明漆膜完全干燥,二个月后便可以使用。

生漆在空气中容易氧化干燥,表面结成黑色光亮坚硬的漆膜,附着力、遮盖力、耐久性和防腐蚀性都很强,而且耐水、耐热、耐溶剂侵蚀、耐摩擦,可广泛用作建筑、家具和工业器材设备的防腐蚀涂料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8-23 热度: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