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河豚会食物中毒吗?

河豚最好不要乱吃。河豚的内脏、皮肤等中都含有比较烈性的毒素,尤其是河豚死后,其血液中的毒素会渗入到肌肉中,时间久了[52石斛网www.52shihu.com],这些毒素渗入到柔内,人吃了会引起中毒,所以千万不要因为嘴馋而搭上性命。

无毒河豚怎么养殖?

1、饵料投喂

河鲀入池后,水温在15~17℃时仍有摄食能力,应定时投喂。进池初期先诱食,使河鲀形成定点摄食的习惯。投喂湿的颗粒饵料,现做现喂,日投喂量为河鲀体重的0.5%~3%,每天投喂1~2次。水温在12℃以下时,河鲀食量明显下降。

2、水质管理

在高密度越冬时,必须保持良好的水质,最好是用消毒处理过的水。水温适宜,河鲀尚能摄食,需要投饵,池塘一般应全部换水,且要连续充气;水温较低,河鲀停止摄食,换水量可减少到池水的10%~30%,间断性充气,每次充气30分钟,停气30分钟。

3、鱼病防治

河鲀室内越冬密度大,容易发生疾病。鱼种入池前要进行药浴,清除体表寄生虫,防止受伤个体感染细菌或水霉菌。在越冬期间应以预防为主,一般每隔10~15天,用抗菌素类药物进行体表消毒;亦可每隔15~20天连续投喂含抗菌素的药饵3天,对其进行体内消毒。

4、水温控制

在河鲀越冬过程中,应经常注意水温的变化和天气预报,在寒潮来临前应做好充分准备,保证升温设备能及时运转。当室内水温低于12℃时,要采取升温措施,提高水温至14℃左右,并控制恒定。

河豚的形态特征:

河鲀体呈圆筒形,有气囊,遇到危险时会吸气膨胀,一般体长在25—35厘米!上下颌骨与牙愈合成4个大牙板,背鳍1个,无腹鳍。无鳞或有小刺。全体椭圆形,前部钝圆,尾部渐细。吻短,圆钝;口小,端位,横裂。

上下颌各具有2个板状门齿,中缝明显。唇发达,下唇两端向上弯曲在上唇的外侧。眼小,鳃孔小,为一弧形裂缝,位于胸鳍的前方,体表密生小刺。背鳍位置很后,与臀鳍相对;无腹鳍;尾鳍后端平截。

百度百科—河豚

查看详细

吃河豚鱼为什么会中毒?

河豚鱼的毒性是由其体内的河豚毒素引起的。

河豚中毒可不是玩笑,严重者导致呼吸困难,往往在数小时内死亡,切勿食用。

每年3至4月,是河豚鱼的产卵季节,此时河豚鱼皮下脂肪含量高,肉质鲜美,也是河豚鱼毒性最强时节,河豚鱼的毒性是由其体内的河豚毒素引起的,是目前自然界中发现的最毒非蛋白质物质之一,属于神经毒素的一种,毒性相当于剧毒药品氰化钠的1250倍,只需要0.48毫克就能致人死命。

扩展资料

预防河豚食物中毒办法:

首先,要学会认识河豚鱼,自觉做到不购买、不食用,不要轻信“人工养殖河豚鱼毒性小或无毒”等传言。

其次生产经营者要强化守法意识,严格执行国家法律和相关规定,自觉做到不销售、不捕捞和加工制作河豚鱼,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我国的《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禁止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明令禁止食品经营者经营和销售河豚。近日,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特别提醒:食品经营者要严格执行国家法律和相关规定,自觉做到不销售、不购买、不捕捞和加工制作河豚。

广大群众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对河豚及其毒性的认识,消除“吃河豚”的侥幸心理。在沿海地区特别是在海滩附近不要捡食废弃的鱼,不要到路边或市场买不认识的鱼类。

查看详细

河豚鱼能和什么鱼养在一起?

河豚单养比较好,因为河豚的食性杂,以鱼、虾、蟹、贝壳类为食。

河豚的齿为愈合齿,呈鸟喙状。若身体相互接触或密度过高时,有疯狂厮咬的习性。河豚始具相互残食的体长为5毫米左右,此时其齿已初步形成。

河豚普遍分布在世界各地北纬45度至南纬45度之间的海水、淡水等水域。大多数四齿鲀科以及箱鲀科的河鲀,分别具有剧毒河豚毒素及箱鲀毒素。依品种分布于内脏、肌肉、血液、皮肤等等不同部位,毒性并随季节有所变化。

河豚肝最毒,但富含ω-3脂肪酸,而且味道可口,1975年日本传奇歌舞伎演员八代目坂东三津五郎吃了四份河豚肝,中毒身亡,日本政府之后便下令禁吃河豚肝。中国大陆也一度禁止市场上的河豚销售,直到2016年年底方有限度解禁。

扩展资料

河豚的体型浑圆,主要依靠胸鳍推进。这样的体型虽然可以灵活旋转,速度却不快,是个容易猎取的目标。因此,河鲀演化出了迥异于一般鱼类的自卫机制。

河鲀受到威胁时,能够快速地将水或空气吸入极具弹性的胃中,在短时间内膨胀成数倍大小,吓退掠食者。棘鲀科的刺河鲀身上甚至带有刺,膨胀时全身的刺便会竖起,令掠食者难以吞食。

查看详细

河豚怎么去毒?

河豚的去毒过程是非常复杂的,需要有高超技艺的专业厨师来进行,普通人最好不要自己尝试。

河豚鱼体内含有神经性毒素―――河豚毒素,其毒性稳定,经100℃、8小时炒煮以及盐腌、日晒等均不能被破坏,毒性相当于剧毒药品氰化钠的1250倍。

河豚毒性有弱、强、剧之分。其中肝脏、雌鱼的生殖器官是剧毒,肾和眼是强毒,血液是弱毒,但是肌肉是没毒的。

宰杀河豚鱼是一道非常繁琐的程序,稍有不慎,便容易引起中毒,鱼卵巢是绝对不能吃的,鱼内的血一定要清理,蒸煮必须一小时以上等,这些技术都必须专门系统地学习。

烧河豚成了一手绝活,只为少数厨师掌握。坊间还有说法,厨师烧好河豚之后,要当着食客的面试吃一口,以确认没问题。

野生的河豚是不可以食用的。

由于河豚味道鲜美,民间有“拼死吃河豚”的说法。各地均有吃河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的案例发生。

按规定,禁止任何餐饮服务单位加工经营所有品种的野生河豚,禁止任何餐饮服务单位经营养殖河豚活鱼,禁止任何餐饮服务单位经营未经加工的鲜活河豚。

养殖河鲀应当经具备条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工后方可销售。加工企业的河鲀应来源于经农业部备案的河鲀鱼源基地。

只有经专业协会审核的养殖河鲀加工企业,按严格的加工技术要求去除了有毒部位和河豚毒素的可食部位(皮和肉可带骨)河鲀产品,经检验合格后并附有合格证方可上市销售。

查看详细

河豚鱼晒干可以吃吗?

河豚鱼的毒素较稳定,盐腌、日晒和加热烹调均不能破坏。河豚鱼制成的鱼干,在加工过程中,如没有充分去除有毒部分,或者在加工中不慎将河豚鱼中内脏有毒部位的毒素渗透到肌肉中,会造成河豚鱼干制品带有较多毒素,且河豚鱼干制品在加工过程中所采取的物理性加工法是不能完全去除河豚鱼毒素的。上海市曾发生过多起因食用河豚鱼干制品造成食物中毒并发生死亡的事故,国家卫生部明文禁止在市场上销售河豚鱼干制品。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8-03 热度: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