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会叫吗?

蚯蚓是不会叫的。

蚯蚓又名地龙,是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的陆栖无脊椎动物。蚯蚓()是环节动物之一,世界上有蚯蚓3000余种,我国亦有200多种[2]。全国广泛分布的有环毛蚓、爱胜蚓、异唇蚓、杜拉蚓等品种。因为蚯蚓没有满足此功能的所必需的器官,所以是不会叫的。

您听的是地蟾蜍叫,蚯蚓是不会叫的,因为蚯蚓没有发声器官不能像蟋蟀一样靠摩擦翅膀叫,不能像蝉一样靠腹不的发声起叫!

以后也许可以的。相信科学!

蚯蚓不会叫,在土里发出连续的咯咯声的,是在土里挖掘隧道的蝼蛄摩擦前翅发出的。

蚯蚓的肌肉属斜纹肌,肌肉发达运动灵活。蚯蚓一些体节的纵肌层收缩,环肌层舒张,则此段体节变粗变短,着生于体壁上斜问后伸的刚毛伸出插入周围土壤;此时其前一段体节的环肌层收缩,纵肌层舒张,此段体节变细变长,刚毛缩回,与周围土摆脱离接触,如此由后一段体节的刚毛支撑即推动身体向前运动。这样肌肉的收缩波沿身体纵轴由前向后逐渐传递。

蚯蚓是杂食性动物,它除了玻璃、塑胶和橡胶不吃,其余如腐植质、动物粪便、土壤细菌、真菌等以及这些物质的分解产物都吃。蚯蚓味觉灵敏,喜甜食和酸味。厌苦味。

扩展资料

蚯蚓为典型的索式神经。中枢神经系统有位于第3体节背侧的一对咽上神经节及位于第3和第4体节间腹侧的咽下神经节,二者以围咽神经相连。自咽下神经节伸向体后的一条腹神经索,于每节内。

外围神经系统有由咽上神经节前侧发出的8~10对神经,分布到口前叶、口腔等处;咽下神经节分出神经至体前端几个体节的体壁上。腹神经索的每个神经节均发出3对神经分布在体壁和各器官、由咽上神经节伸出神经至消化管称为交感神经系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蚯蚓

蚯蚓是会叫的,因为世界上每个生物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叫很大声,有的就比较小,我们用耳朵是听不见的;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呼吸方式,如果您还不理解的话可以看一下人与自然!

不会

蚯蚓没有发身器官

常听到很多长辈说曾经听过蚯蚓叫,但是又有书上说并不是蚯蚓叫,而是住在蚯蚓通道内的昆虫(?)在叫;蚯蚓真的会叫吗?在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曾经提到蚯蚓:「季夏始出,仲冬蛰结,雨则先出,晴则夜鸣,。。。」而在台语歌谣「秋风夜雨」歌词中唱到「风雨声音扰乱秋夜静,时常听见蚯蚓哭悲情,。。。」,那蚯蚓会叫罗?!

但是站在解剖学的角度来看,蚯蚓内部并无类似发声的器官,应该不会发声。在我们实验室的蚯蚓养殖箱里,曾经听见低沉的、类似水的啾啾声,推想可能是因为土壤水分多,蚯蚓在土中通道爬行时,挤压所发出的啾啾水声;又据闻澳洲有一种超大型蚯蚓,(体长最长可达3公尺),可以听到水在其体内流动的声音,但这与古老台湾歌谣「土蚓仔歌」内所唱到的「那尾土蚓仔子,出世就身来长、它的腰来软,田埂边,它有开土孔,在那里做眠床,困到三更月光暝,它就爬出来孔口外,在那里咻咻叫、、、」所形容的较高频声音不同。据多位热心民众所述,所听到的也都是较高音频的声音,和较低频的水声似乎不太一样。因此若蚯蚓真的会叫,它的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我们推测了几点原因:

1。蚯蚓内部隔膜振动?

2。食物在消化道中蠕动摩擦的声响?

3。在土中爬行,刚毛与土壤摩擦声?

4。甚至可能是蚯蚓自肛门排气的声响(就是放屁啦!)

会。

《古今注》云:”蚯蚓一名曲蟮,善长吟于地下,江东人谓之歌女。“

《古今注》这句话的意思是:蚯蚓又叫曲蟮,喜欢在地底下长声的吟叫,江东的人们把它称做歌女。由此可得知蚯蚓是会叫的。

不会的,因为蚯蚓没有发生器官。

一、简介:蚯蚓是对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类动物的通称。在科学分类中,它们属于单向蚓目。身体呈圆柱形,两侧对称,具有分节现象: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在第十一节以后,每节的背部中央有背孔;没有骨骼,在体表覆盖一层具有色素的薄角质层。除了身体前两节之外,其余各节均具有刚毛。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生殖时借由环带产生卵茧,繁殖下一代。目前已知蚯蚓有2500多种,1837年被生物学家达尔文称之为地球上最有价值的动物。蚯蚓在中药里叫地龙(开边地龙、广地龙),《本草纲目》称之为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作用。

二、繁殖生长:

1.产茧量:大平二号蚯蚓每条年产茧在56-58个之间,其中春季占40%,夏季25%,秋季27%,冬季8%。

2.孵化率:一个蚓茧平均孵出幼蚓5-8条,最多12条,但是发育完全的幼蚓一般只有3-4条。不同温度孵化所需时间,孵化率不同。期幼蚓体重增加缓慢,进入毓期后,增长也缓慢,只有在性成熟期前后一个月内,蚯蚓生长最快。此时采取可获取高产。

3.蚯蚓生长速度与饵料状态有密切关系。尽管饵料相同,由于其碎细度不同,幼蚓的生长速度可相差1。5倍,所以要保持饵料碎细状态,避免饵料有大小团块(如出现团块,可用水浇湿捣碎),保证蚯蚓快速生长。

4.养殖密度:种蚯蚓数量,应控制在每平方米1万条以内,生产蚓群每平方米3公斤(2-3。1万条),前期幼蚓3万条/平方米,后期下降到2万条。5。产量:每平方米产量可达10公斤/年,一般在6-8公斤,(因北方每年生产期只有8-10个月)饵料每消耗25-30公斤,可产1公斤鲜蚓,并可获得70%蚓粪,我们多年经验是5方牛粪产一吨蚓粪,鲜蚓50公斤。

不可以发生,它没有发生的器官蚯蚓的身体结构蚯蚓的外部形态蚯蚓体圆而长,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节与节之间有一深槽,称节间沟,在体节上又有较浅的沟称体环。头部因适应土内穴居生活而退化。身体前端有肉质的突起,称口前叶,由于体腔液压力的作用,口前叶饱胀时,有摄食、掘土及感触的功能。口前叶无眼点、触手和触条,腹侧有口,口后第一节称围口节。肛门在身体的末端。除围口节及最后一、二节外,每节有刚毛一圈,故称环毛蚓。每条刚毛形状简单,微呈S形,大部分藏于体壁内,内端有刚毛囊、牵引肌和缩肌刚毛囊内有毛原细胞或称形成细胞,能产生新的刚毛。刚毛为运动器官,在穴内或地面爬行时有支撑的作用。性成熟的标本,在第节之间无节间沟,状如指环,是为生殖带,又称环带。在生殖时期它能分泌粘液形成卵茧,以适宜不良环境。雄性生殖孔一对,位于第XVIII节腹面两侧,其旁常有乳突数个。雌性生殖孔一个,在第XIV节腹面正中央。受精囊孔三对,在6/7、7/8、8/9三个节间沟的腹面两侧,孔的附近也常有乳突。背孔是位于背中央节与节之间的小孔,约自12/13节间起,直到身体的后端都有背孔,平时紧闭,遇干燥或刺激时孔张开,射出体腔液,湿润身体表面,使蚯蚓易于在土壤中钻洞和保护体表。肛门在身体的末端,成直裂缝状,两侧略隆起。(二)蚯蚓的内部构造1.体壁与真体腔从蚯蚓的横切面观察,最外层为一薄层的角质膜,内为表皮层,有一层柱状的表皮细胞和腺细胞组成,来自外胚层。内为中胚层,可分为外侧的体壁层和内侧的脏壁层,在这两层之间的一个大空隙,就是体腔。体壁都是有外侧薄的环肌、内侧较厚的纵肌及体腔膜构成的一个肌肉囊,脏壁层是由外侧的纵肌、内侧的环肌及体腔膜形成。内胚层仅形成肠的上皮。在肠的背中央有一条不明显的凹槽,称盲道,以增加消化及吸收的面积。在肠壁之外以及背血管周围有黄色细胞,贮存脂肪和合成的糖原,它也可能有部分的排泄作用,如氨和尿的形成。在体腔内可见体腔液、生殖器官、排泄器官、血管和神经索等。2.消化系统和营养消化管的前端为口腔,无齿颚,接一富于肌肉的咽及一细长的食道。约在第IX节内有一厚壁的砂囊,砂囊之后有一端狭长而多腺体的部分,称胃,约自第XV节起,直到身体后端,为膨大的小肠,末几节内为直肠,最后开口于肛门。蚯蚓以土壤中的虫卵、树叶及死动物等为食物,先由咽肌伸缩、使口腔脱出,将食物吸入[52石斛网www.52shihu.com],经过咽而到砂囊,由砂囊研磨后入胃,接着再入肠。咽腺和小肠在第XXVII节处向前通出的一对盲肠,均分泌消化液,使食物消化。已消化的养料,由肠上皮吸收而作养料,未经消化的物质和土壤则由肛门排出。3.循环系统和血液循环为闭管式的血管系统,肠的上方有背血管、肠的下方有腹血管,此外在神经索下方还有神经下血管。在第VII、IX、XII、XIII节内各有一对环血管,能起节奏性搏动,内有心瓣,故称心脏。血液在背血管中由后向前流经心脏入腹血管,再向后流动,分枝至体壁、膈膜或肠壁。背血管在第XIV节后起,收集每节来自肠壁上的二对背肠血管和来自体壁的一对壁血管的血液。在体前端,血液流至咽、脑、口腔等处。在食道两侧还各有一条食道外血管,有环血管与背血管相连。神经下血管内的血流,从前向后,经各节内的壁血管流回背血管,这样反复循环,以供全身营养与氧气,故循环系统对养分的输送和呼吸作用都有直接的关系。4.呼吸和排泄环毛蚓由体表进行呼吸,称皮肤呼吸,蚯蚓的皮下有许多微血管分布,通过气体的扩散,进行气体交换。蚯蚓呼吸时,体表必须保持一定的湿润,这主要依靠背孔不时排出体腔液而完成。体表一经干燥,将引起蚯蚓窒息致死。蚯蚓的排泄器官为小肾管,每节都有很多,主要分为体壁小肾管、咽头小肾管和膈膜小肾管。体壁小肾管直接由肾孔开口于体外;咽头小肾管开口于消化道;膈膜小肾管则通入肠上纵排泄管,分别在各节开口于肠内,再经肛门随粪便排出,故蛋白质废物都可从这些小肾管排出体外。这些小肾管是典型的后肾管,今以体壁小肾管为例说明。在每节体腔内的各个肾口,呈漏斗形由10-12个细胞构成,体腔液内的废物由此收集,进入盘绕的细肾管,细管的内端段内有纤毛,外端段内无纤毛,末端为无纤毛多肌肉的排泄管,最后开口于后一节体壁上的肾孔,将含氮废物排出体外。5.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在咽头的背侧有一个由两脑神经节组成的脑,与围咽神经及腹面的咽下神经节相连,后接一双股合成的神经索,它在各体节内有神经节,形成神经链,以上称中枢神经系统。从脑分出神经至口前叶、口腔壁;从围咽神经分出神经到口腔壁和第I节;从咽下神经节分出神经至第II、III、IV节体壁;于每节的神经索上通出三对侧神经,分布至体壁和各器官,以上称外周神经系统。由脑分布至咽、食道、胃、肠等消化道的神经,称交感神经系统。环毛蚓有简单的反射弧结构,即外周神经系统,包括感觉器的感觉神经细胞和反应器的运动神经细胞。感觉神经细胞将表皮受到的刺激传递到神经索中的中间神经原,或称调节神经原,然后再把冲动传导到运动神经细胞。脑为接受感觉的中心,能控制后面的神经节。在神经索内还有巨纤维,是多细胞的结构,依靠低电阻的联系,一端接着一端,一个动作的传导速率可能直接与纤维的直径有关。如果突然刺激蚯蚓身体的任何一点,即可通过巨纤维的传导,引起身体纵肌收缩,使虫体迅速退入洞穴。蚯蚓由于营土壤中穴居生活,感觉器官不发达。主要可分为三类:(1)表皮感觉器,是皮肤上的小突起,身体各部分都有,腹面和侧面则较多,有触觉的功能,可感觉地面的震动。(2)口腔感觉器,分布于口腔内侧或其附近,有嗅觉和味觉的功能,可觅食或辨别食物。(3)光感觉器,分布于身体各部分,口前叶及头几节较多,后端或较少,腹面全无,能辨别光的强弱,并且能起避强趋弱反应。6.生殖系统蚯蚓为雌雄同体。雄体具精巢囊二对、贮精囊二对.前者位于第X、XI节的体腔腹方,后者位于第XI、XII节的体腔内。每一精巢囊内有精巢及精漏斗各一个,而且还与其后的贮精囊相通。精子从精巢释出后,先通到后一节的贮精囊内发育,待成熟后,再回到原来的精巢囊内,经由精漏斗输出.每一精漏斗后接一输精管,每侧的前后两条输精管合并,后行至第XVIII节处与前列腺管相接,经雄性生殖孔排出。前列腺一对,位于雄性生殖孔的内侧,其分泌物与精子的活动和营养有关。雌体有卵巢一对,在第XIII节前面,13/14膈膜之前有卵漏斗,后接短的输卵管,在膈膜后,两侧的输卵管会合,开口于第XIV节腹中央的雌孔。此外还有受精囊三对,分别位于第VII、VII、IX节内。每个受精囊有一坛、坛管和在管远端会合的盲管,盲管内端1/3或1/4处膨大,称纳精囊,为贮藏异体精子的地方。在体外性乳突处的相应体壁内侧,可见小团垫状或具索状导管的副性腺。(三)生殖和个体发育蚯蚓需行异体受精,故要进行交配,在交配时,两条蚯蚓互相倒抱,副性腺分泌粘液,使双方的腹面粘住精液从各自的雄性生殖孔中排出,输入对方的受精囊内。交换精液以后即分开,此过程常在晚上进行,交配时间约需二小时。待卵成熟时(约7天),环带分泌粘稠物质,形成外面的粘液管和里面的蚓茧,成熟的卵落入茧中。蚯蚓通过蠕动自蚓茧向后退出,当蚓茧经过受精囊孔时,受精囊内的精讯子逸出,和茧中的卵受精。蚯蚓身体继续向后蠕动,直到全部由蚓茧和粘液管退出。蚓茧脱下后前后封口,呈麦粒状,留在湿润的土壤中发育,粘液管则瓦解。每个蚓茧可含有1-3个胚胎,幼体约在2-3周内离开蚓茧。蚯蚓的受精卵全部在蚓茧内发育成幼体。无幼虫期,直接发育.

会,只是我们听不到而已

有一本书上写着: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都会叫。我心里暗暗好笑,自言自语说:哼,蚯蚓就不会叫。但是为了证明蚯蚓到底会不会叫,我还是捉了几条蚯蚓观察。第二天是个大晴天我满以为蚯蚓会叫,就等了大半天,别说叫,连爬也没。一连几个晴天,蚯蚓都没有叫。这一下,我可高兴了,心里想:要是知道您们的地址,我准写信叫您们改正错误。第五天傍晚,下了一场大雨,很早我就上了床。半夜我从梦中醒来,屋里突然传出了平常听不到的声音,我好奇地下了床,走到盒子旁。不错,是盒子里蚯蚓叫出的声音。中午,天放晴了,蚯蚓又不叫了。这一下,我可吃惊不小,蚯蚓真的会叫。并且总是在雨后唱出一首奇妙的歌曲。

他要是会叫我就不会叫了!

没有,我十多年前几研究过,结果是没有!

我的研究过程是这样的,在农家的菜田里把有蚯蚓的土挖了一大盆回去,那个盆就相当于用来

不会叫,因为蚯蚓一直生长在土中,与同伴交流用皮肤,所以声带退化了。

蚯蚓是没有发声器官的,我想您问这个问题一定是因为有时在路边听到一种"呱"的沉闷叫声,那是蝼蛄的叫声,老人们误认为那是蚯蚓叫,其实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蚯蚓是环节动物,是不会叫的,昆虫也不都会叫,比如蝴蝶。我们平常听见的蛐蛐,蚂蚱,蝈蝈也不是用嘴叫,蛐蛐,蝈蝈是摩擦翅膀,蚂蚱是摩擦大腿,发出声音。

应该会叫,昆虫好像都会叫

蚯蚓是怎样爬行的?

蚯蚓通过身体蠕bai动爬行,du蚯蚓属于环节动zhi物门,这一门dao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回身体由许多节答组成,蚯蚓除最前和最后端的几个节以外,其余各节生有刚毛,蚯蚓的体壁肌肉发达,分为环肌和纵肌。

蚯蚓就是依靠环肌和纵肌的交替舒缩以及与体表刚毛的配合进行运动。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钉入土里,使后部不能移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长了。

接着身体前部的刚毛钉入土里,使前部不能移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就向前缩短。就这样蚯蚓一伸一缩向前移动了。

扩展资料:

蚯蚓的活动温度在5-30℃,0-5℃进入休眠状态,0℃以下死亡,最适温度为20-27℃左右,也是蚓茧卵的最适温度,32℃以上时停止生长,40℃以上死亡。

蚯蚓利用皮肤来呼吸的,所以蚯蚓身体必须保持湿润,蚯蚓体内水分占体重的75%以上,防止水分丧失是蚯蚓生存的关键,因而饲料的湿度应保持在70%左右为宜。

蚯蚓生长在pH值6-8的范围内较好,且产蚓茧最多。

查看详细

如何捕捉蚯蚓?

一、屡试不爽的方法:把洗衣粉倒点在盆子装着,然后倒入水。洗衣粉和水的比例,随便弄,只要浓度稍微大点就可以了。然后把水和洗衣粉搅匀,倒在泥土上面,这要这里有蚯蚓,就一定会爬出来,您们就可以直接捡起来。在野外钓鱼的时候,最合适,没有工具,就带点洗衣粉,很方便的

二、什么地方好挖蚯蚓?

概括起来是土壤湿、疏松、腐殖质比较多的阴凉土壤中。具体地点:蔬菜大棚地里(注意不要破坏菜地)、大棚外水沟边、大棚边接触地面的棚布底部(雨后掀起棚布就可捡到很多蚯蚓)、烂草堆积多年的地方、多年的沟边。

三、什么时间易挖蚯蚓

1、每年春季土壤解冻30-50厘米左右时,此时正是春风送暖入土,万物复生的季节,蚯蚓也不例外,正往地表活动。

2、大雨过后,此时水分增多,蚯蚓自动向地表活动。

扩展资料

蚯蚓俗称地龙,又名曲鳝,是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的代表性动物。蚯蚓是营腐生生活动物,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以腐败的有机物为食,生活环境内充满了大量的微生物却极少得病,这数蚯蚓体内独特的抗菌数免疫系统有关。

在科学分类中,它们属于单向蚓目。身体呈圆筒状(与线形动物的圆柱形区别),两侧对称,具有分节现象: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在第十一节以后,每节的背部中央有背孔;没有骨骼,属于无脊椎动物,体表裸露,无角质层。除了身体前两节之外,其余各节均具有刚毛。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生殖时借由环带产生卵茧,繁殖下一代。目前已知蚯蚓有2500多种,达尔文1881年就曾指出,蚯蚓是世界进化史中最重要的动物类群。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蚯蚓)

查看详细

蚯蚓怎么养需要什么条件?

(一)场所选择

人工养殖蚯蚓设备简单,管理方便。一般可以利用房前屋后、庭院空地以及旧木箱、废桶、盆罐、竹筐、砖池、育苗温床等,就可培养药用蚯蚓。还可用蔬菜大田、果园、苗圃等结合养殖蚯蚓,能双重利用获益。

(二)选种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需要、不同条件,选择不同品种的蚯蚓。一般选择易养、易繁殖,能适合当地土壤、气候条件来选种。如菜园、果园、苗圃多的地区,可选择青蚯蚓养殖,结合大田种植,双重利用,既能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进植物增产,又可收获蚯蚓动物蛋白饲料。

如果旧房多、荒地多、土地少的地区,以及城镇居民,可选择红蚯蚓养殖,利用业余或辅助劳力,利用有机废物,进行饲养。

(三)蚯蚓的饲养方法

蚯蚓的饲养方法可根据蚯蚓习性和用途而定,主要有室内养殖、田间放养以及工厂规模化养殖3种。

1.室内养殖室内养殖包括箱养、坑养、池养和棚养等方法。一般适养红蚯蚓。

(1)箱养法蚯蚓饲养方法:

可用箱、筐、盆、罐、桶等,适于饲养爱胜属蚯蚓,如赤子爱胜蚓、日本引进的大平二号、北星二号等红蚯蚓。本届蚯蚓喜欢在烂草、堆肥、牛马粪及腐烂的枯枝落叶、烂菜、瓜果,以及造纸、纤维、食品加工厂的废渣中和生活垃圾中生活。当然上述有机物、垃圾或马牛粪先要经堆积发酵,待温度下降后,才能作为养蚯蚓的基料。

把基料装入木箱、竹筐、瓷盆或砖池中,然后放人蚯蚓即可养殖。养殖期间经常喷水保持湿度60%一70%(一般是手捏成团,放开散开为宜),并用草席、草帘和旧麻袋覆盖遮光,在气温13—28℃都能正常生长。

(2)坑养及砖池养殖蚯蚓:

包括土坑、砖池、旧猪圈、房檐下、墙脚边、屋角一切可利用的地方,均可用砖、石砌成养殖池。除爱胜蚓属<红蚯蚓)外,还可适宜养青蚯蚓。土坑或砖池的深度一般为50—60厘米,面积根据需要而定,可2—3平方米,也可10—20平方米。坑内或池内分层加入发酵好的饲料,先在底层加入15—20厘米厚的基料,上面铺一层10厘米的土壤,就可引入蚯蚓养殖。如蚯蚓较多,可在土上再加一层lo厘米饲料,上面再覆盖10厘米肥土。青蚯蚓要求保持土壤湿度30%左右。也可利用旧猪圈改成养殖池放养。

2.田间放养法

适宜于桑园、菜园、果园、苗圃、饲料田、多年生经济植物、林区,以及灌溉方便、水分充足的肥沃农地养殖。一般适养青蚯蚓。

(1)桑园养殖法:

一般选地势较平坦、能灌能排的桑园,沿桑树行间挖宽40厘米、深20一25厘米的沟槽,加入初步腐熟的有机肥料,如马牛粪、秸秆、杂草、猪羊粪、枯树叶、烂草等,每亩约加有机料5000—7500公斤,上面覆土10—15厘米,放人种蚓进行养殖。

投放数量视蚓种和个体大小而定。行间可种植绿肥或青饲料,每隔5行开一排水沟。含水量保持30%左右。

(2)饲料田养殖法:

包括种植聚合草、蚕豆及其他常年青饲料地均可养殖。养殖时要选择地势平整的饲料地,每隔10行开一灌水和排水沟。在聚合草行间,开宽、深各15—20厘米的沟槽,槽内施人有机饲料,上面覆土10厘米左右,即可放入青蚯蚓进行养殖。经常注意灌溉或排水,保持土壤含水量在30%左右。

(3)菜园养殖法:

菜园水肥条件充足,管理精细,最有利于蚯蚓的生长和繁殖。在养殖蚯蚓的菜园,每亩施人7500—公斤优质有机肥或腐熟的烂菜、垃圾等。在菜苗出土后,投放种蚓进行养殖。菜园养殖,应减少化学氮肥和某些农药的施用。成蚓可结合蔬菜管理分期采收。

(4)果园养殖法:

利用果树下的空地养殖蚯蚓,既充分利用土地又促进果树生产。如养青蚯蚓,方法类似桑园养殖法。如养殖赤子爱胜蚓(红蚯蚓),则在果树下沿树行堆积宽1.5—2米、高o.4米腐熟的牛、马、猪粪,作为蚯蚓养殖床,每养殖床之间留一走道,每隔2个养殖床开一排水沟。在养殖床饲料面上用稻草或麦草覆盖。保持湿度60%一70%。雨天用塑料薄膜盖好,防止雨水浸泡。

(5)利用防空洞养殖法:

城市防空洞是地下室,冬暖夏凉,周围湿度较高,适于养殖红蚯蚓。养殖方法同箱养与坑池养殖。晚上可点盏灯,既可防止逃逸,又有一定光源有利于蚯蚓生长。

3.工厂规模化养殖蚯蚓法

主要用于赤子爱胜蚓的大规模养殖。

这种养殖法,必须有一定的专用场地和设施,包括饲料处理场、控温车间、养殖床、卵茧孵化床、蚯蚓加工车间、肥料处理及包装车间、成品化验室和成品仓库等一整套设备。当然,也可采用分散养殖、集中处理的方法。如养殖部分,可分给集体或个人进行养殖,而工厂集中成品处理或加工。下面着重介绍养殖设施。

(1)饲料处理场:包括饲料的堆积发酵或分选粉碎之用,面积大小视规模而定。

(2)养殖车间:可采用砖木结构,也可采用塑料大棚。温度控制在18—28℃。控温设备,冬季可利用锅炉暖气、太阳能热水器或其他工厂的余热进行保温。夏天可用通风、喷水、缩小养殖堆等措施降温。养殖车间的宽度以4—5米为宜。塑料大棚宽约7米,长根据需要而定,如30米、60米或100米,高2米为宜。

(3)养殖床:宽以1.5米为宜,一边砌一高40厘米的矮墙,近走道一侧设高10厘米的小埂,床面稍倾斜,里高外稍低有利于饲料中多余水排出。养殖床四周设宽25厘米、深25厘米的水槽,供排水和预防鼠类、蚁类危害,两床之间留1.2米的走道。

在养殖车间内,可在两床的外侧设饲料发酵池,冬季可放人新鲜马、牛、猪粪,利用发酵热提高棚温,夏季则作卵茧孵化床之用。

查看详细

蚯蚓吃什么食物?

蚯蚓是杂食性动物,它除了玻璃、塑胶和橡胶不吃,其余如腐植质、动物粪便、土壤细菌、真菌等以及这些物质的分解产物都吃。

蚯蚓味觉灵敏,喜甜食和酸味。厌苦味。喜欢热化细软的饲料,对动物性食物尤为贪食每天吃食量相当于自身重量。食物通过消化道,约有一半作为粪便排出。

投喂食物不足或质量不高会使蛆叫间争食,导致生殖力下降,病虫害蔓延,死亡率增加,部分蚯蚓逃逸或生长缓慢。

扩展资料

蚯蚓俗称地龙,又名曲鳝,是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的代表性动物。蚯蚓是营腐生生活动物,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以腐败的有机物为食,生活环境内充满了大量的微生物却极少得病,这数蚯蚓体内独特的抗菌数免疫系统有关。

在科学分类中,它们属于单向蚓目。身体呈圆筒状(与线形动物的圆柱形区别),两侧对称,具有分节现象: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在第十一节以后,每节的背部中央有背孔;没有骨骼,属于无脊椎动物,体表裸露,无角质层。

除了身体前两节之外,其余各节均具有刚毛。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生殖时借由环带产生卵茧,繁殖下一代。目前已知蚯蚓有2500多种,达尔文1881年就曾指出,蚯蚓是世界进化史中最重要的动物类群。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蚯蚓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7-18 热度:2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