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阉割后发现耳朵和伤口发紫是什么病?

多是有炎性感染的可能,或应激性血管反应,建议您可以观察看看,在饲料中添加些抗生素即可[52石斛网www.52shihu.com],并复查一次伤口处,预防感染。

怎样阉割仔猪?

仔猪阉割技术看似很简单,但是如果做不好的话会出现很多问题。

仔猪阉割的时间选择:我国猪场通常选择在7到15日龄之间。在国外等一些养猪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常采用三日龄阉割或者是五日龄阉割。但是在散养户中常常在断奶时甚至有时候回到断奶后才进行阉割。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饲养环境的差异以及饲养水平的差异。

我这边常在七日龄进行阉割。阉割的同时进行气喘疫苗的免疫。以便将这两种应激重叠成一次,减少对仔猪的应激。

对于即将阉割的仔猪,首先先用千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水对产床拖一遍,防治仔猪阉割后对对伤口中来自产床表面的病原感染。抓猪注射气喘疫苗,然后将保温箱保温板竖起来,防止拉稀仔猪导致的仔猪全窝污染。

在阉割每头仔猪前后都要对刀片用碘伏擦拭,防治交叉传染。

其中阉割仔猪大体分两种,有单手阉割和用腿辅助保定阉割。单手阉割的优点是对猪的应激小,缺点是速度比较慢,只限于低日龄或者是个头较小的仔猪。另一种方法优点在于速度快,,但是由于腿部夹住仔猪对其应激比较大。

阉割时,切口的选择:阴囊的偏下端。选择在此部位的原因在于即使是阉割后内部液体能够自行流出,不会因为液体残留导致不必要的炎症。

阉割对于刀口的要求:刀口尽量小,但是要有足够的大小来挤出睾丸,否则会因为挤不干净导致的精索残留引起炎症。尽量只划一次,多次划刀会使伤口愈合缓慢,影响仔猪生长。

阉割时,有的喜欢拽出,有的喜欢割断精索。其实无论用那种方法都要尽量的把精索大部分都要拉出来。有种说法是:拽出过长容易使小猪伤根。但是如果用刀在精索的上部就割断的时候,仔猪往往容易出血,后期会出现内部炎症,严重的会出现比睾丸还要大的组织发炎。我喜欢在拽的时候用大拇指按压一下仔猪的骨盆,那时候您就会明显感觉到精索拉扯的力量。这样的好处在于能够有效的控制住精索拉扯内部组织。它同时流血也不那么严重。

在阉割完毕后一定要仔细观察一下有无残留精索残留在外面。这样的情况会发生感染,而且伤口愈合非常缓慢。

在阉割后的五天之内一定要注意保持产床的卫生,如果情况允许的话,最好没一天伙食两天用消毒药水拖床一遍。防治病原感染。

阉割仔猪存在的问题

过早进行手术有的养猪户错误认为仔猪阉割越早越好,有的甚至猪仔没满月就阉割,带来很大风险。其实仔猪阉割过早过晚都不好,一般选择在断奶后15-30天进行。如果过早阉割,由于其肌肉尚未成熟,腹腔器官如肠管、膀胱会从不宜愈合的肌肉刀口脱出。造成皮下各种疝囊,严重者还会出现肠坏死,形成溃瘘,久治不愈而死。

准备工作不到位阉割生猪的术前观察很重要,小猪的精神、体温、呼吸、大小便、饥饿程度等,手术前都应细致观察,一旦忽视这些问题,往往会出现差错,导致术后病情加重。还有,母猪阉割前应停喂一顿食,这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创口愈合都有很大益处。另外,阉割生猪要避开气温炎热和寒冷天气,最好选择晴好温和无风的天气。

容易疏忽的问题术者的手先用消毒药皂或肥皂反复清洗,再用5%的碘酒和75%的酒精先后消毒1次。手术用的刀具、针线,在术前一定要消毒,通常煮沸15分钟即可。小猪的术部一定要用5%碘酒和75%的酒精对切口部位做一次消毒处理。在小猪手术前应接种破伤风疫苗。另外,刚手术的猪应轻轻赶至慢走状态,不要让刀口那一面睡在下面,以防感染或破坏封口造成炎症的发生。猪场内外要提前做好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

阉割仔猪应避免误阉

首先是刚发情期的母猪不要阉割。刚发情的母猪,形态特征不太明显,容易误阉,一旦阉割容易引起较多出血,甚至有死亡的危险。因此,对于准备阉割手术的猪,一定要注意观察,认真确定。其次是饱食的猪忌阉割。有的养猪场没有对要阉割的仔猪分开进行饿食处理,而是让整圈的猪停食一顿,这样根本没有达到手术前的停喂效果,有的该饿食的猪早已抢食了剩余的槽食,肚子还很饱,这样,手术时小母猪的子宫、卵巢不易挤出切口,容易引起肠破裂,也容易损伤胃肠和影响猪的消化吸收及生长。另外,对刚购进的小猪忌阉割。由于环境的改变、饲料的变换,对刚购进的猪进行手术很容易造成不可想象的应激,甚至会发生急性死亡。因此,刚从外地调运回来的仔猪至少要在10天后才能选择阉割时机。

防治阉割并发症

腹膜内口发炎初看时阉割的缝口愈合良好,但细看时有些红肿,触摸猪的腹壁时猪只有疼痛感觉,体温也会升高、精神沉郁、饮食减退,身体迅速消瘦。主要原因是手术中消毒不严或消毒不彻底、手术时间过长或卫生差等均可引起了腹膜炎。治疗中对症状较轻的可热敷腹部使粘连消散;对发现迟的且症状较重的,可切开腹壁后分离腹壁与肠道的粘连部分,切口用消毒药水冲洗后撒布消炎药,再连续肌肉注射青霉素等抗生素3-5天。

刀口出血阉割母猪时切口过大、用力过猛,刀刺入过深等造成髂外动脉、髂内动脉及其它静脉损伤,引起腹内出血和外出血;公猪手术时精索断端及输精管止血不确实、手术时用力不当使精索血管破裂、阴囊壁血管出血;出血性素质等。防治措施:手术部位(包括精索)、内生殖器的较粗血管一定要缝线贯穿结扎牢固,如发生出血时可在腰部泼些冷水;出血严重时肌肉注射安络血、维生素K3等;必要时可向阴囊腔内填入消毒脱脂纱布,阴囊皮肤创缘做几针临时缝合,24-48小时后除去缝线和纱布。

破伤风大多由于阉割时刀口和手术器械消毒不严,破伤风梭菌通过伤口感染而发生以运动中枢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增强,肌肉持续痉挛性收缩为特征的疾病。治疗时首先应用3%双氧水反复冲洗,-然后用5%碘酊消毒,-涂上抗生素软膏;用氯丙嗪毫克肌肉注射,术部周围深部注射青霉素万单位;同时可用中药加减防风散及加减千金散进行治疗。

查看详细

怎么提高仔猪免疫力?

一、

【壮仔增重王】,是仔猪专用的添加剂,提高仔猪免疫力,促进其快速生长。该添加剂功能:

1、迅速调节仔猪肠道生理机能,建立完善的肠道环境,提高乳仔猪的成活率和整齐度,减少僵猪的发生。大幅度降低仔猪黄、白痢的发生率。

2、同时具有较强的清热解毒功能,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能替代抗生素抗病的作用,减少抗药性的产生。大幅度降低发病率,减少防控药物的使用成本。

3、提高生产性能:能够很好的改善肠道消化吸收功能,提高营养成分的利用率,促进乳、仔猪的生长速度,促进增重,提高饲料报酬。

4、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刺激乳、仔猪免疫的生长发育,激活T、B淋巴细胞,增加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力,是优良的免疫伴侣。

5、优化养殖环境,能够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粪便中的臭味,并能增加体内有益菌的生长,减少有害微生物的滋生,以生物学的的方式净化养殖场,减少疾病的发生。

二、主要配料

氨基酸、肥宝、高效TRIA、活性酵母菌、促长催肥保健剂、氨基酸螯合铁、铜、锌、抗病因子、保健因子、有益菌、溶菌酶等多种高档原料。

三、

在猪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仔猪阶段是猪生长发育最快,饲料利用率最高的阶段,同时也是死亡率最高的时期。要提高仔猪断奶窝重,要采取综合措施。

查看详细

仔猪适应的温度是多少?

一、产后1天不低于32度,2-7天28-32度,7天-断奶前25-28度,断奶后23-25度;一般超过天龄超过60天对温度要求相对就没那么高了(随着仔猪生长要求不断降低,但是哪怕长成300斤的大猪也尽量不要低于18度,一般维持在22度左右就可以了),所以下面内容主要针对哺乳和保育阶段的仔猪;

二、以上数据只可参考,不可死搬硬套,不然会“死的很惨”;原因:仔猪的小环境与哺乳母猪的大环境温度要求差别很大,要做到较好的控制很难;温度只是一个死板的数据,实际很多猪场不可能控制到这么精确;实际中猪舍结构、气候、季节、风等因素对温度要求有很大影响;

三、我个人对仔猪温度控制是否合理的判断标准(在没有疾病因素的情况下):

1、以以上数据为参考,实际中相差一两度都不是不可以接受;

2、仔猪正常情况下睡觉时是很舒适的分散开的,没有“打堆”现象(当然有保温箱且保温箱过小情况另当别论);如果仔猪呆在保温箱不爱出来,那么大环境温度低了;如果仔猪不爱进保温箱,要么仔猪没调教好要么保温箱温度高了;如果仔猪很舒服但是母猪采食偏低了,那么大环境温度高了;

3、注意防“贼风”;

4、温度很重要,温度变化速度也很重要,尽量避免温度变化速度超过0.1度/分钟的情况发生;

5、母猪的温度控制一样很重要,尽量避免哺乳母猪因为温度过高而影响采食量;

四、本人对仔猪温度控制的观念中,同等条件下更多时候倾向于稍低一点儿和适当增加通风;因为这样相对更有利于母猪,也更有利于防疫;同时本人总结认为仔猪“冷”出来的问题比“热(闷)”出来的问题更容易处理。

查看详细

仔猪用什么方法喂好?

断奶仔猪的饲养与管理

仔猪在离乳前虽然学会采食少许饲料,但仍以母乳为主要食物。离乳后,仔猪的营养来源主要由母乳完全转为饲料,这已是一个很大的改变,若将离乳后小猪所采食的饲料更换为不同于哺乳期采食的饲料,仔猪的应激将更大,往往还会出现仔猪不吃料现象,所以,断奶仔潴的饲养管理核心就是减少应激反应对仔猪的危害。

-.断奶仔猪的饲养:

(一)抓好断奶

1选择合适的断奶日龄

断奶时间:有4-8周和60日龄。即最短21天,最长60天,根据乳猪健康状况、母猪奶量等情况决定。

由于仔猪自身的生理特点,若断奶日龄过小,应激反应大,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腹泻、消瘦、抗病力下降、死亡率高;但也不是断奶日龄越大越好,日龄过大不但会降低母猪的利用率,延迟母猪发情,而且还会抑制仔猪的迅速生长。仔猪到了一定的日龄,其采食量日益加大,光靠母乳远远不能满足其需要,因此要选择合适的日龄断乳,饲喂适口性好的饲料,充分满足其食量大增的需要。这样不仅提高了饲料报酬率,而且增强了仔猪的免疫力。临床经验表明,在饲养水平较好条件下,宜选择28~35天断奶较合适,此时,仔猪的消化器官更完善、免疫力稍强,对疾病有一定的抵抗力。或母猪瘦弱时也宜提前断奶。但如母猪奶多,为防止发生乳房炎,断奶时间应适当延后。

2断奶方法

可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采取一次性地全窝断奶、分批断奶或逐渐断奶(逐渐减少每天哺乳次数,经3~5天后完全断开,较费工费时)。若同一窝仔猪个体差异不大,体重相差不大,则可以采取全窝断奶,;若同一窝仔猪个体参差不齐,则可考虑分批断奶,先断膘肥体壮的,有利于仔猪均衡发展,缺点是常引起母猪延迟发情;由于各有利弊,应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如为了减少仔猪断奶后产生的应激,一般选择逐渐断奶法。

刚断奶后的仔猪往往由于生活条件的突然改变,表现出食欲不振,通常会减少采食量,增重缓慢,甚至减重,尤其是补料晚的仔猪更为明显。近期的研究表明,断奶仔猪若正常采食,在断奶后1周内能增重1kg,那么就可比因采食不足而只能保持体重的猪,提前15天达到屠宰体重。而采食量低原因,仍然是突然断奶变为完全自行采食即断奶应激造成的生理异常。因此,早期断奶的仔猪,对饲料有特殊的要求。首先是应该容易消化,具有高的消化率。一定要限制含粗纤维过多的饲料。断奶后7~10天内采食高消化率日粮,可使每日总采食量虽然较低,但可满足仔猪的营养需要,而又不致使仔猪的胃肠道负担过重引发下痢。因此,首先要尽量提高饲料的能量水平和赖氨酸水平。最初一周内可以通过降低日粮粗蛋白水平的办法来缓解腹泻的发生率。在原料的选择上,可选用玉米、鱼粉以及一部分炒熟的豆粕。有条件的也可以用一些乳制品。

(二)断奶仔猪料配方:玉米70.15%、炒豆粕22.0%、鱼粉5.0%、磷酸氢钙1%、石粉0.55%、食盐0.3%、预混料1%。预混料包括每公斤饲料中加入黄霉素2.5mg和土霉素50mg,用于防病促长。同时添加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对仔猪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能明显促长。包括每公斤料中加入硫酸铜540mg、硫酸亚铁564mg、硫酸锌570mg、硫酸锰80mg、碘化钾0.66mg、亚硒酸钠1.15mg、氯化钴1.2mg。预混料自已备不齐,可买市售的。自己配料省钱多了。如在饲料中添加消化酶如蛋白酶、淀粉酶,有助于消化;添加柠檬酸酸化剂可降低胃肠pH值,仔猪胃肠在酸性环境下,消化酶活力更强,可促进饲料的消化。

断奶仔猪正处于身体迅速发育的生长阶段,配合料最好一直喂到底,使猪长快点,很快出售,比不喂配合料而延长时间出栏,反而省料。但喂量应根据生长发育情况灵活掌握。

(三)为了过好断奶关,要做到饲料、饲养制度两维持。

饲料过渡:为了降低仔猪断奶后的饲料应激,断奶2周内,最好用原哺乳期饲料饲养,以免影响食欲和引起疾病。乳猪料的投喂时间长短,可根据小猪的离乳日龄、生长发育和健康情况来决定。一般断奶日龄愈小,饲喂乳猪料时间愈长。从乳猪料转换为小猪料时也不要突然转换,应采取逐渐转换过渡法:即每天逐渐增加一至两成小猪料,同时减少相应乳猪料量,两料混合后投喂。在转换过程中,若发现小猪下痢严重,可适当减缓转换速度,减少仔猪料的比例。如从场外引进的断奶仔猪,最好购回点原场饲料,以后逐渐改变饲料。

饲养制度的过渡:断奶后1周内最好限量饲喂,少喂多餐,最初2—3天,每天投料4次左右,每次投料量以小猪在2小时内吃完为度,以防采食过量引起腹泻。当小猪排粪正常时(约离乳后5—7天),再实行自由采食,并逐渐增加每天投料次数和投料量。在仔猪断奶后半个月内,每天饲喂的次数可比哺乳期多1~2次。这主要是在晚9~10时加喂夜餐1次,以免仔猪因饥饿而不安。但每次喂量不宜过多,以七八成为度,使仔猪保持旺盛的食欲。以后再逐步改为3--4次。给小猪添加饲料时,要待小猪将前次所投的饲料吃完后再投放,防止食箱底部及角落地方残留陈旧饲料而导致发霉变质。当发现饲槽中有陈旧结块、发霉变质和受粪快活污染的饲料时,要及时清除,防止小猪食后出现下痢或中毒。如果精料不充足,则应逐渐由少到多添加青料使其吃饱。开始喂青料的头几天内,可能出现拉稀现象,这是小猪的适应过程,经2-3天后便会正常。此外,采取熟料生料结合饲喂的方式,也能增进仔猪的食欲。仔猪采食大量精饲料后,应供给清洁饮水,以免仔猪饮用污水或尿液而造成下痢。

二.断奶仔猪的管理

(一)降低环境应激

1.在调圈分群前3~5天,使仔猪同槽吃食,一起运动,彼此熟悉。再根据性别、个体大小、吃食快慢等进行分群。科学试验表明,断奶当天转栏的仔猪1周平均增重仅0.02g,而留在原圈饲养1周的仔猪平均增重0.08~0.20g,而且死亡率明显低于当天转栏的仔猪。

2降低精神应激:仔猪断奶后最初几天,常表现精神不安、鸣叫,寻找母猪。为了减轻仔猪的不安,降低精神应激,可以采取间断性断奶,让仔猪多采食、少吃奶,慢慢过渡到完全断奶,逐渐适应离开母猪后独立生活。

3.创造舒适的小环境:断奶仔猪必须有阳光充足,温度适宜,清洁干燥、冬暖、夏凉的圈舍。仔猪进入猪圈前应彻底打扫干净,全面消毒,铺上垫料,为断奶仔猪创造一个舒适的小环境。

(二)合理并窝编群仔猪进栏前,要切实做好栏舍的清洗和消毒工作。仔猪断奶的最初几天,常表现出精神不安、鸣叫,寻找母猪。为了降低仔猪断奶后的环境应激,断奶时可将母猪赶出栏,仔猪不离栏、不并栏,仍留在原圈饲养。也不要混群并窝。到断奶半个月后,仔猪的表现基本稳定时,再调圈并窝。并窝时最好采用原窝仔猪合住一起,以避免合群的干扰。如果多窝相并编群,要注意每群大小、体重、体质、习性大体均等的原则,以防以强欺弱、相互咬斗的发生。如果仔猪群体过大或每头仔猪占地面积太小,若饲槽不多,较容易引起仔猪间的互相争斗,造成休息不足,采食量不够,从而影响仔猪的发育。断奶仔猪以15~20头一群为宜,宁少勿多。否则,会因争夺群体位次排定而引起剧烈打斗,影响弱小仔猪的生长发育,造成以后同栏的个体体重差异越来越大,落后弱小猪增多。每头平均占地面积0.5~0.8m2较好,每群一般面积以10m2左右为宜。仔猪培育舍的栏内地板如能采用全漏缝地板或网上饲养(用金属条焊接的网底缝隙为15厘米,离地约40—60厘米的网笼上饲养)更好。此外,抓小猪时不可抓住耳朵乱抛,要小心抓住后脚或抱起放落地上。仔猪养至25千克左右(约70日龄)时,即可转到生长舍饲养。

(三)注意防寒保温小猪在离乳初期特别怕冷,所以在离乳的头两周要特别注意保温,第一周的温度要求28℃,比哺乳期末高2℃—3℃,以后每周下降2℃,至22℃时保持恒定。还要注意昼夜温差不要太大,一般夜间气温要比日间低,应控制温差在5℃—6℃以内为宜,同时要杜绝舍内穿堂风的出现。特别是北方冬季与早春气候寒冷,常堆积在一起睡卧,互相挤压,容易压死、压伤仔猪,而且易患病,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因此,必须注意圈舍的防寒措施,有条件的可修建暖圈和塑料大棚来饲养断奶仔猪。

(四)加强调教主要是训练采食、排粪尿与睡觉。猪的嗅觉灵敏,模仿性强,且喜欢在有水的地方排粪尿。为此可利用这些特性,在分群前彻底清扫消毒仔猪舍,然后在规定睡觉处铺些垫草,水槽内放水,在预定让它排粪尿的地方,残留少量粪尿。当合群进圈后,饲养员要在舍内走动观察,防止仔猪相互咬架。并且在早晚和每攴吃食前后,驱赶仔猪到规定地点排粪尿。在睡觉的地方铺些垫草。-般经3~5天训练,便能合群,形成排粪尿习惯。

(五)搞好环境卫生和疾病预防:

1.搞好环境卫生:实行空栏消毒和带猪消毒制度,减少病原微生物。交替使用消毒液将产房和保育舍进行空栏消毒,空栏时间要有10~15天。空栏时先把其彻底洗刷干净,然后用2%~3%的烧碱溶液彻底消毒,空栏5~7天后再换1种消毒液消毒1次,再空栏2~3天后用净水冲刷干净备用。日常工作中还要实行带猪消毒制度,带猪消毒时应注意圈舍死角及网床下面的彻底消毒。此外,圈舍内要保暖、通风、干燥、卫生,给仔猪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这样可大大降低发病率,提高仔猪成活率。

2.抓好疾病防疫及治疗:

在目前集约化养猪生产中,保育猪(断奶到65~70日龄)的生产是整个养猪过程中十分敏感且至关重要的环节。因为保育期内仔猪的增重和健康状况,对其后期的发育将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仔猪断奶后即保育期,最易患应激综合征病及腹泻病,因此抓好这2种疾病的防疫及治疗非常重要。

2.1应激综合征的防疫及治疗

目前保育仔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断奶后产生的应激综合征,表现为仔猪精神状态不佳,呼吸不畅,腹泻,食欲不旺或拒食,生长发育不良或停滞(甚至负增长),出现僵猪,甚至死亡,使得保育仔猪的育成率降低。因此,在保育猪群的生产管理中,除供给合理的配方饲料,提供适温,做好通风、清洁卫生、疫苗注射等必需工作外,还应在其饲料里添加适当的抗应激综合征的药物。如可添加抗病毒1号粉和水溶性阿莫西林,提高仔猪育成率。在保育猪阶段添加抗应激综合征药物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猪群生长性能,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2.2腹泻病的防疫及治疗

仔猪断奶后腹泻是瘦肉型猪饲养中的一个难题,病因繁杂,要想彻底根除非常困难,但通过综合性技术措施,耐心细致地做好断奶前后仔猪的饲养管理,控制仔猪断奶后腹泻在实践中是完全可能的。

由大肠杆菌引起的黄白痢,还有其他细菌、病毒引起的腹泻是很常见的。主要原因有舍内温度过低、湿度过大、栏舍消毒不严、大肠杆菌感染、腹泻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由外界环境造成的腹泻可以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如做好保暖措施、消毒工作来解决。母猪产前20~30天注射疫苗,使母乳中达到一定的抗体水平,仔猪吃奶后对大肠杆菌感染、腹泻病毒感染有一定的抵抗力。寄生虫感染大多是由母猪垂直感染给仔猪的,可在母猪产前3周进行驱虫,在母猪饲料中添加抗虫药,如虫蝇净2kg/t或肯维灭700g/t;也可肌注血虫净、通灭等药。

对已发生腹泻的仔猪,可通过药敏试验,筛选敏感抗菌药对症治疗。一般有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头孢菌素、痢菌净、阿莫西林、磺胺类药、卡那霉素、氟哌酸等药。对腹泻严重的病猪用腹泻药治疗的同时用葡萄糖注射液、0.9%生理盐水等进行辅助治疗,以增强体质;对已发生腹泻的仔猪饲喂补液盐,可降低其脱水程度,从而降低死亡率。

2.3彄虫灭虱:在哺乳期中仔猪所感染的体内寄生虫如蛔虫、肺丝虫等己发育成熟,皮肤不卫生所感染的虱癞也有蔓延可能,此时应及时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在50~60日龄左右,选择温暖的晴天,用1%—2%敌百虫喷洒猪身,注意药液要均匀喷洒全身体表,特别是腹下、腋下等隐蔽位置。必要时在90~120日龄,每kg体重皮下注射1%的伊维菌素0.3mg。

2.4打预防针:如注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冻干苗(活)、口蹄疫苗、兰耳病苗等。2~4月龄,用猪伪狂犬病活苗或灭活苗。对疫区或受危胁区用引进的K61弱毒冻干苗,仔猪笫一次肌注0.5ml;断奶后再注1ml;3个月以上的架子猪1ml;免疫期1年。

查看详细

仔猪、育肥猪都需要打哪些疫苗?

1.7日龄注射肺炎支原体兔化弱毒冻干疫苗。

2.15日龄肌注2毫升仔猪水肿病多价灭活苗。

3.20日龄肌注4头份猪瘟弱毒冻干疫苗。

4.30日龄注射兰耳病(PRRS)灭活苗(阳性猪场使用)。

5.35日龄选做口蹄疫灭活疫苗。

6.40日龄必需做付伤寒苗(猪霍乱沙门氏C500弱毒菌株活疫苗)肌肉注射一头份或口服4头份。

7.56日龄肌肉注射4头份猪瘟弱毒冻干疫苗。(加强苗)

8.60日龄皮下注射1头份或口服4头份猪链球菌弱毒株冻干活疫苗。

一、疫苗是指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其中用细菌或螺旋体制作的疫苗亦称为菌苗。疫苗分为活疫苗和死疫苗两种。常用的活疫苗有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鼠疫菌苗等。常用的死疫苗有百日咳菌苗、伤寒菌苗、流脑菌苗、霍乱菌苗等。

二、不同疫苗的生产时间各不相同,有的疫苗可能需要22个月才能生产出一个批次。疫苗的开发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且成本很高。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对于家庭来说也是减少成员疾病发生、减少医疗费用的有效手段。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12-24 热度: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