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蓟和小蓟的区别

大蓟与小蓟均始载于陶弘景的《名医别录》,并被列入中品。市售大蓟与小蓟品种不但复杂,而且较混乱,异物同名的品种甚多。有的地区将大蓟、小蓟颠倒相称:而有的地区则大小蓟不分,均以同一植物当之。不同地区的药用部分亦有所不同,有的使用地上全草,而有的则用地下根部。

大蓟又名虎蓟、马蓟,华南称老虎俐、山萝卜,华东称千针草、野红花,福建称猪母刺、鸡姆刺,四川称土红花等。大蓟为菊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根簇生,为长纺锤形;茎高50-100厘米,有纵条纹,密披白软毛;叶互生,根生叶倒卵状长椭圆形,长15-30厘米,羽状深裂,裂片5-6对,先端尖,边缘具不等长浅裂和针刺,基部渐狭,形成两侧有翼的扁叶柄,茎生叶较小,基部抱茎,下表面密被白绵毛;花两性,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全为筒状花冠,紫红色。

小蓟又名猫蓟、刺蓟菜、刺儿菜、刺蓟、刺角菜等。小蓟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无纺锤状块根,根细长;茎直立[52石斛网www.52shihu.com],高25-60厘米,绿而带紫,被白色绵柔毛;叶互生,长椭圆状披针形,长7-11厘米,宽1-3厘米,先端短尖,叶全缘或疏齿裂,其裂程度远比大蓟为浅,每齿具金黄色小针刺,亦不及大蓟的刺长,其叶两面均有白色绵柔毛;头状花序顶生,花单性,雌雄异株,与大蓟有别。

中医临床认为大蓟与小蓟均有凉血止血之功,可治疗血热妄行所致的出血病证,两者又都具消散痈肿作用,可治疗热毒疮痈。然而大蓟散瘀消肿力佳,小蓟则擅治血淋、尿血诸证。大蓟则散力较优,消痈则功能较胜;小蓟功专破血通淋。大小蓟叶虽相似,功力有殊。大蓟生山谷,根疗痈肿,小蓟生平泽,不能削肿,而俱能破血

鉴于大蓟与小蓟在疗效方面有所不同,因此,两者宜相区别,不应混用。

大蓟和小蓟有什么区别?

大蓟和小蓟的区别:外形不同,分布地区不同,功效不同。

1、外形不同

大蓟:茎呈圆柱形,基部直径可达1。2cm;表面绿褐色或棕褐色,有数条纵棱,被丝状毛;断面灰白色,髓部疏松或中空。

叶皱缩,多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边缘具不等长的针刺;上表面灰绿色或黄棕色,下表面色较浅,两面均具灰白色丝状毛。头状花序顶生,球形或椭圆形,总苞黄褐色,羽状冠毛灰白色。气微,味淡。

大蓟:

小蓟:

小蓟: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80(100~120)厘米,基部直径3~5毫米,有时可达1厘米,上部有分枝,花序分枝无毛或有薄绒毛。

基生叶和中部茎叶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椭圆状倒披针形,顶端钝或圆形,基部楔形,有时有极短的叶柄,通常无叶柄,长7~15厘米,宽1。5~10厘米,上部茎叶渐小,椭圆形或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或全部茎叶不分裂,叶缘有细密的针刺,针刺紧贴叶缘。

2、分布地区不同

大蓟: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主产于江苏、浙江、四川等地。

小蓟分布于除广东、广西、云南、西藏外的全国各地。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旱。适应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

3、功效不同

大蓟: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小蓟: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蓟

查看详细

小蓟可以天天吃吗?

别名:刺儿菜、刺菜、曲曲菜、青青菜、荠荠菜、刺角菜、白鸡角刺、小鸡角刺、小牛扎口、野红、花猫蓟、青刺蓟使用提示:内服:煎汤,6至10克(鲜者30至60克);或捣汁饮。外用:捣敷。小蓟知识介绍:小蓟为菊科植物刺儿菜的全草或根茎。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坡、荒地、路旁或田间,分布于除广东、广西、云南、西藏以外的全国各地区。夏、秋季花开放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或鲜用。小蓟根茎白色,肉质。茎圆柱形,长30至45厘米,直径2至5毫米,有的上部分枝,表面灰绿色或微带紫色,有纵棱和柔毛;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叶互生,多皱缩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长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于12厘米,宽0。5至3厘米;全缘或微查看详细

大蓟和小蓟的功效区别

中草药种类有很多,很多药材只有一字之差,但是药效却可能是大大不同的,甚至功效相反,如大蓟和小蓟是常见的中药,很多人对于这两类药材不能清楚的区分,下面中医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大蓟与小蓟的区别。

大蓟又名虎蓟、马蓟,华南称老虎俐、山萝卜,华东称千针草、野红花,福建称猪母刺、鸡姆刺,四川称土红花等。大蓟为菊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根簇生,为长纺锤形;茎高50-100厘米,有纵条纹,密披白软毛;叶互生,根生叶倒卵状长椭圆形,长15-30厘米,羽状深裂,裂片5-6对,先端尖,边缘具不等长浅裂和针刺,基部渐狭,形成两侧有翼的扁叶柄,茎生叶较小,基部抱茎,下表面密被白绵毛;花两性,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全为筒状花冠,紫红色。

小蓟又名猫蓟、刺蓟菜、刺儿菜、刺蓟、刺角菜等。小蓟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无纺锤状块根,根细长;茎直立,高25-60厘米,绿而带紫,被白色绵柔毛;叶互生,长椭圆状披针形,长7-11厘米,宽1-3厘米,先端短尖,叶全缘或疏齿裂,其裂程度远比大蓟为浅,每齿具金黄色小针刺,亦不及大蓟的刺长,其叶两面均有白色绵柔毛;头状花序顶生,花单性,雌雄异株,与大蓟有别。

大蓟与小蓟均有凉血止血之功,可治疗血热妄行所致的出血病证,两者又都具消散痈肿作用,可治疗热毒疮痈。然而大蓟散瘀消肿力佳,小蓟则擅治血淋、尿血诸证。正如《本草便读》所载:“大蓟则散力较优,消痈则功能较胜;小蓟功专破血通淋。”《新修本草》曰:“大小蓟叶虽相似,功力有殊。大蓟生山谷,根疗痈肿,小蓟生平泽,不能削肿,而俱能破血。”

鉴于大蓟与小蓟在疗效方面有所不同,因此,两者宜相区别,不应混用。


查看详细

小蓟和大蓟的区别图介绍

很多中药在外貌上是相当神似的,尤其是要来说的这两种,说的是一种草生药材类,因为两者植物形态比较相似,所以只用了它们的个头来区分,这两类草药最先记载在名医别录中,在售卖小蓟和大蓟的市场上,各种质量残次不齐,而且很不容易分别,所以需要购买小蓟或者大蓟的消费者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买错了,今天我们就来仔细介绍下小蓟和大蓟的不同,小蓟和大蓟的区别图有什么不同?

小蓟和大蓟的区别图

大蓟与小蓟均始载于陶弘景的《名医别录》,并被列入中品。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将其载于草部湿草类。市售大蓟与小蓟品种不但复杂,而且较混乱,异物同名的品种甚多。有的地区将大蓟、小蓟颠倒相称;而有的地区则大小蓟不分,均以同一植物当之。不同地区的药用部分亦有所不同,有的使用地上全草,而有的则用地下根部。

大蓟又名虎蓟、马蓟,华南称老虎俐、山萝卜,华东称千针草、野红花,福建称猪母刺、鸡姆刺,四川称土红花等。大蓟为菊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根簇生,为长纺锤形;茎高50-100厘米,有纵条纹,密披白软毛;叶互生,根生叶倒卵状长椭圆形,长15-30厘米,羽状深裂,裂片5-6对,先端尖,边缘具不等长浅裂和针刺,基部渐狭,形成两侧有翼的扁叶柄,茎生叶较小,基部抱茎,下表面密被白绵毛;花两性,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全为筒状花冠,紫红色。

小蓟又名猫蓟、刺蓟菜、刺儿菜、刺蓟、刺角菜等。小蓟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无纺锤状块根,根细长;茎直立,高25-60厘米,绿而带紫,被白色绵柔毛;叶互生,长椭圆状披针形,长7-11厘米,宽1-3厘米,先端短尖,叶全缘或疏齿裂,其裂程度远比大蓟为浅,每齿具金黄色小针刺,亦不及大蓟的刺长,其叶两面均有白色绵柔毛;头状花序顶生,花单性,雌雄异株,与大蓟有别。

查看详细

大小蓟图片及区别

我们都明白其实呢,有十分多的中草药,在外观上是十分相似的,特别是要来介绍的这两种,说的是一种草生药材类,因为两者植物形态比较相似,所以只用了它们的个头来区分,这两类草药最先记载在名医别录中,在售卖小蓟和大蓟的市场上,各种质量残次不齐,而且很不容易分别,所以需要购买小蓟或者大蓟的消费者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买错了,今天我们就来仔细介绍下小蓟和大蓟的不同,大小蓟图片及区别是什么?


大小蓟图片

大蓟与小蓟均始载于陶弘景的《名医别录》,并被列入中品。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将其载于草部湿草类。市售大蓟与小蓟品种不但复杂,而且较混乱,异物同名的品种甚多。有的地区将大蓟、小蓟颠倒相称;而有的地区则大小蓟不分,均以同一植物当之。不同地区的药用部分亦有所不同,有的使用地上全草,而有的则用地下根部。

大蓟又名虎蓟、马蓟,华南称老虎俐、山萝卜,华东称千针草、野红花,福建称猪母刺、鸡姆刺,四川称土红花等。大蓟为菊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根簇生,为长纺锤形;茎高50-100厘米,有纵条纹,密披白软毛;叶互生,根生叶倒卵状长椭圆形,长15-30厘米,羽状深裂,裂片5-6对,先端尖,边缘具不等长浅裂和针刺,基部渐狭,形成两侧有翼的扁叶柄,茎生叶较小,基部抱茎,下表面密被白绵毛;花两性,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全为筒状花冠,紫红色。

小蓟又名猫蓟、刺蓟菜、刺儿菜、刺蓟、刺角菜等。小蓟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无纺锤状块根,根细长;茎直立,高25-60厘米,绿而带紫,被白色绵柔毛;叶互生,长椭圆状披针形,长7-11厘米,宽1-3厘米,先端短尖,叶全缘或疏齿裂,其裂程度远比大蓟为浅,每齿具金黄色小针刺,亦不及大蓟的刺长,其叶两面均有白色绵柔毛;头状花序顶生,花单性,雌雄异株,与大蓟有别。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1-11-05 热度: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