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要怎么煮的吃?

材料:

泥鳅,泡椒,花椒,姜,蒜

做法:

1、泡椒姜蒜切末

2、锅内放油下泡椒姜蒜切末炒香

3、下泥鳅煸炒片刻

4、放花椒的水、料酒、盐、味素(可以放适量的肉酱或辣酱)

烧四五分钟后调味,不宜久烧,泥鳅易烂会。

特色:泥鳅鲜嫩,泡椒味浓,典型的川味菜炸泥鳅的做法,要味道酥脆,还要不破坏营养,先把泥鳅沥干,用酒把泥鳅灌醉。

主料:小泥鳅

配料:醋、盐、味精、辣椒粉(泥)、紫苏

然后将泥鳅和生油一起放在高压锅里,盖紧锅盖后加热,待泥鳅不再挣扎,即可将锅盖

打开,微微翻炒直至酥透,注意不要炒的太久,炒成锅巴就不好了。然后把泥鳅捞起来

备用。

准备一小碗醋,调入少许盐、味精、辣椒粉(或红辣椒切成泥)备用。

作,但以河南周口地区民间制作尤为出名。

传说过去祖居周口圈神庙街,有一位名叫邢文明的渔民,旧时常以捕捞鱼虾为生,他在捕鱼的时候,却常常捕到一些泥鳅,往往较大的泥鳅卖掉后,剩下的小的无人问津,每次只好带回家里自己烹食。有一次,他为调剂口味翻翻花样,索性把小泥鳅在家放水盆里吐净了泥,并从街上买回一些豆腐和葱、姜等调味佐料,因泥鳅小不易拾掇,便捞放锅内盖上锅,用姜蒜同豆腐一起煮。待煮后揭盖看时,发现小泥鳅都钻进豆腐中去了,只是鱼尾留于外,十分别致有趣。此法很快便在当地民间传开,即名之为“泥鳅钻豆腐”。

泥鳅和豆腐均营养价值很高,据营养学家分析,泥鳅所含蛋白质、脂肪、钙、磷及维生素等成分,均超过一般鱼类的含量,且其肉质细嫩鲜美,味甘性平,具有暖中益气,解毒收痔之功,被誉为“水中人参”,而豆腐则为食品中之极良者。故泥鳅和豆腐同烹,更具有进补和食疗功用。

泥鳅钻豆腐,由于具有较高的营养和进补作用,后经厨师几经改进,亦成为筵席饮宴上的名菜。具体烹调,系先将小泥鳅置放有蛋清液的清水盆中,以排除脏物并洗净,砂锅注入凉排骨汤,随放整块嫩豆腐和泥鳅,加盖慢炖稍许时间,泥鳅被热气所逼钻入豆腐躲藏,待至汤沸全部烫死在豆腐中,然后再经小火并加入多种调配佐料烹成。汤清见底,十分美观,鲜嫩可口,堪称一绝。

洗一些新鲜紫苏,切成碎末备用。紫苏这玩意儿烧鱼最是鲜香,但好像只有南方才有,倒是也有干紫苏可以买,但是味道可就大打折扣了。

在炒菜的锅里加入少许油,加热后倒入熟泥鳅,翻炒片刻,然后倒入调料及紫苏,翻炒至汤汁挥发殆尽即可。

泥鳅钻豆腐(白族)

泥鳅钻豆腐是民间的传统风味菜,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许多地方都有制

用料:

取泥鳅150克,豆腐1盒,酱油25克,白糖6克,胡椒粉2克,葱花5克,生姜末5克,香菜25克,黄酒20克,精制植物油300克,湿淀粉10克,鲜汤250克(放了鸡精的水也可)。

制作方法:

先将豆腐切方丁,放入沸水锅中,熄火浸3分钟备用。活泥鳅用沸水冲一下去鱼身粘液,洗净,放人碗中,加黄酒、酱油拌一拌待用。起油锅烧至七成热,将泥鳅投入油锅,炒成金黄色,倒入漏勺沥油。原锅留少许油,下葱花、生姜末煸香,放入豆腐、泥鳅,喷酒,加鲜汤,滚烧至豆腐起孔,放入白糖、酱油、味精,烧滚,淋湿湿淀粉勾薄芡,盛入放好香菜的热煲中,撒上胡椒粉,盖上煲盖即成。

特点:

为豆腐软嫩入味,泥鳅肥鲜,补中益气,清热利

香酥泥鳅:

材料:泥鳅半斤,鸡蛋1个,料酒、盐、姜片若干,面粉或炸鸡粉若干、面包糠若干。

做法:

1、将泥鳅养在清水盆中,多次换水,让泥鳅吐净泥水。

2、捞出泥鳅,在盆中加少许盐、料酒和几片生姜,喂0.5-1小时,让调料的味道进入泥鳅。

3、将泥鳅沥干,打散鸡蛋,将面粉、盐加入蛋液中拌匀备用,准备一些面包糠;

4、锅里热油,将泥鳅一只只夹起,在蛋液里拖一下,再裹上一层面包糠,扔到油锅里,开炸;(油有五分热就可以下锅了,太热容易焦。泥鳅个头小,一开始其实也只要炸一两分钟就好了,回炸时再翻四五下应该就行了,俺全是凭感觉)

5、全部炸好以后[52石斛网www.52shihu.com],再入锅回炸1分钟,装盘后撒上葱花即可。

辣子泥鳅:

【原材料】泥鳅300克、葱10克、姜5克

【调味料】干椒20克、盐10克、味精3克

【制作过程】

1、将泥鳅洗净,放入烧沸的油中炸香后,捞出沥油;

2、洗净锅,加入水,放入盐、味精,下入泥鳅煮至入味;

3、锅中加油烧热,下入干椒炒香后,加入泥鳅炒匀即可;

【特别提示】泥鳅必须在七成热的油温中炸,才会保持原状。

泥鳅鱼汤:

配料:

泥鳅鱼800g﹐豆腐2块﹐牛肉200g﹐葱50g﹐绿豆芽50g﹐薇菜50g﹐芋艿茎50g﹐白菜帮50g﹐芝麻叶50g﹐辣椒酱﹐大酱5大勺﹐清酱6大勺﹐胡椒面1小勺

·操作:

(1)熬肉酱汤﹐并以辣椒酱调味﹐把整块豆腐放进去﹐再放泥鳅鱼时﹐因汤热随即游进豆腐里。

(2)熬一会儿﹐放生姜和青椒并放面粉。

熬后过滤的方法﹕

(1)把牛肉放在水里熬汤﹐肉捞取加佐料。

(2)把活的泥鳅放在碗里并把盐和南瓜叶放在一起盖好盖。3分后﹐以带盐的南瓜叶柔后漂一漂。

(3)在锅里放香油炒后倒肉汤熬﹐并倒在筛子上用木勺杆揉搓肉掉会在下面﹐骨头和皮会留在上面。

(4)在汤里冲清酱﹑辣椒酱或大酱调味﹐并放胡椒粉和生姜。

(5)放绿豆芽﹑薇菜﹑葱﹐再放加佐料的牛肉重熬。

(6)配整辣椒和捣好的红辣椒及放花椒粉。

泡椒泥鳅:

材料:泥鳅400克,泡椒150克,生姜20克,蒜20克,花椒粒10克,葱段少许,酱油适量

做法:把泥鳅放竹筐里用剪刀剪去头,剖开肚,取出内脏洗净,生姜切片,蒜对切备用。

炒锅放油烧热,下花椒粒炸香,下姜片,蒜片爆出香味,再把泡椒倒入翻炒出味。

再把泥鳅倒入,炒至表面变白,加入适量酱油,清水一碗焖至肉烂。

最后加入葱段翻两翻就可起锅装盘啦,好了,来瓶啤酒,开吃!

热泡泥鳅:

材料:去骨泥鳅半斤。芹菜二两,切段。葱半两,一半切段,一半切碎。小青椒一两,切圈。老姜一小块,切片。蒜三瓣,切末。美极鲜味汁两大匙。花椒油一大匙。油辣椒三大匙。醋两大匙。老干妈香辣酱两大匙。白糖一匙。黄酒两大匙。味精一咖啡匙。盐适量。

做法:

1、在装泥鳅的碗里放入盐、姜片、葱希、黄酒拌匀腌上。

2、将盐、小青椒圈、美极鲜味汁、油辣椒、醋、白糖、花椒油、蒜末、葱碎、香辣酱、味精或鸡精放碗里,加两汤匙热高汤或开水兑成调味汁。

3、锅中放油烧至七成热,下泥鳅炒至亮油表面呈微黄色。

4、将泥鳅推至锅边,放入芹菜段,加适量盐炒约半分钟。

5、将泥鳅和芹菜炒匀后盛到大碗里。

6、淋上兑好的调味汁。

7、拌匀后泡上几分钟即可食用。

干炒泥鳅:

制作方法:

泥鳅500克,干红辣椒、花椒、葱花、香菜段、盐、花生油、生抽、料酒、香油、芝麻各适量。

制作

①将泥鳅去肠肚,用开水烫去黏液。

②锅内注油烧热,将泥鳅入锅炸透捞出。

③锅留少许油烧热,下入红椒、花椒、葱花、香菜段煸炒,放入泥鳅,加调料煸炒,撒入芝麻即可。

酱泥鳅:

主料:泥鳅1000克

调料:白砂糖50克酱油100克大葱100克姜20克辣椒粉50克味精3克大豆油100克各适量

做法:

1.将活泥鳅放在大舅里养几天,待它把脏物吐掉后,再掏内脏,收拾干净。夏日铺在草筐上在阳光下晒干。

2.吃的时候,将干泥鳅鱼用温水快速洗净,控干水。

3.把收拾好的干泥鳅鱼用豆油炸酥后,控油取出。

4.把多余的油倒掉,锅里留底油,再把炸好的泥鳅鱼放入,依次倒入备好的多种佐料炒,两分钟后取出,放晾,即可食用。

红烧泥鳅:

主料:泥鳅250克

辅料:青椒40克

调料:植物油25克酱油3克料酒5克醋2克白砂糖2克盐3克味精1克大葱5克姜2克各适量

做法:

1.将泥鳅去泥洗净;

2.葱切段,姜切片;

3.青椒去蒂洗净,切成粒;

4.炒锅注油烧热,下入葱段、姜片爆香,放入泥鳅煎至两面变色,加入料酒、酱油、醋、白糖、水、精盐烧开;

5.小火煮至肉熟烂,汤浓,撒入味精、青椒粒炒匀即可。

炝锅鳅鱼:

主料:泥鳅500克

辅料:辣椒(红、尖、干)25克

调料:盐3克花椒2克紫苏叶4克姜14克葱白25克料酒40克生抽8克鸡精3克香油4克淀粉(玉米)5克

植物油70克各适量

做法:1.将活鳅鱼(泥鳅)放入盆内加清水养两天,捞出后宰杀,加料酒、盐,剁去头不用;

2.干辣椒切段;

3.紫苏叶切末;

4.姜切丝,葱白切段;

5.碗内放高汤、料酒、生抽、鸡精、湿淀粉、盐兑成味汁;

6.锅内加植物油烧至七成热,放入鳅鱼炸熟捞出;

7.待油重新升至七成热时放入鳅鱼并炸成金黄色,捞出;

8.锅内加植物油烧热,放入干辣椒、花椒爆香,捞出在菜墩上铡成末;

9.锅内加植物油烧至五成热,放入姜丝、葱白段、紫苏叶末炒香,加入鳅鱼,烹入味汁推匀,下香油,撒红椒和花椒起锅装盘即成。

黄焖泥鳅:

主料:泥鳅600克

辅料:火腿50克

调料:黄酒10克盐5克大蒜100克味精3克小葱30克白砂糖10克姜20克酱油30克猪油(炼制)60克各适量

做法:

1.分别把每条活泥鳅用剪刀从腹部挑开,清除内脏,放入容器;

2.洗净的泥鳅加精盐、黄酒拌匀,腌约10分钟;

3.火腿(云腿)切为细条;

4.葱切为寸段,姜切为片;

5.炒锅置旺火,注入熟猪油,烧至六成热,放入泥鳅,炸至淡黄色,用漏勺捞出;

6.再将蒜瓣放入炸出香味捞出,与泥鳅一齐放入砂锅内;

7.炒锅置中火,注入熟猪油,烧至七成热,放入葱、姜炝锅,再放入云腿、酱油10克、甜酱油20克、白糖、精盐、胡椒粉炒香,注入肉清汤500毫升烧沸,舀去浮沫,倒入装有泥鳅的砂锅中;

8.砂锅上旺火烧开,移至小火上炖30分钟(盖上盖子);

9.待汁水收至快干时,加入味精,拣去葱、姜,盛入盘中即成。

焦炸鳅鱼:

主料:泥鳅500克

辅料:红辣椒15克紫苏叶5克香菜50克

调料:植物油70克料酒50克盐5克白砂糖3克醋15克味精1克香油15克大葱10克姜10克大蒜10克

淀粉(豌豆)5克花椒粉1克各适量

做法:

1.泥鳅用清水洗净,沥干水分,装入陶器内,用料酒,盐腌死(腌时要盖严,以防蹦走),用漏勺沥去水分。

2.小红辣椒、葱、姜、蒜和紫苏都切成末;用汤50毫升、白糖、味精、醋、葱、香油和湿淀粉10克(淀粉5克加水5克)兑成汁。香菜摘洗净。

3.将油烧到七成热时,下入泥鳅炸熟,捞出后放在砧板上,用小刀切去头尾开除去内脏。

4.食用时,将油烧到六成热时,下入泥鳅,用小火炸焦酥透捞出。锅内留50克油,下入花椒粉、红辣椒、姜、蒜、紫苏,并加盐炒一下,随倒入兑汁,颠几下,装入盘内,拼上香菜即成。

提示:

因有过油炸制过程,需准备植物油约1000克。

菜品口感

焦酥香辣,酒饭均宜。

先炸一下,然后放好开水,再放配料。

煸炒最好吃,放点酱油增加色彩

养殖泥鳅与野生的泥鳅营养有什么区别?

养殖和野生泥鳅营养价值没有区别

泥鳅是大家并不熟悉的水产动物。但是,泥鳅在日本被誉为“水中人参”,它不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且泥鳅营养价值丰富,深受广大消费喜爱的美味佳肴。另外,泥鳅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那么,泥鳅对人有什么好处呢?

泥鳅有哪些营养功效?

首先,咱们先了解一下泥鳅这种动物的营养---泥鳅含人体所需氨基酸和赖氨酸等较高,还含有大量维生素,其维生素B1的含量比鲫鱼、黄鱼、虾类高3-4倍,维生素A、维生素C含量也较其它鱼类为高。泥鳅所含脂肪成分较低,胆固醇很少,还含有铁、磷、钙等物质;泥鳅皮肤中分泌的黏液即所谓“泥鳅滑液”,有较好的抗菌消炎作用,拌糖抹患处可治痛肿;泥鳅的肉质富于营养,每100克含蛋白质9。6克,远比一般的鱼、肉类高。

吃泥鳅有哪些好处?

正因为泥鳅如此的营养丰富,才会有如下好处:

1、泥鳅可以保护人体的血管,泥鳅当中含有尼克酸,可以扩张血管,减少血液当中的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浓度,有效预防脑血管疾病。

2、泥鳅可以益肾助阳。研究发现:泥鳅有养肾生精的功效。成年男子常食泥鳅可滋补强身,增强精力。据专家介绍,泥鳅中富含赖氨酸,而赖氨酸是精子形成的必要成分。

3、泥鳅当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钙以及磷,多吃泥鳅能够预防小儿软骨病、佝偻病以及老年性骨折、骨质疏松等等。

4、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泥鳅肉中含脂肪较少,胆固醇更少,并且含有一种类似甘碳戍烯酸的不饱和脂肪酸,这是抵抗人体血管硬化的重要物质,可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5、泥鳅还有一个神奇的功效,那就是可以醒酒,而且还可以减少酒精对肝脏的伤害,常喝酒的人应该多吃泥鳅。

6、补血补铁。泥鳅富含多种蛋白质和微量元素铁,对贫血患者十分有益。

在中医看来,泥鳅味甘、性平,有补中益气、祛邪除湿、养肾生精、祛毒化痔、消渴利尿、保肝护肝之功能,还可治疗皮肤瘙痒、水肿、肝炎、早泄、黄疸、痔疮等症。

泥鳅的禁忌搭配

1,泥鳅与黄瓜一同食用,会不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所以二者不宜搭配同食。

2,泥鳅性温补,而蟹药性冷利,二者功能相反,若同时食用会引起中毒现象。

3,泥鳅有补中益气、祛除湿邪、解酒等作用。但不宜与狗肉同食,否则易导致阴虚火盛。

泥鳅,是大家并不熟悉的水产动物。但是,泥鳅在日本被誉为“水中人参”,它不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且泥鳅营养价值丰富,深受广大消费喜爱的美味佳肴。另外,泥鳅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那么,泥鳅对人有什么好处呢?

泥鳅有哪些营养功效?

首先,咱们先了解一下泥鳅这种动物的营养---泥鳅含人体所需氨基酸和赖氨酸等较高,还含有大量维生素,其维生素B1的含量比鲫鱼、黄鱼、虾类高3-4倍,维生素A、维生素C含量也较其它鱼类为高。泥鳅所含脂肪成分较低,胆固醇很少,还含有铁、磷、钙等物质;泥鳅皮肤中分泌的黏液即所谓“泥鳅滑液”,有较好的抗菌消炎作用,拌糖抹患处可治痛肿;泥鳅的肉质富于营养,每100克含蛋白质9。6克,远比一般的鱼、肉类高。

吃泥鳅有哪些好处?

正因为泥鳅如此的营养丰富,才会有如下好处:

1、泥鳅可以保护人体的血管,泥鳅当中含有尼克酸,可以扩张血管,减少血液当中的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浓度,有效预防脑血管疾病。

2、泥鳅可以益肾助阳。研究发现:泥鳅有养肾生精的功效。成年男子常食泥鳅可滋补强身,增强精力。据专家介绍,泥鳅中富含赖氨酸,而赖氨酸是精子形成的必要成分。

3、泥鳅当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钙以及磷,多吃泥鳅能够预防小儿软骨病、佝偻病以及老年性骨折、骨质疏松等等。

4、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泥鳅肉中含脂肪较少,胆固醇更少,并且含有一种类似甘碳戍烯酸的不饱和脂肪酸,这是抵抗人体血管硬化的重要物质,可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5、泥鳅还有一个神奇的功效,那就是可以醒酒,而且还可以减少酒精对肝脏的伤害,常喝酒的人应该多吃泥鳅。

6、补血补铁。泥鳅富含多种蛋白质和微量元素铁,对贫血患者十分有益。

在中医看来,泥鳅味甘、性平,有补中益气、祛邪除湿、养肾生精、祛毒化痔、消渴利尿、保肝护肝之功能,还可治疗皮肤瘙痒、水肿、肝炎、早泄、黄疸、痔疮等症。

泥鳅的禁忌搭配

1,泥鳅与黄瓜一同食用,会不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所以二者不宜搭配同食。

2,泥鳅性温补,而蟹药性冷利,二者功能相反,若同时食用会引起中毒现象。

3,泥鳅有补中益气、祛除湿邪、解酒等作用。但不宜与狗肉同食,否则易导致阴虚火盛。

查看详细

黄鳝和泥鳅有什么区别、营养价值一样么?

1、科属不同

黄鳝和泥鳅的科属不同,黄鳝属于动物界合鳃鱼目、合鳃鱼科、黄鳝亚科、黄鳝属鱼类,而泥鳅为动物界鲤形目、鲤亚目、鳅科、花鳅亚科、泥鳅属鱼类。

2、形态不同

黄鳝和泥鳅形态不一样,黄鳝体长偏大,头长而圆,外形细长呈蛇形,体前圆后部侧扁尾尖细,头部明显比身体略粗,且口大端位,上颌稍突出,唇颇发达。

泥鳅形体小细长,外形为长圆柱形,尾部侧扁,口下位呈马蹄形,体背及背侧灰黑色并有黑色小斑点,背鳍和尾鳍膜上的斑点排列成行。

3、分布不同

黄鳝和泥鳅的分布不同,黄鳝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湖泊、河流、水库、池沼、沟渠等水体中,主要以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地区为主,国外主要分布于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

泥鳅在中国分布更广泛,除青藏高原和西藏林芝地区外,全国各地水田、池塘、湖泊和水库等天然淡水水域中几乎均有分布,主要以长江和珠江流域中下游为主。

4、习性不同

黄鳝属于热带及暖温带鱼类且适应能力强,白天喜欢在多腐植质的淤泥中钻洞或在堤岸有水的石隙中穴居,主要以小动物为食,性贪,夏季摄食最为旺盛。

泥鳅则喜欢栖息在静水底层,环境适应力强,常在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等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出没,最适合的水温为25-27℃,一般在晚上捕食浮游生物、水生昆虫等水生高等植物碎屑及藻类,不仅可以用鳃和皮肤呼吸还具有特殊的肠呼吸功能。

5、营养价值不同

黄鳝肉质细嫩,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具有“小暑黄鳝赛人参”的说法。

泥鳅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但脂肪较低,即能作为美味佳肴又是大众食品,具有降脂降压功效,有“天上的斑鸠,地下的泥鳅”和“水中人参”的美誉,价廉物美。

泥鳅的营养价值:

1、泥鳅每100克含热量100~117千卡。

2、泥鳅是鱼类里的补钙冠军,同等重量下,泥鳅的钙含量是鲤鱼的近6倍,是带鱼的10倍左右。

3、泥鳅含脂肪成分较低,胆固醇更少,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含一种类似廿碳戊烯酸的不饱和脂肪酸。

4、泥鳅含人体所需氨基酸和赖氨酸等较高,还含有大量维生素,其维生素B1的含量比鲫鱼、黄鱼、虾类高3-4倍,维生素A、维生素C含量也较其它鱼类为高。

5、每100克泥鳅肉中,含蛋白质22.6克,脂肪2.9克,碳水化合物2.5克,灰分1.6克,钙51毫克,磷154毫克,铁3毫克,硫黄素0.08毫克,核黄素0.16毫克,尼克酸5毫克。

功效:

1、抗衰消炎

泥鳅中含有的一种不饱和脂肪酸,能够抵抗血管衰老,对老人很有益。其体表的滑涎还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2、减少酒精对肝脏的伤害

泥鳅还有一个神奇的功效,那就是可以醒酒,而且还可以减少酒精对肝脏的伤害,常喝酒的人应该多吃泥鳅。

3、改善贫血

泥鳅中含铁量多,对贫血等疾病有很好的辅助疗效。改善贫血泥鳅中含铁量多,对贫血等疾病有很好的辅助疗效。

4、有益于心血管

泥鳅所含脂肪成分较低,而且胆固醇更少,属高蛋白低脂肪食品,非常有利于人体抗血管衰老,故有益于老年人及心血管病人。补钙壮骨6泥鳅富含微量元素钙和磷,经常食用泥鳅可预防小儿软骨病、佝偻病及老年性骨折、骨质疏松症等。将泥鳅烹制成汤,可以更好地吸收钙质。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特别适宜身体虚弱、脾胃虚寒、营养不良、小儿体虚盗汗者食用,有助于生长发育;同时适宜老年人及有心血管疾病、癌症患者及放疗化疗后、急慢性肝炎及黄疸之人食用,尤其是急性黄疽型肝炎更适宜,可促进黄疽和转氨酶下降;同时适宜阳痿、痔疮、皮肤疥癣瘙痒之人食用。

查看详细

泥鳅怎么做才好吃?

1、油锅下葱姜爆香

2、泥鳅洗完后要稍稍沥干,放入葱姜爆香的油锅煎一下,油不用很多,不然这个环节油容易飞溅出来。煎至泥鳅两面微黄后,加入料酒,生抽、白糖、盐,少许水,把泥鳅煮熟入味。泥鳅也是鱼类,而且不大,不需要煮很久,5分钟足够了。

3、出锅前把汤汁微微收干,撒一点白胡椒粉和葱花,就可以装盘了。这个做法泥鳅皮微脆,肉鲜香软糯,非常好吃又极富营养。

泥鳅(学名:),属鳅科。形体小,细长,只有三、四寸。且它体形圆,身短,皮下有小鳞片,颜色青黑,浑身沾满了自身的粘液,因而滑腻无法握住。前段略呈圆筒形。后部侧扁,腹部圆,头小、口小、下位,马蹄形。眼小,无眼下刺。须5对。鳞极其细小,圆形,埋于皮下。

泥鳅体内还含有丰富的核苷,核苷是各种疫苗的主要成份,能提高身体抗病毒能力。磷酸葡萄糖变位酶对肝炎癌症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泥鳅鱼含优质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维生素B1、烟酸、铁、磷、钙等。

其味甘,性平,有补中益气、养肾生精功效。对调节性功能有较好的作用。成年男子常食泥鳅可滋补强身。味甘性平,有暖中益气、清利小便、解毒收痔之功效。泥鳅肉质细嫩,营养价值很高,其滑涎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病后盗汗等症。

食用功效

1、补肾:泥鳅有补肾的功效,经常食用,对于肾虚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2、补气补血:泥鳅有很好的补气效果,对于女性经期内的补血亦有很好的作用。

3、健脾养胃:泥鳅能够很好的促进肠胃蠕动,提高消化吸收能力,对于脾胃都有很好的保养作用。

百度百科-泥鳅

查看详细

泥鳅吃什么食物?

1、野生泥鳅

野生泥鳅捕食浮游生物、水生昆虫、甲壳动物、水生高等植物碎屑以及藻类等,有时亦摄取水底腐植质或泥渣。

2、池塘养殖泥鳅

投喂的饵料种类有蝇蛆、鱼粉、猪血粉、蚕蛹粉、米糠、麦麸、菜饼等。

泥鳅为杂食性小型鱼类,食物来源很广。泥鳅的摄食量与水温密切相关。泥鳅广泛分布于亚洲沿岸的中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及印度等地。在中国分布各地。南方分布较多,北方不常见。全年都可采收,夏季最多,泥鳅捕捉后,可鲜用或烘干用。可食用、入药。泥鳅被称为“水中之参”,生活在湖池,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一种鱼,它和其它的鱼不相同,无论外表,体形,生活习性都不同,是一种特殊的鳅类。

饲料投喂方法

3月的日投喂量为泥鳅总体重的1%,4月~6月的日投喂量为泥鳅总体重的4%,7月~8月的日投喂量为泥鳅总体重的1%,9月~10月的日投喂量为泥鳅总体重的4%。

投喂方法是在鳅池中搭建饲料台,将饲料投放在饲料台上,饲料要求新鲜、无污染、无腐烂、无变质,投喂时间一般在上午9时左右,投喂量以泥鳅在3~4小时内吃完为准。成鳅期,饲料投喂量应根据天气情况和泥鳅生长、摄食情况等作出适当调整。残饵要及时清除。

查看详细

吃泥鳅有什么好处?

泥鳅有补中益气、养肾生精的功效。泥鳅富含亚精胺和核苷,能增加皮肤弹性和湿润度,并提高身体的抗病毒能力。泥鳅适宜身体虚弱、脾胃虚寒、体虚盗汗的人食用,对急性黄疽型肝炎的治疗十分有益。泥鳅可能带有寄生虫,所以不能生吃,宜炖着吃。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8-15 热度: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