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病是怎么引起的?

蚕豆病是临床上血液科比较常见的疾病,这是一种先天性的遗传性疾病,是由于血液中缺乏一种酶而引起的病变。这种疾病的患者进食蚕豆以后,出现溶血的症状,临床上表现为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心悸、出汗等症状。所以这种疾病的患者,日常生活中不要吃蚕豆以及蚕豆类食物。

痘病的发生考虑是家族遗传因素或者是基因突变所引起的,蚕豆病很难去根,严重者可发展为溶血的病情,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多数患者会出现贫血,浑身无力,发热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领宝宝到当地医院的血液科进行治疗,发生严重贫血时,需要给宝宝进行输血。

蚕豆病是先天遗传性疾病,是体内先天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引起的,也称G6PD缺乏症。多由于进食蚕豆后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发病机制不明确。蚕豆病3岁以下患儿占70%,男性占90%。临床常见症状:溶血性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等。严重者可发生肾衰竭,如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平时不能吃蚕豆[52石斛网www.52shihu.com],可预防但不能治愈。

蚕豆病是由于体内缺乏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如果进食蚕豆会出现溶血性的贫血。这个疾病多见于南方地区,出生以后常规的进行足根采血的筛查就包括这个疾病,如果没有发生溶血反应与正常的孩子是没有区别的。一旦发生溶血反应需要尽快的给孩子输血,使用糖皮质激素,纠正酸中毒,适当的补充液体。蚕豆病最主要的就是预防为主,不能吃含有蚕豆以及包含蚕豆的制品。很多药物也可能会导致溶血包括奎宁、伯氨喹啉、氨基比林、磺胺、樟脑等,也是不能接触。

桑蚕病因体内缺乏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而引起,若食用桑蚕可引起溶血性贫血。这种病多见于南方地区,出生后对足根部采血做常规检查,如无溶血反应,则与正常儿童无差别。如果孩子出现溶血反应,必须尽快输血,应用糖皮质激素,纠正酸中毒,适当补充液体。桑蚕病病主要是以预防为主,不能吃含有桑蚕及含有桑蚕的产品。许多药物也可以引起溶血,包括奎宁、伯氨喹啉、氨基比林、磺胺、樟脑等,也可以不接触这些药物。

下面哪种花不可以止血鸡冠花、玫瑰花、蚕豆花?

玫瑰花!

蚕豆花

【药用】本品为豆科植物蚕豆的花。

【性味与归经】甘、微辛,平。

【功效】止血,止带,降血压。

【临床应用】用于呕写、咯血、鼻衄、热并发斑等症。

鸡冠花

[性味。归经]甘涩凉,入肝、大肠经。

[功用]收敛止血,涩肠,止带。用于便血、痔血。崩漏,白带、痢疾。

[处方名]鸡冠花鸡冠花炭白鸡冠花。

[用量、用法]10—15克,煎服。焙研为末,每次2-3克。

查看详细

蚕豆病可以治疗吗?

如果确实要治疗,只能选择进行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但是,绝大多数是不需要的,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就可以了。包括要注意食物、药物的使用,以及避免感染,如果感染了,就要早期积极控制疾病。

查看详细

蚕豆病血尿如何医治?

对于蚕豆病的患者主要是采取糖皮质激素、输血等方式进行治疗,蚕豆病的患者在生活中一定不可以食用蚕豆及其制品,防止患者出现溶血的情况,若已经出现溶血,是可以采取抗疟疾药、退热药等药物进行治疗。而对于血尿患者,是需要根据原发病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

查看详细

医学上说的蚕豆病是什么、有什么危害?

俗称蚕豆病,是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是最常见的一种遗传性酶缺乏病,俗称蚕豆病。全世界约2亿人罹患此病。我国是本病的高发区之一,呈南高北低的分布特点,患病率为0.2-44.8%。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各省,以海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省为高。G6PD缺乏症发病原因是由于G6PD基因突变,导致该酶活性降低,红细胞不能抵抗氧化损伤而遭受破坏,引起溶血性贫血。

该病通过性联不全显性遗传,基因在X染色体上,病人大多为男性,男女之比约为7∶1,在生吃蚕豆后数小时至数日(1-3天)内突然发热、头晕、烦躁、恶心,尿呈酱油样或葡萄酒色,一般发作2-6天后能自行恢复,但重者若不及时抢救,会因循环衰竭危及生命。可通过病史和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还原率大于75%),特别是荧光点试验诊断。

查看详细

蚕豆病是种什么病?

蚕豆病是一种遗传性的缺陷疾病,有蚕豆病的病人在遇到蚕豆以后就会导致人体的红细胞的膜会产生氧化,然后出现溶血的现象。患者就会出现头晕、腹痛,严重的还会出现贫血甚至呕吐等现象。治疗方法一般是预防为主,在不接触蚕豆的情况下,是没有明显病症,也是没有影响的。应该尽量的远离蚕豆,而且在出现病发的情况下,要进行输血或者是补液的治疗方法。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10-28 热度: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