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多长时间能繁殖一次?

蚯蚓3个月可以产一次卵。

1、蚯蚓俗称曲蟮,中药称地龙,其经济价值很高。蚯蚓是耕耘土壤的“大力士”,通过它的活动,使土壤疏松,团粒结构增强,从而促进农作物的生长。蚯蚓食性很广,许多污染环境的有机物质,都可作为它的食料,故用它来处理有机废物,净化环境,蚯蚓还具有繁殖率高,蛋白质含量丰富的特点,所以养殖蚯蚓也是解决动物蛋白饲料的一条有效途径。此外,蚯蚓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解热、镇痉、平喘、降压、利尿和通经络的功能。2、蚯蚓没有特别的呼吸器官,它是利用皮肤进行呼吸的,所以蚯蚓的身体必须保持湿润。虽然,蚯蚓对不同的湿度条件有暂时的忍受能力,为了求得生存,它们有时会转移到适宜的环境里去,有时会通过休眠、滞育、降低新陈代谢强度等来减少水分消耗,但这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和经济效益。

扩展资料:

蚯蚓是雌雄同体,交配一次繁育终生,无疫病,繁殖率极高,寿命1~3年。蚯蚓卵经18~21天孵化后,生长60天左右性成熟,成虫交配5~8天开始产卵,之后每隔1天产一个卵。头3个卵每卵孵化1~3条蚯蚓,之后的卵每卵孵化4~7条蚯蚓。100天后蚯蚓生长减慢,因此,90~100天时收获蚯蚓效益最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蚯蚓

如果湿度,温度与食物得到充分保证,从卵到成熟需要6~7月左右,3个月可以产一次卵。

蚯蚓在自然条件下,除严冬或干旱外,一般在暖和季节都能繁殖。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一年四季都能繁殖。蚯蚓从卵茧产下至发育成熟并开始产卵作为一个生育周期,其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有很大关系。

扩展资料:

蚯蚓从繁殖到长大一般在一个星期左右。

蚯蚓的繁殖力高,日本大平2号蚯蚓每20天从数量上翻一番,一年可增殖26万倍(理论数据),剔除各种病敌害因素后实际增殖也是数百倍。

蚯蚓适应高密度养殖,每平方米可达12万条,定居性好,适合人工养殖寿命较长,一般可活3年。

参考资料:蚯蚓(无脊椎动物)百度百科

在自然条件下,除严冬或干旱外,一般在暖和季节都能繁殖。在人工养殖条件下[52石斛网www.52shihu.com],一年四季都能繁殖。蚯蚓从卵茧产下至发育成熟并开始产卵作为一个生育周期,其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有很大关系。

蚯蚓的精子与卵不同时成熟,故生殖时为异体受精,有交配现象。交配时两个个体的前端腹面相对,头端互朝相反方向,借生殖带分泌的粘液紧贴在一起。各自的雄生殖孔靠近对方的纳精囊孔,以生殖孔突起将精液送入对方的纳精囊内。交换精液后,二蚯蚓即分开。

待卵成熟后,生殖带分泌粘稠物质,于生殖带外形成粘液管,排卵子其中。当蚯蚓后退移动时,纳精囊孔移到粘液管时,即向管中排放精子。精卵在粘液管内受精,最后蚯蚓退出粘液管,管留在土壤中,两端封闭,形成卵茧、卵在卵茧内发育。卵茧较小,如绿豆大小,色淡褐,内含1~3个受精卵。蚯蚓为直接发育,无幼虫期。受精卵经完全不均等卵裂,发育成有腔囊胚,以内陷法形成原肠胚。经2一3周即孵化出小蚯蚓,破茧而出。

蚯蚓的精子与卵不同时成熟,故生殖时为异体受精,有交配现象。交配时两个个体的前端腹面相对,头端互朝相反方向,借生殖带分泌的粘液紧贴在一起。各自的雄生殖孔靠近对方的纳精囊孔,以生殖孔突起将精液送入对方的纳精囊内。交换精液后,二蚯蚓即分开。待卵成熟后,生殖带分泌粘稠物质,于生殖带外形成粘液管,排卵子其中。当蚯蚓后退移动时,纳精囊孔移到粘液管时,即向管中排放精子。精卵在粘液管内受精,最后蚯蚓退出粘液管,管留在土壤中,两端封闭,形成卵茧、卵在卵茧内发育。卵茧较小,如绿豆大小,色淡褐,内含1~3个受精卵。蚯蚓为直接发育,无幼虫期。受精卵经完全不均等卵裂,发育成有腔囊胚,以内陷法形成原肠胚。经2一3周即孵化出小蚯蚓,破茧而出。

繁殖能力很强,2个月一次。。

蚯蚓是昆虫吗?

不是昆虫,在科学分类中,它们属于单向蚓目。身体呈圆筒状(与线形动物的圆柱形区别),两侧对称,具有分节现象: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在第十一节以后,每节的背部中央有背孔;没有骨骼,属于无脊椎动物,体表裸露,无角质层。除了身体前两节之外,其余各节均具有刚毛。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成虫通常有2对翅和6条腿,翅和足都位于胸部,身体由一系列体节构成,进一步集合成3个体段(头、胸和腹)。一对触角头上生,骨骼包在体外部;一生形态多变化,遍布全球旺家族。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种。所以蚯蚓不是昆虫。

扩展资料:

蚯蚓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软体动物,它属于环节动物。我们不能把身体柔软的都称为软体动物,软体动物是动物界中的第二大门。在地球上蚯蚓分散很广,几乎遍及全国各处。据统计地球上大约多种,而本国大约160多种。例如粪蚓、菜蚓、水蚓、秸秆蚓等品种。

从适应温度上讲,蚯蚓也不是昆虫。一般来说,蚯蚓的活动温度在5-30℃,0-5℃进入休眠状态,0℃以下死亡,最适温度为20-27℃左右,也是蚓茧卵的最适温度,32℃以上时停比生长,40℃以上死亡。昆虫最适于飞行的肌肉温度是38~40℃(100~104℉)。在严寒时,身体结冻是对昆虫最大的危险。

参考资料:蚯蚓-百度百科 昆虫-百度百科

查看详细

蚯蚓用什么呼吸?

蚯蚓是利用皮肤来呼吸的。

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粘液里,然后渗入体壁,在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除。

1、蚯蚓适于在具有一定温度和湿度、温差变化不大、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穴居生活。

2、蚯蚓没有呼吸系统,要靠能分泌黏液而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蚯蚓体壁分布有毛细血管,血中含血红蛋白,可携带氧气。

3、动物身体分节,可使身体运动灵活、自如、转向方便。蚯蚓的体节就有上述功能。蚯蚓刚毛的末端,可与周围环境粗糙的表面相接触,以有所支撑,与环肌、纵肌协调作用完成运动。

扩展资料:

蚯蚓的生活习性:

1、夜行动物

蚯蚓属夜行性动物,白昼蛰居泥土洞穴中,夜间外出活动,一般夏秋季晚上8点到次日凌晨4点左右出外活动,采食和交配都是在暗色情况下进行的,喜欢安静的周围环境。蚯蚓尽管世界性分布,但喜欢比较高的温度,低于8℃即停止生长发育,繁殖最适温度为22~26℃。

2、杂食动物

蚯蚓是杂食性动物,除了玻璃、塑胶和橡胶不吃,其余如腐植质、动物粪便、土壤细菌、真菌等以及这些物质的分解产物都吃。味觉灵敏,喜甜食和酸味,厌苦味,喜欢热化细软的饲料,对动物性食物尤为贪食每月吃食量相当于自身重量,食物通过消化道约有一半作为粪便排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蚯蚓

查看详细

蚯蚓的特征是什么?

特征:

1、蚯蚓没有眼睛,但整个身体能感觉明暗。

2、蚯蚓透过皮肤呼吸,蚯蚓怕太阳晒,愿意在地下的洞里。

3、蚯蚓被切成两半,仍能活下来,长成两条蚯蚓。

4、蚯蚓是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的动物,但必要时也能自我受精生殖。

外形特点:

体长约体重约0。7-4克。生活在潮湿、疏松和肥沃的土壤中身体呈长圆筒形褐色稍淡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腹面颜色较浅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在蚯蚓爬行时起固定支撑作用和辅助运动作用。

扩展资料:

蚯蚓生活习性:

六喜

1、喜阴暗:

蚯蚓属夜行性动物,白昼蛰居泥土洞穴中,夜间外出活动,一般夏秋季晚上8点到次日凌晨4点左右出外活动,它采食和交配都是在暗色情况下进行的。

2、喜潮湿:

自然陆生蚯蚓一般喜居在潮湿、疏松而富于有机物的泥土中,特别是肥沃的庭园、菜园、耕地、沟、河、塘、渠道旁以及食堂附近的下水道边、垃圾堆、水缸下等处。

3、喜静:

蚯蚓喜欢安静的周围环境。生活工矿周围的蚯蚓多生长不好或逃逸。

4、喜温暖:

蚯蚓尽管世界性分布,但它喜欢比较高的温度。低于8℃即停止生长发育。繁殖最适温度为22~26℃。

5、喜酸甜:

蚯蚓是杂食性动物,它除了玻璃、塑胶和橡胶不吃,其余如腐植质、动物粪便、土壤细菌、真菌等以及这些物质的分解产物都吃。蚯蚓味觉灵敏,喜甜食和酸味。厌苦味。喜欢热化细软的饲料,对动物性食物尤为贪食每天吃食量相当于自身重量。食物通过消化道,约有一半作为粪便排出。

6、喜独居:

蚯蚓具有母子两代不愿同居的习性。尤其高密度情况下,小的繁殖多了,老的就要跑掉、搬家。

六畏

1、畏光:

蚯蚓为负趋光性,尤其是逃避强烈的阳光、蓝光和紫外线的照射,但不怕红光,趋向弱光。如阴湿的早晨有蚯蚓出穴活动就是这个道理。阳光对蚯蚓的毒害作用,主要是阳光中含有紫外线。据阳光照射试验,蚯蚓进行阳光照射15分钟66%死亡,20分钟则100%死亡。

2、畏震:

蚯蚓喜欢安静环境不仅要求噪音低,而且不能震动。靠近桥梁、公路、飞机场附近不宜建蚯蚓养殖场。受震动后,蚯蚓表现不安,逃逸。

3、畏浸性

4、畏盐

5、畏辣

6、畏冷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蚯蚓

查看详细

蚯蚓的繁殖方式是什么?

雌雄同体,异体受精。

蚯蚓性成熟后即可进行交配,交配方式大多为异体交配受精。即把精子疏松到对方的受精囊内暂时贮存起来,为之后的受精作准备,除了处在不适宜的条件下或夏眠或滞育外绝大多数种类是全年周期性交配。

不同种类的蚯蚓交配方式也有差异。如正蚓科的种类交配时两条蚯蚓的头尾交错腹面紧贴在一起,一条蚯蚓生殖带区紧贴在另一条蚯蚓的受精囊孔上,以完成交配。

扩展资料:

常见的蚯蚓养殖方法

1、生态养殖:生态养殖比较常见的就是林间养殖、田间养殖还有沟槽养殖这三种,我们一般是选在土壤比较肥沃的地块,并且要靠近水源方便灌水,因为蚯蚓比较适合在潮湿肥沃的环境中生长。

2、立体养殖:立体养殖分为很多种,有重叠式箱养殖、百叶箱养殖、缸养、多层水泥架养殖、尼龙网床架养殖等等,但是现在最常用的就是多层水泥架养殖,这种立体养殖的成本最低同时效益最高。

参考资料:蚯蚓-百度百科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7-18 热度: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