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优异的绿菜薹种质资源?

1.四九菜心

广东省广州市地方品种,早熟类型。植株直立。叶片长椭圆形,黄绿色,叶柄浅绿色。主薹高约22cm,横径1.5~2cm,黄绿色,侧薹少,抽薹早。品质中等。耐热、耐湿、抗病,适宜高温多雨季节栽培。播种至初收需28~38d,可连续收获10d左右。

2.萧岗菜心

广东省广州市地方品种,早熟类型。植株直立。叶片长卵形,黄绿色。抽薹早,主薹高约25cm,横径1.3~2cm,薹叶狭卵形,易抽侧薹。品质优良,耐热性较弱。播种至收获需35~40d,可连续收获10~15d。

3.一刀齐菜心

上海市宝山区品种。植株高约48cm,叶片呈卵圆形,绿色,叶面平滑,无茸毛,全缘。叶柄细长,浅绿色。主薹绿色,只收主薹。抗寒力中等,侧枝生长势极弱。品质佳,味鲜美,纤维少,质地嫩脆。

4.青柳叶菜心

广东省广州市品种,中熟类型。植株直立,叶片长卵形,青绿色,叶柄浅绿色。主薹高32cm,横径2cm,青绿色。薹叶卵形,易抽侧薹。品质优良。适宜秋天生长,不耐高温多雨。播种至初收需50d,可连续收获30~35d。

5.大花球菜心

广东省广州市地方品种,晚熟类型。株型较大,叶片长卵形或宽卵形,绿色或黄绿色,叶柄浅绿色。抽薹较慢,主薹高36~40cm,横径2~2.4cm,黄绿色。易抽侧薹,品质较好。可连续收获30d左右。

6.三月青菜心

广东省广州市地方品种。晚熟品种。植株直立,叶片宽卵形,青绿色,叶柄绿白色。抽薹慢,主薹高30cm,横径1.2~1.5cm,侧薹少。品质中等。冬性强,不耐热。播种至初收需50~55d,可延续收获10~15d。产量~/km2。

7.四九-19号菜心

原广东省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从四九菜心系选育成。植株中等大小,半直立生长。基生叶6片,长椭圆形,淡绿色,叶柄短,长约9cm。商品薹高约20cm,横径1.5~2.0cm,淡绿色有光泽,节间疏,侧薹弱,薹叶4~6片,长卵形,品质优良。生长期短,播种至初收33d,采收期7~10d。根群发达,耐热、耐湿力强,适应性广,经台风暴雨后,受害轻,恢复生长快,耐病力强。适播期4月下旬至10月,宜直播,产量稳定,为~/km2。

8.60天菜心

广东省地方品种,从香港60天中系选育成。植株中等大小,半直立生长。基生叶7~8片,卵形,青绿色,叶柄较短。商品薹高约24~25cm,横径约2cm,有光泽,侧芽较弱,薹叶狭长,6~7片,质脆嫩,品质优。播种至初收45d,采收期10~15d,适播期3~4月及9~10月,是菜薹出口的主要品种。以直播为主,产量约/km2。

9.迟心2号

广东省广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从地方品种黄村三月青中经系选育成。株型矮壮,半直立生长,略具短缩茎。基叶12~14片,宽卵形,叶缘呈波浪状,叶柄长7~8cm,半圆形,叶色油绿。薹高25cm,横径约2cm,柳叶,有光泽,花球大,质脆嫩,纤维少,不易空心[52石斛网www.52shihu.com],风味好,品质优。冬性中等强,适播期11~12月及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生长期较长,从播种至初收约55~60d。根系发达,适应性强,耐肥,可收侧薹。可直播或育苗移栽,产量~/km2。

10.迟心29号

广东省广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育成。株型较大。基生叶14~16片,长卵形,深绿色。薹高约28cm,横径约2cm,薹叶细小,剑叶形,深绿色富光泽,纤维少,肉质紧实,不易空心,耐贮运,品质优。冬性强,适播期12月至翌年2月,生长期长,从播种至初收约60d,根系发达,对华南地区2~4月连续低温阴雨有较强的适应性,耐肥,侧薹强壮。可直播或育苗移栽,产量约/km2。

11.油绿701

广东省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从迟心2号与80天油青菜心杂交后代中经系选育成。生长势强,株型较矮壮,株高30.4cm,株幅26.7cm。基叶稍柳叶形,薹叶柳叶形,薹叶少,节疏,菜薹紧实匀称,不易空心,耐贮运,有光泽,主薹高23~25cm,横径1.5~2.0cm,薹重45~50g。中晚熟,播种至初收37~43d,可延续采收7~10d。抽薹整齐,商品性状好,品质佳。耐病毒病、霜霉病,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产量~/km2。

12.油绿70天

广东省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从江村菜心中系选育成。植株生势强、株型直立紧凑。叶片长椭圆形、绿色,长23.0cm,宽8.6cm,叶柄长8.0cm。薹叶少、椭圆形、有光泽。中熟,播种至初收35~38d,可延续采收7~10d。抽薹整齐,齐口花,抽薹性能好,花球较大,味甜,纤维少,品质优。耐病毒病、霜霉病,抗逆性强。产量~/km2。

13.油青12号早菜心

广东省广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从引进的94-5材料中经系选育成。早熟,播种至初收28~30d,可延续采收6~7d,以收主薹为主。有光泽,条状(大小)适中,高20~26cm,横径1.3~1.5cm,薹重约30g。植株生势壮旺,耐热,较耐湿,耐炭疽病和软腐病。纤维少,薹质脆嫩,齐口花、净菜率高,品质优。产量为~/km2。

14.油绿50天菜心

广东省广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以四九菜心与50天菜心杂交选育的151菜心为母本,以60天菜心为父本,杂交后经过连续8代自交选育而成。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株型紧凑,株高28.4cm,株幅23.9cm。基叶椭圆形、深油绿色,叶长21.1cm,宽9.8cm,叶柄短,约6.4cm。菜薹有光泽,主薹高19.50cm,横径1.45cm,薹重35~40g。早熟,播种至初收33~35d。抽薹整齐,齐口花,味甜,纤维少,品质优。产量/km2左右。

15.早优3号

广东省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自交系与B45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强,植株半直立。株高29.6cm,开展度25.4cm。基叶长椭圆形,长19.4cm,宽10.2cm,深油绿色,叶柄长7.4cm,薹叶狭卵形。菜薹条匀、大小适中,油绿有光泽,主薹高19.0cm,横径1.41cm,单薹重约40g。早熟,播种至初收33~35d,抽薹整齐,采收期集中,以采收主薹为主。纤维少,薹质脆嫩,齐口花,净菜率高。产量/km2左右。

研究菜薹的细胞遗传学有什么作用?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菜薹的染色体组为AA,染色体数2n=2x=20。据利容千(1989)的分析,不同品种菜薹染色体及核型公式不同:“春骨大花”,2n=2x=20=6m+14sm(2SAT);“特青中花”,2n=2x=20=14m+6sm(2SAT);“300中花”2n=2x=20=16m+4sm(2SAT);“四九菜心”,2n=2x=20=12m+8sm(2SAT)。不同紫菜薹品种染色体及核型:“洪山菜薹”2n=2x=20=14m+6sm(2SAT);“十月红”2n=2x=20=8m+10sm+2st(2SAT)。

三倍体菜薹在遗传学研究和种质改良中是重要的遗传材料。王东平(2002)的研究发现,三倍体菜薹的染色体核型为基本对称性核型。核型公式为2n=2x=20=12m+6sm+2st(SAT),在核型进化上属于2B型。其减数分裂复杂,能产生染色体数为9~20的各类小孢子,各类小孢子的发生频率在0.27%~23.5%之间。三倍体菜薹的雌雄胚子均具有较高的遗传传递能力,分别为44.68%和33.62%。三倍体菜薹在授粉受精和胚胎发育过程中均存在助细胞不退化、受精延迟、单受精和胚胎退化等异常现象。在与二倍体的正反交子代中,均以2n=20、21或22的植株居多;在7个三倍体与二倍体的杂交的试管株系中,三体、双三体和混倍体共存,前二者能正常生长发育并结实,但彼此之间存在形态差异。

小孢子或花粉作为遗传物质载体存在的最小细胞单位,在菜薹的生育周期和世代繁衍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菜薹花粉为长椭圆形,具三沟,沟长几乎达两极。倍性间花粉大小差异明显,随倍性提高,花粉变大。花粉外壁均为典型的网状雕纹,网眼密度具品种特征,紫菜薹显著高于绿菜薹,但两者均以四倍体的密度最低,二倍体和八倍体间无明显差异。花粉活力以四倍体最高,但花粉的整齐度随倍性的提高而显著降低(张成合等,1999)。

董庆华等(1997)对菜薹雄性不育系小孢子发生的细胞形态学观察表明,孢原细胞分化期之前败育的花占59.6%,不形成花粉囊;有花粉囊发育的花占40.4%,其中绝大多数花中只有一个雄蕊能形成一个体积很小的花粉囊,雄性不育系小孢子发育在小孢子母细胞期、四分体及单核小孢子期均有败育,败育方式有绒毡层细胞异常肥大,挤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无胞质分裂而形成巨细胞;单核小孢子粘连成花粉块,异常膨大等。还有雄蕊雌蕊化等花器异常现象。这些细胞学特征为揭示菜薹雄性不育机理和鉴定雄性不育材料提供了重要的佐证。

查看详细

菜薹有哪些营养成分?

菜薹是十字花科()芸薹属()芸薹种()白菜亚种中以花薹及其嫩叶供食的一个变种,为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学名isL.ssp.ar..(或var.),别名菜心。染色体组AA,染色体数2n=2x=20。菜薹原产中国,且为中国特产蔬菜。

菜薹分为绿菜薹和紫菜薹两种类型。菜薹花茎柔嫩,营养丰富。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分析(《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每100g绿菜薹食用部分,含水分91.3g、不溶性纤维1.7g、蛋白质2.8g、脂肪0.5g、碳水化合物4.0g,胡萝卜素960μg、核黄素0.08mg、尼克酸1.2mg、维生素C44.0mg,还含有钾236.0mg、磷54.0mg、钙96.0mg、镁19.0mg、钠26.0mg、铁2.8mg、锌0.80mg。每100g紫菜薹可食用部分,含水分91.1g、不溶性纤维0.9g、蛋白质2.9g、脂肪2.5g、碳水化合物2.7g、胡萝卜素80μg、核黄素0.04mg、尼克酸0.9mg、维生素C57.0mg,还含有钾221.0mg、磷60.0mg、钙26.0mg、镁15.0mg、钠1.5mg、铁2.5mg、锌0.90mg。菜薹的食用方法很多,无论是素炒、荤爆,或用开水烫后做凉拌菜,风味皆鲜美。

绿菜薹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华南地区,一年四季可以栽培,尤以广东省和广西自治区栽培最盛。目前,绿菜薹在江南地区也为普遍食用的大众蔬菜,在东南亚一带亦有广泛栽培。

紫菜薹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地区,多作为秋冬蔬菜栽培。在中国其他地区,紫菜薹的生产面积较小,消费量也较少。不过,近年来作为稀有蔬菜在上海、北京等地已有少量栽培,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中国菜薹种质资源虽比较丰富,但搜集和保存工作还不够深入,目前全国已收集和保存的菜薹种质资源仅约200余份。

查看详细

紫菜薹有哪些特征、特性?

紫菜薹别名红菜薹、油菜薹、红油菜薹等。为十字花科芸薹属芸薹种白菜亚种中的一个变种。浅根系,再生能力强,茎短缩。叶椭圆至卵圆形,绿或紫绿色。叶柄长,紫红色。易抽生花薹(食用器官),高30~40厘米。腋芽可萌发侧花薹,花薹叶细小,倒卵圆或披针形,抱茎而生。总状花序,花黄色,长角果,种子近圆形,紫褐色至黑褐色。

紫菜薹在适宜条件下发芽期为5~7天,幼苗期为15~20天,叶片生长期为15~25天,菜薹形成期为40~60天,开花结果期约45~60天。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适温为25~30℃,叶片生长以20~25℃为宜,幼苗期和叶片生长期分化花芽,分化早晚与品种和播种期有关,花芽分化对温度和光照长短的要求都不严格。菜薹由主、侧薹组成。每株可收7~8根侧薹。菜薹形成的适温为15~25℃,10℃以下生长缓慢,25℃以上发育不良。菜薹形成要求充足的矿质营养和光照。

查看详细

洪山菜薹和普通菜薹有什么区别?

洪山菜薹复属于红油菜。洪山菜制薹的个头比普通菜薹大上好几倍,紫茎肥硕浑圆,极有弹性,打结都不成问题,口感甜脆!

有句吟颂洪山菜薹的诗云:“塔影钟声映紫菘。”紫菘即洪山菜薹。意思是洪山宝塔倒影所及之处,和宝通寺钟声能够听到的地方,产出的洪山菜薹,味道才地道。

后经专家考查发现:宝通寺原种区的土壤里有一种特殊的碱性灰潮土,土壤里还含有很多微量元素。此外,原种区还存在着一种“小气候”。所以,您可以刮地皮,搬走那里的土壤,却无法搬走那里的空气、气候、灌溉水等资源。洪山菜薹也因此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再加上传统的种植方法,更是使洪山菜薹成为盛名不衰的千古名菜。洪山菜薹大雪后抽薹长出的花茎,口感最佳。如果您腊月前后来武汉,正是吃洪山菜薹的绝佳时节。

附图:正宗洪山菜薹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11-24 热度: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