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的肝能吃吗?

这种鱼的肝脏是可以吃的,但是鱼的胆囊是不能吃的,胆囊是有毒的,按照当中还有丰富的维生素d,以及一些营养物质。所以食用也是非常好的,没有必要担心食用鱼的内脏,只要健康的饮食一般是没有问题的,一般注意鱼的卫生处理,注意清洗,一定要煮熟,避免有寄生虫的情况。

我是吃过的,味道还行,不过告诉大家鲶鱼是勾病的[52石斛网www.52shihu.com],最好别吃,有痘痘的更不能吃了,我就吃过一次,一个冬天脸上特别可怕,吃了好多的药才调好的(我的体质算是好的了,吃了都长痘了,要看您是不是比我更有素质了),(好晕)这要看每个人的吸收和适应人力与级体质有关,像有的人吃蟹,或者虾什么的就会过敏,但那是及小部份人的反应.

鲶鱼和鲇鱼有什么区别?

“鲶鱼”即“鲇鱼”,读音也一样。如果是鲢鱼和鲇(鲶)鱼,那就大不一样了:

鲇鱼,又称作胡子鲢、黏鱼、鲶鱼、塘虱鱼、生仔鱼,肉食性。周身无鳞,身体表面多黏液,头扁口阔,上下颌有四根胡须,上背较黑。

而鲢鱼又叫白鲢、水鲢、跳鲢、鲢子,滤食性鱼类。体形侧扁、稍高,呈纺锤形,背部青灰色,两侧及腹部白色,鳞片细小。

查看详细

鲶鱼要怎么做?

糖醋鱼块

主料:鲶鱼

调料:醋、白糖、葱末、姜末、酱油、精盐、湿淀粉、肉清汤

做法:

1、将鱼取出内脏,挖去两腮,洗净。切段,将精盐撒入稍腌,后涂上一层湿淀粉糊。

2、将花生油倒入勺内,在旺火上烧至七成熟时,炸2分钟,再翻身炸2分钟,反复炸止熟。待鱼全部成金黄色时,取出摆在盘内。

3、炒勺内留有花生油,烧至六成熟是,放入葱、姜、蒜末,烹上醋、酱油,在加肉清汤、白糖、湿淀粉烧沸成糖醋汁,用炒勺舀出,迅速浇到鱼上面即成

特点:传统风味,香酥酸甜

注意:炸鱼时需掌握油的温度,凉则不上色,过热则外焦内不熟

炖鲶鱼:

1、取一容器,将鱼洗净后放入,加入姜片、葱段、烧酒、盐、鸡精腌制10-20分钟

2、坐锅点火倒入适量油,待油温七成热时放入鱼煎成两面金黄后取出,原锅中,放入葱姜煸炒,加入辣酱、鸡精、白糖,倒入适量开水,烧开后再放入鱼,中火炖10-15分钟。

红烧鲶鱼块:

坐锅点火,放入青红椒、葱花、姜末炒香,加入大豆酱炒散

再把鲶鱼块放入锅中,搅拌均匀,焖10分钟,使鲶鱼入味熟透即可。

特点:酱香味浓。

查看详细

鲶鱼、蛔鱼、黒鱼有什么区别?

鲶鱼:体长形,头部平扁,尾部侧扁。

口下位,口裂小,末端仅达眼前缘下方。

下颚突出。齿间细,绒毛状,颌齿及梨齿均排列呈弯带状,梨骨齿带连续,后缘中部略凹入。

眼小,被皮膜。成鱼须2对4根,上颌须可深达胸鳍末端,下颌须较短。

幼鱼期须3对,体长至60毫米左右时1对颏须开始消失。

鲇鱼多黏液,体无鳞。背鳍很小,无硬刺,有4~6根鳍条。无脂鳍。臀鳍很长,后端连于尾鳍。鲇鱼体色通常呈黑褐色或灰黑色,略有暗云状斑块。

蛔鱼

长吻鮠()属鲶形目,鲿科,鮠属,又名鮰鱼。不同的地方,鮰鱼有不同的叫法,上海称“鮰老鼠”、四川名“江团”,贵州则唤之为“习鱼”。长吻鮠体长,吻锥形,向前显著地突出。口下位,呈新月形,唇肥厚,眼小。须4对,细小。无鳞,背鳍及胸鳍的硬刺后缘有锯齿,脂鳍肥厚,尾鳍深分叉。体色粉红,背部稍带灰色,腹部白色,鳍为灰黑色。

黑鱼

黑鱼,是乌鳢[lǐ]的俗称,又名乌鱼、生鱼、财鱼、蛇鱼、火头鱼等。

黑鱼生性凶猛,繁殖力强,胃口奇大,常能吃掉某个湖泊或池塘里的其他所有鱼类。黑鱼还能在陆地上滑行,迁移到其他水域寻找食物,可以离水生活3天之久。早在二千年前就被《神农本草经》与石蜜、蜂子、蜜蜡(蜂胶)、牡蛎、龟甲、桑蜱蛸、海蛤、文蛤、鲤鱼等列为虫鱼上品。

黑鱼在中国是一种常见的食用鱼,个体大、生长快、经济价值高。黑鱼骨刺少,含肉率高,而且营养丰富,比鸡肉、牛肉所含的蛋白质高。黑鱼作为药用具有去瘀生新,滋补调养等功效,外科手术后,食用黑鱼具有生肌补血,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具有非常丰富的营养价值。

查看详细
回复日期:2020-09-22 热度:1221